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灵:中美双方最终是综合国力的对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12.下
祖国
• 大
国博弈
•
海洋权益
中国国家利益与安全
12月28日,中国社科院国际法所海洋法与海洋事务研究中心主任王翰灵教授在“海洋权益”高级论坛上作了主旨发言。
他着重分析了美国重返亚太的事实,指出美重返亚太,寻求战略平衡的主要目标是遏制中国,双方最终是综合国力的对决。
美重返亚太的野心
王翰灵教授分析认为,美重返亚太在战略上平衡的主要目标是遏制中国,而遏制中国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海洋。
美国在第一、二岛链构筑遏华防线。
其抓手或者设中国的软肋就是东海和南海,越菲、印尼等。
目的就是分化中日。
作为中国与东盟的切入点。
他说:“解决近年来我国周边海洋争端。
应对的一个重点就应是处理好南海、东海。
东海钓鱼岛、南海岛屿主权问题的基本态势是对付控岛,我国被动应对,长
期难以解决。
面对这一问题我国以前是‘解决’,后为‘管控’。
而我们的传统思维是“解决”,有争议有矛盾就一定要解决它,完全解决不认为对我国有利,无论你解决什么?我们要在长期不解决情况下维护我权益,稳住周边,与美周旋。
”
王翰灵分析认为,美重返亚太遏制中国的自身力量不足,固国内经济衰退和陷入阿富汗、伊拉克错误战争泥潭,所以希拉里提出“巧实力”只有靠盟国日本、韩国、澳、菲津滨、拉越南、印尼、新加坡。
但这些国家怀疑美国实力,新加坡外长访美说:“2500美军不足以遏制13亿中国人。
”所以,2011年美国国防部长在香格里拉对话中回应说美只能增强,不会减少。
后来美国就宣布把60%军力布置亚太。
然而,固然美国硬实力衰退,其巧实力或软实力的运用,除了利益国,还有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利用国际法国际规则。
王翰灵教授分析说:“美国对中国对抗的一个主要领域是海洋,海军。
所以它要利用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美主导公约的谈判机制,但公约达成后它却不批准。
我国对美政策也应是全方位的
在美国遏制我国的政策上,王翰灵教授也提出了关于解决海洋问题对策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海军,海上执法力量。
二是,制定国家海洋战略,考虑清楚东海、南海问题在整个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我国在东海、南海方向上长期被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乏长远战略,个案被动应对。
要在其它海域加强存在,开辟对美阵地,包括北极、印度洋、太平洋等。
三是,加强海洋法律,政策,战略的研究和制定,在这方面,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曾说应该学习越南。
四是,分化在东盟中的海洋和陆地国家,其中只有菲、越、马、文莱与我有海洋争端,其它东盟陆地国家经济、文化方面高度依靠中国。
东盟成立初衷是团结应对北方强
王翰灵:
中美双方最终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我们要在长期不解决东海、南海争端的情况下实施维权策略,稳住周
边,与美周旋。
记者/宋 佳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2.12.下
MOTHERLAND
• 大
国博弈
•
迈向海洋强国
所谓“岛链”,是由美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军事上的内容。
“第一岛链”源自位于西太平洋、靠近亚洲大陆沿岸的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群岛。
“第二岛链”则源自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帛琉群岛及哈马黑拉马等岛群。
“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
对于美国而言,它既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又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
我国的台湾岛位于“第一岛链”的中央,是该“岛链”距我大陆海岸线最近的一环。
链接:“岛链”解释
大邻国中国,不能让它得逞。
对日本,菲等美国军事同盟,要尽可能拉拢,但不要抱希望,只能又拉又打,使其不要完全沦为美国的附庸和工具,或者说完全被美利用为遏制我国的代理人。
我们的筹码就是经济,其次就是军事威慑。
五是,有关我过于偏重大国外交,有道理,但还要注重周边小国关系,我们主要人力物力资源放在与美国交往上,其次是研究欧洲,很少有人研究东南亚小国,我们把海洋权益放在中美关系的大格局中研究和处理,有失偏颇。
美在911 前也是这样,只注重大国,忽视小国,结果没想到对美造成损害的却是小国。
它才改变政策开始研究小国,我们如果不吸取美国教训,可能会犯同样错误。
六是,加强与美国的合作与交流,如中美海军联合军演(救灾、人道援助等)
另外,加强与美盟国加拿大、欧洲国家等政治、经济等合作,加强太平洋海军司令部亚太顾问认为:中将成政治大国,美将成二流国家。
我国应参与国际海洋权益规则制定
王翰灵在论坛上表示,针对国家间的领土争议,国际法中有“实际控制高于历史拥有”的原则,这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纠纷造成不利。
王翰灵说,近年来中国周边海域的领土争端增多,国际海洋规则也在被周边国家利用。
王翰灵举例称,马来西亚曾与新加坡争夺岛礁,虽然马来西亚一直主张主权,但因为新加坡在岛礁上建了灯塔,最终国际法院将该岛礁判给了新加坡。
王翰灵据此认为,在国际法上,实际控制是高于历史拥有的,国际法的判例对中国不利。
不过,国际海洋法也有对中国有利的方面。
在上世纪70年代,越南等国都承认中国对南海的主权,现在再来争夺南海主权,违反国际海洋法上的禁止悔言原则,这在国际仲裁庭已经有过案例。
在王翰灵看来,随着美国国力的衰退,新的国际海洋权益规则正在重新制定,而中国要成为真正的海洋强国,必须得参与国际海洋权益规则的制定。
王翰灵教授在论坛上的发言,揭露美重返亚太的野心,也提出了我国对美
记者:有评论说,“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写入党的十八大,剑指美国战略东移,你对此怎么看?
王翰灵:我认为这没有必然的联系。
美国提出要重返亚太,中国也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并不能遏制美国重返亚太,我国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是因为中国历史发展到这个阶段了,意识到中国崛起离不开海洋力量的强大。
记者:美国加快重返亚太步伐对当前局势有何影响?
王翰灵:我们周围的海洋争端近年来有加剧的迹象,这和美国高调的重返亚太是有关系的。
虽然这些争端长期以来都有,但是在美国重返亚太以前,这些争端都没有被激化。
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后,高调宣布“美国在南海有国家利益”,这挑拨了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和东南亚国家以及在南海问题上和我们有争议的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等。
这些国家也利用了美国重返亚太的形势
变化,觉得有利可图、有机可乘,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可以狐假虎威;而美国也希望这些国家在海洋问题上和中国对抗。
对此,中国的对策是既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领土主权,又不至于直接对抗,现在美国也没有站在前面,只是推一些周边国家作为马前卒来跟我们对抗,美国是战略后台。
记者:在海洋维权方面,我们重点要考虑什么?
王翰灵:如果说应对美国的重返亚太,在海洋方向上,我们要考虑的是综合性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法律,美国对我们的围堵是全方位的,因此,我们采取的策略也应该是全方位的。
中国崛起离不开海洋力量的强大
• 对话王翰灵 •
记者/杨 影 史兆琨
国全方位的对策。
精彩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