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PDF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霞浦一中高三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
第Ⅰ卷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Cu 64
一、本卷共13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是研究叶绿体功能的理想材料
B.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实验,常用斐林试剂检验实验结果
C. 用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健那绿染液进入细胞使线粒体着色
D. 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易取材,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的说法,错误
..的是
A.蔗糖、乳糖、纤维素的水解终产物均有葡萄糖
B.叶绿素、血红蛋白、胰岛素均含有C、H、O、N元素
C.DNA聚合酶在细胞质中合成,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D.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是氨基酸
3.下列有关碗豆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温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加快
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 合成停止
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4.下图为某哺乳动物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及其基因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①中有两个四分体
B.细胞②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
C.细胞③中有等位基因,也有同源染色体
D.细胞④是③的子细胞
5. 下图表示植物细胞的某些生理过程,有关分析错误
..的是
A. a、c、d均发生在生物膜上
B.不同条件下发生a过程的场所可能不同
C.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a<b,c<d
D.根尖分生区细胞内能发生a、c过程
6.某女娄菜种群中,宽叶和窄叶性状是受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但窄叶性状仅存在
于雄株中,现有三个杂交实验如下,相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无窄叶雌株的原因是X
b X
b
导致个体致死
B.基因B和b所含的碱基对数目可能不同
C.将组合1的F1自由交配,F2中窄叶占1/6
D.正常情况下,该种群B基因频率会升高
7.孙思邈《太清丹经要诀》中对制取彩色金(主要成分为SnS
2
)的过程有如下叙述:“雄黄十两,末之,锡三两,铛中合熔……入坩埚中,火之……以盖合之。

密固,入风炉吹之。

令锅同火色,寒之。

开,黄色
似金”。

其中雄黃的主要成分为As
4S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nS
2
可溶于硝酸
B.制取彩色金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该过程也可以在空气中进行
D.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真金与彩色金
8.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 −
的Cl 2 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 −
后的Cl 2尾气 9.设 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4 g CO 2和N 2O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 A B .36g 由35
Cl 和37
C1组成的氯气中所含质子数一定为17N A C .一定条件下,0.1 mol N 2与0.3 mol H 2充分反应的
混合
物中共价键数为0.3N A
D .电解精炼铜阳极溶解32gCu 时,电路中转移电子总数
为N A
10.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
11.W 、X 、Y 、Z 是四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原于序数依次增大,X 、Y 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3:4,且Y 的原子半径大于X 的原子半径,X 、Y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W 的简单离子W − 能与水反应生成单质W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X
B .X 与Y 形成的化合物可溶于水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Y>Z
D .阴离子的还原性:W>X
12.利用合适的催化剂可将机动车尾气中的CO 、NO 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为2NO (g )+2CO (g )
N 2
(g )+2CO 2(g ) △H 。

向甲、乙两个绝热恒容(1 L )容器中分别加入相同物质的量的CO 和NO ,测得各容器中n (CO )随反应时间t 的变化如下表: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CO 、NO 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N 2、CO 2的△H <0
B .容器乙的温度比容器甲的温度高
C .甲容器中,0~120 min 的速率v (N 2)=0.01 mol·L −1
·min −1
D .达到平衡后,乙容器中各物质均加倍,则平衡正向移动
13.如图是一种正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Na 2S 2 和NaBr 3,放电后分别变为Na 2S 4 和NaBr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NaBr − 2e − ═NaBr 3+2Na +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a 2S 2 − 2e − ═Na 2S 4+2Na +
C .放电时,Na +
经过离子交换膜,由b 池移向a 池
D .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2.24 LH 2时,b 池生成17.40gNa 2S 4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x -t )图像。

由图像可知
A .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物体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 .物体以某一速率做往复运动
D .物体有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5.物块M 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转动,传送带转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则传送带转动后
A .M 将减速下滑
B . M 仍匀速下滑
C .M 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D .M 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16.加在某台电动机上的电压是U (V ),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 (W ),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 (Ω),则电动机线圈上消耗的热功率为 ( )
A .P
B .R U 2
C .2
2U R P D .2
2U
R
P P 17.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通过O 点进入半径为R 的半圆弧轨道后恰能通过最高
点P ,然后落回水平面.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
( )
A .小球落地点离O 点的水平距离为2R .
B .小球落地点时的动能为5mgR/2.
C .小球运动到半圆弧最高点P 时向心力为零.
D .若将半圆弧轨道上部的1/4圆弧截去,其他条件不变,则小球能达到的 最大高度比P 点高0.5R .
18.如图甲所示,Q 1、Q 2为两个被固定的点电荷,其中Q 1带负电,a 、b 两点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

