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普通话现状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生普通话现状及应对措施
作者:李佳嬴
来源:《智富时代》2016年第03期
【摘要】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加强语言的基本功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现状及薄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普通话;现状;对策
引言
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母语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

如今普通话已深入到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我们在干什么,普通话都回荡在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

一、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说普通话呢?”“我们又应该怎样理解和对待方言呢?”方言是语言在时间和空间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域变体。

每种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与民族共同语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最显著的是语音系统的差异。

汉语诸多方言的差异有的可以大到不能彼此交流的程度,这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

而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根据著名的语言学家周光有先生讲,我国有56个民族,共有80多种彼此不同的语言和地区方言。

其中,汉语方言区主要有七大类: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以上海话(现在)和苏州话(早期)为代表的吴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的赣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方言,以福州话和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言。

根据汉语七大方言内部分歧的特点,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区、片、小片、点。

方言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常常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方言,保护方言,甚至要学好、用好方言。

但在现代这个开放的社会中,只会说方言或虽会说普通话但方音太重,都会妨碍交流,影响个人和团队形象,因为普通话水平的高低还有声地展示着人们受教育程度、机构的开放程度等等。

所以,矫正方音也是当代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一环。

二、我国普通话现状及重要性
经过60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能够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人群约占人口总数的70%左右。

这部分人中方言色彩较重者和其他30%不会用普通话交流的人,都应该克服方音的影响,学习普通话,说好普通话,为进入更加广阔的生活创造语言条件。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应用于教学工作之中,其自身在语言、词汇、等方面都具有各地方方言所不可替代的效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普通话,方便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而对于学生来讲,从一名在校学生走向社会转换成一名职业人士,普通话是自身文明程度和受教育程度的体现,更是自己应有一份理想职业的前提。

作为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讲普通话的能力较低,以至于和老师、同学无法正常交流,而自身又没有学习普通话的意识和能力,为了使我的工作顺利进行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普通话的意识进行了此次调研,进而寻求解决改善的方法。

三、针对大学生普通话现状原因的总结与分析
在认为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学习和提高很重要的人中,有7%的同学对周围的普通话语言环境满意,有70.2%的学生认为较满意,有10.5%的人不确定,只有12.3%的人对周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不满意或很不满意。

可以看到大部分同学认可了目前校园内普通话成为通用语言后的使用氛围,这种普通话语言环境十分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

在对“你认为求职过程中和人际交往中普通话是个重要因素吗?”的调查中,有19.3%认为非常重要,64.9%认为比较重要,10.5%无所谓,只有5.3%认为不太重要。

在“你觉得在校园里老乡之间有必要说普通话吗?”的调查中,只有5.3%的人认为有必要,50.9%人认为没必要,而43.9%的同学认为要看场合。

不知道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普通话宣传周的占93%。

这就在提醒高校还应加大推广普通话力度,不仅要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自觉意识,还应该提供各种途径帮助大学生提高普通话能力。

经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和汇总,关于大学生对普通话和方言的态度,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我随机采访的同学中,大部分是陕西省内的,较小一部分是省外的,大家对普通话和方言的感觉都有很大的不同。

大部分同学都选择普通话与方言交换使用,有的交换很快,然而有的说普通话时已经有了方言的元素参杂其中。

本次调研对象男生、女生各25人。

我发现男孩对语言的敏感度低于女孩,并且男孩说普通话的很少,而女孩基本上与别人交流时大部分是用普通话。

同时,我发现我们的学生说普通话的环境不好,因为环境的影响很大。

比如,在校生说普通话的时间远不如已经工作的朋友。

他们因为工作的需要,必须用普通话。

四、提高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要加强立法,大力推进语言工作。

把大学生的普通话纳入政府立法的范畴。

改变过去那种完全依靠某个学校对这项工作的认识程度,来进行普通话学习的状况,从而全面推动、迅速开展语言工作。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设立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积极作用就是推动全国普通话的普及,促进社会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离开推广普通话的目的进行测试,就违背了设立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初衷,不可能健康的发展,也失去了普通话测试的生命力。

第三,要加强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

学习普通话,需要达到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的规范。

教师在普通话教学中一定要把理论知识的传授放在首位,用扎实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而不能盲目地、单纯地让学生跟着自己读。

第四,突出“训练”这一主线。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方言各异,在普通话训练过程中遇到的语音难点及发音障碍各自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实际教学中,要力戒把讲授于训练孤立开来,正确的做法是训练结合,学生边练习,教师边指导,在练习中体验,在指导下提高。

第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在的课堂教学,早已打破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授课方式。

普通话训练也要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通过语音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受外界影响小,训练效果好。

第六,重视课外训练。

普通话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督促学生养成课外自觉练习的习惯,努力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交际语言。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西安周边市县,日常交流基本都是方言。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教师也要具备学习方言的能力,主要不在于会讲方言,而在于能够理解方言所表达的内容,这样可以和普通话能力较差的同学较好的进行交流,不至于让这些同学产生自卑的心理,而导致不愿与人沟通。

结语
总之,在高等学校里推广普通话要着重在思想动员,要形成一种舆论。

但是这样舆论应该是积极性的鼓励,不应该是消极性的禁止、批评和嘲笑。

在学习方面,要结合高等学校的特点,正规学习的时间不宜太多,但是要注意巩固,要注意经常从自学中提高。

说普通话、用规范字是我国的一项长期任务,更是我们学校及其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把这项工作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讲普通话、规范使用国家语言文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力,怎样学习普通话[M].中华书局出版社,2013.
[2]余雪芳,王海波,大学生普通话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07.
[3]韩亚南,河北大学学生双言现象调查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2010.
[4]国家语言文学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商务印书馆,2005.
[5]廖正,张一莉,语言表达艺术[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