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征稿征订启事
《食品工业科技》投稿须知
《食品工业科技》投稿须知《食品工业科技》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管,北京一轻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登载食品及其交叉领域的研究论文和前沿综述。
本刊为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北大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收录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A、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超星、博看等国际国内重要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
1 刊登范围1.1发文领域包括:食品及其交叉领域的研究论文和前沿综述。
要求研究论文须有创新性,内容充实完整;前沿综述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欢迎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创新性强、学术价值高、有足够食品及生物内涵、能引起较为广泛兴趣的论文。
1.2 强调研究内容与食品学科的相关度,应重视阐述现象背后机制。
1.3 栏目包括:研究与探讨、生物工程、工艺技术、食品安全、分析检测、包装与机械、食品添加剂、贮运保鲜、营养与保健、综述。
1.4 除学术水平外,论文的写作水平也是衡量文章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论文的写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文章被读者认可、引用情况,写作质量太差的文章不在本刊接收范围。
2 版权和学术规范2.1 作者投稿须同时转让文稿版权(含各种介质、媒体的版权)给编辑部,作者必须遵守学术规范和准则,切勿一稿多投,杜绝抄袭、剽窃等。
2.2 所有论文署名作者均应对论文工作做出过实质性贡献,并对文章负责,严禁与论文无关的人员挂名。
2.3 论文投稿前,应保证所有作者都知情,同意署名及共同作者的署名排序,且所有署名作者均须对稿件的全部研究内容进行审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3 来稿要求编辑部不接收纸稿,作者投稿时须在期刊网站进行投稿,论文写作要求请参考论文模板,凡不符合要求的文稿,本刊将做退稿处理。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投稿简则
2.6中文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表名应附相应的英文名,插图须符合制图规范。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清楚,标目应使用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一般不用中文表示)。量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表示。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表的内容避免与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2.7正文(含图表)ຫໍສະໝຸດ 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外文字母的大小写、上下角标应书写清楚。
2.8文稿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顺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2.1,2.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2.1.1,2.1.2…排序;引言不排序。
2.2来稿篇幅(含图表)限8 000字以内。
2.3文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代号等,不用副题名,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2.4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一般以200~300字为宜,不分段,不用图表和冗长的数学公式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缩略语,不得引用正文及参考文献中的各类序号。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
2.10投稿者请标明单位(大专院校标至院系,科研院所标到研究所(室))及所在省市和邮政编码,并告知详细通讯地址,各种联系电话(办公室、住宅、手机)及E-mail、Fax,以便联系。
来稿请寄: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蠡湖校区31号信箱
电话:0510-85913526邮编:214122E-mail:xbbjb@.
1.4文稿一经发表,将酌致稿酬,并赠当期刊物2册。
2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2.1论文应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练。文稿必须包括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并在文稿首页地脚处写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出生年、籍贯、学位、职称)。如投稿属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析出论文,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食品科学投稿须知
食品科学投稿模板为提高稿件审查、排版和校对效率,减少差错,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出版质量,请作者投稿时使用本模板。
本模板应该下载为“模板(Template)”文件(“.dot”为扩展名)而不是“文档”文件(以“.doc”为扩展名)。
在模板中输入您的稿件后,请保存为“文档(.doc)”格式。
模板中包含许多在本刊中使用的格式信息,使用模板有利于稿件格式编排,节省您的时间。
投稿时请使用通栏,不必分两栏,分栏工作由排版人员完成。
如果您对模板的使用方法不熟悉,请阅读下面的模板使用方法简介,或到下载此模板的网站查看相关的详细说明。
1.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均需作者自己填写,而文章编号及第一页下面脚注部分的收稿日期由编辑部填写。
2.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章,需在脚注部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包括项目名称和发布单位),并在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3.如果所有的作者都在同一个单位,则不需对作者编号。
标题、作者、关键词的结束处不用标点。