现有一带负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从a 点开始经b 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粒子经过a 、
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a 、v b ,其速度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Q 2一定带负电
B .Q 2的电量一定大于Q 1的电量
C .b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D .整个运动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19.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使“嫦娥奔月”这一古老的神话变成了现实.嫦娥一号发射后先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月球表面h=200公里的圆形工作轨道,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设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g
R
π
2 B .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GR
g
π43 C
D .在嫦娥一号的工作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2
R g R h ⎛⎫
⎪+⎝⎭
20. 如图3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 =60°,∠B =90°,在A 点放置一个点电荷,该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在B 点的场强方向由B 指向A ,B 、C 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B C E E 、,电势分别为B C ϕϕ、。

则可以
判定
A. B C E E >
B. B C E E <
C. B C ϕϕ>
D. B C ϕϕ<
21.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 和b ,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C 和D 上,a 球置于C 点正下方地面上时,轻绳cb 恰好处于水平拉直状态。

现将b 球由静止释放,当b 球摆到最低点时,a 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此时b 球的机械能为E ,b 球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 。

现把细杆D 水平移动少许,让b 球仍从原位置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若细杆D 水平向左移动,则b 球摆
到最低点时,a 球会离开地面
B .若细杆D 水平向右移动,则b 球摆到最低点时,a 球会离开地面
C .若细杆
D 水平向左移动,则b 球摆到最低点时,b 球的机械能仍将等于E
D .若细杆D 水平向右移动,则b 球摆到最低点时,b 球重力的瞬时功率仍为P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22. (1)图1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

(2)图甲中游标卡尺(游标为20分度)
的读数是____________;
23.为了研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压缩量的关系,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水平光滑槽距
地面高为h ,光滑槽与桌子右边缘垂直,槽出口与桌边缘相齐,
槽中放置
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 的小钢球接触。

将小球向左推,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弹簧将小球沿水平方向推出,小球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

①若测得某次实验小球的落点P 到O 点的距离为s ,那么由理论分析得到小球释放前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
E p 与h 、s 和mg 之间的关系式是 ;
②该同学改变弹簧的压缩量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得到下表的数据:
在坐标纸上做出x -s 的图像。

并由图像得出: x 与
s 的关系式是 。

③完成实验后,该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如图乙所
示的改变:
(I )在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桌子右边缘处,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上,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
(II )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设为L )固定,再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
小球撞到木板上,在白纸上留下痕迹P ;
(III )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 点到P 点的竖直距离设为y 。

由此步骤得到弹簧的压缩量应该为 ;
④若该同学在完成步骤③的过程中,光滑水平槽与桌子右边缘不垂直,用③问的方法计算得出的弹簧压缩量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24. (12分)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金属极板长度为L ,相距为d ,极板间的电压为U ,两极板间的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的粒子从极板中央水平射入电场中,射入时的速度为v 0,并从电场的右端射出。

若不计粒子的重力,求该粒子射出时沿垂直于板面方向偏移的距离
y 。

+ + + + +

粗糙
25.(15分)
有一为倾角为30°的斜面,斜面长1 m 且固定,质量为1 kg 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 0开始自由下滑,当v 0=1 m/s 时,经过0.4 s 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

多次改变v 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 ,作出t -v 0图象,如图所示,求: (1)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2)要使小物体从斜面的底端滑到顶端,在斜面的底端至少要给小物块多
大的冲量?
26.(20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一长木板B ,其质量为M ,长度=L 3.0 m ,B 的右端紧靠台阶,上表面与台阶平齐。

B 上放有一质量为m 的滑块C 。

现有一质量也为m 的滑块A 从h =1.0 m 高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然后冲上木板B ,(转角处速度大小不变,只改变方向;转角的大小可忽略)但最终A 恰好未能撞上C 。

