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方案
第一章概述
5.1.1 工程范围及主要内容
5.1.1.1 本标工程一期、二期、三期导流及相应围堰的设计、施工、维护;
5.1.1.2 二期右岸纵向砼围堰施工;
5.1.1.3 左岸河床拓宽;
5.1.1.4 截流戗堤的设计和截流;
5.1.1.5 基坑排水及清理;
5.1.1.6 安全渡汛及防护;
5.1.1.7 围堰的拆除。
上述筑工程项目的工作内容包括:导流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材料,设备的供应和试验检验:设备的安装、运行和维护;临时建筑物及其设施的拆除以及本合同规定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
5.1.2 控制性工期要求
5.1.2.1 一枯:
1)自2004 年12 月承建一枯导流建筑物:围堰、右岸河床拓宽。
2)自2004 年12 月中旬左岸围堰戗堤合龙,右岸河床过流。
3)自2004 年12 月底以前完成围堰及其防渗设施,基坑闭气和排水。
4)自2004 年11 月至2005 年4 月底左岸泄洪闸溢流坝上游面达到288.2m 高程。
5.1.2.2 二枯:
1)自2005 年10 月至2005 年11 月修建二枯厂房上下游导流建筑物厂房混凝土高程不低干292m,具备挡水条件。
汛期围堰拆除,河床过流,厂房进口、尾水闸门下闸,并利用防洪墙形成厂房基坑,混凝土继续施工。
2)自2005 年11 月中旬完成围堰及其防渗设施,基坑闭气和排水。
3)自2005 年12 月上旬主河床截流,36 米溢流坝过流。
4)2006 年2 月底进口水闸门下闸,3 月底完成厂房封顶。
4 月底厂顶具备过洪能力。
5)2006 年8 月31 日第一台机组发电,2006 年10 月31 日第二台机组发电。
5.1.2.2 三枯:
1)自2006 年11 月修建三枯溢流坝上下游导流建筑物。
2)自2006 年12 月上旬河床截流,左岸导流底孔过流。
3)自2006 年12 月中旬完成围堰及其防渗设施、基坑闭气和排水.
4)2007 年1 月15 日溢流坝改建完工。
5)2007 年2 月17 日本标工程竣工。
5.1.3 施工条件
5.1.3.1 围堰工程地质条件
由于河床大多基岩裸露,局部覆盖层仅0~2m.下伏基岩为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岩层产状呈水平。
5.1.3.2 水文气象条件
见第一章有关内容。
5.1.3.3 施工道路
详见第二章有关内容。
5.1.3.4 围堰材料料源
1)石渣:主要利用本合同土石方开挖弃渣。
2)粘土:土料场位于坝址上游约2.0~2.5Km 的某子土料场,其储量和质量均能满足本工程的要求。
第二章导流规划
5.2.1 施工导流方式
根据本标的施工条件和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采用枯水期分期导流方式,三枯两段施工。
5.2.2 导流程序
一期:枯期2004 年11 月~2005 年4 月围左岸,原溢流坝增高至288.2米作为溢流坝围堰,由36m 溢流坝导流,围左岸形成基坑,施工左岸挡水坝段、厂房和泄洪闸坝;汛期138 米溢流坝河床过流。
祥见一期施工导流布置图《FT/C1-T-04》。
二期:枯期2005 年11 月~2006 年4 月分别围左、右岸。
利用拦砂坎作为左岸上游横向围堰骨架,厂房段修建二期厂房段纵向围堰,二期溢流坝纵向围堰利用一期围堰恢复。
与上、下游土石围堰形成左岸基坑和右岸基坑;左岸基坑继续施工厂房。
祥见二期施工导流布置图《FT/C1-T-05》。
2006 年5~10 月汛期厂房由高程292m 防洪墙、进口闸门、尾水闸门形成汛期厂房小基坑,进行砼浇筑,开始机组安装。
