重庆市2020届高三5月调研(二诊)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分析】
根据工艺流程分析可知,锡碲渣参加烧碱溶液进行碱浸,将Na2SnO3和Na2TeO3溶解,再参加H2O2氧化,发生反响2Na++TeO32-+H2O2=Na2TeO4↓+H2O,过滤后得到碲酸钠渣,参加浓盐酸将碲酸钠渣溶解,最后通入SO2复原得到单质碲;氧化后过滤所得的滤液参加烧碱溶析结晶得到锡酸钠的晶体,A中含有少量的烧碱、Na2TeO4、Na2SnO3,可返回碱浸中继续进行,最后将锡酸钠晶体枯燥粉碎得到锡酸钠产品,据此分析解答。
A. c为电源的负极,在b极区流出的Y溶液是浓盐酸
B. 电解池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响为NH4+-6e-+3Cl-=NCl3+4H+
C. 二氧化氯发生器内,发生的氧化复原反响中,氧化剂与复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3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装置分析可知,右侧为电解池,a极NH4Cl中NH4+失去电子生成NCl3,电极反响式为NH4+-6e-+3Cl-=NCl3+4H+,那么a为电解池阳极,b为电解池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H2,电极反响式为2H++2e-=H2↑,因此c为直流电源的正极,d为直流电源的负极;a极生成的NCl3进入左侧的二氧化氯发生器中与NaClO2发生氧化复原反响3H2O+NCl3+6NaClO2=6ClO2↑+NH3↑+3NaCl+3NaOH,据此分析结合选项分析。
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稀HNO3具有强氧化性,假设溶液中含有SO32-,会被稀HNO3氧化成SO42-,不能检验待测液中是否含SO42-,应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A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需要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进行,故缺少仪器酒精灯和试剂浓硫酸,B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点睛】此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根据化合物G的结构中W可形成4个共价键推出W为Si元素,再根据原子结构来推断出元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国际社会高度赞扬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所采取的措施。疫情防控中要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一种平安稳定、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工业上通过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铵和盐酸的方法制备ClO2的原理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B.100g46%的甲酸(HCOOH)水溶液中甲酸的物质的量为 ,那么H2O的质量为100-46g=54g,物质的量为 ,1mol甲酸中含有的氧原子为2mol,3molH2O含有3mol氧原子,总共含有2+3=5mol氧原子,个数为5NA,B选项正确;
C.lmol铁粉高温下与足量水蒸气反响,反响方程式为3Fe+4H2O(g) Fe3O4+4H2,反响中Fe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至+2、+3价,3molFe转移8mol电子,那么1mol转移 电子,个数为 ,C选项错误;
C.测定中和反响的反响热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大烧杯、小烧杯、量筒2个、泡沫塑料、硬纸板,缺少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两个仪器,C不符合题意;
D.测定酸碱滴定曲线时,所用试剂可以用0.1000mol/LHCl溶液滴定0.1000mol/LNaOH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同时需要蒸馏水洗涤仪器,需要用到的仪器有pH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和铁架台,D符合题意;
B.根据图示,整个反响过程中,HCHO在反响过程中有C—H键的断裂和C=O键的形成,B选项错误;
C.由图示可知,CO2分子中氧原子一局部来自于O2,一局部还来自于HCHO,C选项错误;
D.HAP在反响中作催化剂,可降低HCHO与O2应的活化能,D选错误;
答案选A。
3.以下四有机物存在如下图的转化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答案选D。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3A
B. 100g46%的甲酸(HCOOH)水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5NA
C. lmol铁粉高温下与足量水蒸气反响,转移电子数为3NA
D. 2molSO2和lmolO2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响所得分子总数为2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CH3OH为液体,不能用n=V/Vm进行计算其物质的量,A选项错误;
D.SO2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 2SO3,反响为可逆反响,不能进行到底,那么2molSO2和lmolO2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响所得分子总数大于2NA,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5.以下提供的仪器和试剂,能到达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
仪器
试剂
实验目的
A
烧杯、试管、滴管
待测液、BaCl2溶液、稀HNO3
A.?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灰〞的主要成分是CaO
B.刘禹锡?浪淘沙?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淘〞、“漉〞相当于别离提纯操作中的“过滤〞
C.?天工开物?有言“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丝、麻〞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D.?本草经集注?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硝酸钾〕也〞,钾的焰色反响为紫色
【详解】A.常见O元素 单质有O2、O3,在常温下均为气体,A正确,不选;
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由于非金属性:O>Si,所以稳定性:H2O>SiH4,B正确,不选;
C.单质钠与氧气反响的产物有Na2O和Na2O2,其中Na2O为白色固体,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化合物G的结构可知,化合物G中O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正确,不选;
检验待测液中是否含SO42-
B
试管2支、铁架台
醋酸、乙醇、饱和碳酸钠溶液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C
大烧杯、小烧杯、量筒2个、泡沫塑料、硬纸板
测定中和反响的反响热
D
pH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铁架台
0.l000mol/LHCl溶液、0.l000mol/LNaOH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
【答案】 (1). 增大锡碲渣的碱浸速率和浸出率 (2). 浓度超过100g/L后,锡浸出率几乎不变,碲浸出率也提高不大 (3). 2Na++TeO32-+H2O2=Na2TeO4↓+H2O (4). 温度低于60℃反响慢,温度高于70℃,过氧化氢受热分解 (5). Na2TeO4+3SO2+2H2O=Te+Na2SO4+2H2SO4(6). TeO32-+4e-+3H2O=Te+6OH-(7). 5
