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习题精选第五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贼军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谓之驼城……我军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遂破其垒”。
这一战役( )
A、打击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
B、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境降清
C、打击准噶尔叛乱分裂势力
D、击退沙俄在东北地区的侵略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包括( )①建立新王朝政权②对边疆地区未有效控制③沙俄势力威胁边防安全④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重要意义在于( )。
A、双方平等协商,提供了处理领土争端的范例
B、是清朝军事胜利后的又一重大胜利
C、用法律手段维护了领土主权
D、收回了尼布楚等地的主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康熙帝的这首诗写在( )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B、平定“三藩叛乱”之时
C、收复雅克萨之时
D、收复台湾之时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康熙帝曾说“朕生来不好仙佛”,他多次在他的宫廷教师面前“斥责了佛教和道教”,但另一方面,”康熙帝保护了喇嘛教,频繁地拜谒佛教的圣山(五台山),并且修建了大量的佛教寺庙。
”康熙帝这一行动,最主要出于( )
A、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B、争取社会政治势力的支持
C、通过宗教手段控制思想言论
D、对宗教的态度和认识发生了变化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的措施,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平定三藩之乱②统一台湾③乌兰布通战役打败噶尔丹④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以下关于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新王朝的建立者
B、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或巩固发展作出了贡献
C、都捍卫和维护了国家主权
D、在他们统治期间都出现了盛世景象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
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
①崇尚儒家文化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康熙帝剪除鳌拜集团和平定三藩之乱,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两种势力都( )
A、拥有较大的势力
B、严重威胁皇权
C、有称帝的野心
D、不服从皇帝命令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帝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标志着外蒙古纳入了清帝国的版图。
这次会盟( )
A、接受了全体喀尔喀蒙古贵族的臣服
B、为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创造了条件
C、册封了达赖、班禅、章嘉等四大活佛
D、彻底平息了噶尔丹分裂叛乱势力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对康熙帝与蒙古贵族噶尔丹的战争,我们持肯定态度,主要是因为( )
A、是民族战争
B、有利于维护内地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C、是反对少数民族进攻的自卫战争
D、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唐太宗和与康熙帝都是古代中国的杰出政治家。
他们都( )
①崇儒尚孔,开科取士
②对外开放,兼收并蓄
③征战边疆,设置机构
④抵抗侵略,捍卫主权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尼布楚条约》签订的重要意义在于( )
A、缓和了边界地区的紧张形势
B、中俄之间可以合法通商
C、中方收回了尼布楚等地的主权
D、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是中国领土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加试题】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但史学界对其有不同的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51年航海法的颁布不仅是“英国历史上政府第一次把对外贸易作为一个国家的事业来追求”,也是其追求国家层面全球海洋事业的开端。
……经过之后的多次修正,1651年颁布的航海法已不仅仅是保护英国商船和渔船的法案,也已经成为英国殖民体系坚实的基石,该法案的实施促进了英国航运和海上贸易的增长。
……詹姆斯一世统治的22年只建造了19艘军舰。
到1648年,英国在海上总共只有41艘军舰。
在1649至1659年的11年中共建造了98艘军舰,加上过去的战舰,英国海军到共和国时代结束时一共增加了207艘战舰。
——依据《英国通史》等整理
材料二:关于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史学界一直存在多种观点,其中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①克伦威尔是一个坚强的反封建斗士,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新制度的探索者;②克伦威尔在共和国成立之前应当肯定,但在共和国成立之后开始走向了反动。
——依据《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等整理
依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为发展对外贸易采取的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一时期中国顺治皇帝实施的对外贸易措施。
分析两国措施对本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同影响。
如果请你评价克伦威尔,你更侧重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史实扼要展开。
【答案】:无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时八年兵燹之劫,苍生涂炭,今乱贼虽已荡平,寰宇大致底定,然疮痍尚未全复,朕坚拒臣工奏请上朕功德尊号。
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朕断不诿过他人。
朕讵料俟准吴三桂撤藩之请,彼竟于康熙十二年背恩反叛。
朕更未虑及吴三桂伪檄一出,各省兵民相率背叛。
——史景迁《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材料二:1670年康熙制定《圣训十六条》,体现了其社会控制的思想。
《十六条》的基本内容有:“敕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成积春《论康熙的社会控制思想》
材料三:然而,以康乾盛世到订立屈辱的《南京条约》,不过相隔45年,这个质量互变也未免太快太突然了,历史的必然性与逻辑性何在?……实际上,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
——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
材料一中的康熙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的原因有哪些?反映出康熙帝怎样的精神品质?
根据材料二分析康熙帝为实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特点?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三作者否定康熙帝的理由。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