4.文中所有的英文和数字都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包括标题、图、表、参考文献等。
5.数值和单位之间留0.25 ~0.50 字宽空隙。
请注意不要使用废弃的物理量和单位(如原子质量单位amu或Da已改为u、ppm应为10-6、rpm应为r/min或改为×g,黏度单位RVA、cP应为Pa·s),物理量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植物和微生物的拉丁文属名、种名用斜体,基因符号用斜体,蛋白质用正体(具体命名规则参考《TIG遗传命名指南》)。
废弃量名称标准量名称比重体积质量,[质量]密度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质量重量百分数,重量百分浓度质量分数体积百分数,体积百分浓度体积分数摩尔浓度,当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浓度不要滥用“浓度”: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的简称,其单位为mol/m3或mol/L。
单位为g/L的应称质量浓度;单位为1的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应称质量(体积)分数;单位为mol/kg的应称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
《食品科学》审稿标准
《食品科学》审稿标准请审稿专家从《食品科学》门户网站或采编系统网站首页采编系统“专家审稿”处登录,查看审稿任务,下载原稿保存在本地计算机内,审稿后将审稿意见填写到采编系统“给编辑部意见”和“给作者意见”框内,若需在文章中进行批注审稿意见,修改后,点击上传审改稿,即可保存在审稿系统内。
注意:为了区别审稿人的修改,审稿人使用Word打开原稿文档后,选Word “视图”菜单—工具栏—审阅—(打钩,包括在屏幕上“显示”菜单中选择“显示标记的最终状态”)设置后,批注或修改有关内容。
所做修改应便于作者、编辑人员领会审稿意见。
注意用商榷和与人为善的语气。
科学评价作者的基本学术论点,并提供依据,而不应主观要求作者修改其论点。
请审稿专家对稿件的总体内容和方法学两方面进行总体评价,撰写评审意见,给出明确的评审结论(与自己研究领域不符可直接点击拒绝受理,或推荐其他审稿专家、有一定价值但不适合本刊方向建议转投他刊、直接录用、修改后录用、修改后再审、退稿)。
如果稿件总体内容不符合本刊要求、方法学有严重错误或者发现有剽窃他人成果、一稿多投、捏造数据、参考文献较差的论文,审稿专家可直接撰写退稿意见,不必再对稿件各部分具体内容作具体审稿意见的批注。
第一部分《食品科学》稿件整体审稿标准1总体内容评审1.1 稿件内容的创新性和重要性包括此文章研究的内容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处于什么水平,在国内外是否有相关研究?与其他相关性研究相比有什么创新之处,研究的结果有无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等。
1.2 稿件的内容和表达是否客观及真实作者对某些问题(包括他人的研究成果、观点和推论,以及研究现状、前景和研究意义等)是否有正确认识;对自己的研究结果及意义有没有恰当评价;实验设计及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测定方法对研究的数据是否支持?通过实验数据能否得出文中的结论;讨论是否充分、客观。
1.3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清晰对实验数据的描述是否准确,表达的意思是否准确、严谨;结构层次分述是否合乎逻辑、报告的结果是否与本来的研究目的及研究能力相符;对结果的解释是否符合所研究的范畴;文字描述是否简洁流畅,是否有重复表述、含糊不清和自相矛盾现象。
《现代食品科技》征稿启事
性及时效性,涉及 配方 时须 注 明配料 的名 称和 配 比,勿 用代 号 。 。
( )插 图。要求清晰 、具 自明性 ,图形按工程 图标准绘制 ,照片应清晰 、层次分 明。中英文 图题列于 图下 , 3 图注 置于图题 下方 。插 图分 别用 阿拉伯数 字连续 编号。
( )表格 。表格采用三线表 。中英文表题列于表格上方 ,表注置于表格下方 。表分别用 阿拉伯数字连续编 4 号,表 中量 的名称 、量纲应齐全 ,文字 、符号及数据应与文 中一致 。 ( )计量单位 。采用 G 10 9 规定 的法定计量单位和 G 3 0 -9 规 定的物 理量 符号,国标 中未做规定 5 B 30 - 3 B 11 3
版面 费。来稿一经 刊用 ,将视情况收取一定版面费并付稿酬及赠送样刊 。 ( )版权 。来稿 一经录用,即被认为同 5
意收录于 《 中国学术期刊 ( 光盘版 )等数据库及上 网发布 ,与此有关 的作者著作权使用 费与稿酬一次性给付 。
容包括基金项 目 ( 含项 目编号 )、姓名 、出生年 、性别 、职称 、学历及主要研究方 向。
( )作者 中文地址。包括工作单位 、单位所 在城市及 邮政编码 。 3
( )中文摘要 。摘 要能简 单概括 文章的内容 , 内容包 括:研 究 目的、研 究方法、结果和结论 ,采用第三人 4
称撰写,以 2 0 0 字左右 为宜,不出现 图表 及非公知公用 的符号或术语,不得引用图 、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 现代 食 品科 技 》征 稿启 事
《 现代食 品科技》是 由国家重点大学 、国家 “ 8 95工程 ”和 “ 1 工程 ”重点建设大学 的华南理工大学主办 21
的全 国食 品科技类核心期刊 ,18 9 5年创刊,月刊,刊号 IS 17 — 0 8 C 4 — 6 0 S N 6 3 9 7 / N 4 12 ,邮发代号 :4 — 4 。其着重 639 介绍食 品科技的新成果、新技术 、新工艺 、新产 品 以及 国外科技 动态等 ,栏 目有前沿动态、研究报告、工艺技术、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刊发食 品及相关学科 的科技论文 。 欢迎 食品及 相关行业 的科技工作者赐 稿,来稿要求如下: 1 标题、作者姓名、摘要及关键 词撰写 ( )中文题名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 2 1 0个汉字 ,用语严谨规 范,简 明适度 ,能确切地反映文章 中最重要的 特 定 内容 。题名 中不得使用非公知 公用 的缩写词 、字 符、代 号和 商品名称 ,并尽 量不出现 数学式和化 学式 。 ( )作者 中文姓名 。作者名之 间以逗号 ( 2 ,)问开。并在文章第一页地脚处提供第一作者 的简单信息 ,内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3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第一篇:基因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要求食品更加安全、便捷和营养。
而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为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本文将重点探讨基因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包括转基因食品、基因编辑以及其他相关技术。
首先,转基因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基因工程技术之一。
