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同位组构与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同位结构全面的探讨,并结合对占代汉语以及英语、俄语的语言事实的考察,得出的基本结论有两点,归结如F:
(1)同位结构是介T-定中结构和并列结构之间的一种结构,内部构成成分之间既有一定的修饰f生义有一定的并立性。

同位结构范畴成员既以共有属性相联系,又以家族相似方式j|ij}系。

(2)通过对同位结构,特别是名名式同位结构的共时、历时和对比的考察,并联系汉语中其它的研究成果,我“J认为汉语是—种语用敏感型语言。

这两个基本结论并不是各自孤立,而是互相联系的。

汉语是—种语用敏感型语言,这是找”J在对同他结构的考察中得到启示,并进—步论证的。

这个结论反过来,又帮助我们全面地认识现代汉语韵同位结构。

A陷TR^cTBasedOllthecomprehensivestLKIyofmodernchineseappositivestructureandinoorporatedwithinvestiEationtotheIinEaisticfactofancientchinese.modernEnglishandmodernRussian.twocoreIusiol3aredrawasthefo|Iowlng:(1)Appositiol3isastructure衲ichllesbe43精=ensubordinatiORandcoordinatioll.thereIatiORshiPbetweenitso∞p科1entsarenotORlysubordinate.butaIsocnordineteMembersofappositIoRcategoryareinter—reIatedwitheachotherduetoramilYresenbIariesaswe|lassimilarities.
(2)ThrouehthesynchroRic.diachronicandcomparativestudiesofapposition.especiaIlythe”NP+NP”appositionstructure.referringtootherachievementinChineseresearchweconcIudethatChineseisapra唇netica||ysellsitivelanguage.TheabovetwoconcIusionareinter—reIatedtheinferencethetChil3eseisapragmaticaIIYsensitiveIanguageisareveIationexposedinourresearchofapposition.andistestifiedinfur廿耕studies.ThecolicIusiOR,converseIy.heIPuswithourovera|lcomprehensiORofChinaseappositiOR.
o—U—k
三刖吾
同位组构是就动态而言的,其结果是生成同位结构。

同位结构是现代汉语中非常垂要的一种结构,我们—般根据它的构成成分所指相同、作同一成分,或者说结构成分之间具有同
佛复指芙系米定义同位结构的,但是我们看到,这样的定义是存在着问题的,比如语段“晨星暮星”的两个构成成分所指相同,严格符合定义,但它们却不能构成同位结构,只能是升:列结构。

事实上,我ff瑚&为同位结构的语段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异的,如:
苏南的秘书邹云人家方世玉方英达这位司令这些语段,作为同位结构,是获得了大家共I可认可的,—般的教科书在解释同位结构时,往往举—些与这些语段相类的例子作为说明。

那么,它们具有什么样的共性使找"谗嘴构成成分性质以及指示方式的差异而认为它们都是同位结构?它们又具有什么样的差异,使我f门直觉t就感受l怩珊J的不同?它们的组构各受什么样的条件制约?这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我们所要探讨的另一问题是这些共性和差异以及组构的常哟条件是否与更为一般的冈素相关。

{州j的考察对象是现代汉语的同位组构。

但是,一方面,我们并不只局限于现代汉语。

冈为这样的话,我们就有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试图从更开阔的视野来考察现代汉语中的同位结构,比如从历时角度纵看现代汉语同位结构的演变和形成,从对比角度横看现代汉语的同位结构与现代俄语、现代英语的同位结构的差别。

另—方面,珊代汉语的内部著异很大,我“搓鲷勋示}曲吾作为考察对象,可是标准语内部仍有不同的语体
筹异。

为了使这些差异对结论影响尽可能地减少,我们把岍究滴畴限定在小说这一文体中,语料的选取皆来自小说文本,只有在历时考察时,由于小说文本的缺如,我"棚了《左传》
雨i《史记》的语料。

