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中学八年级(上)第一
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2分)如图地球仪示意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为()
A.(30°N,90°W)B.(30°S,90°E)C.(30°N,90°E)
D.(30°S,90°W)
2.读图,回答2﹣3题:
能与乙点所在的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
A.120°E B.60°E C.120°W D.60°W
3.读图,回答2﹣3题:
图中四点白昼时间从短到长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丙﹣乙﹣丁﹣甲D.丙﹣丁﹣乙﹣甲
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回答4﹣5题:
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形状D.地球的大小
5.“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回答4﹣5题:
在下列节气中,德州市全为昼长夜短的一组是()
A.惊蛰清明谷雨立夏
B.芒种小暑大暑立秋
C.白露寒露霜降立冬
D.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6.(2分)读等高线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缓②图中最高山顶的海拔在400到500米之间③a
处表示山谷④b处表示鞍部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7.(2分)下列四条河流中,根据图中比例尺判定,实际河面最窄的是()
A.B.C.D.
8.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8﹣9题:
按图中③②①的数字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9.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8﹣9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B.大洋①在扩张,大洋②在收缩
C.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D.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10.(2分)下表是德州市2017年5月27日至31日的天气情况,关于图表中对27日天气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天气晴转多云
B.最低气温21℃,出现在日出前后
C.西南风4级
D.空气质量状况良,对健康无影响
11.读图表资料,完成11﹣12题:
以上是某地区一年的气温变化资料,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该地区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2.读图表资料,完成11﹣12题:
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27℃B.17℃C.20℃D.7℃
13.(2分)下面是某区域1月份等温线图,三条线的气温关系为a<b<c,甲、乙为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上的两个点,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为海洋
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为陆地
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为海洋
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为陆地
14.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4﹣15题:
下面对该地气温降水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北半球,全年多雨
B.该地位于北半球,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C.该地位于南半球,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D.该地位于南半球,全年降水季节差异大
15.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4﹣15题:
图中的气候类型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6.(2分)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B.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C.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D.山地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
17.(2分)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当一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从
②到③的这种变化时,会产生的问题是()
A.劳动力过剩B.住房紧张C.国防兵力不足D.交通拥挤18.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8﹣19题:
阿拉伯半岛的人种和语言主要是()
A.白种人英语B.白种人阿拉伯语
C.黄种人英语D.黑种人阿拉伯语
19.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8﹣19题:
阿拉伯国家的居民大多信仰()
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道教20.(2分)如图是中纬度的某地区,仅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考虑,四地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1.(2分)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
下列传统民居与其所在地理区域的搭配,正确的是()
A.竹楼﹣山东沿海地区B.蒙古包﹣云南西双版纳
C.雪屋﹣赤道地区D.窑洞﹣黄土高原
22.读亚洲图,回答22﹣24题:
下面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亚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C.亚洲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D.亚洲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3.读亚洲图,回答22﹣24题:
下列地理事物中,不是亚洲与其它大洲分界线的是()
A.黑海B.大高加索山脉C.马六甲海峡D.苏伊士运河24.读亚洲图,回答22﹣24题: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下列国家中,人口没有超过1亿的是()A.日本B.菲律宾C.哈萨克斯坦D.孟加拉国25.(2分)国际上通常以“南”、“北”代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下面有关中国、印度、美国、日本四个国家之间经贸合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印度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
B.印度、日本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商谈,被称为“南北对话”
C.美国、日本两国之间发展差距的问题,被称为“南北问题”
D.四个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有利于经济的全球化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0分)下图是40°N某地二分二至时太阳的运行路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地球的运动造成的。
(2)40°N属于(高/中/低)纬度,属于带。
(温度带)
(3)当太阳路径为A时,一年中这一天正午太阳升的最,正午影子长度最,这一天的节气为,此时,阳光直射的位置为。
(4)据图可知,路径B的日出时间为6:00,日落时间为18:00,这一天,此地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5)路径C这一天,更适宜当地人们穿着的是甲、乙两图中的图,这一天,南极圈内出现现象。
27.(8分)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将图中的比例尺用线段式表示出来:。
(2)若C、E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
(3)图中B点的海拔为,B点和D点的相对高度为。
(4)图中B点在C点的方向。
(5)如果在D坡和E坡想开垦梯田,最好选在坡。
(6)图中C、F处可能发育有河流的是处,河流流向为。
28.(8分)读七大洲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名称:
B D F
(2)大洲G大部分地区所属的板块是。
(3)七大洲中,目前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洲是,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和,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
(填字母)29.(12分)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2代表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在洲分布最广。
(2)图中数字4代表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半岛和半岛,该气候类型所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月降水量柱状图是下图中的。
(3)下图中B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为,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世界气候类型图中的地。
(填数字)
(4)观察图中非洲地区的气候类型,可以发现该大洲的气候分布很有规律,该规律是。
(5)在图中1、3、9、11四地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地,因为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是地。
(填数字)
30.(12分)读亚洲地形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拥有许多世界地理之最。
读亚洲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及名称)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世界最大的群岛:
(2)读亚洲地形图,地形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河流流向也反映着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
亚洲的地势特点是,所以亚洲的河流呈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亚洲的第一长河是,(填数字和名称)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填数字和名称)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入了洋。
(3)读亚洲气候图,可以看出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图中A所代表的气候类型是,图中I地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形成主要受因素影响。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图中G所代表的气候类型是,请你简要叙述季风气候的有利影响。
2018-2019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中学八年级(上)
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2分)如图地球仪示意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为()
A.(30°N,90°W)B.(30°S,90°E)C.(30°N,90°E)
D.(30°S,90°W)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解答】解: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的经纬度为30°N,90°E。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读图,回答2﹣3题:
能与乙点所在的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
A.120°E B.60°E C.120°W D.60°W
【分析】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之和180°,一条是西经度数,另一条是东经度数)组成的经线圈都可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解答】解: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读图可得,乙的经度是120°E,能与乙点所在的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60°W经线。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及经线圈的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3.读图,回答2﹣3题:
图中四点白昼时间从短到长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丙﹣乙﹣丁﹣甲D.丙﹣丁﹣乙﹣甲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
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示显示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时位置越偏南,白昼时间越长;图中四点的位置从北向南依次为:甲、乙、丙、丁,四点白昼从短到长的排列顺序是甲一乙一丙一丁。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图示记忆解答。
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回答4﹣5题:
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形状D.地球的大小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解答】解: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其周期是一年。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牢记即可。
5.“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回答4﹣5题:
在下列节气中,德州市全为昼长夜短的一组是()
A.惊蛰清明谷雨立夏
B.芒种小暑大暑立秋
C.白露寒露霜降立冬
D.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解:当地球运行在春分日与秋分日之间时,太阳直射北半球,该时间段山东省的德州昼长夜短,选项B中的节气都位于春分日与秋分日之间,故B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读图解答即可。
6.(2分)读等高线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缓②图中最高山顶的海拔在400到500米之间③a
处表示山谷④b处表示鞍部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
【解答】解: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故①错误;
该图的等高距是100米,最高山顶的海拔在400到500米之间,故②正确;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a处是山脊,故③错误;
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b处是鞍部,故④正确;依据题意。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7.(2分)下列四条河流中,根据图中比例尺判定,实际河面最窄的是()A.B.C.D.