2006 年8 月31 日第一台机组发电,2006 月10 月31 日第二台机组发电。
三期:枯期2006 年12 月~2007 年2 月再围下游护坦处。
由泄洪闸导墙围纵向围堰,与上、下游土石围堰形成基坑,左岸进水口导流底孔过流。
施工溢流坝及护坦。
祥见三期施工导流布置图《FT/C1-T-06》。
第三章导流标准及导流流量
5.3.1 导流标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的有关规定,导流建筑物的级别划分为Ⅳ级.对Ⅳ级导流建筑物的土石围堰,相应的导流设
计洪水标准为20~10 年洪水重现期,本合同导流标准取10 年洪水重现期。
5.3.2 厂房渡汛标准
厂房经过两枯、一汛的施工,进入二汛2006 年5-10 月,厂房继续砼浇筑,机电设备进入安装,期间须设防洪墙,进口闸门、尾水闸门的保护下施工,其渡汛洪水标准采用20 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流量为19100m3/s。
5.3.3 导流时段及流量
本工程一期、二期枯期导流时段采用11 月~4 月,导流设计流量为2040m3/s (P=10%)。
三期由导流底孔导流,导流时段采用12 月~2 月,导流设计流量为184m3/s (P=10%)。
第四章围堰结构设计
5.4.1 围堰选型及设计原则
1)施工总进度及本标导、截流规划:
2)围堰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3)工期限制和当地修筑围堰材料条件;
4)水力学计算结果及堰体稳定演算成果;
5)工程招标文件对导流工程的具体要求.
5.4.2 一期围堰设计
上游围堰为溢流坝条石围堰,纵向围堰、下游围堰为土石堰型。
厂房一期上游围堰堰顶高程288.2m,最大堰高6m,堰体为c10 砼砌条石。
厂房一期下游围堰堰顶高程277.60m,顶宽3m,堰体采用粘土防渗,迎水面边坡坡度1:2.0,背水面边坡坡度1:1.5,最大堰高7.6m;纵向围堰迎水面采用钢筋笼防冲.。
一期溢流坝上游围堰堰顶高程286.6m,顶宽3.0m,堰
体为C10 砼砌条石。
一期溢流坝下游围堰堰顶高程272.8m,顶宽3 米。
堰体采用粘土防渗,迎水面边坡坡度1:2.0,背水面边坡坡度1:1.5。
由于河床大多基岩裸露,局部覆盖层仅0~2m,下伏基岩为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岩层产状呈水平,堰基防渗采用长臂反铲施工截水槽,回填粘土做防渗,截水墙穿过覆盖层并深入弱风化基岩50cm,堰体防渗材料采用粘土嵌入截水墙内50cm。
一期导流建筑物主要特性见表5-4-1。
导流建筑物布置形式见图FT/CI-T-04。
5.4.3 二期厂房围堰
上游围堰、下游围堰为土石堰型,纵向导墙采用倒“T”型浆砌石围堰、上游堰顶高程286.6m,最大堰高11.5m,下游堰顶高程277.60m,最大堰高7.6m,顶宽7m。
上游围堰迎水面坡度为1:2.0,采用铅丝笼块石护脚,下游围堰迎水面边坡坡度1:2.0,上下游围堰背水面边坡坡度均为1:
1.5。
堰体采用粘土防渗。
上游纵向导墙采用倒“T”型混凝土结构,顶宽3.0m,下游导墙部分利用消力池永久导墙,并延伸至下游横向围堰,顶宽2.0m.围堰基础防渗与一期相同。
二期导流建筑物主要特性见表5-4.1。
导流建筑物布置形式见图FT/CI-T-05。
5.4.4 三期围堰
三期下游围堰均采用土石围堰。
下游围堰迎水面边坡坡度1:1.50,下游围堰背水面边坡坡度均为1:1.5,上游堰顶高程277.6m,最大堰高2.6m,三期导流建筑物主要特性见表5-4-1。
导流建筑物布置形式见图FT/CI-T-06。
5.4.5 导流工程量
导流建筑物主要工程量见表5-4-2。
导流建筑物主要特性表
表5-4-2
导流建筑物主要工程量汇总表表5-4-3
