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想长高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熊想长高教案
小熊想长高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熊想长高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熊想长高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懂得小树和小熊一样,也会生长变化。

3、能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活动准备:
1、配套幼儿画册、挂图。

2、幼儿有比高矮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谈话讨论,引出故事。

1、师:小朋友,今天你们早餐吃了什么呢?(幼儿回答。


2、原来都吃了那么多赋有营养的东西啊,难怪都长的这么高。

那谁来说说你是小班个子高呢还是中班个子高?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自己长高了的?
3、幼儿回答。

4、长高了就更象大班的哥哥姐姐了。

你们知道吗?有一只小熊也非常非常的想长高,就让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回事。

三、欣赏故事《小熊想长高》, 发现问题.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一遍故事。

(1)故事里有谁?
(2)小熊妈妈是怎样帮助小熊量身高的?
(3)过了很久,小熊发现自己有没有长高呢?
2、教师再次讲述故事。

(1)小熊妈妈怎样给小熊做的标记?
(2)你觉得小熊长大了吗?你从什么地方知道小熊长大的?
(3)为什么小熊长大了却还是觉得自己没有长高呢?
四、讨论问题,找出答案
1、故事中的小熊真的越长越矮了吗?
2、幼儿讨论,讲述自己发现小熊长高的方法。

3、教师小结:小熊长高了,但是小树也在长高。

而且小树长得比小熊更快,所以,那标记就变得比小熊高了。

五、启发想象,发散思维
1、小熊会慢慢地长高,小树也会慢慢地长高,小朋友也会慢慢地长高,你知道还有哪些事物会长高呢?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会长高”想象讲述其他会长高的生物和植物,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小熊想长高教案2
活动目标:
1. 在故事情境中萌发了解自己身高的愿望。

2. 在简单的`量一量、比一比中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验长大的快乐。

3. 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 课件《小熊想长高》,故事《小熊想长高》。

2. 测量幼儿身高的标尺。

3. 课件创设好活动室环境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关键提问:
1. 为什么小熊的鞋子和衣服都变小了?
2. 你们有没有长高?
二、探索体验
1. 第一次体验:了解自己去年的身高。

问:(1)请你们分别找找自己的照片,看一看自己去年有多高?
(2)老师这里有一把大尺,尺上面的彩色线条表示什么?
2.第二次体验:量量自己现在的身高。

问:大家是不是比去年高了?我们再来量一量,看看自己现在有多高?
(1) 师幼个别示范测量方法,并用儿歌小结测量方法。

(2) 幼儿示范测量方法。

(3) 自由结伴,测量身高。

3.分享交流。

问:(1)现在你有多高?比原先长高了吗?
(2)找找现在班里谁最高。

三、故事延伸
1.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熊和他的妈妈想了什么办法?
2.为什么小熊用小树来量身高会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矮?这是怎么回事啊?
反思
一、本次活动设计体现层层递进
活动的三大环节(故事导入——探索体验——故事延伸)设计巧妙,层层递进。

首先通过故事中的问题,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产生对身高“量一量、比一比”的愿望;在探索体验环节中,幼儿通过两次递进方式的体验,既获得了长高的快乐体验,又积累了正确的测量方法,活动目标达成度较好;在故事延伸的第三环节,用“问题”的形式,留下后续探索的引子,体现了探究活动由浅入深的特点。

二、细节处理体现逐步推进
第二环节“探索体验”部分的细节处理较为适宜。

先后两次让幼儿体验自己长高了,无论是内容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体现了“递进”。

让幼儿运用他们喜欢的水果标尺进行测量,既让他们学习了测量的方法,又体验到自已长高了,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实现了活动目标。

从活动现场我们也可以看出,幼儿的测量经验积累有序、逐步递进中,凸显了科学活动的价值。

三、需要调整的策略
第三个环节“故事延伸”部分,教师不易过多地担心因幼儿情绪高涨而影响班级常规,要善于抓住幼儿的探索兴趣,及时提问,如继续寻找测量参照物测量自己的身高等,引起幼儿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不可在平时的区角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和“长高”有关的书籍、故事录音,让幼儿能围绕主题继续探索;也可保留“比比谁长高了”的环境布置,以供幼儿再次体验。

