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人口 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篇 人口 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复习课件
如果条件允许,你最想生活在哪个城市?理由?
(一)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1)人口分布和迁移(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的三种趋势:平原、沿海、城市
(2)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
人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 )=人口数量/平方千米
地区
• 水源丰富:沿湖、沿河 社会经济条件: • 经济:经济发展快、生活水平高、就业环境好
世界范围看:集中于沿海;国家范围看:集中于城市 人人• 口口发分稠展布密历的区史:规:律中开:低发纬历度史、悠地久势低平、沿海、经济条件好 或历史发展悠久的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内陆、干旱、寒冷、潮湿地区和地势高 峻的高原、高山地区。
(3)趋势:东密西疏愈加明显,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 2004年末全国有41.76%的人口集中在仅占国土面积6%的 城镇中。
衡量人口分布合理的标准:
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 是否适当,不是看人口分布得是否均匀,而是应 该看该地区人口资源和自然资源在一定的生产力 条件下,是否得到了最佳的结合
繁荣,经济发达 (4)人均资源消费水平:人均消费水平低—资源节约型
社会
意义: 警示人们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中要量力而行,重 视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
小组项目活动:辩论赛 辩论主题:你是否支持特朗普的“穆斯林禁令”?
2017年1月27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 “关于难民和移民政策的行政命令”,也就是人们所 说的特朗普“穆斯林禁令”。
1950比,增幅最大的前三名?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西欧 东亚
南亚
北美东部
哪些大洲的哪些区域人口稠密(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千米以 上)?哪些地区人口稀疏?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1)东亚 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平 均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50人以上。 (2)南亚 包括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巴基 斯坦东部,平均人口密度接近每平方千米300人。 (3)西欧 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 等国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80人。 (4)北美东部 包括美国东半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每平方千米30~100人。
平原 丘陵
悠久
欠发达为主。传统水田 农业生产地域;世界主
要工业地带。
南亚
热带季风
印度洋 北岸
平原 高原
悠久
欠发达。传统水田 农业生产地域
西欧
温带气候 大西洋 东岸
平原
悠久
工商业和交通发达。 工业集中地区。
北美 东部
温带气候 大西洋 平原 西岸 丘陵

世界生产力水平最 高地区。
稀疏区 国家或地区
① 西伯利亚 ② 加拿大 (阿拉斯加等高纬地区)
最佳
两种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并产生 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生态系统保持了可持续利用的良性循环
(三)人口迁移(Population Migration)的主要形式
(1)劳务迁移
• 原因:农村劳动力剩余、城乡经济差异
• 方向:农村
城市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 分类:长期劳动力迁移

短期劳动力迁移(中国:农民工进城务工)
世界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迁移:欧洲、美洲、 澳洲 吸收移民最多的国家和地区:美国、德国、加拿大和 西欧 人口主要移出国:中国、墨西哥、印度、菲律宾
试分析人口迁移对于迁入、迁出地的影响?
迁出地—利:减轻环境压力 弊:劳动力短缺、人才流失
迁入地—利: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 弊:增加环境压力、就业压力
名。每场10分钟。胜负结果有未参赛同学和老师投 票表决。同学一人一票。老师3票。
• 第一组,小组项目分:100分。 • 第二组,小组项目分:96分。 • 第三组,小组项目分:92分。 • 第四组,88分……
1.在下列地区中,属于人口稀疏区的是 B
A.美国东部 B.澳大利亚西部 C.印度南部 D.法国北部
该禁令称,将会在90天内禁止7个穆斯林信仰国 家的穆斯林进入美国境内,包括持有美国绿卡的该七 个国家的穆斯林人群,这七个国家是苏丹,伊朗,伊 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索马里,也门。(并非全部 的穆斯林国家)双重国籍也在被禁止之列。
• 辩论赛之赛制: • 4人一组,两两PK—胜出小组之间两两PK,决出前三
③ 亚马孙平原 (刚果河等)
④ 撒哈拉沙漠 ⑤ 大自流盆地 (我国西北、西亚、中亚 等) ⑥ 青藏高原等
自然条件
亚寒带;气候寒冷
热带雨林区; 气候湿热 热带沙漠、大陆内 陆;气候干旱
高原、高山;气候寒 冷
世界人口分布趋势
主要有三种趋势: 向平原集中 向沿海集中 向城市集中
人口分布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 • 气候适宜: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中纬度 • 地形条件适宜: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平原
2.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疏密的分界线大致是 D
A.内蒙古的黑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 B.黑龙江的漠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 C.内蒙古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 D.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
3.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C A.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B.科学技术水平 C.自然资源与环境 D.地区开放程度 4.目前欧洲人口的死亡率比亚洲高,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 原因是 B A.数量的差异 B.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 C.人口平均密度的差异 D.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以的思共上1考性/四7:?,大((而人12人) )口口这 在稠却些 社密占地会区世区经的界在济土总气条地人候件面口、方积的地面合2形有/计3、什。占水 么陆源 共地上 性总有 ?面什积么
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稀疏区及原因
稠密区 热量带 海陆位置 地形 开发 历史
经济水平
东亚
亚热带、 太平洋 温带季风 西岸
5.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少,其主要原因是 C A.地处内陆 B.地形复杂 C.气候湿热 D.植被茂密
谢谢
历史因素:人口增长有惯性,开发早的地区,长期的繁 衍,人口密集。如渭河平原、四川盆地。

(二)我国人口分布
(1)黑河——腾冲一线:该线东南部人口密集,西北部 人口稀疏。
(2)我国的人口分布格局是在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经 济发展水平、历史基础等因素综合作用下逐步形成的。
表现出“五多五少”的特征: 东部多,西部少; 平原盆地多,高原山地少; 湿润地区多,干旱地区少; 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 交通发达地区多,交通闭塞地区少。
规律总结:阐明某人口稠密区或稀疏区的形成原因(自 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自然因素:
①地形---平原密集;山区稀少。
②气侯---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和半湿润人口密集;过 冷过热过干过湿人口稀少。
③水资源---沿河沿湖及绿洲密集;干旱地区稀少。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城市,沿海)人口 密集。
各大洲人口密度差异悬殊,各洲内部人口密度也不均匀。
洲名 年份
1950年
2004年
亚洲
32.2 88.1
欧洲
51.8 71.7
非洲
7.3 29.3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7.9
8.0
1.3
21.1
20.5
3.7
2004年世界人口平均密度(南极洲除外)约为每平方千 (米1)47人1。950年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哪一个洲? (2) 2004年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哪一个大洲?和
(四)人口容量(Population Capacity)
概念: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容纳的享有合 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不只考虑物质需求,还需考 虑人口的精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可能)。
影响因素: (1)自然资源与环境(气候、水源、地形):自然环境
优越、资源丰富 (2)科学技术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 (3)地区开放程度:对外越开放,对外交往频繁,贸易
2005年,中国人口流动 1.47亿。
菲佣:治家型变成“智家 型”。
(2)难民迁移 原因:战争、自然灾害 举例:历史上黄河泛滥导致的移民;叙利亚难民等
(3)智力迁移 原因:经济、科技、生活水平的差异 方向: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欠发达地区 发达地区
(4)其他 资源开发与基础建设引起的人口迁移——三峡大移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