设A 与其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滑块A 的起始位置与木板B 右端的水平距离s =0.8 m ,此过程中C 与B 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不计滑块A 、C 的大小。

已知m M 3=,取2
m /s 10=g .求:
(1)滑块A 刚冲上木板B 时的速度0v ; (2)滑块C 原来离木板B 右端的距离d 。

0·s -1
27.砷(As)是第四周期第VA 族的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比As 小20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写出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
应水化物的一种用途: 。

否为As 2O 3(砒霜)中毒,方法是:用锌、盐酸与被检验试样混和,若有砒霜,则有AsH 3生成,该反应的
(3)As 2S 3(雌黄)和HNO 3有如下反应:
As 2S 3 + 10H +
+ 10NO 3−
= 2H 3AsO 4 + 3S + 10NO 2↑ + 2H 2O
若生成2mol H 3AsO 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 2应该在______(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已知I 2、AsO 33−、I −、AsO 43−之间存在如下转化:
I 2 + AsO 33− + 2OH −
2I − + AsO 43− + H 2O
为验证该反应具有可逆性,某同学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碘水与Na 3AsO 3溶液按体积比为V 1:V 2的比例混合(另加入适量的碱)。

当V 1___V 2(填“>”或“<”) 时,只用淀粉就可以确定该反应具有可逆性。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 正(AsO 33−
)与v 逆(I −
28.碳是形成物种最多的元素之一,许多含碳物质对人类极其重要。

(1)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如右图
所示。


12g 石墨烯中含有 个6元环。

(2)工业上利用甲烷和氧气直接氧化制取甲醇的反应如下:
CH 4+1/2O 2(g) CH 3OH(g) △H=-128.5kJ ·mol −1
副反应有: CH 4(g)+3/2O 2(g) CO(g)+2H 2O(g) △H=-519 kJ·mol −1 CH 4(g)+2O 2(g)
CO 2(g)+2H 2O(g) △H= -890.3kJ·mol −1
CH 4(g)+O 2(g) → HCHO(g) +H 2O(g) △H=-286.5 kJ·mol −1 ①若要有利于甲醇的生成,除了改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两种措施是: ; ②CH 3OH(g)与氧气反应生成HCHO(g)和水蒸汽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③有研究人员将甲烷和氧气生成CH 3OH 的反应设计成酸性质子膜燃料电池,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负极反应式为 。

(3)苯乙烷(C 8H 10)生产苯乙烯(C 8H 8)的反应:C 8H 10(g)
C 8H 8(g)+H 2(g) ΔH >0。

T 1℃下,将0.40 mol
苯乙烷充入2 L 密闭容器中反应,不同时间容器内n(C 8H 10)如下表:
①当反应进行到30 min 时恰好到达平衡,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n 2取值的最小范围是_____< n 2 < ;
②将温度改为T 2℃,其他条件不变,测得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反应前 的1.4倍,则此时苯乙烷的转化率为 。

29.FeCl 2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

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室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制备无水FeCl 2。

回答下列问题: I .按右图装置用H 2还原无水FeCl 3制取。

(1)装置C 的作用是 ;
E 中盛放的试剂是 ; 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温度控制不当,产品中含单质铁。

检验产品中是否含铁的方案是 。

A B C
D
E
温度计
搅拌器
II .按右下图装置,在三颈烧瓶中放入162.5g 无水氯化铁和225g 氯苯,控制反应温度在128~139℃加热
3h ,反应接近100%。

冷却,分离提纯得到粗产品。

反应如下: 2FeCl 3+C 6H 5Cl→2FeCl 2+C 6H 4Cl 2+HCl
(3)该制取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 。

(4)反应温度接近或超过C 6H 5Cl 的沸点,但实验过
程中C 6H 5Cl 并不会大量损失。

原因是 。

(5)冷却实验装置,将三颈瓶内物质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将得到粗产品。

①洗涤所用的试剂可以是 ;
②简述回收滤液中C 6H 5Cl 的方案 。

(6)仅通过烧杯中的现象变化就可以监控氯化铁的转化率。

若要监控氯化铁转化率达到或超过90%,则烧
杯中加入的试剂可以是滴有酚酞且含有 的溶液。

30.高氯酸铜易溶于水,在13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是一种燃烧催化剂。

以食盐等为原料制备高氯酸铜
[Cu(ClO 4)2·6H 2O ,相对分子质量为371]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电解I ”时所用的交换膜是 (填“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

