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说疑原文与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非子·说疑原文与翻译
凡治之大者,非谓其赏罚之当也。

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谓明也。

•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人者也,非能生功止过者也。

是故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今世皆曰:“尊主安国者,•必以仁义智能〞,而不知卑主危国者之必以仁义智能也。

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

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知用民之法也。

凡术也者,•主之所以执也;法也者,官之所以师也。

然使郎中日闻道于郎门之外,•以至于境内日见法,又非其难者也。

国的大事,不仅仅指的赏罚得当。

赏无功的人,罚无罪的人,不能称作明察。

赏有功的人,罚有罪的人,且全无遗漏,作用仅仅局限在个别人身上,并不能起鼓励立功和禁止犯罪的作用。

因此,禁止奸邪的方法,首要的是禁止奸邪的思想,其次是禁止奸邪的言论,再次是禁止奸邪的行为。

现在世上的人都说“给君主带来尊崇,国家带来安定的,必然要靠仁义智能〞,却不知道导致君主卑下、国家危乱的,必定因为仁义智能。

所以掌握法术的君主,据弃仁义,废除智能,用法来使人服从。

因此声誉远播而名震四海,百姓太平而国家安定,在于君主懂得使用民众的方法。

一般而论,术是君主应该掌握的,法是官吏应该遵循的。

既然这样,那么派遣侍从官员每天把法治的道理传到达宫门之外,直到境内的民众每天都看到法令,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昔者有扈氏有失度,讙兜氏有孤男,三苗有成驹,桀有侯侈,•纣有崇侯虎,晋有优施,此六人者,亡国之臣也。

言是如非,言非如是,内险以贼,其外小谨,以征其善;称道往古,使良事沮;善禅其主,以集精微,•乱之以其所好:此夫郎中左右之类者也。

往世之主,有得人而身安国存者,有得人而身危国亡者。

得人之名一也,而利害相千万也,
•故人主左右不可不慎也。

为人主者诚明于臣之所言,那么别贤不肖如黑白矣。

过去有扈氏有个臣子叫失度,兜氏有个臣子叫孤男,三苗有个臣子叫成驹,夏桀有个臣子侯侈,商封有个臣子叫崇侯虎,晋国有个臣子叫优施,这六个人都是导致国家灭亡的臣子。

他们把是说成非,把非说成是,内心阴险毒辣,外表小心谨慎,用以说明自己善良;称颂远古,使好事变坏;善于控制君主,收集君主隐微的意向,以投合君主的爱好来扰乱君主:这些都是郎中官和左右侍从一类的人。

以往的君主,有的得到大臣后身安国存,有的得到大臣后身危国亡。

得到大臣这一点是相同的,但利弊相差极大,所以君主对于左右近臣不能不加倍小心。

做君主确实实能明察臣子说的话,那么区别贤与不贤的人就像区别黑白那样清楚了。

假设夫许由、续牙、晋伯阳、秦颠颉、卫侨如、狐不稽、重明、董不识、卞随、务光、伯夷、叔齐,此十二者,皆上见利不喜,下临难不恐,或与之天下而不取,有萃辱之名,那么不乐食谷之利。

夫见利不喜,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

此十二人者,或伏死于窟穴,•或槁死于草木,或饥饿于山谷,或沉溺于水泉。

有如此,先古圣王皆不能臣,当今之世,将安用之?
至于许由、续牙、晋伯阳、秦颠颉、卫侨如、狐不稽、重明、董不识、卞随、务光、伯夷、叔齐,这十二个人,都是见利不动心,临危不惧的。

有的给他天下都不接受,一旦遇到劳苦和屈辱,就不愿要官府的俸禄。

见利不动心的人,即使君主厚赏,也不能勉励他;临危不惧的人,即使君主重罚,也不能镇服他:这叫做不服从命令的人。

这十二个人,有的隐居而死在山洞里,有的枯槁而死在荒野上,有的在深山里饿死,有的投水自尽。

有了这样的人,古代的圣王都不能让他们做臣,当今之
世,又用他们派何用场?
假设夫关龙逄、王子比干、随季梁、陈泄冶、楚申胥、吴子胥,此六人者,•皆疾争强谏以胜其君。

言听事行,那么如师徒之势;一言而
不听,一事那么不行,•那么陵其主以语,待之以其身,虽死家破,要
领不属,手足异处,不难为也。

如此臣者,先古圣王皆不能忍也,当今之时,将安用之?
至于夏桀时的关龙逢,商纣时的五子比干、随国的季梁、陈国的泄治、楚国的申胥、吴国的伍子胥,这六个人,都凭剧烈争辩或强行劝谏来压服君主。

如果君主采用他们的主张处理政事,就会出现如同师徒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君主对他们如果有一句话语不听从,一件事情不照力、,他们就用强硬的措施来侮辱君主;豁出命来等待处理,即使家破人亡,腰斩两段,手脚异处,做来也不畏惧。

像这样的臣子,古代的圣王都不能容忍,当今之世,又怎么用他们呢?
假设夫齐田恒、宋子罕、鲁季孙意如、晋侨如、卫子南劲、郑太宰欣、楚白公、周单荼、燕子之,此九人者之为其臣也,皆朋党比周以事其君,隐正道而行私曲,上逼君,下乱治,援外以挠内,亲下以谋上,不难为也。

如此臣者,•唯圣王智主能禁之,假设夫昏乱之君,能见之乎?
至于齐国的田常、宋国的子罕、鲁国的季孙如意、晋国的孙侨如、卫国的子南劲、郑国的太宰欣,楚国的白公胜、周国的单荼、燕国的子之,这九个人作为臣子,他们的行事,都是结党营私来侍奉君主,不走正道而大搞谋私的勾当,对上威逼君主,对下破坏国家安定,勾结外国势力来扰乱国内政事,拉拢下属来对付君主,做来毫无顾忌,像这样的
臣子,只有圣王明主才能予以控制,至于昏君乱主,能看得出来吗?
假设夫后稷、皋陶、伊尹、周公旦、太公望、管仲、隰朋、百里奚、蹇叔、•舅犯、赵襄、范蠡、大夫种、逢同、华登,此十五人者为其臣也,皆夙兴夜寐,•单身贱体,竦心白意;明刑辟、治官职以事其君,进善言、•通道法而不敢矜其善,有成功立事而不敢伐其劳;不难破家以便国,杀身以安主,•以其主为高天泰山之尊,而以其身为壑谷洧之卑;主有明名广誉于国,而身不难受壑谷洧之卑。

•如此臣者,虽当昏乱之主尚可致功,况于显明之主乎?此谓霸王之佐也。

至于后稷、皋陶、伊尹、周公旦、太公望、管仲、隰朋、百里奚、蹇叔、舅犯、赵衰、范蠢、文种、逢同、华登,这十五个人作为臣子,他们的行事,都是早起晚睡,自谦自卑,恭敬地表白自己的心意;严明地执行刑法、优异地干好职事来侍奉自己的君主,进献好的建议、通晓统治法术而不敢自我夸耀,立了功成了事也不敢自表劳苦;为了国家利益,不惜家庭残破,为了君主平安,不惜献出生命;把君主看成上天和泰山一样尊贵,把自身看成谷底和河床一样低下;君主在全国有美好的名声和广泛的声誉,而自己安于接受谷底和河床一样低下的地位。

像这样的臣子,即使遇到昏君乱主仍可建立功业,何况遇到贤明君主呢?这就叫做霸王的助手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