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中国精神(审题指导与例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中国精神
(审题指导与例文)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精神有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探月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这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导写】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列举了中国精神的具体内容。
其中,由中国艰苦抗战时期的一系列精神,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也有建设时期的中国精神,如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探月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
正是依托这些精神动力的支撑,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革命走向胜利,从弱小走向强大。
所以,材料后两句话,才着重强调中国精神对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重要作用。
写作时,可以先谈谈中国精神的来源及表现,谈中国精神的力量价值,将中国精神与其他国家的民族精神进行比较,深入思考其内涵和价值。
更重要的是结合当下,谈中国精神对兴国强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于个人则突出知行合一、行胜于言。
行文时,可以结合当下某些物质丰富而精神缺失的例子加以论证,进一步说明中国精神的重要性。
比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同时,在思想精神层面也出现一些问题。
比较突出的就是一些人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
说到底,就是价值观缺失,以致精神上变得“失魂落魄1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必定坚不可摧、巍然挺立。
行文最后,可呼吁大家做面向世界的豪迈中国人,成为中国精神的承载者和践行者。
参考立意:
1.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
2.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
3.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4.以团结与协作,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伟大中国梦。
【佳作示范】
承中国精神,扬复兴风帆
鲁迅先生说:中国自古就不乏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我认为这些民族脊梁中,挺立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抗疫精神、劳模精神、探月精神、工匠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精神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的每一种精神都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
只有读懂其背后的一以贯之守初心、一如既往担使命、一鼓作气不松劲,才能让伟大精神引领奋进之路。
千般求索,中国精神在历史中形成与蕴藏。
忆往昔峥嵯岁月稠。
曾记得1840年,区区四千英军便打开了清军把守的衰朽国门。
孙中山、黄兴、林觉民等仁人志士,构建了中国的民主共和精神;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引领人民上下求索的首创精神。
列强蹂蹒,日寇践踏,天涯何处是神州?又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带领中国军民流血牺牲,构筑了驱逐敌寇,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抗日精神。
中国精神在历史中形成,为中华民族凝神聚气。
万里躁蹬,中国精神在时代的号角里吹响。
“一切早已开始,一切远未结束J202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决胜全面小康,决战抗疫救灾。
君只见,脱贫小康民开颜;君不见,黄文秀生命证誓言;君不见,抗疫救灾八方驰援;君不见,赵春光医者仁心,领国命赴国难,纵死国,亦无憾的脱贫攻坚精神与抗疫精神。
是颗颗赤子之心,句句铮铮誓言,次次果敢行动,成就今日之中国,控制疫情,恢复生产生活,实现经济正增长,为中国精神注入源头活水。
薪火相传,中国精神在复兴的道路上弘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今日中国,已非是一百年前的中国;今日中国,已非是七十年前一穷二白的中国;今日中国,已非是四十年前的艰难困苦的中国。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创新的时代,快速发展的时代。
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人人需要谨记: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是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你我放声高歌,中国便余音悠扬。
翘望第二个“百年”目标,站在历史交汇点上,在通往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仅要坚守信念,麝续中国精神,更应明心知往,力行求至。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