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八校2012届高三3月联考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8题,每小题1.5分,共57分)
下面左图中的A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是变化的,因此A点也是移动的。
据此完成1—2题。
1. A点移到最低纬度位置时,太阳直射点。
A.可能在23°26′N上B.可能在赤道上
C.可能在66°34′S上D.可能在极圈上
2。
图中能正确表示A点运动轨迹的是
A.AB线B.CD线C.EF线D。
AF 线
读不同纬度各月昼长时间分布图,回答3-5题。
3.①②③④四条曲线相应的纬度分别是
A。
66°34′S,0°,32°N,66°34′N
B。
66°34′N,0°,32°N,66°34′S
C。
0°,66°34′S,66°34′N,
32°N
D。
32°N,66°34′S,66°34′N,0°
4.学校所在地相应曲线将通过图中a、b两
地点,原因是
A.太阳直射学校所在地
B。
太阳直射赤道
C。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这两点为南北两极点
5.曲线③相应纬度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B。
面积广大的大陆性冰川
C。
绿油油的茶园 D.成群结队的驯鹿
读右图,回答6-7题
6。
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7. 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多
下图为一示意图,读图完成8-11题。
8.若图示曲线为某谷地地形剖面图,a、b、c三处岩石年龄关系为a=c〉b,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①剖面处是背斜构造②剖面处是向斜构造
③一般中午时d气压略高于a ④深夜c地常吹山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9.若图示曲线为等高线,且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b、c、d各点气压最高的是d点②若有一小溪,其流向是b流向d
③b、d的相对高度大于a、b的相对高度④b、d处于山脊上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0.若图示曲线为近地面等压面,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d各点气压最高的是d点B.d地盛行上升气流
C.d地气流流向a D.c地气流流向b 11.若图示曲线为一月等温线,则b地位于
①北半球大陆上②北半球海洋上③南半球大陆上④南半球海洋上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简图。
回答12题。
12.上图所示区域的自然环境是
A.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少雨
B.此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
积雪融水补给
C.此区流水地貌明显
D.植被稀疏,多荒漠
13。
右图为某小岛周围海区的等盐度线分布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a,b,c的数值c最大②该岛降水西多东少
③A处可能有河流注人④该岛位于我国东部沿海
A.①⑦B。
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某地某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读图回答14-16题:
14.该地位于
A.30°S,120°E B.23。
5°N.112。
5°E
C.40°N,112。
5°E D.30°N.120°E
15.该地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较一般情况有所提前的原因是A.当日太阳辐射最大值提前B.当日午后出现阴雨天气C.当日受一高压系统控制D.当日受一暖气团控制16.此时,该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进入“梅雨季节”B.正值伏旱天气
C.正值早稻播种时节D.正值晚稻播种时节
图8表示不同自然灾害持续时间对比示意,据此回答17题
17.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自然灾害依次是
A.地震、火山喷发、洪
涝、干旱
B.火山喷发、台风、泥
石流、洪涝
C.滑坡、寒潮、风暴潮、
洪涝
D.泥石流、地震、飓风、干旱
读旅游线路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a处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作用B.流水溶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
19.发育路南石林地貌的岩石,按成因划分,
属于
A.侵入岩B.喷出岩C.变质岩D.沉积岩
下图是68°N某地在一天内太阳高度和该地某河流量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20—22
题。
20.由图可知,该河的主要补给形式
A.地下水B.雨水C.湖泊水D.冰雪融水
21.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一般都是主要的农耕区,但是该河流下游却几乎没有农业,其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不足B.气候寒冷
C.远离消费市场D.种植技术落后
2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90°E,0°) B.(150°E, 18°N
C.(90°E,18°N)D.(120°E,0°)
下图是某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06年9月23日这一天对该校附
近5米高的电线杆的影子进行测量,并绘制了电线杆影长随时间变化曲线,读图回答23——25题。
23.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为
A .种植园农业
B .水稻种植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24.该地所在地区工业布局类型是
A .煤铁复合体型
B .临海型
C .临空型
D .内陆型
25.图中电线杆影子最短的时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 .悉尼的夜景十分美丽
C .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一定大于全球一半
D .伦敦的工人正赶去上班
下图是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经线,EF 间和GH 间是陆地,FG 间主要是海洋.回答26-28题。
26.从E 至F 的地势特点是
A 。
逐渐降低
B 。
先升高后降低
C 。
逐渐升高
D.先降低后升高
27.影响F 点附近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 。
泥石流 C.飓风 D.寒潮
28.GH 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45°N
30°N
20°N
15°N
E F G H 90°
A.种植园农业
B.地中海式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
读“北纬30°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29——31题.