【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解答】解:比例尺就是个分数,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
比较选项中的比例尺,A比例尺最大。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因此A图表示的范围最小,其河面最窄。
故选:A。
【点评】比较范围和表示内容详略,要注意必须是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比较。
8.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8﹣9题:
按图中③②①的数字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分析】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
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
【解答】解: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划分为四大部分,分别命名为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和北冰洋。
故选:C。
【点评】考查我国四大洋的分布,要理解记忆。
9.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8﹣9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B.大洋①在扩张,大洋②在收缩
C.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D.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分析】我们生活在陆地上,陆地的周围是广阔的海洋。
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地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解答】解:A、所以的经线交汇于两极,南极洲成为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故A 不符合题意;
B、大洋①太平洋在收缩,大洋②大西洋在扩张。
故B符合题意;
C、赤道穿过印度洋北部,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故C不符合题意;
D、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
人们在美洲大陆中部中美地峡的最狭窄部位开凿了巴
拿马运河,习惯上以它作为划分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界线。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考查知识较多,要理解记忆。
10.(2分)下表是德州市2017年5月27日至31日的天气情况,关于图表中对27日天气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天气晴转多云
B.最低气温21℃,出现在日出前后
C.西南风4级
D.空气质量状况良,对健康无影响
【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
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读图可知,5月27日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西南风4级,最低气温21℃,出现在日出前后。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即可。
11.读图表资料,完成11﹣12题:
以上是某地区一年的气温变化资料,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该地区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分析】绘制气温曲线图,先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段标上月份;再绘出纵坐标轴,在左侧按相等的温差标上气温刻度,再将资料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一条曲线,即气温年变化曲线。
【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地的气温1月为7°C,7月为27°C,12月为10°C,年变化曲线图D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候资料的绘制方法及其判读。
绘图时一定要细致,并选好刻度。
12.读图表资料,完成11﹣12题:
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27℃B.17℃C.20℃D.7℃
【分析】一年之内气温的高低变化,称为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在一年中,有一个
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出现相比陆地要滞后1个月左右,分别出现在8月和1月。
南半球情况与此相反。
【解答】解: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读资料气温年较差=27℃﹣7℃=20℃.通过气温年较差,可以反映出气温年变化的幅度。
故选:C。
【点评】考查气温年较差的计算,要理解记忆。
13.(2分)下面是某区域1月份等温线图,三条线的气温关系为a<b<c,甲、乙为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上的两个点,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为海洋
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为陆地
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为海洋
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为陆地
【分析】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
【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气温向北降低,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点的气温高于乙点,1月是北半球的冬季,所以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读图解答即可。
14.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4﹣15题:
下面对该地气温降水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北半球,全年多雨
B.该地位于北半球,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C.该地位于南半球,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D.该地位于南半球,全年降水季节差异大
【分析】依据气候资料的判读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从气候资料上来看该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该地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位于北半球,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分析,认真读图分析解答。
15.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4﹣15题:
图中的气候类型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析】依据气候资料的判读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从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选:B。
【点评】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认真读图分析解答。
16.(2分)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B.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C.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D.山地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
【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了解到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解答】解:世界降水的规律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
)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
)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造成的。
)受地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故选项A、B、D都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的降水规律,要理解记忆解答.
17.(2分)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当一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从
②到③的这种变化时,会产生的问题是()
A.劳动力过剩B.住房紧张C.国防兵力不足D.交通拥挤
【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解答】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
如图,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②→③所示的负增长状态,会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
故选:C。
【点评】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18.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8﹣19题:
阿拉伯半岛的人种和语言主要是()
A.白种人英语B.白种人阿拉伯语
C.黄种人英语D.黑种人阿拉伯语
【分析】西亚和北非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的世界”,多讲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主要属于白色人种。
【解答】解:一般把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
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普遍信奉伊斯兰教,讲阿拉伯语。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人种和语言的分布,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9.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8﹣19题:
阿拉伯国家的居民大多信仰()
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道教
【分析】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解答】解:西亚和北非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的世界”,多讲阿拉伯语,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宗教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20.(2分)如图是中纬度的某地区,仅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考虑,四地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