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怅.然(ch àng )蜷.伏(ju ǎn ) 怂.恿(s óng ) 阴霾.(m ái ) B.搓捻..(cu ō) 卜.问(b ǔ) 称.职(ch èng ) 掺.和(ch ān ) C.陛.下(b ì) 滑稽.(j ī) 澄.清(ch éng ) 钦差.(ch āi ) D.枯涸.(h é) 庇.护(p ì) 栖.息(q ī) 缥缈.(mi ǎo )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绝别 笑柄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B.徒手 荣耀
头晕目眩 躇步跐蹈 C.辉皇 劝慰 一丝不苟 洗耳恭听
D.轮翻丑陋仙露琼浆喜出望外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
....地笑起来。

B.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次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
....的地步。

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
....,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
....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分)
A.老王猜测,眼前这个人大概有二十三岁左右。

B.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C.同学们要注意节约,坚决杜绝不浪费水电、粮食等行为。

D.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5.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时间都去哪儿了?在这个忙碌的时代,“忙”逐渐成了一种生活状态。

有的人因为忙于生计,,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有的人因为忙于仕途,,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有的人因为忙于玩乐,,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放飞梦想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在流淌的时间里经营好自己的幸福人生。

A.虚度了年华淡忘了友情淡漠了亲情
B.淡漠了亲情淡忘了友情虚度了年华
C.淡漠了亲情虚度了年华淡忘了友情
D.淡忘了友情淡漠了亲情虚度了年华
6.诗词默写。

(8分)
⑴,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⑵,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⑶非学无以广才,。

(诸葛亮《诫子书》)
⑷,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⑸狼不敢前,。

(蒲松龄《狼》)
⑹,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⑺远远的街灯明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⑻,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
7.名著阅读。

(6分)
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gū)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甚么?”沙僧道:“。

”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像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

我也不知道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

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


⑴以上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西游记》,文中沙僧回答应是。

事情是在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径时发生的,后来事情败露,两个童子不依不饶,悟空一怒之下把树推倒。

知道此事后把唐僧一行人抓了起来,逼悟空医好果树,悟空求救各路神仙都不能解救,最后千方百计把请到那里,用玉净瓶里的神水把树救活。

(4分)
⑵下面与猪八戒有关的4个选项是()(2分)
A.高老庄
B.五行山
C.戏嫦娥
D.闹天宫
E.金身罗汉
F.净坛使者
G.贪吃懒做
H.慈悲坚韧
二、综合性学习。

(7分)
8.在班级开展的“语文,就在我身边”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求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完成以下任务。

⑴[积累成语]请你按要求在横线上各写一个不同类型的成语(3分)。

数字成语:
生肖成语:
季节成语:
⑵[了解文化]请依据下面的文字内容,将下列6个备选词语正确的填写在文中划线处(4分)。

备选词语:精神品格智慧操守
一个人,无论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老子》《孟子》《论语》《诗经》和唐诗宋词、汉赋文章,如果他对“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这一切都一无所知,那么他没有资格说他懂得什么是“中华民族”!
三、阅读理解(46分)
(一)课内阅读。

(14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

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

找了半天,却没找到。

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

”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9.对第三只猫的结局“我”的感受是怎样的(3分)?
10.为什么说“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2分)?
11.“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12.说说你曾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的事,并说说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4分)。

(二)课外阅读。

(14分)
青青庭院
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

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

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

每到六月的时候,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

蜂儿嗡嗡地闹着,贪婪地吮着花蜜。

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经过蜜蜂的酿造才可以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

常常寻一只敞口不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的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迅速旋紧盖子。

怕蜜蜂死掉,就在瓶盖儿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辗转,腹部一鼓一鼓的,淡淡的黄的翅风车一样的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

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

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

但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

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

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的远了。

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
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一晃小女也十岁了。

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

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

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
着。

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弯的北从藤上垂下。

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的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

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

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

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褪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

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请作简要分析。

(1)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2分)。

(2)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2分)。

14. 为什么作者觉得庭院中的绿“又是摇曳多姿,空灵深邃”的?请根据全文作简要回答。

(4分)
15. 文章写庭院的绿,可是第3段却详写了儿时捉蜜蜂的趣事。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16. 第4段中说,“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4分)
(三)文言文阅读。

(14分)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7.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
A.乃悟前狼假寐.(睡觉)
B.屠暴.起(暴躁)
C.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D.止.增笑耳(只是)
1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刀劈狼首投以.骨B.其.一犬坐于前及其.家穿井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久之.,目似瞑D.乃.悟前狼假寐去后乃.至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0.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至少写两条)(4分)
(四)诗词鉴赏。

(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1.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2分)
2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2分)
四、作文(35分)
23.同学们,你们迈入中学的大门已经一个学期了,你一定遇到了许多不同性格的老师,有的严厉但充满关爱,有的和蔼又知识渊博。

请回忆你的初中生活,在这个学期里,哪位(些)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⑴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⑵字数不少于600。

8A Uni--20--20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9864
b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