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测试卷九年级政治【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测试卷九年级政治【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正义行为?
A. 损人利己
B. 乐于助人
C. 损公肥私
D. 偷税漏税
2. 以下哪种情况可以行使正当防卫?
A. 对正在进行抢劫的犯罪分子
B. 对过去曾伤害过自己的人
C. 对实施一般违法行为的同学
D. 对想象中的“敌人”
3. 以下哪种方式属于非正义行为?
A. 扶老奶奶过马路
B. 捐款帮助贫困学生
C. 随地乱扔垃圾
D. 关心同学,互相帮助
4. 下列哪种情况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A. 犯罪行为
B. 一般违法行为
C. 违反道德的行为
D. A和B
5.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A. 偷窃
B. 诈骗
C. 故意伤害
D. A、B和C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公共利益。

()
2. 非正义行为会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

()
3. 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不大。

()
4. 犯罪行为一定会受到刑罚处罚。

()
5. 正当防卫可以超越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

()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 正义行为是指那些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2. 非正义行为是指那些阻碍社会进步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3.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4. 犯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5.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采取的对不法侵害人的合理防卫。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 简述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特点。

2. 简述法律责任的含义。

3. 简述犯罪的定义及特征。

4. 简述正当防卫的条件。

5. 简述如何维护正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请举例说明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2. 请举例说明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

3. 请举例说明如何维护正义。

4. 请举例说明正当防卫的应用。

5. 请举例说明法律责任的具体表现。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 分析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2. 分析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及如何预防犯罪。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设计一个活动,旨在弘扬正义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2. 请设计一个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预防违法犯罪。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设计一个活动方案,旨在提高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 设计一个宣传海报,主题是“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安全”。

3. 设计一个调查问卷,用于了解同学们对校园欺凌现象的看法。

4. 设计一个课程,旨在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5. 设计一个公益活动,旨在关爱社区的老年人。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解释正义行为的含义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2. 解释非正义行为的含义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3. 解释法律责任的含义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4. 解释犯罪的定义及其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

5. 解释正当防卫的条件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

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正义。

2. 思考如何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预防违法犯罪。

3. 思考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4. 思考如何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社会进步。

5. 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
1.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社会正义的理解和认识。

2.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法律作用的认识和体会。

3.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犯罪现象的看法和预防措施。

4.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和认识。

5. 结合实际,谈谈你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正义和维护法律。

本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试卷答案及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选择题答案
1. B
2. A
3. C
4. D
5. D
二、判断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三、填空题答案
1. 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公共利益
2. 阻碍社会进步和损害公共利益
3. 因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4. 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5. 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采取的对不法侵害人的合理防卫
四、简答题答案
1. 正义行为特点:有利于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

非正义行为特点:阻碍社会进步、损害公共利益。

2. 法律责任含义:因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3. 犯罪定义: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特征:违反刑法、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

4. 正当防卫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行为针对不法侵害人、防卫行为不超过必要限度。

5. 维护正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勇于维护公共利益。

五、应用题答案
1. 正义行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

非正义行为:欺凌弱小、破坏公物。

2. 一般违法行为:闯红灯、盗窃。

犯罪行为:故意杀人、贩毒。

3. 维护正义:举报违法行为、参与公益活动。

4. 正当防卫:制止正在进行的抢劫、防卫过当。

5. 法律责任:罚款、赔偿、刑罚。

六、分析题答案
1. 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正义行为促进社会和谐、进步,非正义行为破坏社会秩序、阻碍进步。

2. 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及预防: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法治教育、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公民素质。

七、实践操作题答案
1. 弘扬正义精神活动:举办道德讲座、开展志愿者服务。

2. 提高法律意识活动: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模拟法庭。

知识点总结及各题型考察学生知识点详解:
1. 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考察学生对正义和非正义行为概念的理解,以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2. 法律责任:考察学生对法律责任含义的理解,以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 犯罪:考察学生对犯罪定义和特征的理解,以及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

4. 正当防卫:考察学生对正当防卫条件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的理解。

5. 维护正义:考察学生对如何维护正义的方法和途径的理解。

本试卷涵盖的知识点包括正义行为、非正义行为、法律责任、犯罪、正当防卫以及维护正义等方面,旨在考察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不同题型的设置,可以全面考察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