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鱼--原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观察鱼的运动。鱼只靠鳍进行运动, 这种说法全面吗?
不全面。鱼的体内有脊柱,脊柱上附着的肌肉能产生运动的动力。 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游泳运动。
( 4)观察鱼的呼吸。 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流 入的水和流出的水, 溶解的气体成分有哪些变化?
水流入鱼口后,从鳃盖后缘流出。 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相比,溶解的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鱼具有脊柱,两侧附着有发达肌肉,对运动起着重要的 作用。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 成游泳。
鱼主要靠鳃呼吸,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富含毛细血 管;鱼在口与鳃盖交替闭合时,水从口流进经过鳃丝,水中的 氧气就溶解入毛细血管,毛细血管里的二氧化碳渗出,排到水 中,随水流从鳃盖流出,完成气体交换。
像鱼这样,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是 脊椎动物
鱼的介绍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种
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占脊 椎动物的一半以上。主要 生活水生的环境当中,主 要以水中的藻类或水生植 物为食,也有生性凶猛的 鱼类,专门捕食其他水生 动物。
我国水资源丰富,主
食人鱼
( 5)观察鳃和鳃片的形态、数目、颜色。为什么鰓丝多而细?
鱼有两个鲜红的鳃, 鳃片呈扇形,1—7片,鲜红色。
鰓丝多而细,增大呼吸的面积。
习题3
( 6)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至关重要? 分析鱼儿离不开水的原因。
鳃扇形;有多个鳃片;每个鳃片的鰓丝多而细。
以上特点能增大气体交换的面积,保证氧气的供给量。鱼儿离开了水后, 鰓丝粘连在一起,减少了呼吸面积,不能获得充足的氧气而窒息死亡。
要有淡水鱼和海洋鱼。
淡水鱼:1000多种 海洋鱼:约2000种
淡水鱼类(P20)
我国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鱅鱼。
海洋鱼类(p21)
习题.2
2、观察与思考 【土豆视频-----观察鱼的外形和运动】
鱼的身体分为 头部、躯干部、尾 部三部分。通常左 右侧扁,大多呈流 线型,身体覆盖鳞 片,体表着生各种 鳍。
【土豆视频-----观察鱼的外形和运动】
(1)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对鱼的水生生活有什么意义?
鱼的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尾部;多数侧扁;呈流线型(梭形、 或菱形);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两侧有由小孔侧线,与神经相连, 能够感知水流和方向。
(2)结合生活中,触摸鱼时有什么感觉。 谈谈你的看法。
鱼的体表有鳞片和黏液;既能保护身体又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


腔肠动物门
水螅、水母、海葵

扁形动物门
涡虫、绦虫、血吸虫

线形动物门
蛔虫、蛲虫、丝虫


环节动物门
蚯蚓、水蛭、沙蚕

软体动物门
河蚌、章鱼、蛏子

节肢动物门
蝗虫、蜻蜓、虾


鱼 纲 青鱼、中华鲟、鲨鱼

两栖纲 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


爬行纲 龟、鳖、蛇、蜥蜴

鸟 纲 鸡、鸭、

哺乳纲 猪、马、羊、人
3.鱼的主要特征
体 形: 流线型(也称梭形或纺锤型)
体表形态: 被覆鳞片,有黏液

呼吸器官: 鳃
运动方式: 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 及鳍的协调游泳
生活在水里,体表常具有鳞片覆盖;用 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的摆动以及鳍的协 调作用游泳。
填空:鱼的主要特征
生活在 水 中;体表常有 鳞片 覆盖; 用 鳃 呼吸;通过 尾部 和 躯干部 的摆 动以及 鳍 的协调作用 游泳 。
4、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食用、药用、饲料或饵料、科研 (2)观赏品:养金鱼,海洋馆等 (3)危害 (4)文化:年年有鱼、竭泽而渔…等
谢谢!
习题.2 有些动物如“章鱼”、“带 鱼”、“墨鱼”、“鱿鱼”,名称里 面都有“鱼”,它们都是鱼吗?
章鱼、墨鱼、鱿鱼身体柔软,具有外套 莫属于软体动物;带鱼具有鳞片,生活在水 里,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协调完 成游泳,属于鱼类。
知识盘点
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多种多样的鱼 3、鱼的主要特征 4、鱼与人类的关系
1、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科学家按体内 有没有脊椎骨把他们分为无脊椎动物(95%)和脊 椎动物(5%)两大类。
•像蚯蚓、珊瑚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 是无脊椎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习题.3
在生长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可以看到鱼仔黎明时 浮头或跳出水面,而在天亮以后(尤其是太阳出来一段时 间后),鱼便停止了浮头。联系前面学过的呼吸作用和光 合作用的知识,思考一下,这是什么道理?
在夜晚时,由于缺少阳光照射,池塘中的藻类不 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鱼类和藻类的呼吸作用消 耗水中大量的氧气。因此黎明时水中的含氧量较低, 这时,鱼因为缺氧而出现浮头或跳出水面,试图从空 气中吸氧。天亮以后,由于池塘中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产生氧气,水中氧含量增加,这时鱼可以从水中获得 充足氧气,不在浮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