转基因食品是将外源基因(如农药耐受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导入到食物来源中,从而改变其本身的性质。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转基因食品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在种植、收获、处理、储存及运输等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已成为美国主要的农作物,而转基因番茄、转基因水稻、转基因草莓等作物也已广泛应用。
其次,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基因工程技术,它可以直接编辑基因序列。
基因编辑技术是通过针对基因序列的精确、高效、可控的改变来实现对特定基因的功能修饰和调控。
因此,基因编辑技术可以被用于开发更加安全、营养丰富和高品质食品,包括植物和动物。
例如,基因编辑可以被用于提升谷物中的蛋白质含量,改善水果的口感和外观,或者优化禽类农业的饲料配方等。
除了上述两种技术,基因工程还包括其他相关领域,如基因开关技术、纳米生物技术和产业生物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还在不断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未来将为改善我们的饮食提供更多可能。
总的来说,基因工程技术为食品安全、便捷和营养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解决方案。
不过,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需要进行准确和全面的安全评估。
只有在科学、严谨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食品产业水平和稳定性,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文将着重介绍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包括发酵技术、酶法技术、生物发酵调味品和生物制剂等。
首先,发酵技术是食品加工中最重要的生物技术之一。
食品三类期刊发表
食品三类期刊发表食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食品科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也一直备受关注。
在食品科学领域,期刊发表是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介绍三类食品科学期刊,帮助广大食品科学研究人员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类专注于食品化学的期刊。
这类期刊通常涵盖了食品成分分析、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成分等方面的研究。
在这类期刊上发表文章,需要对食品中的化学成分有深入的研究,以及对分析方法和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一些知名的食品化学期刊包括《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和《Food Chemistry》,它们在食品化学领域有着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其次,我们来看一类专注于食品工程的期刊。
食品工程是食品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它涉及到食品加工、食品工艺、食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在这类期刊上发表文章,需要对食品加工工艺、食品设备、食品质量管理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
一些知名的食品工程期刊包括《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和《Food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它们在食品工程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类专注于食品微生物学的期刊。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食品安全、食品保鲜等方面的研究。
在这类期刊上发表文章,需要对食品微生物学有着深入的研究,以及对微生物检测方法和食品安全控制有较高的要求。
一些知名的食品微生物学期刊包括《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和《Food Microbiology》,它们在食品微生物学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食品科学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内容,需要选择适合的期刊,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引领食品科学研究的前沿期刊
引领食品科学研究的前沿期刊食品科学研究是关于食物的生产、加工、质量控制、储存和消费的学科领域。
为了推动食品科学领域的发展,不少期刊致力于引领和报道前沿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介绍几本在食品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影响力和领先地位的期刊,并探讨其对研究和学术界的重要意义。
一、《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食品化学》是一本国际性的期刊,涵盖了食品中化学成分的研究与分析。
该期刊致力于发表高质量的原创性研究,为食品科学家和化学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
《食品化学》以其内容的广泛性和严谨性而受到学术界的认可,对于引领食品化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食品微生物学》(Food Microbiology)《食品微生物学》期刊是研究和报道食品中微生物的生态学、毒理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前沿成果的重要刊物。
食品微生物是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其研究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该期刊的发表文章涵盖了食品微生物学的多个方向,如菌落计数、微生物的特定检测和鉴定方法等。
《食品微生物学》期刊以其对食品安全研究的贡献和对全球食品微生物学发展的引领作用而备受瞩目。
三、《食品工程》(Food Engineering)《食品工程》期刊是关于食品生产和加工工艺的研究领域的重要期刊。
它关注的是食品加工技术和设备,以及食品的质量控制、保鲜、储藏和包装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新发展。
该期刊的文章主题涵盖了食品工程的多个领域,包括食品加工过程模拟和优化、食品制造业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
《食品工程》期刊在推动食品工程领域的发展、提高食品生产和加工效率以及保证食品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食品科学》(Food Science)《食品科学》期刊是涵盖食品科学的各个子学科领域的综合性期刊。