29。
关于三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条河流的汛期在时间上不一致B。
三地的气候特点相似
C.三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三地的植被类型相同
30. 关于以上三角洲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灌溉水源是三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三地生产的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
C。
三条河流两岸都曾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
D。
三地都有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31。
关于下列风景区地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B.贵州黄果树瀑布-—流水侵蚀地貌
C。
挪威峡湾海岸--流水侵蚀地貌D.日本富士山——火山地貌
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下
图中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
读图回答32-33题。
32.A、B、C、D中最有可能是郊区的是
A.A B.B C.C D.D
33.从城市地域形态来看,C处是
A.集中式B.组团式C.分散式D.条带式
下图为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34—36题。
34.该山峰可能位于
A.阴山山脉B.安第斯山脉南段C。
天山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
35.该山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
A.热量高于南坡B.降水多于南坡C光照多于南坡D.海拔低于南坡
36.关于该山峰雪线高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B.北坡气温高降水多雪线低C南坡气温低降水多雪线高D.北坡气温低降水少雪线低
下图为两个临海国家的局部区域图。
读图回答37-38题
37.两国家分别以经济作用P,、P2为原料的工业是
A.橡胶工业、制糖工业
B.饮品工业、麻纺工业
C.造纸工业、医药工业
D.印染工业、棉纺工业
38.洋流L1与L2流向不一致
时,下列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
A.地中海沿岸地区多雨
B.塔里木河处于枯水期
C.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D.珠穆朗玛峰雪线偏高
二.综合题(共3道大题,共43分)
39. 读右面的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3分)(1)根据图中箭头判断,此时,d处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控制亚欧大陆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东南
沿海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海域表层海水流向是___________。
(3)E处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其成因主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
(4)c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a到d变化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
(5)A、B、C、D四地的盐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15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当③⑥两地同时日出时,一艘自东向西经A海峡的轮船,其航行情况为(选择填空)( )
A.顺风顺水
B. 顺风逆水
C. 逆风顺水D。
逆风逆水
该船上最有可能装载的能源资源是___ 。
此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①地的潜水位为一年中最低值B.牧民把羊赶到天山森林带以上的牧场放牧
C.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收割季节D.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2)④⑤两地尽管纬度相同,但在气候上却有很大差异,请说出两地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形成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
(8分)
(3)近年来在③半岛的东北部地区出现大面积酸雨,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4分)
41.(15分)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分析图中20℃等温线在①、②两地向南弯曲的原因.(6分)(2)判断图中M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其主要区位因素.(5分)(3)简述图中工业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4分)
月考地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8题,每小题1.5分,共57分)
1—5 AAABC 6—10 DDCAB 11—15 ADBDB 16—20 CACDD
21—25 BCDAC 26—30 ACACB 31-35 CBDCB 36—38 ABD
二.综合题(共43分)
39. (13分)
(1)炎热干燥,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台风,旱涝(4分)(2)由印度洋流向红海(1分)
(3)热带雨林,受东南信风和暖流,地形抬升影响(4分)
(4)热带荒漠带,从赤道到两极,热量(3分)
(5)D>c>B>A(1分)
40。
(15分)
(1)D,(1分)石油,(1分)C (1分)
(2)④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2分)⑤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形成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是:④地:北美东部拉布拉多半岛由于受北美洲地形的影响,冬季受从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很大,(1分)附近又有拉布拉多寒流流经,起到了降温的作用,(1分)所以冬季气温较低;⑤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1分)再加上附近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起到了增温的作用,(1分)所以冬季比较温暖。
(3)由于西欧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从而释放出大量的酸性气体,(2分)此地气候湿润,(1分)又位于西风带内,西南风把这些酸性气体吹到东北部上空,(1分)从而形成
大面积的酸雨
41.(15分)
(1)(6分)此时南半球为夏季(2分)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位于大陆上的①地比同纬度海洋上的气温高;(2分)②地有暖流经过,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2分)
(2)(5分)大牧场放牧业(2分)M地位于气候温和,草类茂盛的潘帕斯草原;(1分)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1分)距海港近,运输便利,有利于大牧场的商品经营。
(1分)
(3)(4分)该地区邻近铁矿产地;(1分)海运便利;(1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1分)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