本文的:娩建立在考察了—千多万字语料的基础E,对于例句的选取,注意了其规范性平|IJ。

泛{毗的可接受眭。

亏I现状与回顾
同f市概念与复指概念在汉语研究中是密切相关的一对概念,在本文中我”J主要从同位概念角度米考察。

1概念的历史沿革
1.1《马氏文通》平¨《新著国语文法》中的有关论说。

同俯,义nq做复指,这种语言现象在《马氏文通》中是在“同次”这—部分来阐述的,所谓同次,“凡名代诸字,所指同而先后并置者,则先者日前次,后者臼同次。

~同次云者,犹言同乎前次者。

同乎前次者,即所指者与前次所指为—也。

”然从“同次之例”来看,同次是只讲语义和线性位置,不讲语法关系的。

因此同位的语言现象是跟其它许多不同类的语言现象是搅乎在—起处理的。

明确提出阿位并独立为—类的是黎锦熙先生所著的‘新著国语文法》。

所谓I可位,是“两个域更多的名词同在一个位置,而又同指一事物的,叫做同位。

”同位是与主位、呼位、宾f_:7=等相对而言的。

同位又分三种:相加的同位、总分的同位、重指的同位。

黎先生的同位是着重语义关系而言的,且“位”只是功能位置(当时对功能位置的处理与现在不完全_致)。

1.2五十年代讲同位是针对句子成分而言的。

吕叔湘、朱德熙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中讲同短关系,其范围比铰小。

同位成分,“实际上撸相同事物的两个词或短语,我"删堪匮起来用在句子里,用—个惭的成分,川另一个来解释它,我们说第一个是本位语,第二个是第—个的同位语。

”除了语义关系以外,他们已经庄意到要把线性位置和功能位置统一,但是这段时期《暂拟系统》的观点占据优势。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和体现这一系统的由张志公先生主编的《汉语》教材使}}j“复指成分”这一术语。

在这里复指成分是特殊的句子成分之一,又叫做复说。

《汉语》教材的定义是“州两个词}霓帮司组,指同—样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这是一种复说的表示法。

这样的成分叫做复指成分。

”复指成分又分为三类:阿位复指、称代复指、总分复指。

虽然j1体区分更明确,但基本是沿H{黎先生的观点。

1.3八十年代及以后讲同倚,主要是针对短语而言的,这时候撇开结构只谈复指的,相对就要少一些。

张寿康先生(1978)“复指结构是两个词(或者—个词一个结构、或者晒个结构)组合的。

它的内部结构中的词和结构指同一事物或同—动作,作同—句子成分,之间产生复指荚系。

”·蝴粹树先生(t979)“同位词组”,“两部分叠用在—起,指同一事物。

”张忠公先生(见1997)“两个相连的词或短语,同指—个人或—样事物,同作句子中的一个成分,缃合成一个名词短语,叫做复指短语。

”这时候不仅讲语义关系,还讲语法关系,同位的“位”必须是线性{市置和功能缸置的统一。

从发展来米看,对同伉这个概念的理解由重意义到重形式,使我们对它的界定由模糊变得比较清楚。

从《马氏文通》到现在,同位结构所指的对象基本上有了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2关于同位结构的研究状况

2·l同f市结构的构成成分币iN位结构的性质。

一般认为,同侮结构一般是由i两-4"名词性的成分构成,也可以是由谓词性成分剃名词性成分崔J成。

如叶南薰(见1987)把“实现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根本任务”、“减租和丈地两什事”视为重替式复指。

再如高更生、王红旗等(1996)所著的《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在“复指词组分析”这一1,当中专列“‘谓+名’复指词组”—部分。

黄伯荣、廖序东在其主编的《现代汉语》中讨论定语时指出有一种“同一眭定语”,例如“为谁服务的问题”,这类偏JL结构如果把“的”换成“这个”就转化为同位短语。

问题是由谓词性成分和名词性成分构成同位结构是否必须借助丁.“这个”之类的成分却有分歧。

黄伯荣、廖序东只讲到有“这个”之类成分的情况。

叶南薰《复指与插说》只讲剑“后一个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前边加E指示代词或者数量词的”“任何词或短语用在这个格式里的前—部分,它们都表示事物。

