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江苏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江苏卷)
一、单选题 (共6题)
第(1)题
如图所示,长为4m的竖直杆从竖直管道正上方由静止释放,它完全通过这一竖直管道的时间为2s,已知竖直杆释放时其下端到竖直管道上端的高度为5m,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则这个管道长为( )
A.40m B.36m C.32m D.30m
第(2)题
如图所示,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足够长的平行且光滑的金属导轨,导体棒ab的质量为m、电阻为,导体棒cd的质量为、电阻为R,均静止在导轨上,现给导体棒ab以初速度向右滑动。
运动过程中,导体
棒ab、cd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关于导体棒ab、cd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3)题
1909年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电子的电荷量,因此获得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实验装置如图。
两块水平放置相距为d的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接,从A板上小孔进入两板间的油滴因摩擦带上一定的电荷量。
两金属板间未加电压时,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某带电油滴P以速度大小竖直向下匀速运动;当油滴P经过板间M点(图中未标出)时,给金属板加上电
压U,经过一段时间,发现油滴P恰以速度大小竖直向上匀速经过M点。
已知油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其
中k为比例系数,v为油滴运动速率,r为油滴的半径,不计空气浮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滴P带正电
B.油滴P所带电荷量的值为
C.从金属板加上电压到油滴向上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油滴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油滴先后两次经过M点经历的时间为
第(4)题
某同学参加“筷子夹玻璃珠”游戏。
如图所示,夹起玻璃珠后,两筷子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右侧筷子竖直,左侧筷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保持玻璃珠静止,忽略筷子与玻璃珠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合力比重力大
B.若逐渐减小θ的大小,则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也逐渐减小
C.左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珠的重力大
D.右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球的重力大
第(5)题
在一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均为,如图(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振幅为,经过时间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
则( )
A.该波的周期为
B
.该波的波速为
C.第9个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上
D.质点1在内运动的路程为
第(6)题
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了电子,从而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开启了人们对微观世界探索的大门。
有关原子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个碘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还剩个
B.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C.汤姆孙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一群氢原子从的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最多能放出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二、多选题 (共4题)
第(1)题
如图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
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第(2)题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桌面上,虚线右侧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大小为,虚线左侧有一长、
宽的矩形金属框,其质量为、电阻为,边与平行。
第一次,让金属框沿水平桌面、垂直方向以的初速度冲入磁场区域;第二次,让金属框在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下以的速度匀速进入磁场区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金属框中的电流方向为
B.前、后两次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金属框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
C.前、后两次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金属框中的焦耳热之比为
D.金属框前、后两次进入磁场过程的时间之比为
第(3)题
如图是玻尔解释氢原子光谱画出的能级图,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
大量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发出若干频率的光子,设普朗克常量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产生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能产生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能产生6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D.能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第(4)题
如图,木板C被锁定在水平面上,小木块A、B置于C上。
已知A的质量为2m,B、C质量均为m,A与C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μ1=0.4,B与C、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1,g=10m/s2。
现让B以一定的速率与A发生碰撞,碰后瞬间解除对C的锁定,则碰后瞬间A、B、C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以下哪些值( )
A.a A=3m/s2 a B=3m/s2 a C=5m/s2B.a A=4m/s2 a B=1m/s2 a C=1m/s2
C.a A=4m/s2 a B=1m/s2 a C=3m/s2D.a A=4m/s2 a B=1m/s2 a C=5m/s2
三、实验题 (共2题)
第(1)题
(1)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当所有器材的安装、连接都完成后,应先________,再释放纸带。
在打出的若干条纸带中应选点迹清晰,且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______mm的纸带进行测量;
(2)在利用重锤自由下落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律”的实验中,下列物理量中需要测量的有_______,通过计算得到的
有________。
A.重锤质量 B.重力加速度
C.重锤下落高度 D.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第(2)题
如图所示是《DIS实验研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关系》实验装置.
(1)图中的①是_______传感器,可以用来测小车的_____大小.
(2)在实验中,小车动能E K的大小是用摩擦块滑行的距离s来反映的.这样处理的理论依据是:用摩擦块克服摩擦力做功(fs)的多少来反映小车动能E K的大小,由于________可看成不变,因此E K与距离s成_____比.
(3)对多组记录数据先后用s~v(上图)、s~v2(下图)等进行拟合研究,均得到类似如图所示图像,从中得出该实验合理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在用阴极射线管测量阴极射线的比荷时,当给平行金属板a、b加上U的电压后,沿a、b中线OO'以一定速度运动
的电子,恰好能从a板的边缘射出并打到荧光屏上。
已知a、b的长度为L、两板间距为L,极板与荧光屏的距离也为L,P点
是OO'延长线与荧光屏的交点。
为了抵消阴极射线的偏转,在a、b间再加上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射线恰好打到P点。
将a、b间视为匀强电场,不考虑重力的影响。
(1)求阴极射线的比荷。
(2)若撤去电场只保留磁场,荧光屏上是否会出现亮点?若有说明位置,没有说明原因。
第(2)题
在图示装置中,斜面高,倾角,形状相同的刚性小球A、B质量分别为和,轻弹簧P的劲度系数
,用A球将弹簧压缩后无初速释放,A球沿光滑表面冲上斜面顶端与B球发生对心弹性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弹簧弹性势能,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取,。
(1)求碰撞前瞬间A球的速度大小;
(2)求B球飞离斜面时的速度大小;
(3)将装置置于竖直墙面左侧,仍取,再次弹射使B球与墙面碰撞,碰撞前后瞬间,速度平行于墙面方向的分量不变,垂直于墙面方向的分量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为使B球能落回到斜面上,求装置到墙面距离x的最大值。
第(3)题
某过山车模型轨道如图甲所示,为半径分别为的圆形轨道,它们在最低点分别与两侧平直轨道顺滑连接,不计轨道
各部分摩擦及空气阻力,小车的长度远小于圆形轨道半径,各游戏车分别编号为1、2、3…n,质量均为,圆形轨道
最高点处有一压力传感器。
让小车1从右侧轨道不同高度处从静止滑下,压力传感器的示数随高度变化,作出关系如图
乙所示。
(1)根据图乙信息,分析小车1质量及圆形轨道半径;
(2)在水平轨道区间(不包含A和E两处),自由停放有编号为2、3…n的小车,让1号车从高处由静止滑下达到水平
轨道后依次与各小车发生碰撞,各车两端均装有挂钩,碰后便连接不再脱钩,求在作用过程中,第辆车受到合力的冲量及合力对它做的功。
(3)轨道半径为,每辆车长度为,且,要使它们都能安全通过轨道,则1车至少从多大高度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