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7
成语
• 垂柳浓密, 鲜花夺目。 形容柳树成阴, 繁花似 锦春天景象。也比喻在 困难中碰到转机, 由逆 境转变为充满希望顺境 。
山峦重合, 水流盘曲
11/27
12/27
箫前今三联若
这首诗表示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好客 、热情、淳朴人情里, 表现了对 田园生活喜爱和恋恋不舍之情。
14/27
名句赏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 一重重山, 又一道道水, 疑惑无路可行间, 忽
见柳色浓绿, 花色明丽, 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 这是动中即景, 写出波折多变景色。“山重水 复”见地形复杂, 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改变。 一个“疑”字点明这改变景色是作者主观感受 所致。“又一村”则写出自己欣喜之情。这两 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 景似绝而复出境界, 蕴含着生活哲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 可能会 出现豁然开朗转变, 世间事物是消长改变。
4/27
作者
陆。 兴游字 )(务 人11观。25他,—号含1放2有1翁0多), 方越, 宋面州代文山爱学阴国才(诗能今人,浙尤、江以词绍诗人 成就为最, 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 不 文但 学成 史为上南享宋受一高代尚诗地坛位领, 存袖诗, 9而30且0多在首中,国 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诗人。其诗在思想 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词作数量 不如诗篇巨大, 但和诗一样贯通了气吞残 虏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 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 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 个文集传世。
5/27
背景
•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 当初 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 陆游曾任隆 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 因在隆兴二年( 1164)主动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 符离战败 后, 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排挤打击, 以“交 结台谏, 鼓唱是非, 力说张浚用兵”罪名, 从隆 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故乡心情 是相当复杂, 苦闷和激愤感情交织在一起, 然 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闻 雨》)爱国情绪, 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 望和光明, 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诗歌创作 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 作。
23/27
主题探究
➢ 抒发了作者辞官离京时复杂感情,展示了诗 人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一直都要为国效力 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24/27
• 诗中写
• 诗中哪 •
•思诗索中哪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离别忧伤;2、回归愉快;3.主动人生态度
25/27
拓展: 古代诗人描写落花
古 代 诗 歌 五 首
1/27
游山西村
• 陆游
2/27
• 游山西村 • 陆游
•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单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3/27
整体
• 这是陆游四十三岁时诗作, 作于乾道三年(1167)春陆游 闲居故乡山阴时。全篇记 述作者春日游访山西村见 闻和感想。全篇既像一幅 农村风情画, 又是一首热情 洋溢赞美诗, 读来余味无穷, 引人遐思。
19/27
写作
•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 (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 由北京南返杭州, 后又北上接 取家眷, 在南北往返途中, 他看 着祖国大好河山, 目睹生活在 苦难中人民, 不禁触景生情, 思 绪万千, 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 首诗, 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
20/27
21/27
落红/不 • 浩荡/离 • 作者: 龚
6/27
7/27
从今/若 箫鼓/追 山重/水 • 莫笑/农 • 陆游
初•• 1游.采步山取西各
8/27
• 尾联
• 颈联
思• 绪颔联
• 首联
深层
•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气象。 腊酒, 指腊月酿制酒。豚, 是猪。足鸡豚, 意谓鸡猪足 。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 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一个“足”字, 表示了农家款客尽其全部盛情。“ 莫笑”二字, 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赞赏。
26/27
己 亥 杂 诗其

27/27
15/27
16/27
练• 写一一写


杂 诗
•龚 自

17/27
• 己亥杂诗 其五 •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8/27
作者介绍
•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 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先驱者。27岁中举人, 38岁中 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主张革除弊政, 抵制外国侵略, 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 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 第二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 书院。他诗文主张“更法”、“改图”, 揭露清统治 者腐朽, 洋溢着爱国热情。著有《定庵文集》, 留存文 章300余篇, 诗词近800首, 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一个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 嘘唏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个相思,两 处闲愁”-李清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 年葬侬知是谁? ”-林黛玉;
• 另一个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 少昂扬向上精神。“花落春在”“夜来风雨 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初•• 1己.采步亥取杂各
译文
• 浩浩荡荡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远处延 伸。
• 离开北京, 马鞭向东一挥, 感觉就是人 在天涯普通。
• 我辞官归乡, 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落花, 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
• 化成了春天泥土, 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 作用。 •
22/27
“落红
落红, 本指落花, 但在作者眼里不是没有感 情地东西, 即使化作春泥, 也甘愿培育漂亮春花 成长, 诗人以落红自比, 即使脱离官场, 但依然关 心着国家前途和命运。
9/27
山重水
• 颔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山水图,写山间水畔景色,写景 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正在迷惘之际,突 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 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兴奋之状。
• 哲理: 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么情况: 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不 过,假如锲而不舍,继续前行,突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 ,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觉了一个前所未见新天地。 这就是此联给人们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理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