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 光现象》《第四节 光的折射》单元测试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年初中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单元测试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
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
被别人盗领走.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三者都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每个人发声的特点都不同,即音色不同,这样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进行辨别不
同人的说话,所以“声纹”记录的是主人的音色;
故选C.
考点:音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情况,需要结合具体例子具体分析.
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0角,则:
A.入射角是30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0
C.反射角是600
D.入射角增大50,反射角增大10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本选项错误.
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是30°,故本选项错误.
C、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故本选项正确.
D、当入射角增大5°,变为60°+5°=65°,所以反射角也变为65°,则反射角也增大5°,故本选项错误.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掌握三种光现象:①在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②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有: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透镜成像等.
A、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是折射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
B、从水中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屏幕上的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
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选C.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点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4.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答案】B
【解析】A、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决定声音的响度大小;不符合题意;
B、正常腹部除肝脾所在部位叩诊成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均为鼓音;
肝脾或者其他实质性脏器极度肿大,腹腔内大量积液或肿瘤时,鼓音区缩小,病变部位可出现浊音或实音,当腹腔内有较多游离液体(在1000ml以上)时,为患者叩诊时会发现腹部有气体为鼓音当移至有腹腔积液的部位时有浊音,当鼓音变为浊音则提示有腹水的可能,而浊音是指的是音调,故符合题意;
C、当有病症时敲击会发出浊音,而与音色无关,不符合题意;
D、声音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音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
A.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
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
C.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
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
【答案】A
【解析】A.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是折射现象;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C.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是光的反射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也是光的直线传播。
选A。
6.2005年10月,“神州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坐在运动的飞船内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工作舱。
【答案】D
【解析】航天员坐在运动的飞船内,相对于太阳、地球、月亮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所以宇航员相对于太阳、地球、月亮都是运动的,故ABC不符合题意;
航天员坐在飞船内,相对于工作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以工作舱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看电影时,人们在电影院每个座位上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幕向各个方向都发出了光B.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银幕对光有折射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反射现象,分析问题时注意反射光线是向一个方向还是向各个不同方向。
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发生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向一方向传播;发生漫反射后,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
A、我们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银幕反射的光进入人眼,而不是银幕本身能发光,故说法错误;
B、如果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由于反射光线向同一方向射出,不可能使影院内每个座位上的观众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故说法错误;
C、正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射出,才使得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银幕画面,故说法正确;
D、银幕是不透明的物体,光线无法透过去,所以不会发生折射现象,故说法错误。
故选C。
8.08年的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道辩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
歌手能判断出用哪种乐器演奏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三者均可
【答案】B
【解析】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是依据音色判断的,因为音色是声音的感觉特性,选B
9.大音乐家贝多芬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命运》、《田园》、《英雄》等,有些作品是他耳聋以后创作的,你认为合理的是()
A.他是把所作的曲子演奏给朋友们听,朋友们把感受通过文字告诉他,指导他创作
B.他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演奏的声音
C.自从他耳聋后,就随随便便作曲了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有些作品是他耳聋以后创作的,因为发声体都在振动,更合理的是他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演奏的声音,选B
10.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和信息;探测海深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故A错;敲瓶底火焰摇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B正确;回声定位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C错;超声波探查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应选B。
考点:声音的作用
二、双选题
11.如图是探究声音特征的实验,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不同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图中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与的关系。
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
【答案】音调、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析】
试题分析:频率: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不同的速度来拨
动书页,书页带动周围空气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声的音调也高低不同,探究的是声音的音调
与频率的关系。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考点:实验目的,实验结论。
12.“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
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
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折射
B.摄影-凸透镜成像
C.投影-平面镜成像
D.倒影-光的反射
【答案】BD
【解析】手影的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错;摄影属于凸透镜成像现象,故B正确;投影属于凸透镜成像现象,不是平面镜成像,故C错;倒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
正确;应选BD。
13.下法说中正确的是()
A.冬天下雪,是因为高空水蒸气遇冷吸热变成了小冰晶然后飘落到地面的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冰熔化时内能一定增加
D.用鸡蛋磕石头,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答案】BC
【解析】雪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凝华所形成的,这个过程要放出热量,故A错;光在同种均匀
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正确;冰熔化时,温度不变,但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C
正确;用鸡蛋磕石头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故D错误;
应选BC。
14.“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
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
【答案】CD
【解析】猴子捞月中井中的月亮是井水作为平面镜形成的月亮的虚像,因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相等,选项A说法错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选项B说法错误,选项C 说法正确,平面镜成像时像距等于物距,选项D说法正确,答案选CD。
15.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镜面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AC
【解析】比较两图发现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镜面反射,选项A说法正确,干燥的路面发生的是漫反射,选项B说法错误,对面无车时,路面几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司机眼睛,所以看到路面更暗,选项C说法正确,不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选项D说法错误,故答案选AC。
三、实验题
16.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
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
(1)该实验是根据______公式进行测量的.
