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江苏版 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江苏版附答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试卷说明:
1、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题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选择合适的汉字填空。

厨橱震振
( )窗()艺 ( )柜 ( ) 奋 ( )颤()慑
2、下列带点字容易读错,请你在正确的音节下面打“√”。

栗子(lì sù)摩平(mā mó)含糊(hú hù)
寺院(sì shì) 计较(jiǎo jiào)养尊处优(chǔ chù)
3、先比一比,再各组两个词语写下来。

框( ) 峻( ) 蝉( ) 债( )
眶( ) 竣( ) 婵( ) 绩( )
4、词语对对碰。

1、表示创新的成语3个: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描写颜色的成语3个: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5、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成为了一种文化。

在中
华儿女的心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带有“龙”字的成语,都表示赞颂和祝福。

二、积累与运用(每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的活动,请欣赏下面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后面的两道题。

“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1)上述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在括号里指出所用的修辞方法。

2、判断题,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爷爷的腰板还比较结实”和“这塑料袋一点都不结实”中的“结实”意思一样。

2.()“侃侃而谈”与“夸夸其谈”所表达出的情感色彩是有区别的,不可混用。

3.()“鹿”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比”部。

4.()我国成语大都有丰富的内涵,下面的成语就是谈的用兵之法。

围魏救赵暗渡陈仓釜底抽薪金蝉脱壳
3、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 )“啊,老桥,你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和“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

”这两个句子分别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2.( )毛泽东称老舍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3.( )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

4.( )《囚歌》的作者是江姐。

5.(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文体是童话故事。

4、先补充词语,再根据要求选一选。

()()画栋万()()新张灯()()百()成()
()()共赏()()绕梁见()知()()空见()
上述成语中,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的春节。

三、口语交际(每小题6分,本题共计6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想一想这段话写了雨后哪些景物。

请用打比方或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手法,把这些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雨过天晴。

天边挂起了晚霞,柳叶、小花滴着晶莹的水珠,小鱼在湖里游来游去,小青蛙跳上岸"呱呱"地叫着……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雨过天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每小题8分,本题共计24分)
1、阅读天地。

课内阅读
在治水过程中,最艰巨的工程是开凿龙门。

龙门是一座大山,高高地横在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的去路,河水只好绕道从山脚下一条狭窄的河道穿过。

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

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

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

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

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

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地干着。

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顺畅地流向了大海。

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人们个个兴奋不已,围着大禹欢呼雀跃。

大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毫不在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了大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3.用“________”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4.“汗流浃背”“磨出了血泡”“毒虫猛兽的袭击”“冻得坚硬的土地”,突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仍然不停地干着”“毫不在乎”“三过家门而不人”,体会大禹的什么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阅读,回答问题:
淋漓尽致地生活
你知道自己在人世间的时间有限,或许少于其他人,也或许多于其他人,但绝非不朽。

总有一天,你再也见不到晨曦或日暮之美,再也不能碰触亲爱的人,和他们说话,再也不能听见大自然的天簌,无法聆听喜爱的乐曲,再也不能含饴弄孙,再也不能漫步于蜿蜒的林间小径,驾车驰骋,泅游湖水之中,享用美食,觅得鸟蛋;再也不能感受清风佛面,哭、唱、舞动和鱼水之欢之乐。

把这点蕴存于心,让你比大自然更高明。

大自然除了日夜的运行,温度的波动和四时的运转之外,没有时间的观念,()不知自己终有一天会灭亡,也无从在事前计划。

大自然无法欣赏自己在世间的有限时光。

也无法延搁今天将发生的事物。

好欣赏一生难得一次的经验。

一寸光阴地寸金,今天的每一分钟都值得珍惜。

(),品味你眼前的每一时刻,不放过一点一滴,()找出时间来工作、游戏、欢笑、爱、施与,并且尽你可能淋漓尽致地生活。

1、在段中的()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第1自然段第一句话中的“”或许“也或许”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这点蕴存于心,让你比大自然更高明。

”中的“这”指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把这点蕴存于心,让你比大自然更高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到)鬻(yÙ卖)金(金子)者之所(地方),因攫(抢)其金而去。

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
不见人,徒见金。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①衣冠_________ ②之_________③因_________④去_________⑤之_________
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讽刺了社会上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
1、我的习作。

校园是我们积聚知识能量、增长见识才干、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人生码头,我们从校园这个人生码头起锚,开着人生之船扬帆远航。

六年的小学生涯,青青校园里留下了我们几多的欢乐,几多的忧愁,请你围绕“校园”这一话题,选择校园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人、事或景物,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要求:语句通顺,内容真实具体,有一定的叙述顺序,感情真挚,能较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

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橱窗,厨艺,橱柜,振奋,震颤,震慑
2、栗子(lì sù)摩平(mā mó)含糊(hú hù)
寺院(sì shì) 计较(jiǎo jiào)养尊处优(chǔ chù) 3、相框,峻岭,蝉蛹,负债
眼眶,竣工,婵娟,成绩
4、略
5、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生龙活虎
二、积累与运用(每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1)比喻、夸张(2)(略)
2、(1)(×)(2)(√)(3)(√)(4)(√)
3、××√×√
4、略
三、口语交际(每小题6分,本题共计6分)
1、略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每小题8分,本题共计24分)
1、略
2、1、因此因此并且
2、不能。

因为它们表推测,删去后则显得武断并使句子不通顺。

3、指自己在人世间的时间有限。

4、略
3、1、①穿衣戴帽②到,去③于是④跑开⑤的
2、金子的主人都在那里,你为什么还要抢别人的金子?
3、讽刺了社会上见钱眼开,为了利益盲目做事的人。

第7 页共8 页
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
1、略
第8 页共8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