(2)歧化反应是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已知上述工艺流程中“歧化反应”的产物之
一为NaClO 3。

①“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歧化反应”阶段所采用的不同温度对产率影响的结果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最适宜的温度是 。

H 2O 、
2CO 3
(3)“电解II”的阳极产物为 (填离子符号)。

(4)操作a的名称是,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5)“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

(6)用该工艺流程制备高氯酸铜时,若起始时NaCl的质量为a t。

最终制得的Cu(ClO
4)
2
·6H
2
O为bt,则
产率为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1.(12分)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

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_________物质,在脂肪细胞中以大小不一的脂肪滴存在,可推测包裹脂肪滴的是_________(单/双)层磷脂分子。

(2)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了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的棕色脂肪组织,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蛋白,可以使H+通过U蛋白回流至线粒体基质,从而减少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

因此,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线粒体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转化成_______能的比例明显增大。

(4)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 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 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

分析以下实验并作答: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
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B 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处理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的对照实验。

32.(8分)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植株供应14CO
2
14C的量。

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
进入叶肉细胞后转化为光合产物的具体场所是(1)14CO
2
___________。

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分配给_________________(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2)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进一步研究光合产物从叶片的输出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列方法可以达到目的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摘除部分果实,测定邻近叶片14CO
吸收速率的变化
2
吸收速率的变化
B.环割枝条阻断有机物的运输,测定该枝条叶片14CO
2
C.对部分叶片进行遮光处理,测定未遮光叶片14CO
吸收速率的变化
2
吸收速率的变化
D.“嫁接”更多的叶片,测定叶片中14CO
2
33.(9分)下图甲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图乙表示细胞内合成某酶的一个阶段,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基因1和基因2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存在同一细胞中。

(2)图乙中①、②、③含有五碳糖的有________。

决定丝氨酸(Ser)的密码子对应的DNA模板链上的三个碱基是________,若Gly是该多肽的最后一个氨基酸,则该多肽的终止密码是________。

(3)图甲中过程b和图乙所示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最终形成的蛋白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中基因1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人的性状的。

若基因2不能表达,则人会患白化病,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10分)“玫瑰香”葡萄的穗大(A)对穗小(a)为显性,果粒大(B)对果粒小(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X、Y、Z三个品系的纯种“玫瑰香”葡萄,其基因型如下表所示,请完成相关问题。

(1)若要利用葡萄的粒大与粒小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作为亲本的品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利用品系Y和品系Z杂交得到F
1,F
l
自交得到F
2
,在F
2
的穗大粒小葡萄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____。

(3)现有一穗大粒小的葡萄植株,请利用上述三个品系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其基因型: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35.【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请回答下列与生物工程有关的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

使用DNA连接酶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中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的是_________DNA连接酶,该酶催化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

(2)我国科学家独创了一种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成功获得转基因抗虫棉,该方法是____________。

导入的基因表达载体须有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该部位称为__________。

(3)与用传统方法提取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很多优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主要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技术。

(4)利用体细胞进行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利用胚胎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霞浦一中高三月考参考答案
物理答案
实验题(共15分,每空格2分)
22(1)2.719mm-2.722mm (2分) (2)4.385cm(4.390cm) (2分)
23(11分)① h
mgs E P 42
= (3分)
②图像如图(2分)。

x =0.005s (2分) ③ x =200L y
h
x =
(2分)
④偏小 (2分)
24解: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垂直于板面方向的分运动为匀加速运动。