该期刊发表了包括食品的营养学、食品生化学、食品物理学、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原创研究。
该期刊的文章内容广泛,涉及食物的生产、加工和消费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食品英文期刊投稿指南
小木虫食品专业出版物系列之一食品英文期刊投稿指南2006-12-6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期刊名称】 Acta Alimentaria【所属学科】食品科学及技术(Life Sciences \ Food Science)【级别】 SCI【影响因子】 0.214(2004,)0.247(2005)【期刊主页】http://www.akkrt.hu/main.php?folderID=1589&articleID=3946&ctag=articlelist&iid=1【投稿方式】 Email :actaalim@cfri.huKiadó【出版商】 Akadémiai【审稿周期】【期刊名称】Agricultural and Food Science in Finland【所属学科】食品科学及技术【级别】SCI ,AGRIS, BIOSIS, CAB Abstracts, FSTA,【影响因子】【期刊主页】http://www.mtt.fi/afs/【投稿方式】sari.torkko@mtt.fi【出版商】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审稿周期】【期刊名称】 Agrofoodindustry Hi-Tech【所属学科】食品科学及技术【级别】 SCI【影响因子】 0.034(2004), 0.112(2005)【期刊主页】/home-testata.asp?TIPOLOGIA=Agro%20Food 【投稿方式】 EmailScienze【出版商】 Tekno【审稿周期】【期刊名称】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所属学科】生物医学\营养学【级别】 SCI【影响因子】 5.433(2004 ) ;5.853(2005 )【期刊主页】/【投稿方式】 Online Submission【出版商】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Nutrition【审稿周期】【期刊名称】American Journal of Enology and Viticulture【所属学科】农业科学\食品科学及技术【级别】 SCI【影响因子】1.137(2004); 0.963(2005)【期刊主页】/【投稿方式】 Email【出版商】American Society for Enology and Viticulture.【期刊名称】American Journal of Food Technology(free)【所属学科】食品科学【级别】AgroAsia, World Agri. Database, Biotechnology Abst, 【影响因子】【期刊主页】/c4p.php?j_id=ajft 【投稿方式】 Online SubmissionJournals【出版商】 Academic【审稿周期】【期刊名称】 Amino Acids【所属学科】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级别】 SCI,BIOSIS,MEDLINE【影响因子】 2.0 (2004)【期刊主页】/content/1438-2199/【投稿方式】Wien【出版商】 Springer【审稿周期】【期刊名称】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所属学科】生物科学\分析化学【级别】 SCI,CA【影响因子】 2.098(2004 ); 2.695(2005 )【期刊主页】/content/1618-2650/【投稿方式】 Online Submission【出版商】Springer Berlin / Heidelberg【审稿周期】【期刊名称】Analytical Biochemistry【所属学科】生物科学\分析化学【级别】 SCI,BA,CA【影响因子】 2.37(2004 ) ;2.67(2005 )【期刊主页】/science/journal/00032697【投稿方式】 Online Submission【出版商】 ElsevierScience【期刊名称】Antonie van Leeuwenhoek【所属学科】Biomedical and Life Sciences【级别】SCI, Biological Abstracts, BIOSIS【影响因子】【期刊主页】/content/1572-9699/【投稿方式】 Online SubmisionNetherlands【出版商】 Springer【期刊名称】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所属学科】生物科学\食品科学及技术【级别】 SCI【影响因子】 3.81(2004年 ) ;3.818(2005 )【期刊主页】/【投稿方式】 Online Submission【出版商】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审稿周期】【期刊名称】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所属学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级别】【影响因子】 0.907(2004 ) ;0.805(2005 )【期刊主页】/JournalTOC.pasp?issn=0273-2289【投稿方式】【出版商】Humana Press Inc【审稿周期】【期刊名称】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Microbiology【所属学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级别】 CA,MA,【影响因子】 0.381(2004); 0.31(2005 )【期刊主页】/content/1608-3024/【投稿方式】【出版商】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LLC【审稿周期】【期刊名称】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所属学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CA【级别】 SCI,【影响因子】 2.358(2004 ) ;2.586(2005 )【期刊主页】/content/1432-0614/【投稿方式】 Online Submision【出版商】Springer Berlin / Heidelberg【期刊名称】Archiv fur Lebensmittelhygiene【所属学科】食品科学及技术【级别】 SCI【影响因子】 0.188(2004 ) ;0.222(2005 )【期刊主页】http://www.ucm.es/BUCM/compludoc/W/10511/0003925X_1.htm 【投稿方式】Sumarios【出版商】 Compludoc.