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课外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娲补天课外阅读答案
女娲补天课外阅读答案
【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

火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民,鸷鸟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

苍天补,四极正,淫涸,冀州平,狡虫死,民生。

【译文】上古的时候,大地四方尽头极远的地方崩坏,大地塌陷,天不能把大地全都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火势宽广猛烈而不熄灭,洪水浩渺无边而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弱。

于是女娲熔炼五色石以补青天,折断的四肢来把擎天的四根柱子支立起来,杀黑龙来拯救冀州,累积芦苇的灰烬以抵御洪水。

苍天得以修补,四柱得以直立,洪水干枯,翼州太平,强壮凶猛的鸟兽死去,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

【注释】
[1]本篇选自《淮南子·览冥训》。

《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著的一部综合性论说著作,其思想于诸子中属杂家学派。

女娲(wā蛙),女神名,据说是我国化育万物的古创生神,有“(tuán团)黄土作人”的故事流传。

该篇讲述的是女娲补天止水、拯救人类的又一奇迹。

[2]四极:指传说中支撑天体的四根立柱。

极,边,端。

废:毁坏,此指折断。

[3]九州,传说中古代中国划分的九个地区,《尚书·贡》称九州之名为冀、、青、徐、扬、荆、豫、梁、雍。

州,水中陆地。

[4]天不兼覆:此指天体有塌落而不能全面覆盖大地。

[5]地不周载:此指大地有崩裂溢水而不能周全地容载万物。

[6]炎(lànyàn烂焰):大火绵延燃烧的样子。

[7]浩洋:水广大盛多的'样子。

[8](zhuān专):纯朴厚实。

[9]鸷鸟:凶猛的鸟。

(jué决):抓取。

[10](áo熬):同“”,海里的一种大龟。

[11]黑龙:此当指水怪雨神之属,杀之以止水。

济:救助。

冀州:古九州之一,古代中原地带。

此代指九州大地。

[12]水涸(hé禾):这里指洪水消退了。

涸:干枯。

[13]狡虫:凶猛的禽兽。

【阅读题目】
1.解释下列加引号的字:
(1)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2)火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3)“断”鳖足以立四极。

(4)狡虫死,民“生”。

2 .《女娲补天》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气魄和精神?
3 . 在熟读译课文的基础上回答,女娲为什么补天 ?女娲怎样补天?
【阅读答案】
1.(1)覆盖(2)停止(3)斩断(4)生存
2 .《女娲补天》表现了一种与天地抗争,心怀苍生,智慧辛劳的精神与气魄。

3 .因为四极废九州裂,百姓无法生存,女娲不忍百姓遭受天灾,所以补天,她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女娲补天阅读答案,仅供同学们参考,希望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
【女娲补天的故事】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tā)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zhēng)扎。

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xī)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

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

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