”也就是说需要借助某些成分。

但是高更生、王红旗筲(1996)讨论“谓+名”复指词组时列有一类:吃饭问题、助残活动、学雷锋行动。

这类结构也可以不借助“这个”之类的成分。

由两个名词性成分构成的同位结构中,李人鉴(1986)认为例中“我高玉山(不毡独身主义者)”、“老孙头我(不数第一,也数第二)”这种名词和代词的组构体不是同位结构,但为什么不是没有说明原因。

2·2同位结构构成成分的位序及由此造成的差异。

黎锦熙(1924)提到同位结构构成成分的位序时,认为“同位的两名,也有‘本名’jo‘加名’之别,须览全句的意义而定。

”,有可能“加名”在“本名”之前,也有可能在其后。

朱德熙、吕叔湘(1957)中则说得更明确,“同位语可以加在本位语的前面,形式E跟普通附加语没分别,只是不能加‘的’字”,“也可以放在本位语的后面,这个时候两者之间往往有一个停顿。


同何结构构成成分的位序不同所造成的差异,讨论得比较多的是“通名+专名”和“专名+通名”的不同。

赵元任(1968)认为“专名+通名”这一类是紧密同位。

认为“一般说来,紧密同位式都是主从词组或复合词,其中第一个成分修饰第二个成分。

”而“通名+专名”则是松弛同位,是一种并列式。

郭绍虞(1979)也认为,“貔“傥得就汉语的J顷序而言,凡一切称谓I【}{衔川在专名后边的,或单用姓而不称名的,71lIP,能当作—个词看。

”但似乎又有点犹豫,“即使有时摆在姓名兼_L};j的后边,由于职衔名称比较复杂,也不妨说是词组,但拒语感上还是可以当做一个词看的,这就已经有些混淆了。

”另外一些文章也谈到两者的区批刘丹青(1994")专门对两类『《况在构成成分、在句子中的功能以及交际功能的差异作了分析,最后得山结论,“甲乙两种组合(指“通名+专名”和“专名+通名”两类),虽然都做称为‘『司f审语’,但从E述讨论可以看山,二者的性质有着明显的区别。

把它竹J,£统地门成一类,不利r教学,也掩盖了汉语语法在这方面的特点。


从总体来看,“通名+专名”、“号名+通名”类同位结构和“刘伟这人”这类扩展的“专幺+通名”同f市结构有什么著异,还没人讨论,名词平¨代词构成的同位结构也讨论得比较少。

盘讨论同位结构何柳十,还须—提的是,—些指把同位结懒偏正结构的研究者,一
般是认为前“偏”后“止”。

{嘭长殷(1984)认为,“农民张老三”、“我的叔叔于勒”等“加侮词童开”是修饰诰在前的,而“李荣队跃”、“父子三个”等“加位词组”是修饰语在后的。

这个观点比铰独特。

2·3同位结构构成成分内部的复指关系。

同何结构的两部分所指相同,这已经是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的。

两部分“指”的方式的差异讨论虽然比较多,不过结论并不令人感到完全满意,问题还没得到最后解决。

刘永耕(1999)认为,“从逻辑上说,这里不可能两个名词都有所指,其中只能是一个百指,另—个表属性(名称、身份)。

从汉语语法说,—般是前偏后正,其形式多种多样。

”李人鉴(1956)认为,“通名+专名”的同位结构,“通名和专名所指的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相同的。

比如说记者是数不胜数的,我们决不能认为“记者陈有l:”中的“记者”和“陈有f:”内容相同。

只有象“尼泊尔首都加满德都”中的“尼泊尔首都”和“加满德都”住一个持定的时间里所指的内容才是完全相同的。

另一些人认为所指相同,但两部分有差别。

如黄河(1992)认为,“在同位结构内部的指秘Ⅲ中,只有—项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指称对象的,其他项虽有播弥意义,但其主要功能不在r指称,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所指加以限定。