【期刊名称】Archives of Microbiology【所属学科】 Microbiology【级别】 SCI,CA,BA,BIOSIS【影响因子】 2.135 (2005)【期刊主页】/content/1432-072X/【投稿方式】 Online Submision【出版商】Springer Berlin / Heidelberg【审稿周期】【期刊名称】Australian Journal of Dairy Technology【所属学科】农业\食品科学及技术【级别】 SCI【影响因子】 0.588(2004 ) ;0.577(2005 子)【期刊主页】http://www.diaa.asn.au/Index.html【投稿方式】【出版商】Dairy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Inc【审稿周期】【期刊名称】Australian Journal of Grape and Wine Research【所属学科】农业\食品科学及技术【级别】 SCI,CA,【影响因子】 1.184(2004); 1.9(2005)【期刊主页】.au/ajgwr/【投稿方式】【出版商】Australian Society of Viticulture and Oenology【审稿周期】【期刊名称】The Australian & New Zealand Wine Industry Journal 【所属学科】农业科学\食品科学【级别】【影响因子】【期刊主页】.au/wij/【投稿方式】 Email【出版商】Hartley Higgins Winetitles Pty Ltd【期刊名称】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所属学科】食品科学及技术【级别】 SCI【影响因子】 0.95(2004); 1.101(2005 )【期刊主页】http://www.jsbba.or.jp/e/e_05/bbindex_e.html【投稿方式】 Online Submission【出版商】Japan Society for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Agrochemistry【期刊名称】Biocatalysis and Biotransformation【所属学科】生物科学【级别】 CA。
《生物学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生物学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佚名
【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
【年(卷),期】2022(39)4
【摘要】《生物学杂志》是生物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登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理、生化、遗传、生态、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教学等方面的文章。
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综述与专论、技术方法、教学研究等。
《生物学杂志》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全文收录,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英国《动物学记录(ZR)》收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数据库收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
【总页数】1页(P116-1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生物学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2.《生物学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3.《生物学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4.《生物学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5.《生物学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Chi-Tang Ho教授:美国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英国食品科技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美国新泽 西州罗格斯大学食品科学系杰出教授。发表了1010篇SCI和国际期刊文章及228章书籍,并编辑或共同编辑了39篇专著。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副主编、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高级编辑。
5 如何撰写和发表高质量科技论文 王应宽主编: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秘书长、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主编与《农业工程学报(EI)》《农业工程技术》总编/社长。主持或参加国家科研项
收费标准:教师 1400 元,普通在校学生 1000 元(不含在职攻读学位人员),包括学费、资料费、餐费、证书费等。
汇款方式:
银行汇款:
户 名:中国食品杂志社
开户行:工行阜外大街支行
帐 号:0200049209024922112 行 号:102100004927
注:会议期间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
10. 报到手续:报到时请携带身份证,在校学生请携带身份证及学生证,以核对身份证号信息。 11. 培训班联系人:
2 在 SCI 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步骤和技巧
孙东晓教授: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属下的新西兰食品科技院院士, 国际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国际委员会“功能食品、健 康食品和营养”工作平台主席,中国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人才, 广东省食品学会首席专家,广州市科普名师, 首批 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会员,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和河南大学讲座教授/卓越教授。先后任爱思唯尔国际百 科全书领域主编,以及 SCI 英文期刊 Food Chemistry 高级主编和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科学主编,发表 SCI 论文 200 余篇,国际论著书章 20 篇。
《生物产业技术》征订启事
《生物产业技术》征订启事
佚名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世界》
【年(卷),期】2008(000)006
【摘要】一、内容简介《生物产业技术》杂志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立足生物产业,关注技术进步,面向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能源以及生物环保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工业生产、市场营销以及经营管理等环节,宣传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发布相关技术、生产、市场、产品等信息,帮助企业进行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
【总页数】1页(P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