小熊想长高教案3
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懂得小树和小熊一样,也会生长变化。

准备:
1、配套幼儿画册,挂图。

2、幼儿有比高矮的经验。

过程:
1、谈话讨论,引出故事
师:现在大家是中班小朋友了,你们小班时候的衣服、鞋子现在还能穿吗?为什么不能穿了?为什么衣服太短,鞋子太小了?是呀,小朋友们都长高了,小熊也非常想长高……
2、欣赏故事,简单提问
师:妈妈带小熊在什么地方做了标记?想一想,小熊真的越长越矮了吗?
3、出示挂图,再次欣赏
(1)配合挂图,教师再次讲述故事。

(2)教师提问:小熊到底长高了没有?为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长高了的?
(3)教师小结:原来,小熊长高了,但是小树也在长高。

而且小树长得比小熊更快,所以,树上的标记就变得比小熊高了。

小熊想长高教案4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理解小熊和树比高矮的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理解小树和小熊一样,也会生长变化,学说短句“××会长高”。

活动准备:
前期经验准备:有比高矮的经验。

物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比比高矮,引出故事。

重点提问
今天我们来比比高矮?
说说谁高谁矮?
小结:原来和高的人比你比较矮,和矮的人比,你比较高。

过渡:你们知道吗?有一只小熊也非常非常的想长高,就让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回事。

二、理解故事,发现问题.
1、欣赏故事1——6幅图片。

重点提问:
故事里有谁?
小熊妈妈是怎样帮助小熊量身高的?
过了很久,小熊发现自己有没有长高呢?
小结:衣服裤子变短了就说明小熊长高了。

2、欣赏故事7——8幅图片。

重点提问:
故事中的小熊真的越长越矮了吗?
你觉得小熊长大了吗?你从什么地方知道小熊长大的?
为什么小熊长大了却还是觉得自己没有长高呢?
小结:小熊长高了,但是小树也在长高。

而且小树长得比小熊更快,所以,那标记就变得比小熊高了。

三、启发想象,发散思维
1、小熊会慢慢地长高,小树也会慢慢地长高,小朋友也会慢慢地长高,你知道还有哪些事物会长高呢?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会长高”想象讲述其他会长高的生物和植物,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小熊想长高教案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高矮的关系,在情境中萌发了解自己身高的愿望。

2、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在简单的量一量、比一比中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验长大的快乐。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画。

2、测量幼儿身高的标尺。

3、事先创设好活动室环境“比一比,谁长高了”,并将每位幼儿去年的身高标注出来。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交流故事情节
1、边看图,边欣赏故事《小熊想长高》
2、交流讨论:
(1)小熊究竟长高了没有?你是怎么知道的?
(2)为什么小熊来到树下的时候,白色的标记会比它高了好多?
3、小结:原来小熊长高了,但是树也长高了。

这棵树长得比小熊快,长得高,白色标记比小熊高出了好多。

二、量一量,了解自身生长
1、说一说,寻找正确方法
提问:你们有什么测量身高的好办法可以介绍给小熊?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尺,用墙壁来测量记录我们的身高。

这些东西自己不会变,不会长,真是做标记的好地方。

2、看一看,了解自己去年的身高
利用教室环境开展体验活动:幼儿自由寻找自己的名字,看看自己去年的身高。

3、比一比,今年长高了没有
(1)幼儿自主操作体验
(2)交流:你在哪里找到了你的名字?你长高了吗?你是怎么知道,怎么测量的?
小结:看看有没有超过自己的名字卡。

(3)第二次体验:
要求:找到新的名字贴,然后在你刚才量过的地方再去量一量,用新的名字贴记录一下你现在的身高,在和小班时的比一比,自己长高了没有。

记住,背要靠紧尺、人要站得直直,手从头顶平平地划过去。

如果自己有困难,也可以请朋友帮帮忙。

三、聊一聊,体验长高的快乐
1、讨论:为什么知道自己长高了那么开心?
2、小结:我们的身高变高了,就说明我们长大了,是哥哥姐姐了,可以学做很多以前我们不会做的事情。

看来,长高真的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