”,认为“门一打开,进来的却是新月的同学陈淑彦”这—例中,“新月的同学”和“陈淑彦”均指同—个人,但只有表示人名的“陈淑彦”是专fJ用来指人的,而名词短语“新月的同学”则用于限定人的身份。

L面这些意见与他们把同位结构归为偏正结构一类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两部分不对等,所以是偏正关系。

反过来也—样,如果倾向于看成是偏正关系,两部分就不可能处于对等的地位。

有的人采取另外的处理方式,高更生、王红旗(1996),他们从逻辑的角度出发,依据l_{!J成词组的概念间的外延关系,将复指词组分为绝对的复指词组和相对的复指词组两种类刑。

所谓绝对的复指词组,是几个直接构成成分内涵不同,外延完全相同,即它们所指称的对象完全相同,成分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同一关系,如“世界屋脊西藏高原”、“五岳之尊泰山”。

相对的复指词组是几个直接成分孤立地看内涵不同外延也不同,但处卜个词组中时
受一定冈素的制约,外延关系暂时成为同一关系,指称了相同的对象,如“船K老张”、“首都北京”。

2·4同位结构的归属。

同俺结构的构成成分之间处于一种同位复指关系当中。

然而这同位复指又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却有不同的意见。

不过不管怎么处理,为什么那样处理并没有得到解释。

一种意见是倾向于把同位结构内部的同位复指关系视为—种联合关系。

赵元任(1968)
把“松弛同位式作为一种并列式”,膈月松弛同位,指的是“我的朋友江一”、“文学院氏陈方伯”、“尔两交通的孔道苏彝士运河”等。

吕叔湘先生(1980)则明确把复指关系门入联合芙系。

联合关系有并列、连谓和复指三类。

张静主编的《现代汉语》没有列同位词组一类,但从实际的讨论看,他是把它们列为联合词组了。

他把“二排排长曹大贵”、“我老孙头”视为联合词组。

范晓(1980)《芙。

『-结构和短语问题》一文,也是明确把同位短语门为联合短语的一个小类的。

张志公先生在《汉语的词组(短语)》一文中,把复指词组视为近似联合词组的词组。

“有两种近似联合词组的词组(形式E相同,实际关系不同)”,这两种词组是复指词组和连动词组。

兄一方面义有很多意见把同位结构内部的关系视为一种偏止关系。

说得最明确的是北人编的《现代汉语》,“有时候复指的两部分紧迮在一起,构成一个偏正结构”。

“这是一个特殊的偏止结构,一般称之为‘同位性偏正结构…。

吕叔湘、朱德熙先生《语法修辞讲话》

住讲同位成分的时候,认为“同位语可以加在本位语的前面,形式E跟普通附加语没分别,只是不能加‘的’字。

”看来,对二r这样f|坩自况,他们是倾向丁偏正式的。

朱德熙先生《语法讲义》中“同仔性偏止结构”范围比饺人,包括我们一般所说的同位结构。

如“(a)‘人’字、广东省、老于同志(b)我李逵、Pnl'l'3中文系、人家小王”两种情况都看成是同位性偏止结构,第一类情况H口使中问插入“迸那+量词”,它们仍旧是同位性偏正结构。

前面的成分是同位性定语。

八十年代及以后的发表的一些有关同位结构的文章,如朱殷(1984)、黄河(1992)、刘泽民(1997)、李人鉴(1986)等等,也主张把同位结构视为偏正结构。

这种倾向的强烈,以至丁有人主张取消“同位结构”。

尽管如此,很多人仍然把同位结构列为独立于偏正结构、联合结构的—类结构。

如几本通行的教材,胡裕树先生主编的凹岬敬语》,黄伯荣、廖序东先生搦自的髑吖℃汉语》、邢福义先生主编的绢敝语》等都是这样处理的。

对同位结构的不同看法影响到同位结构的切分。

归为偏正结构的,自然都是二分的,视为联合结构的,则可以多分,如范晓《关于结构和短语问题》后面有专门的注释说明“同位结构象其他联合短语一样,有时可由两个以上的成分组成,如‘小张他这个人’便是三个成分组成的同位短语。