【相关文献】
1.《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0年征稿征订启事
2.《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征稿征订启事
3.《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征稿、征订启事
4.《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征稿、征订启事
5.《生物技术进展》征订启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期刊投稿推荐信模板
尊敬的编辑:
您好!我谨以此信向您推荐我的一位同事兼好友,他计划在您的期刊上投稿一篇关于食品领域的学术论文。
我相信他的研究将对您的读者产生重要影响。
我的同事在食品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专业知识。
他曾在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对食品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保持关注。
在他的研究中,他巧妙地结合了传统食品加工技术与现代食品科学原理,为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国内外食品领域的学术会议,与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篇论文是他近期的一项研究成果,旨在探讨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影响。
通过对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使用范围及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详细剖析,为食品安全监管和企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在这项研究中,他不仅严谨地分析了大量文献资料,还通过实验验证了相关结论。
论文结构清晰,论述充分且有深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我坚信这篇论文符合您的期刊收录标准,将对食品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带来启示。
在此,我恳请您给予这篇论文以关注,并希望能有机会在您的期刊上看到它的发表。
我相信,这不仅对我的同事是一次重要的学术成就,也将为您的期刊增添一份学术价值。
如果您在审稿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信息,请随时与我联系。
在此,我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这篇论文,并期待您的佳音。
此致
敬礼!
推荐人:[您的姓名]
单位:[您的单位]
职务:[您的职务]
联系方式:[您的联系方式]
日期:[投稿日期]。
食品科学投稿模板
食品科学投稿模板为提高稿件审查、排版和校对效率,减少差错,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出版质量,请作者投稿时使用本模板。
本模板应该下载为“模板(Template)”文件(“.dot”为扩展名)而不是“文档”文件(以“.doc”为扩展名)。
在模板中输入您的稿件后,请保存为“文档(.doc)”格式。
模板中包含许多在本刊中使用的格式信息,使用模板有利于稿件格式编排,节省您的时间。
投稿时请使用通栏,不必分两栏,分栏工作由排版人员完成。
如果您对模板的使用方法不熟悉,请阅读下面的模板使用方法简介,或到下载此模板的网站查看相关的详细说明。
1.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均需作者自己填写,而文章编号及第一页下面脚注部分的收稿日期由编辑部填写。
2.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章,需在脚注部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包括项目名称和发布单位),并在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需注明是什么专项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其他项目也应按项目发布单位规范的项目名称著录。
3.如果所有的作者都在同一个单位,则不需对作者编号。
标题、作者、关键词的结束处不用标点。
4.文中所有的英文和数字都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包括标题、图、表、参考文献等。
5.对于英文表述中,数值和单位之间留0.25~0.50字宽空隙;而中文表述中数值和单位之间则不留。
请注意不要使用废弃的物理量和单位(如原子质量单位amu或Da已改为u、ppm应为10-6、rpm应为r/min或改为×g,黏度单位RVA、cP应为Pa·s),物理量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植物和微生物的拉丁文属名、种名用斜体,基因符号用斜体,蛋白质用正体(具体命名规则参考《TIG遗传命名指南》)。
废弃量名称标准量名称比重体积质量,[质量]密度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质量重量百分数,重量百分浓度质量分数体积百分数,体积百分浓度体积分数摩尔浓度,当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浓度不要滥用“浓度”: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的简称,其单位为mol/m3或mol/L。
食品科学杂志投稿模板
食品科学杂志投稿模板我谨向贵刊投稿一篇名为《食品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的论文,希望能获得刊登的机会。
第一部分:引言食品科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研究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营养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对人类生活和健康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食品科学领域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新型食品材料、食品加工技术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新型食品材料研究进展新型食品材料的研究在食品科学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基于植物蛋白的新型食品材料、高纤维食品材料和功能性食品材料等。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食用性和营养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如抗氧化、抗菌和抗肿瘤等作用。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开发新型食品产品和改善人们的食品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食品加工技术研究进展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改变食物材料的结构、质地和营养成分。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加工技术被引入到食品生产中。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最为热门的食品加工技术,包括高压处理、超声波处理和微波辐射处理等。