(2)选用的器材除小车、木板、垫块和金属挡板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和
_________.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填“大”或“小”)
(4)请你将表格中数据填写完整并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在AB段和AC段两次运行的平均
速度不同,你认为的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1)v="s/t" ;(2)刻度尺、计时器;(3)小(4)2.5 3 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
后段路程运动快.(合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在该实验中,测出小车的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用的时间,然后由平均速
度公式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因此该实验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
(2)该实验测量小车的路程用刻度尺,测小车的运动时间需要用到计时器.
(3)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运动的速度较慢,时间较长;否则,时间如果很短,会增大计时误差。
(4)由图得到AC段小车运行时间为3s,AB段的平均速度;小车在AB
段和AC段两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不同,原因是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小车
运动速度逐渐变快等,合理即可。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点评:本题是求平均速度的实验题,考查了实验原理、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实验器材等问题,认真审题、由图示获取所需的信息即可正确解题.
四、填空题
17.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m/s。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
回声和原声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喊声和回声,你至少要离峭壁米。
【答案】340、17
【解析】
试题分析: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
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喊声和回声,你至少要离峭壁。
考点:本题考查声速、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会进行有关的计算。
18.“掩耳盗铃”是在_____减弱声音的;“无声手枪”是在_____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
塞住耳孔,是在______减弱噪声的.
【答案】:人耳处声源处人耳处
【解析】“掩耳盗铃”是在人耳处减弱声音,“无声手枪”通过使用消声器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用
棉花塞住耳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9.小红在一次长跑测试中,跑完900m的时间为200s,小红这次测试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m/s.
【答案】4.5
【解析】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计算题.
分析:知道小红跑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小红测试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小红这次测试的平均速度:
V==4.5m/s.
故答案为:4.5.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注意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用的总时间.
20.雷雨天,某人看到闪电后5s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离此人的距离约_________。
产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00m光速比声速快得多
【解析】分析: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40m/s,求距离利用公式s=vt进行计算;
闪电和雷声在空中是同时发生的,光在空气的速度大约3×108m/s,而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为
340m/s,据此分析.
解答:解:打雷处距人的距离:
s=vt=340m/s×5s=1700m;
打雷是带不同电荷的云相遇发生的剧烈的放电现象,此时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但闪电是光、传播速度很快,先传到人眼,首先被看到,而雷声是声音、传播速度慢,传播时间较长,传
到人耳的时间长,所以后听到雷声.
故答案为:1700m,光速比声速快.
21..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_________决定,_________产生低音,_________产生高音.
【答案】空气柱的长短,长空气柱,短空气柱
【解析】分析:(1)首先确定声源.
(2)物体质量大,体积大,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
解答:解:管乐发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长,质量越大,体积越大,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空气柱越短,质量越小,体积越小,易振动,频率大,音调高.
故答案为:空气柱的长短;长空气柱;短空气柱.