”不过大多数人的意见是二分。

不管是二分,还是可以多分,一些比较复杂的同位结构的切分还是颇费思量的。

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同位结构是现代汉语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构,与名词密切相关。

至于什么是同位结构,同位结构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同位结构内部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从获们对以前认识的回顾来看,还没有明确、全面的认识,很多问题还没有弄清楚。

比如名名式同位结构与名代式同位结构、谓名式同位结构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共性特征,使得我们可以把它们都归为同位结构,也就是说,同位结构的类特征是什么。

这些共性特征义与偏正结构或联合结构的共性特征关系如何,使得我们可以又把同位结构归为偏正结构或联合结构或者做其它处理。

再如,三类同位结构的内部又有什么样的共性和差异,使我”J理解它f『J在形式上的不同。

比如,对于“局长李会”、“李会局长”“李会这位局长”三类名名式同位结构有什么共性和差异,它们与“我们大家”、“走私这种方式”又有什么样的J}性和筹异。

M-如,对丁二同位组构的矧牛,为什么“局长李会”可以说,“^、物李会”却不ij;为什么“我”从家”可以说,“大家我"』”却不行等等,我们都不知i苣。

总而言之,过去的研究限r对表层类型的—般描述,对同位结构构成成分的语义和I语序特征及其相互炎系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止冈为如此,对同位结构的认识,存在着请多不同的意弛。

这不是由丁备人所持理论或聊重川的方法不同,而是我们对事实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

可以说,剑目前为lr,对现代汉语同位结构的认识还是不全面的。

止冈为这样,可以殴想,如果我们对同位结构的全部事实进行深入地挖掘,就会对同位结构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其至可能得出一些更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鼍II现代汉语的同位结构
现代汉语当中的同位结构,根据构成成分的性质,可以分为名名式、名代式(包括代代式,F同)和名谓式二类。

名名式同位结构中,两个构成成分的中心语名诃在表达的菏畴上一般具有上F位关系,根据表达E位}翻畴的名词居于前项还是表达F位范畴的名词居于前项,我们把名名式同位结构分为上能居前式和F位居前i中。

上位居前式,表达E位}璐的名词居于前项,如“我的研究生李丽”、“学生李丽”,前—例的前项带修饰语,我们把它叫做E位居前扩展式,与之相对,后—例我们把它叫做E位居前一般式。

F位居前式再根据是否带—!!特定的成分进行扩展可分为F位居前一般式和下位居前类标式。

F位居前一般式,如“李华局长”,“阿不Ⅱ渔村”,F位居前类际式,如“李丽、李华二人”、“李华这(—个)人”、“李华等(这)(二个)人”,两项之间带有数量成分、指别成分、“等(等等)”之类具有类似标志作用的成分。

名代式根据其构成成分的性质和次序可以再细分为:“代+名”—般式,如“我们作家”,前代后名。

“代+名”类标式,如“你这人”、“你二人”。

“名玳”—股式,如“李华、李欣他们”,前名后代。

“代+代”一.般式,如“戎们自己”,前后项皆为代词。

名代式中由丁套迭式内部切分困难,我们把它列为与二项式相对的独立的—类,即名干1:霄§5I式,如“人家小李他自己”。

名谓式由于与定中结构难以区分,我们只考虑组构当中带类似标志成分的情况,再加止构成成分语序因素,只有“谓+名”类标式—类,如“考核(等)(这)(几)种方式”。

其实就连这~类有时与定中结构也不容易区分开,因此本文暂不对名谓式给予过多的关注。

在这些同传结构中,名名式中的上位居前式、下位居前类标式和名代式在作为同位结构范畴成员这一点上是取得了比较—致的意见的,而对名名式中下位居前一般式和名谓式的成员资格还存在一些争议。

