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物理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使物理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如何才能使物理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诱导质疑问难,激发探究热情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科学品质,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大胆鼓励学生的“求异质疑”行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不仅要“学会答”,而且更要“学会问”。

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对知识内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思考,是主动学习的—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所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

学生学会在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提出问题的机会,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学“测电笔”时,我先向学生介绍了测电笔的构造、用途以及使用方法,并当堂作了演示,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测电笔的氖管要发光,那么测电笔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果有电流,此时的通路是怎样的?既然有电流,人怎么不会触电呢?刚才老师是站在木制的讲台上来使用测电
笔的,那么电流又是怎样通过去的呢?”……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了。

二吸引主动参与,注重过程教学
现代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

为此,物理教学中必须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自主地抓住事物的物理现象,通过探究物理现象、原理的过程,进而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

例如,在教学“阿基米德原理”时,我先讲述了阿基米德与金皇冠的故事,然后问学生:你认为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人们一开始怎么会想到要设法收集那一部分刚好由于物体的浸入而被排开的液体呢?在科学发现的故事中,这才是最奥妙、最有魅力的一段。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探索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物理实验教学的模式,可以为学生的亲身体验创造更多的机会。

特别要加强探索性实验的训练,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物理规律。

如在教学“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时,我首先提出课题,让大家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学生都积极思考,提出了这样一些猜想:与压力有关;与接触面光滑与否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等等。

然后我适时让大家针对自己的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验,并作好观察,记录好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四课外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物理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不能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向课外拓展延伸。

让学生认识自己身边处处都有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和规律,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培养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和规律的能力的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有关力学的知识之后,我适时地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课外探究问题:请同学回家研究一下自己最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试着尽可能多地举出它在哪些方面应用了相关的物理知识。

结果大家兴趣盎然,一共举了十几个与力学相关的物理知识。

如:自行车的外胎、车把手塑料套、踏板套,闸把套等处均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刹车时,手用力握紧车闸把,增大刹车皮对车轮钢圈的压力,以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而在地面上滑动,变滚动为滑动后,摩擦大大增加,所以车能够迅速制动: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在这些部件上,人们常常加润滑油进一步减小摩擦;座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时感到较舒适: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刹车皮的拉力,另外,链轮牙盘与脚蹬、后轮与飞轮、车龙头与转轴等都是轮轴,利用它们可以省力;自行车高速行驶特别是下坡时,不能单独用前闸刹车,否则会出现翻车事故,其原因是:前闸刹车,前轮被迫静止,而作为驱动轮的后轮车架和骑车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有的高速运动的趋势,这时就会以前轮与地面接触处为支点,向前翻转,造成翻车事故;人们在骑自行车上较陡的坡时,往往走“S”形路线,这是根据功的原理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