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爱情如歌 第8课《贤人的礼物》教案1 沪教版五四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贤人的礼物》
1教学目标
(1)通过圈画品读,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安排情节结构、塑造人物性格以及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2)了解铺垫、伏笔、悬念的设置,体会小说结构上的巧妙,尤其是“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魅力。
(3)学习平凡小人物的形象塑造,感悟“含泪的微笑”。
2学情分析
课前,学生已经自学了课文,并完成了学习单的前半部分,内容包括了解作者、字音字义、圣诞节送礼习俗的来源、小说的三要素,还简单地概括了小说内容,表达了阅读感受。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安排情节结构、塑造人物性格以及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魅力,感悟“含泪的微笑”。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导入新课
1、课题相关故事导入:《圣经》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耶稣降生时,三个贤人从东方来到伯利恒送给他礼物,他们赠给耶稣黄金代表高贵,乳香象征圣洁,没药预示耶稣将为世人赎罪而死。
从此以后,西方在圣诞节这一天互相赠送礼物来表达自己心中最真挚的感情,因而演绎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贤人的礼物》就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2、请同学们迅速回顾旧识,介绍欧·亨利的文学艺术成就,概括一下他的作品的主要风格。
4.1.2整体感知关注细节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释题:
1、小说中的“贤人”是谁?
2、“礼物”又是什么礼物?
从情节概括角度入手,明确:女主人公黛拉在圣诞节前忍痛割爱卖掉长发为丈夫杰姆买回白金表链,与此同时,杰姆却卖了心爱的祖传金表为妻子买了她向往已久的发梳,两人珍贵的礼物都成了无用的东西。
4.1.3深入阅读分析细节
总问题:这两份“礼物”是怎样的礼物?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并说明原因。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请学生圈画细节描写来分析原因,由此引导学生从情节安排、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主题思想角度进行深入把握:
1、情节安排
⑴人们都说欧·亨利是个编故事的能手。
他是如何运用巧妙的构思将一个简单的故事说得引人人胜的?
⑵作者在情节展开过程中,是否已作了充分的铺垫?
明确:课文层层设置悬念的精巧结构:作者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最紧要的东西包藏着,引而不发,到结束时才和盘托出原委(如反复数“一块八毛七”等细节的层层铺垫)。
“欧·亨利式的结尾”——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2、人物形象(以黛拉为例,延伸到吉姆)
⑴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谁着墨比较多?为什么?
⑵围绕礼物,黛拉前后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⑶小说中黛拉和吉姆的外貌为何介绍得极少?
通过对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及其它重点语句的分析,如11-17小节,明确:两人无主次之分,仅是因为小说采用了明、暗线的结构形式,虽然在叙说上以黛拉为主,但无损吉姆的形象。
从夫妇之间的感情看,两人深爱对方远胜于自己。
夫妻情深,又逢佳节,穷困的家境使他们不约而同地牺牲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为对方买礼物,表达对真爱的追求。
作者对他们外貌的刻意模糊也是为了凸显这对平凡夫妻的美好品质(如黛拉挑选那条表链时的评价)。
3、环境描写
⑴为什么要将故事安排在圣诞节这个特殊的日子?
⑵为何又要描写他们的家?从中能看出什么?
明确:从时间上看,圣诞节是人们互赠礼品的节日;从经济条件上看,他们家经济拮据;而冰冷的社会环境则衬托出两人真挚感情的可贵(如第4节)。
4、主题思想
⑴你对这个结局遗憾吗?为什么?
⑵小说让你对爱情有了什么深刻的认识?
⑶为什么前面称他们为“笨孩子”,后面又说他们是最“聪明的”?明确:虽然两位主人公的好意都落空了,但这并不是一个事与愿违而令人遗憾的结局。
因为黛拉和杰姆彼此都送给了对方一颗最真挚的心,他们之间体贴入微、相濡以沫的感情,才是彼此间最珍贵的礼物。
难怪作者把小说的题目命名为《贤人的礼物》,这是神圣的、寓意深远的礼物。
黛拉和吉姆是真正有智慧、有勇气的品德高尚的“贤人”。
4.1.4总结提升
所以回头看看文中的这句“生活就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三者组成的,而抽噎总占优势”,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生活严肃的思考吗?
明确:读完这个故事,给我们印象最真切的是,贫困带给人们的除了相亲相爱,更多地只是悲伤和苦涩。
欧·亨利通过对“小人物”命运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自己对他们的深切同情,更重要的是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虚伪与不公,这种理想的难以实现,的确是社会的悲剧。
“含泪的微笑”正是欧·亨利艺术手法的独特魅力。
4.1.5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学习单的剩余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