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沉降后建筑物安全鉴定工程实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沉降后建筑物安全鉴定工程实例分析
作者:马帅烈王倩普琼达瓦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35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础沉降后建筑物结构的检测、鉴定方法。
对某小区建筑物结构基础沉降后的受损和安全鉴定情况予以介绍,并对结构检测和鉴定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
【关键词】基础沉降安全鉴定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102-01
1工程概况
某小区C2、C3楼为底部一层框架,上部六层砖混的底框结构,总建筑面积约16839m2。
该工程设防烈度7度,总建筑层数7层,主体高度21米,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框架部分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均为C30,施工用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钢材分别采用HPB235、
HRB335。
该工程于2011年8月开工建设,现正在建设至第4层。
该工程底层框架部分施工时,受长时间雨季的影响,基础出现沉降,轴部分底层框架梁施工支撑模架出现下沉变形,造成部分混凝土框架梁产生下挠变形,外观质量较差,另楼板多处出现裂缝,目前该工地已经责令停工进行整改。
图1 结构平面图
2 检测标准及内容
本工程的主要参照检测标准主要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版)[1]、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2]、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3]、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4]以及本工程设计图纸及施工资料。
按照委托,对发生底层框架梁下挠与楼板裂缝进行检测,内容如下:
(1)对发生下挠的梁进行检测;
(2)对该范围梁混凝土强度和钢筋配置抽检;
(3)对该范围楼板裂缝进行检测;
(4)对该范围内下挠梁及楼板裂缝进行质量综合评定。
3.1混凝土梁变形检测
现场检测中,对该工程出现挠曲变形的混凝土框架梁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
检测结果表明,该范围内抽检混凝土梁下挠变形过大,不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3.2现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结果
依据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对该工程出现问题的混凝土楼梯抗压强度进行抽检,采用回弹法检测现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结果见表2。
检测结果表明,所检该工程楼梯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相应设计强度等级的要求。
3.3钢筋配置检测结果
依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采用钢筋探测仪对该范围下挠梁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3。
检测结果表明,混凝土梁底部钢筋保护层偏小,混凝土梁下挠变形后受力钢筋位置基本未受影响。
3.4楼板裂缝检测结果
根据现场情况检查可知,楼板裂缝无任何规律性,裂缝宽度0.20mm~0.35mm左右。
裂缝处楼板外观质量个别存在蜂窝、麻面,个别楼板局部板底钢筋外露、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明显偏薄,混凝土现龄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综合以上情况检查检测结果可知,该处裂缝主要由于楼板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振捣不密实、保护层偏薄及温度收缩等综合因素所致。
3.5混凝土梁挠度核算结果
依据现场的实际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配置检测结果,对抽检混凝土梁的挠度进行了核算。
核算结果表明:
(1)1-18~1-20/B梁的挠度实测值为67.0mm。
现状下挠度计算值为13.78mm,小于限值要求,影响正常使用性能。
(2)1-14/B~E梁的挠度实测值为42.5mm。
现状下挠度计算值为38mm,大于限值要求,不满足挠度规定要求,影响正常使用性能。
4.1结论
(1)混凝土梁、楼板混凝土现龄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混凝土梁挠曲变形过大,但钢筋位置基本未受影響。
(3)混凝土梁钢筋配置满足设计要求,下挠变形后构件安全性满足承载能力要求,但对正常使用性能有一定程度影响。
(4)混凝土楼板裂缝主要由于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钢筋保护层偏薄及温度收缩等综合因素所致。
4.2建议
(1)对产生下挠变形的混凝土梁,由原设计单位对其使用功能进行核查,在确保满足原定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对影响正常使用性能的梁进行必要的处理。
(2)对带裂缝混凝土楼板,建议由原设计单位进行耐久性核算,并根据核算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