冈此,本文先从取得比较一—致意见的上位居前式、F位居前类标式利名代式二类同位结构开始讨论。

i上位居前式同位结构
本部分讨论“占城长沙”、“局欧李光伟”、“元素铀”之类表达E位范畴的名词居丁前项的名名式同忙结构,包括前项带修饰语的情况。

本部分试图结合语言哲学的指称理论、摹状词理论和心理学中的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对上f椐前式同位结构内部的语义关系希I组构限制进行考察。

1名谲和名词同位组构的认识基础
从生成角皮后,上f删前式『司位结构的1F常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两部分指示同一对象,比如我们计划生成“姐姐李丽去T-IL京”这样一个语段,当生成过程处在“姐姐……”这里
时,“姐姐”在我们的计划中意指一个特定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后项“李丽”所指示的埘豫。

问题是,g燃如此,为什么还要使州同位结构,用其中的—项不就够了吗?
哲学家弗雷格(G.Frege1892)对同一关系的讨论给了我们启发。

“㈣”与“础”是具有明显不同的认识意义的句—产一“目”是先验有效的,而“袖”形式的句子往往包含j,对{ⅫJ的知识极有价值肟扩展,i枣类句子不是总能先验地加以验证的。

如果a和b的这两个名称所指示的对象同~,也就是说此时“a=b”为真时,耶么a与b之间的差异与被命名对象被给出的方式上的差异是对应的。

a和b是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命名,而且这些名称表达了这一对象被给出的方式,因此“a--b”表达式表达了真正的知识。

比如,晨昂和暮星命名了同—星球,但是它们的命名这个星体的方式不同,有关句子表达了真IE的知识。

对丁饲位结构也是这样,同位结构的两个构成成分虽然指示同~对象,但是它们命名同一对象盼方式是不相同的,同位结构包含了比其中任何—个构成成分更多的信息。

2上位居前式同位结构的两个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2·l上位居前式同位结构的两个构成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并立性。

上位居前式同位结构最为常见、典型的形式是:通名+专名,因为前项可以自由地带修饰语,格式可改写为:(修饰磋斗)通名+专名,如:
(中戏著名的)演员刘伟(李小五的)媳妇彩莲
(武j叉动力,la#tr-)厂长沈浮(位于罗布泊边缘的)渔村阿不旦
(高大的)团长筒凡(湘江边上的)古城长沙
E位居前式同位结构的两个构成成分指示同一对象,因此两个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并立眭。

E位居前式同位结构的前项是有指的。

对比下面的例子:
(1)哉椭8刚认识比较早,还是诗人赵刚的时候,我们就有了摇触.
(2)我很喜欢诗^赵刚,它的诗有—种理想主义色彩.
第—例中的“诗人赵刚”是完全的定中结构,“诗人”是无指的,但是第二例中的“诗人赵刚”是同位结构,“诗人”是有指的,形式上的体现是它可以自由扩展,而第—例中“诗人”足不可以自由扩展的。

上f=:7:居前式同位结构的前项还是有定的。

英语因为有冠词,所以提供了一个形式上的证明。

英语中E位居前式蝌俺结构前项可以有定冠词口E,如“岫F.,ar2000”、“thesopranoJanelBaker”等(详且!芒III.iii)。

前项的有指、有定,形式上可以带定冠词都是前项意指一个特定对象的体现。

从生成角度来看,上位居前式的前项具有摹状诃l生质。

上位居前式同位结构两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井立性,E位居前式同位结构的前项是有指的,而且是有定的,所以前后项容易分开,—般的定中结构是不容易分开的。

现代汉语中上
何居前式两个构成成分之间,不能插入定语标志“的”,这是这种并立性在形式上的体现。

俄语中删前式同{市结构两个构成成分同格,这也是井立性在形式上的体现,俄语中名词做定语一般不能和中心语名词同格。

拢们常说同位结构前后两部分所指相同,但这个并立性特i』E却是常常被我"J所忽略了的,以至丁:有^主张取消同位结构把它弗入偏1E结构。

不过E位居前式两个构成成分的指示方式是有莘异的,在具体的语境中,整个上他居前式是一个指称项,前项指示对象的方式,从前项的li.tttii-I性质而言,前项是“门属性_L丹法”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