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课程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心理学课程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学分:课程总学时:(含课时考查)适用专业:中学师范学科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中学师范学科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主要构架,教以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描述和解释人类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人的心理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和人性观,学会用心理学知识指导日常生活,尤其是教育教案工作,提高自我心理品质。
本课程与“儿童发展心理学”、“小学生认知与学习” 、“社会心理学”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为以后其他心理学课程和教育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
、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遵循客观性、系统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本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目标以及我校学生知识与能力特点。
、本课程内容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个体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二是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由于本课程是基础理论课程,因此在教案中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心理学实验演示。
、本课程共课时(含课时考查),每周课时。
学分为分,考核方式为开卷考查,考查成绩占总分的,平时分占。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案使学生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二)能力目标通过教案使学生能够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解释教案、生活情境中学生
的行为及其心理状态,懂得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能够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教育教案工作中。
(三)素质目标
通过教案使学生初步形成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意识,能够对自身及学生的心理有一定的敏感性。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 教案目标]
、了解心理学各个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独立的标志及主要学派;、理解心理学的学科
特点、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教案重点]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学时分配]
[ 教案内容]
第一节心理学的性质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的心理现象、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二、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是认知科学的主干学科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方法
一、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理论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第三节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二、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学派、皮亚杰学派
第二章注意
[ 教案目标]
、了解注意的外部表现、各种注意类型的特点;
、理解注意的含义、特征和功能;
、掌握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与方法、注意的品质。
[ 教案重点]
引起注意的主客观因素;注意的品质
[ 学时分配]
[ 教案内容]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含义、特征
二、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心跳加速、牙关禁闭、
握紧拳头等现象。
第二节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
含义、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含义,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与方法
------■- /_>• 、、> : |-------- \ V > . 、、> :
三、有意后注意
第三节注意的品
、注意的广度
含义、影响因素
、注意的稳定性
含义、影响因素
三、注意的分配
含义、条件
四、注意的转移含义,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之间的区别
第三章感知觉
[ 教案目标]
、了解图形组织的原则、知觉的种类及其特点、各种知觉现象;、理解感觉、知觉的含义;、应用:能举例说明知觉的四种特性。
[ 教案重点] 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种类
[ 学时分配]
[ 教案内容]
第一节感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二、什么是知觉
含义、感知觉的关系
三、知觉的基本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第二节知觉的种类一、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距离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
二、时间知觉
时间标尺
三、运动知觉
真动和真动知觉、似动现象
第三节知觉现象
一、错觉
二、后效
第四章记忆
[ 教案目标]
、了解记忆的品质;
、理解记忆、表象的含义、各种记忆的基本特点;、掌握遗忘学说、遗忘的基本规律、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 教案重点]
各种记忆的基本特点;遗忘
[ 学时分配]
[ 教案内容]
第一节记忆的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定义、环节
二、表象
含义、特征、作用
三、记忆的品质
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第二节记忆的种类
一、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二、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四、遗忘
遗忘的含义、原因、规律、影响因素
第五章思维与想象
[ 教案目标]
、了解思维的过程、形式、品质;
、理解思维的含义、特征和种类、想象的含义、功能和种类、问题的含义;
、掌握有关问题解决的学说;、应用: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教案重点]
思维的特征;想象的种类;问题解决
[ 学时分配]
[ 教案内容] 第一节思维的概述
一、思维及其特征
含义、特征
二、思维过程
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
三、思维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四、思维的品质广阔性、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逻辑性
第二节思维的种类
一、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
二、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三、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我向性思维与现实性思维
第三节想象
一、想象的概述
含义、功能
二、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第四节思维理论
一、问题解决含义、有关问题解决的学说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效策略、专门知识、问题情境、知觉的特点、功能固着、定势、证实偏
见、动机和情绪、性格特征、人际关系
第六章情绪
[ 教案目标]
、了解情绪、情感的种类及各种表情;
、理解情绪的含义、功能、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 教案重点]
情绪状态的种类;情感的种类
[ 学时分配]
[ 教案内容]
第一节情绪的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含义、成分、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二、情绪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信号功能、组织功能第二节情
绪的种类
一、情绪的维度和极性
二、基本情绪的种类喜、怒、哀、惧
三、情绪状态的种类心境、激情、应激
四、情感的种类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第七章动机
[ 教案目标]
、理解动机的含义与功能、动机与需要、诱因之间的关系、意志的含义、意志行动的特征;、掌握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应用:能举例说明四种动机冲突类型、能用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及各种动机理论解释、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 教案重点]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动机冲突;动机理论
[ 学时分配]
[ 教案内容]
第一节动机的概述
一、什么是动机含义、功能、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二、与动机有关的几个概念需要、诱因的含义、两者与动机的关系
三、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第二节动机的种类
、动机的一般分类
第三节意志行动与动机冲突
一、意志和意志行动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意志行动是自觉地确定目的的行动、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意志行动与
克服困难相联系
三、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第四节动机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认知理论
期望理论、自我归因理论、自我效能论
第八章能力
[ 教案目标]
、了解能力的种类;
、理解能力的含义、理解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理解能力的差异性规律;、掌握能力与知识、
技能的关系;
、应用:能用能力理论解释、分析教育教案工作。
[ 教案重点]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能力理论
[ 学时分配]
[ 教案内容]
第一节能力的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区别、联系
三、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遗传与环境对能力发展的交互影响、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在能力发
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能力的种类
一、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二、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三、流体能力与晶体能力
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
第三节能力的测量
一、能力的差异性规律
量的差异、质的差异
第四节能力理论
一、能力的因素理论二因素说、独立因素说、群因素说、智力三维结构说、智力层次结构说、
二、能力的认知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三元智力理论、智力的模型第九章气质
[ 教案目标]
、了解气质的意义;
、理解气质的含义、特点、各种气质理论;
、掌握气质类型的特点及其行为表现;
、应用:能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进行因材施教。
[ 教案重点]
气质类型特点及其行为表现;气质理论
[ 学时分配]
[ 教案内容]
第一节气质的概述
一、气质的特点
含义、特征
二、气质的心理特性
感受性、耐受性、敏捷性、可塑性、兴奋性、向性
第二节气质理论
一、四根说
二、四液说
三、体型说
四、血型说
五、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
第三节气质的类型
一、气质类型的特点及其行为表现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各自的特点与行为表现
二、气质的意义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气质类型本身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取得成就的
高低、气质类型可以作为选择职业的一个依据、气质类型是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
第十章性格
[ 教案目标]
、了解测量性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