第五章导流建筑物施工
导流建筑物施工包括一期上、下游及纵向土石围堰,二期左岸厂房上、下游土石围堰及纵向砼围堰,三期左岸厂房上、下游土石围堰及纵向砼围堰。
一、二期土石围堰施工
1、堰体填筑
上、下游土石围堰及纵向土石围堰堰体填筑结合基坑开挖同步进行,主要利用开挖料和回采渣场料。
围堰施工使用0.6~1.6m3 液压反铲和3m3装载机挖装填料,8t~10t 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平料,13.5t 振动碾分层碾压。
2、基础截水槽及粘土心墙填筑
基础截水槽施工时,先用长臂液压反铲将砂卵石层掏槽挖除,然后分层填筑粘土并压实。
粘土心墙填筑与堰体填筑同步上升,并优先填筑并压实实心墙,确保心墙填筑宽度,土料来源及装运同一枯围堰。
3、竹笼装卵石护坡围堰施工
竹笼装卵石护坡施工时,卵石的料径及强度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竹笼装卵石的施工质量要求必须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第六章围堰拆除
土石围堰拆除包括一期上、下游及纵向围堰、二期左岸上、下游围堰以及三期左岸上游围堰,围堰拆除按先下游围堰,再上游围堰;先水上部分,再水下部分的程序进行.其拆除方法为:先用0.6-1.6m3 液压反铲拆除至略高于当时河水位高程,再用加长臂液压反铲倒退开挖,尽量利用反铲的挖深能力。
0.6-1.6m3 液压反铲挖装,8~15t 自卸汽车运输至渣场.
第七章施工期排水
施工期基坑排水分为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
5.7.1 初期排水
初期排水包括一、二、三枯围堰合龙后基坑积水、堰基及堰体渗水。
经初步计算一枯基坑积水量约为2.04 万m3,围堰基坑初期排水水位下降速度按1.0m/天,排水量为510m3/小时。
排水时间安排在2004 年12 月30 日~31 日。
采用浮式排水。
二枯厂房基坑积水量约3.34 万m3,排水量为620m3/小时,排水时间安排在2005 年11 月中旬。
三枯基坑积水量1.4 万m3,排水量为420m3/小时,排水时间安排在2005 年12 月中旬。
5.7.2 经常性排水
经常性排水主要包括一期堰体和基坑渗漏水、降雨积水和坝体施工废水,经估算经常性排水强度不大于200m3/小时。
二期基坑降雨积水和坝体施工废水,经估算经常性排水强度不大于150m3/小时。
三期堰体和基坑渗漏水、降雨积水和坝体施工废水,经估算经常性排水强度不大于80m3/小时。
综合以上因素,坝基排水设备选用见表5-7-1。
基坑抽排水设备表
表5-7-1
第八章施工期渡汛措施
一、二、三上、下游围堰均为枯水期挡水,为此,施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5.8.1 根据我局多年施工的渡汛经验,制定安全渡汛措施及发生超标准洪水时的应急措施,一枯末即对上游子围堰在汛前备足量的粘土和麻包、草袋作为应急超标准的措施。
5.8.2 临近汛期,积极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掌握气象、水情资料,做好汛期前的渡汛准备工作,详见第一、二、十三章的有关内容。
5.8.3 加强洪水预报,使基坑在汛前有充足的时间对设备和人员安全撤离,并对坝体进行防护。
5.8.4 做好渡汛备料工作,对上、下游围堰进行汛前验查,渡汛观察,必要
时采取修补措施。
第九章资源配置围堰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见表5-9-1。
围堰施工机械设备表
表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