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开发区第二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10300210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营口开发区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
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考生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和试卷左上角。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中纬度某区域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其中a、b为线速度数值,R、T在同一纬线上。

若R地的海拔比T地低,则a、b的大小关系及该区域所属半球正确的是( )
A.a>b 北半球
B.a>b 南半球
C.a<b 北半球
D.a<b 南半球
2、5月23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北京时间是()。

A: 24日2时52分 B: 24日2时08分 C: 23日3时08分 D: 22日2时52分
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

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

如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题。

3、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
A. 西二区
B. 西十区
C. 东十区
D. 东二区
4、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

A: A B: B C: C D: D
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

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5、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回答下列2小题。

6. 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 甲乙丙丁
B. 丁乙丙甲
C. 丁丙甲乙
D. 甲丙乙丁
7. 当天可能是()
A. 4月28日
B. 6月28日
C. 9月2日
D. 11月2日
我国北方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连续一周观测该校旗杆的正午影长,影长变化如下表所示。

据此回答下列2问题.
表:我国北方某学校旗杆的正午影长变化(单位:米)
8、.根据旗杆正午影长的变化,判断周二的节气可能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9.此时,下列叙述最可能的是
A.是前往南极洲观赏极光的时季
B.我国华北地区盛行西北风
C.塔里木河水为最高
D.地中海沿岸森林火险高的时季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2小题。

10. 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用方向是()。

A: 甲:动力原因上升 B: 乙:动力原因上升 C: 甲:热力原因下沉 D: 乙:热力原
因下沉
11. 从气候角度考虑,全年都受到该风带明显影响的大陆西部地区,最适宜种植()。

A: 甘蔗 B: 葡萄 C: 香蕉 D: 牧草
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甲、乙所在的平面为地面。

据此完成下列3题。

12、若上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低于乙地,则( )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D.甲、乙之间近
地面为信风带
13、若图中甲、乙分别为北半球的大陆和大洋,则此季节( )
A.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气温 B.印度低压处于强盛时期
C.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冰封雪冻 D.我国长江中游易发生洪灾
14、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则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下图中图甲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回答下列3小题。

15. 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A: 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 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 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 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
16. 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 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
C: 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 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17. 关于图中甲地、丙地的近地面气温、气压分布状况分别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

读图完成下列3小题。

18. 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黄赤交角的存在 B: 高低纬地区的气压差异
C: 地球的自转运动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9. 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

A: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 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C: 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D: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20. 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A: 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步 B: 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C: 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相反 D: 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

读图完成2小题。

21. 下列关于图中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 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 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 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22. 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则下列四幅图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A: A B: B C: C D: D
锋面性质不同,产生天气现象也不相同。

读下图,回答2题。

23.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A.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B.甲图中暖空气被抬升,可能形成降雨天气
C.乙图中冷空气被迫下沉,多形成晴朗天气 D.乙图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24.我国东部受甲图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长江下游伏旱B.华北平原春旱
C、东北寒潮
D、江淮梅雨
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

下图为四种地面天气系统图,读图完成下列2问题。

25、最有利于形成霾的天气系统是()
甲 B、乙 C、丙 D、丁
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
地面气压下降 B、阴雨天气 C、地面气温上升 D、无风或微风
下图是某区域时刻地面天气形势示意图,虚线为可能出现的锋线,阴影为雨区,完成下面2小题。

27. 图中气压区是()
A. 高压区,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
B. 低压区,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
C. 高压区,垂直方向为上升气流
D. 低压区,垂直方向为上升气流
28. 图中锋线经过宁波时可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以下是某中学高二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

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
棚。

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

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下列2题。

29.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
①沙尘暴天气②冷锋过境③台风过境④寒潮过境
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
30.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甲图四地中,全年昼夜平分的是_____,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最大的是_____,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_____。

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_____。

(每空2分共8分)
(2)乙图中,A、B两线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A_____,B_____。

(每空2分共4分)(3)简述11月中旬③地昼夜长短情况及两月内的变化趋势。

(2分)
32、读“锋面示意图”回答:(14分)
(1)乙地上空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此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每空2分共4分)
(2)甲、乙、丙三地比较,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地,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地,天气变化较剧烈的是________地。

(每空2分共6分)
(3)若甲、丙两地相距100千米,此时,该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是3千米/小时,48小时之内,丙地的天气变化过程是________。

( 4分)
33、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此图为半球,日期为,节气为。

(6分)
(2A点的昼长为小时,乙点的夜长为小时。

( 4分)(3)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分)
答案
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5、 BABBC 6-10、BDDBA 11-15、DCCDA
16-20、BDADB 21-25、DDBCD 26-30、BDCCB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4分)
(1)②;④;①;④①③②(8分)
(2)④;②(4分)
(3)昼短夜长;分两段:(1)昼越短,夜越长。

(2)昼越长,夜越短。

(2分)
32、(14分)
(1)暖锋,自南向北(S→N)(4分)
(2)甲,丙,乙(6分)
(3)云层变厚,形成连续性降水,之后天气逐渐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4分)33、(12分)
(1)南半球 12、22 冬至日(6分)
(2)12、 18 (4分)
(3)83°26´(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