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
发布时间:2022-04-29T05:24:39.195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卷第1期作者:1韦志蛟2莫梁斌[导读] 们的环保意识和美学欣赏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从乡村景观中取材,将其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结合起来,这顺应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满足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韦志蛟2莫梁斌 1来宾市园林管理中心广西来宾546100 2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广西来宾5461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满足生活质量及生活需求的同时,对乡村景观的环境建设也逐渐开展,这让人们对乡村景观的田园风光充满向往。
乡村景观是对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的一种融合,但是,现阶段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独特性、创新性和艺术性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不能充分利用城市的风格特色,艺术设计整体水平也并不高。
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美学欣赏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从乡村景观中取材,将其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结合起来,这顺应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满足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融入引言
我国城市风景园林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城市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非常重要,在实际设计中必须充分协调好各个景观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强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及审美性。
目前,广大城市居民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部分设计师选择在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这种新颖的设计理念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成为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思路及方向。
在具体的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要求将乡村景观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融入,依托高效、科学、合理的原则设计方案,最终使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符合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取得预期的规划设计效果。
1乡村景观概述
乡村景观是通过长期的农业活动对自然的发展。
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观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世界各地的雕塑很好地表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是最伟大的。
在某种程度上,农业生态文明是完整的。
空气、阳光和水都在地面上以及一些组织良好的反映人的领域,展现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
乡村景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乡发展成为景观的一部分,但由于逐渐兼并,农村必然成为园林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它被系统地划分,组织和发展以保护农村地区的历史和领土文化领域文化。
2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 2.1传承乡村景观文化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经过时间和历史的发展,乡村景观中传承的人文文化和地域特色,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人们所居住的地方经过时代变迁所留下历史的痕迹。
如今的人们看到这种景观是非常有意思,非常神奇的,这些都是对历史文化的一个沉积过程,是重要的文化传承。
例如在以前的农村,非常的穷,聪明的人类便自己制作生活中需要的各种工具,甚至制作出一些令现代人都感到非常惊讶的物件。
这些物件以及生产技艺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要对其进行保护和继承,发扬光大。
因此,环境创设人员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及建设时要注意保护这些东西,并以此为中心点进行规划。
进行乡村景观规划时,在融入园林设计的同时,也要注意与周边的环境相结合,例如可以设置游乐区域、农家乐和乡村生活体验馆,以便参观的人们挑选自己所喜欢的区域进行游玩,更可以带着孩子来体验这种带有浓郁乡村气息的景观。
这对孩子的文化认知也会产生很大的帮助,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都生活在城市中,对农村人文环境的认知非常少,再加上家长的引导少,孩子对乡村景观的认知就更加地匮乏。
所以多带孩子来这样的地方,既可以开阔视野又能收获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2.2应与农业相结合
现今的城市居民,大都脱离了农村生产,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对农村生产劳动产生厌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乡村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传播,也降低了乡村景观受欢迎的热度。
所以,园林设计规划者,要将农业劳动元素也恰到好处地安插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让城镇居民更好地体验乡村劳动的快乐。
如果不了解农业的需要和困难,不了解农业的重要性,下一代居民就不太可能接触到真正的农业工作。
许多下一代的城市居民甚至不知道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的最基本过程。
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景观规划设计,设计师可以适当地将农业经验融入到规划设计中,让城市居民亲身体验农业,加深对文明和乡村文化的理解。
很多城市建筑在规划设计时,设计师都开辟了一个专门的地方,种植一些简单的植物,如蔬菜、葱、萝卜等。
居民及其后代可以随时密切关注种植园的生长情况,加深人们对农业的了解。
同时,加强园林绿化,有利于改善城乡居民关系,逐步消除双方矛盾。
比如江氏南通园博会的自然景观——“桑村屋”,以桑树、茶树、棉花、向日葵等常见的地方文化装饰,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新的自然乡村景观,即也成为当地郊区重要的生态基础。
2.3乡村景观造景形式的融入
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美学的表达往往是人造自然。
不过,艺术设计本身是对现实的回归与抽象释义,因此所追求的具备乡村审美内涵的设计形式必定来自于现实,即是具有特定的现实原型,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审美特征。
一是设计原型本身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展现,同时代表着充分的想象、感知及思维模式,乃至直接突破个体心理限制,成为帮助人们充分掌握和理解客观现实的重要工具;二是设计原型充分表达了先辈的情感寄托,由此展现深层的超个人心理状态,充分反映出普遍的人类情感。
因此,在形式上,可表现为反映乡村地形和连续肌理的部分。
在充分反映乡村地形特征上,如格勒诺布尔作为法国中部的新兴城市,其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
在此背景下,当地景观设计师提出可以将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将自然元素引入城市景观中。
在反映农村地形肌理方面,通常体现在农村耕地的地形上。
乡村耕地的农业景观在肌理方面表现得粗细不一,充分彰显劳动精神的人文特性。
2.4保障生态效益
在环境的创设中,无论是重新建造或者改变,都应该保留其原有的生态系统,不能破坏掉自然界应有的生态环境。
在开发乡村景观的环境设计中,应遵循已有的规律和自然形成的景观,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保留其独有的生态环境,而不能过度开发使其成为一个完全的经济景观。
城市中的园林景观一般属于城市建设绿化,为的是将生态资源提供给市民,同时能够有效改善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改善不光是为人类带来好处,也是为动植物提供了一个环境良好的栖息地。
在城市中,由于环境污染问题,许多动植物只能够简单的存活而并不能像野生状态下那般自在,相反在乡村中的动植物会生活生长得比较好,是因为乡村不像城市那样人流量大、污染重,能够让人类及动植物稳定地生活生长。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优化生态环境和改善生活的方式。
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就会产生好的生态效益。
大大改善生态环境也有助于其增加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对于经济效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例如在旅游景点中我们不难看到非常多前来旅游的人,有的时候甚至爆满,这是生态价值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同样,经过风景园林规划开发后的乡村景观也是能够吸引城市的人们前来参观旅游的,这会极大地提高当地的生产价值水平。
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乡村,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规划和开发,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那么就会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使当地的乡民脱贫致富,有效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结语
将乡村景观合理融入园林景观设计,既丰富了园林景观的内涵,又满足了人们对生态景观的需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刘伦波.浅析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J].居舍,2020,(26):123-124,95.
[2]董文霞.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现代园艺,2020,43(16):64-65.
[3]张纯.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现代园艺,2020,43(7):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