五、计算题
22.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图所示.电动版朗逸是大众汽车首款完全在中国开发
的车型.它已在北京车展上和世人见面.该车具有出色的动力表现,从静止加速到100 km/h用
时11 s,运动路程为165 m.请根据题目信息,求:
(1)电动汽车将_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驱动运转时,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能
(2)电动汽车充满电连续行驶的时间;
(3)电动汽车从静止加速到100 km/h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4)在持续输出功率下,当电动车以100 km/h的速度行驶时,电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
(5)相对于使用燃料的汽车,电动汽车有什么优点?
【答案】(1)化学机械(2)2.5h (3)15m/s (4)1800N (4)节能
【解析】
试题分析:(1)电动汽车行驶时,电瓶中储存的化学能首先转变为电能为电动机供电,又
通过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前进;
(2)已知路程s=150km,速度v=60km/h,由得:
汽车连续行驶的时间
(3)已知路程s=165m,加速时间t=11s,由得:
汽车的平均速度:
(4)汽车持续输出功率P=50kW=5×104W,电动汽车速度v=lOOkm/h,
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
(5)电动汽车是当令汽车工业的重要方向,因为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节能、环保。
考点:能的转化;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功率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面很广,力学知识以及电学知识,学生必须对综合知识做到融会贯通.23.家住德州的小宏想在“五一”假期陪奶奶去北京游玩,他在网上查到动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
分如附表所示。
附表:动车组时刻表
请根据附表帮小宏选择并求出:
(1)小宏要想到达北京用时最短,应该选择哪次动车?
(2)小宏所选动车在这段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答案】(1)选坐D338次动车 1分(2)209km/h (或58m/s)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读表:D316次从德州到北京用时2h4min;D338次从德州到北京用时
1h30min。
所以小宏应选坐D338次动车。
(2)由速度的计算公式,可得:(或58m/s) 2分
考点:列车时刻表;速度公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列车时刻表的认识及速度的计算,认真做题,解题不难。
24.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 m/s,用声呐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6 s收到海底
返回的声波,则该处海底深多少m ?
【答案】4500m
【解析】分析: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
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的深度.
解答:解: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6s=3s;
则该处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3s=4500m.
答: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4500m.
25.“十·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
小明用了10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10km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
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
【答案】解:小明开车的速度为:v = = =60km/h>40km/h ∴超速
【解析】略
六、简答题
26.如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发动机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弱噪声?另举一例生活、生产中采用其它不同方法减弱噪声的现象(说明方法)。
【答案】在声源处减弱。
如城市道路边的隔音板,其方法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躁声
【解析】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就大大减弱了噪声.生活中减弱噪声的方法很多,比如植树造林就是传播过程中减弱.
七、综合题
27.如图,辽河大桥是连接营口、盘锦两市的重要纽带,大桥全长约为3.3km,设计时速为80公里,小宝一家驾驶某型号的四轮汽车从营口到盘锦旅游,则:
(1) 若该车的质量为1.8t,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该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帕?(g取10N/kg)
(2) 以50km/h的速度通过全桥,需多少分钟?
(3)若汽车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为20kW,汽车行驶过程的牵引力是多大?
【答案】(1)2.25×106Pa (2)3.96min(3)1440N
【解析】(1)汽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力:F=G=mg=1.8×103 kg×10N/kg=1.8×104 N,
对路面的压强:p=F/S=1.8×104N/4×20×10-4m2=2.25×106 Pa;
(2)由v=s/t得,需要的时间:t=s/v=3.3km/50km/h=0.066h=3.96min;
(3)因为P=W/t=Fs/t=Fv,
所以,牵引力:F=P/v=2×104W/50×1/3.6m/s=1440N
八、作图题
28.如图所示,小阳在公园水面上玩水上滚球的游戏,人处于充足空气的薄壁透明塑料圆球里,他发现水下A处有一条金鱼,设小阳的眼睛在B处,圆球的球心在O点。
请你作出小阳观察
到金鱼的光路图及确定金鱼实际的大致位置。
【答案】
【解析】连接眼睛和A,与分界面有一个交点,即为折射点,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
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再根据金鱼实际的大致位置在A的
下方,确定金鱼实际位置在S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