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初探
所谓实践性作业,是开放性作业的一种,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材知识,深入社会,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来获取知识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它是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改强调大语文观,要求我们重视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和有效地把握已有资料并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的能力。
搜集性的作业是在学习文本之前,让学生利用各种手段,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筛选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物化的样式,传递、表达信息。
例如,在教学《故乡》之前,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有关鲁迅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有图片,有录音,有文字介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有关鲁迅的知识,能为更好地感悟课文奠定基础。
这样的作业既轻松,又能引人入胜,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
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的内容,以学生独立或合作讨论为学习的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作业。
例如,学完《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笔者让学生回家后探究自己村庄中各个家庭中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否也是纯粹的金钱关系,并写出对探究结果的感受和看法。
探究结果是各执一词,一方赞同,另一方不赞同,说的头头是道。
这次调查,培养了学生的胆识、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判断分析能力等等,使学生更加懂得了珍惜亲情,学会去爱。
学习了课文,理解了相关内容,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探究调查,依然是语文学习的内容。
在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时,笔者先请学生课前做一些调查: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哪些自然景物及动物的变化来了解天气的变化呢?科学家们是如何准确预报天气的?收集几条关于天气的谚语,与现实作对照,看看灵不灵。
学生在这一调查过程中,将语文学习与自然科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合二为一地调查研究,既了解了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又了解了一些气象知识,且都感到受益匪浅。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
”观察是认识世
界的重要方式,观察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生活积累。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了解社会,只有全面地了解社会,才会有深刻的思考、独特的见解,倾吐出来的话语才会有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性,洋溢出生活的气息。
如最近发生的,一个年幼生命的离去带给我们巨大心灵震撼的小悦悦事件,笔者让学生去观察生活,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更触动了同学们的反思:如何才能让社会停止冷漠,从而懂得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以及与国家的紧密相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此,笔者让同学们以“拒绝冷漠弘扬美德”为题写了篇作文,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操作性作业完成的过程是学生在相对独立的状态下,以最自然、最真实的形式进行求知、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完成作业,能更好地深化他们对知识理的解,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
为了加深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课文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脑中优美的图画、生动的场面及活生生的人物,笔者常设计操作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让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