【详解】(1)在生产过程中,为增大锡碲渣的碱浸速率和浸出率,可将锡碲渣粉碎,故答案为:增大锡碲渣的碱浸速率和浸出率;
(2)根据锡碲浸出率与溶液中碱的质量浓度关系图分析可知,当碱的质量浓度超过100g/L后,锡浸出率几乎不变,碲浸出率也提高不大,因此最理想的碱的质量浓度为100g/L,故答案为:碱的质量浓度超过100g/L后,锡浸出率几乎不变,碲浸出率也提高不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为牡蛎壳,即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灼烧生成CaO和CO2,所以“灰〞的主要成分是CaO,A选正确;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指淘金要的“淘〞“漉〞相当于别离提纯操作中的“过滤〞,B选项正确;
C.二氧化氯发生器中,发生反响3H2O+NCl3+6NaClO2=6ClO2↑+NH3↑+3NaCl+3NaOH,其中NCl3作氧化剂,NaClO2作复原剂,氧化剂与复原剂之比为1:6,C选项错误;
D.没有指明环境为标准状况下,不能准确计算产生NH3的体积,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二、非选题
8.碲(52Te)被誉为“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锡酸钠可用于制造陶瓷电容器的基体,陶瓷电容器在宇航、导弹、航海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以锡碲渣〔主要含Na2SnO3和Na2TeO3)为原料,制备锡酸钠和碲的流程图如图: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5月调研测试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Ga-70 As-75
—、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共7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下有关蕴含的化学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3)由上述分析可知,碱浸后参加H2O2氧化,发生反响2Na++TeO32-+H2O2=Na2TeO4↓+H2O,假设温度过低,反响进行较慢,但温度较高时,过氧化氢会受热分解,因此在“氧化〞将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故答案为:2Na++TeO32-+H2O2=Na2TeO4↓+H2O;温度低于60℃反响慢,温度高于70℃,过氧化氢受热分解;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c为直流电源的正极,b为电解池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H2,电极反响式为2H++2e-=H2↑,在b极区流出的Y溶液是稀盐酸,A选项错误;
B.a为电解池阳极,电极附近NH4Cl中的NH4+失去电子生成NCl3,电极反响式为NH4+-6e-+3Cl-=NCl3+4H+,B选项正确;
〔4〕“复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以石墨为电极电解Na2TeO3溶液可获得Te,电解过程中阴极上的电极反响为___。
〔6〕常温下,向lmol•L-1Na2TeO3溶液中滴加盐酸,当溶液中c(TeO32-):c(H2TeO3)=0.2时,pH=___。〔:H2Te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0×10-3,Ka2=2.0×10-8)
答案选D。
6.有X、Y、W、M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X的核外电子数与Y、M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W的原子序数是M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由X、Y、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G的结构如下图。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常见X的单质在常温下一定是气体
:锡酸钠(Na2SnO3)和亚碲酸钠(Na2TeO3)均易溶于碱。
〔1〕在生产过程中,要将锡碲渣粉碎,其目的是___。
〔2〕“碱浸〞过程中,锡碲浸出率与溶液中碱的质量浓度关系如下图,最理想的碱的质量浓度为100g/L,其理由是___。
〔3〕“氧化〞时,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氧化〞的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其原因是___。
B.有机物②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反响,饱和碳原子上的H可发生取代反响,B选项正确;
C.有机物③和有机物④的分子式均为C10H16,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选项正确;
D.有机物①②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有机物③④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没有漂白性,D选项错误;
A. 有机物①最多有9个原子共平面
B. 有机物②可以发生取代反响、加成反响和加聚反响
C. 有机物③和有机物④互为同分异构体
D. 有机物①②③④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有漂白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有机物①中,可看作甲基中的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碳碳双键取代,碳碳双键周围的原子均共平面,因此该分子中最多有5个C原子和4个H原子共9个原子共平面,A选项正确;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该反响的氧化产物是CO2
B. HCHO在反响过程中有C=O键发生断裂
C. 根据图示信息,CO2分子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O2
D. HAP能提高HCHO与O2应的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响路径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题干信息,HCHO与O2在羟基磷灰石(HAP)外表催化氧化生成CO2、H2O,HCHO中的C从0价升高至+4价,作复原剂,那么对应生成的CO2为氧化产物,A选项正确;
B. X、W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X>W
C. 单质Y与氧气反响的产物一定呈淡黄色
D. 化合物G中X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题干信息可知,X、Y、W、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那么Y为Na元素,根据X、Y、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G的结构可知,W形成4个共价键,那么W为Si元素,又W的原子序数是M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那么M为Cl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与Y、M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那么X为O元素,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C.“麻〞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C选项错误;
D.硝石为硝酸钾,含有钾元素,钾的焰色反响颜色为紫色,灼烧产生紫色火焰,D选项正确;
答案选C。
2.我国有较多的科研人员在研究甲醛的氧化,有人提出HCHO( )与O2在羟基磷灰石(HAP)外表催化氧化生成CO2、H2O的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图〔图中只画出了HAP的局部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