这些技术能够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并且能够减少加工过程中对营养成分的破坏,对于提高食品加工的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部分:食品安全研究进展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在食品科学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将综述一些最新的食品安全研究进展,包括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和微生物污染物的检测和控制。
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食品加工和贮藏方式,以及有效的监管和检测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
第五部分:结论本文综述了食品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新型食品材料、食品加工技术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研究成果为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信本文的发表将对进一步推动食品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积极的影响。
食品类期刊推荐信模板范文
尊敬的编辑:您好!我是一位从事食品科研工作的学者,非常荣幸能为您推荐一些在食品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期刊。
在过去的科研工作中,我曾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对各大食品类期刊有一定的了解。
以下是我为您推荐的几个食品类期刊,希望能为您的科研工作提供帮助。
首先,我推荐《食品科学与技术》杂志。
该期刊是我国食品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旨在报道食品科学、食品工程、食品营养与安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期刊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是食品科研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学术交流平台。
其次,《食品工业》杂志也是我非常推荐的一份期刊。
该期刊涵盖了食品工业的各个领域,包括食品加工、食品包装、食品贮存等,重点关注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
该期刊不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是食品工业领域科研人员的宝贵参考资料。
此外,《中国食品》杂志也是一份值得推荐的期刊。
该期刊关注食品领域的热点问题,报道食品科研、生产、加工、包装、安全等方面的最新动态。
该期刊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经验,适合广大食品从业人员阅读。
最后,我还要推荐《食品安全与质量》杂志。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该期刊专注于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为食品从业者提供了食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期刊对于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上是我为您推荐的几个食品类期刊,希望对您的科研工作有所帮助。
在撰写论文时,请确保您的研究内容符合目标期刊的发表范围,并注意期刊的审稿周期、版面费等相关信息。
祝您论文顺利发表!此致敬礼![您的姓名][您的单位][您的联系方式][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Al a , ln r 1 i s I u.Mi o v ,a n o ie co v—i dyn aa tr o u knsi sJ .L Tfo c ne b k c wae i a dcmbn dmi waea - rigprmees f mp i l e[ ] W - dsi c r r r r p c o e
第 3期
李 瑞 杰 等 : 同 干 燥 方 式 对 胡 萝 卜片 吸 湿 性 及 品 质 的 影 响 不
39 4
ZH ON G — n Xiya g. Re e c he p e te t e e hn ogy a d dr ng c r c e itc o a uu r e e de dr tn a r s ar h on t r — r a m ntt c ol n yi ha a t rs i fv c m f e z- hy a i g c r ot
{ 《 品与生物技 术 学报》 双 月 刊 , 4 大 1 K 开本 , 6 食 , A ( 6) 10页 , 全年 6期 , 每册 定价 { :8 7 , 国各 地 邮局 均 可订 阅。 2 - 9全
{
t
t
÷
+
J u n lo u iUn v r i f L g tI d sr o r a fW x ie s t o i h n u ty,2 0 , 2 ( ) :6 y 0 32 6 4~ 6 . (n Ch n s ) 7 i iee
[ 4]大 连 轻 工 学 院等 主编 . 品分 析 [ . 国轻 工业 出 版 社 ,0 2 9 食 M] 中 20.. [5 ]滕 建 文 . 波 膨化 香 蕉 脆 片 的加 工 [] 广 西 轻 工 业 ,0 2 1 :7 2 . 微 J. 20()2~ 9 T NG J nwe.P oes go co a edyn a aacisJ . u n iih dsr , 0 2 1 :7 9 E i n rcsi fmi w v rigb n n hp[- G agX g tn ut 2 0 () 2 —2 . a n r [ l i y [ 6]胡 庆 国 , 张憨 . 同干 燥 方 式 对 颗 粒 状 果 蔬 品质 变 化 的 影 响 [] 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0 6 2 () 2 —3 . 不 J. 20 ,52 :8 2
7. 8
[ v ,Ma n e C 1 ]Iti S o i n n h i H,Mia .Dey rt no art b mbn t no ez rig mi o a ehaigadar r m h J h dai f ros yac o c o iai f ree yn , c w v et n io o f d r n v cu dyn [ -J un l f ode g er g 1 9 , 6( ) 0 — 1 1 au m rigJ[ o ra o o n i ei ,9 8 3 1 :13 1 . . f n n
a e h l g nd tc no o y, 2 07, 0 ( 0 4 8): 1 45— 1 51 4 4 .