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为F =qE ①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带电粒子的加速度为
m
F
a =
② (2分) 由于极板间为匀强电场,故U =Ed
③ (2分) 带电粒子在平行于板面的方向不受力,所以在这个方向做匀速运动, 由L =v 0t 可求得0
v L
t =
④ (2分) 带电粒子射出电场时,在垂直于板面方向偏移的距离为
2
2
1at y =
⑤ (2分) 由①②③④⑤可得 2
2
2mdv qUL y = ⑥ (2分)
25.(15分)
解:(1)由从图象得物体下滑的加速度:s m t
v a /5.20
==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θθμsin cos mg mg ma -= (3分)
以上 联立解的2
3
=
μ (2分) (2)物体上滑时加速度为:a =gSin θ+μgCos θ (2分)
得a =12.5 m/s 2
(1分)
根据v 02=2aS (2分) 得 v 0=5 m/s (1分) 所以 I =mv 0=5 N ·S (2分)
26.(20分)
(1)设斜面长为1s ,倾角为θ,滑块A 滑到斜面底端后冲上木板B 前的水平部分长为2s 。

对滑块A 由
动能定理得
2
0212
1cos mv mgs mgs mgh =
--μθμ (4分) 由几何关系可知s s s =+θcos 12所以m/s 40=v (4分)
(2)当最终A 恰好未能撞上C 时,三个物体速度相同,设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v M m m mv ++=0 (4分)
8.0=v m/s (2分)
设在此过程A 相对于B 滑行的距离为l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22
0)(2
121
v M m m mv mgl ++-=μ (4分)
整理得m 56.2=l (2分) 所以滑块C 原来离木板B 右端的距离m 56.2=l
化学答案
答案:7、C 8、B 9、A 10、B 11、D 12、C 13、C 27.(14分)
(1)第3周期第ⅢA族(2分)
净水剂或阻燃剂或抗胃酸药或制氧化铝等(2分)
(2)略(2分) 6Zn + As
2O
3
+ 12HCl == 6ZnCl
2
+ 2AsH
3
↑+ 3H
2
O(2分)
(3)10mol(2分)正极(1分)
(4)<(1分) 2v正(AsO33−) = v逆(I−)(2分)
28.(14 分)
(1)0.5N
A
(2分)
(2)①增大压强、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各1分,共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②CH
3OH(g) + 1/2O
2
(g) → HCHO(g) + H
2
O(g) △H = −158KJ·mol−1(2分)
③O
2 + 4H+ + 4e−= 2H
2
O(2分) 2CH
4
+ 2H
2
O − 4e−= 2CH
3
OH + 4H+(2分)
(3)①0.22<n<0.26 (2分)②40%(2分)29.(16分)
(1)干燥氢气(2分)碱石灰(2分) H
2+2FeCl
3
=2FeCl
2
+2HCl(2分)
(2)取样,加入盐酸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3)C
6H
5
Cl(1分)
(4)实验使用了冷凝回流装置(2分)
(5)①苯(1分)②蒸馏滤液,并收集132℃馏分(2分)(6)18g NaOH(2分)
30.(14分)
(1)阳离子交换膜 (1分)
(2)①3Na
2CO
3
+3Cl
2
=5NaCl+NaCl+3CO
2
(2分)
②60℃ (1分)
(3)ClO
4
−(2分)
(4)蒸发浓缩 (2分) NaCl (2分)
(5)Cu
2(OH)
2
CO
3
+4H+ = 2Cu2++ CO
2
↑+2H
2
O (2分)
(6)702b/371a×100% (2分)
生物答案
1-6 ADBBAA
31.(12分,每空2分)
(1)储能单
(2)(结构式略)
(3)热
(4)①不能正常产生瘦素(瘦素基因缺陷)
②两只正常小鼠连体共生
32.(8分,每空2分)
(1)叶绿体基质营养器官
(2)研究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3)ABC
33. (9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可以
(2)①②③(不全不给分) AGC UAG
(3)翻译基因不同(或DNA中碱基序列不同)
(4)蛋白质的结构直接基因2不能表达,人体会缺乏酪氨酸酶,酪氨酸不能形成黑色素,导致白化病(2分)
34.(10分,每空2分)
(1)品系X与Z或品系Y与Z(写对一个得1分,有错不得分)
(2)2/3
(3)将该葡萄植株与品系Y杂交,观察子代的性状及比例
子代全为穗大粒大
子代中穗大粒大:穗小粒大=1:1
35.(15分,除注明的外,每空 2 分)
磷酸二酯键
(1)引物 T
4
(2)花粉管通道法启动子
(3)动物细胞融合
(4)体细胞的分化程度比胚胎干细胞高(2分),更不容易恢复全能性(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