[2 1 ]马 先 英 , 世 明. 同 干 燥 方 法 对 胡 萝 复 水 性 及 品质 的 影 响 [] 大 连 水 产 学 院 学 报 ,0 6 2 2 ) 1 8 6 . 赵 不 J. 2 0 , (1 :5 —1 1 MA Xa-ig Z i yn , HAO S i n .Efcso ieet rigmeh d nrh daina dq ai f art[] D i — n h— g fet f f rn y to s ey rt n ul yo rosJ . A La a mi df d n o o t c n
HU n — u ,Z ANG i. Efe to fe e t Dr i g me h d n t e Qu liy Ch n e f t e Gr n l r Fr i n Qig g o H M n f c fDi r n y n t o s o h a t a g s o h a u a u t a d f s
X nyn ,Z NG Mi.Su iso o iaind yn fwi ab g t o—i a dvc u co ae J . U Ya-a g HA n tde n cmbn t rig o l cb a ewi h t r n au m mi w v E - o d h a r [
L ] g i l r l r d c p oes g 0 6 1 : 0 6 . i C iee J .A r ut a p o u t r csi ,2 0 , 0 6 ~ 3 ( hn s ) c u n n
[3 ]徐 艳 阳 , 张憨 . 风 和微 波 真 空 联 合 干 燥 甘 蓝 试 验 [] 无 锡 轻 工 大 学学 报 ,0 3 2 ( ) 6 — 6 . 热 J. 2 0 ,2 6 :4 7
an xp ot i n,20 d e l iato 05, ( 26 5): 3— 45 i Chi s ) 4 .(n ne e
[ 9]Me e i s a .Mi o v /ar n co a e iihd yn f a a a J . o r a o o d E g er g 2 0 4 : 1 d n Ma k n c wa e i a dmir w v n s rig o n n [ ] J u n l f o n i e i , 0 0, 4 7 — r f b F n n
qu tc pr duci n ta a to a i o to r ns c in, 2 006, 2(2 1): 5 1 8— 16 1.(n Ch ne e i i s )
[3 1 ]曹 春 林 等. 中药 药 剂 学 [ . 海 :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9 6 4 3 M] 上 上 】8 . 9.
新方法 、 技术) 学术论文 , 新 的 以及 反 映 学 科 前 沿研 究 动 态 的 高 质 量 综 述 文 章 等 , 相 供
关领 域 的高 等 院校 、 研 院所 、 事 业 单 位 的教 学 、 研 等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 业 管 理 人 科 企 科 专
员 以及 有 关 院校 师 生 阅读 , 忱 欢 迎 广 大 读 者 订 阅。 热
( 责任编 辑 : 萌) 杨
学, 食、 粮 油脂 及 植 物 蛋 白工 程 , 糖 工 程 , 产 品及 水 产 品加 工 与 贮 藏 , 物 营 养 与 制 农 动
饲 料 工 程 , 生 物发 酵 , 微 生物 制 药 工 程 , 境 生 物 技 术 等 专 业 最 新 科 研 成 果 ( 理 论 、 环 新
. .
《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编辑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e ea l [] J un l f x Unvri f ih n ut , 0 6 2 2 2 — 3. ( hns) g tbe J . or a o s Wu i ies yo gt d s y 2 0 ,5( ): 8 2 i C iee t L I r n [ 7]张 水华 , 君 社 , 毅 . 品 感 官 鉴 评 [ . 州 : 南 理 工 大 学 出 版 社 ,9 8 8 2 :9 0 . 孙 薛 食 M] 广 华 19 , ( )5 —1 5 [ 8]徐 艳 阳 , 憨 . 水 竹 笋 的 等 温 吸 湿 特 性 研 究 [ ] 食 品 研 究 与 开 发 ,0 5 2 () 4 ~4 . 张 脱 J. 2 0 ,6 5 :3 5 X nyn ,Z NG Mi.Su i ntewae bo pini temso e y rtd bmb os o tJ .F o eerh U Ya—a g HA n tde o tra srt s h r f h dae a o h o[ ] o rsac s h o o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