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完整版汪应洛主编课后题答案

合集下载

系统工程 完整版 汪应洛主编课后题答案

系统工程 完整版 汪应洛主编课后题答案

第四章 7 解:(c):S=( S 1, S 2, S 3, S 4, S 5, S 6, S 7)R b= (S 2 , S 3 ),( S 2 , S 4 ), ( S 3 , S 1 ), ( S 3 , S 4 ), ( S 3 , S 5 ) , ( S 3 , S 6 ), (S 3, S 7) , (S 4, S 1) , ( S 5 , S 3 ) , ( S 7, S 4 ), (S 7, S 6)⎥⎥⎥⎥⎥⎥⎥⎥⎥⎦⎤⎢⎢⎢⎢⎢⎢⎢⎢⎢⎣⎡=0101000000000000001000000001111100100011000000000A ⎥⎥⎥⎥⎥⎥⎥⎥⎥⎦⎤⎢⎢⎢⎢⎢⎢⎢⎢⎢⎣⎡=1101001010000011111010001001111110111111110000001M =(A+I)2 ⎥⎥⎥⎥⎥⎥⎥⎥⎦⎤⎢⎢⎢⎢⎢⎢⎢⎢⎣⎡=111001010000001001111101111111000001'M解:⎥⎥⎥⎥⎥⎥⎥⎥⎥⎥⎥⎥⎦⎤⎢⎢⎢⎢⎢⎢⎢⎢⎢⎢⎢⎢⎣⎡=100000000110000000111100111110100000110111001110001000110000101110001010110000001M9、(2)解:规范方法:所以设B 中元素Bu=3、Bv=6R(3)={ 1,2,3,4}、R(6)={ 2,4,5,6,7,8}R(3)∩R(6)={ 1,2、3,4} ∩ {2,4,5,6,7,8} ≠φ,故区域不可分解 2将满足C =R 的元素2,8挑出作为第1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4挑出作为第2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1,5挑出作为第3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3,7挑出作为第4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6挑出作为第5级 将M 按分级排列:⎥⎥⎥⎥⎥⎥⎥⎥⎥⎥⎥⎦⎤⎢⎢⎢⎢⎢⎢⎢⎢⎢⎢⎢⎣⎡⎥⎥⎥⎥⎥⎥⎥⎥⎥⎥⎥⎦⎤⎢⎢⎢⎢⎢⎢⎢⎢⎢⎢⎢⎣⎡=110101110101011100101101000101010000110100000101000000100000000167351482M提取骨架矩阵如下:⎥⎥⎥⎥⎥⎥⎥⎥⎥⎥⎥⎦⎤⎢⎢⎢⎢⎢⎢⎢⎢⎢⎢⎢⎣⎡⎥⎥⎥⎥⎥⎥⎥⎥⎥⎥⎥⎦⎤⎢⎢⎢⎢⎢⎢⎢⎢⎢⎢⎢⎣⎡=01000000000100100000100000000100000001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67351482'A(1) 实用方法:⎥⎥⎥⎥⎥⎥⎥⎥⎥⎤⎢⎢⎢⎢⎢⎢⎢⎢⎢⎣⎥⎥⎥⎥⎥⎥⎥⎥⎥⎥⎥⎦⎤⎢⎢⎢⎢⎢⎢⎢⎢⎢⎢⎢⎣⎡=1101100100100100100000000000067351482M建立其递阶结构模型同上。

系统工程 [完整版] 汪应洛主编课后题答案

系统工程 [完整版]  汪应洛主编课后题答案

第四章 7 解:(c):S=( S 1, S 2, S 3, S 4, S 5, S 6, S 7)R b = (S 2 , S 3 ),( S 2 , S 4 ), ( S 3 , S 1 ), ( S 3 , S 4 ), ( S 3 , S 5 ) , ( S 3 , S 6 ), (S 3, S 7) , (S 4, S 1) , ( S 5 , S 3 ) , ( S 7, S 4 ), (S 7, S 6)⎥⎥⎥⎥⎥⎥⎥⎥⎥⎦⎤⎢⎢⎢⎢⎢⎢⎢⎢⎢⎣⎡=0101000000000000001000000001111100100011000000000A ⎥⎥⎥⎥⎥⎥⎥⎥⎥⎦⎤⎢⎢⎢⎢⎢⎢⎢⎢⎢⎣⎡=1101001010000011111010001001111110111111110000001M =(A+I)2 8、根据下图建立系统的可达矩阵 V V A AA V V A V V V AV V(A)A V (V) V V V A V (V) V 解:⎥⎥⎥⎥⎥⎥⎥⎥⎥⎥⎥⎥⎦⎤⎢⎢⎢⎢⎢⎢⎢⎢⎢⎢⎢⎢⎣⎡=100000000110000000111100111110100000110111001110001000110000101110001010110000001M9、(2)解:规范方法: 1、 区域划分S i R(S i ) A(S i ) C(S i ) E (S i ) BP 1P 2P 3P 4P 5 P 6P 7P 8P 9(S i) 11,2,4 1,3 1 12 22 2 1,2,3,4,5,6,731,2,3,4 3 3 3442,4 1,2,3,4,5,6,752,4,5 5,6,7 56 6 662,4,5,6,7,872,4,5,7,8 6,7 78 8 6,7,8 8 8因为B(S)={3,6}所以设B中元素Bu=3、Bv=6R(3)={ 1,2,3,4}、R(6)={ 2,4,5,6,7,8}R(3)∩R(6)={ 1,2、3,4} ∩{2,4,5,6,7,8} ≠φ,故区域不可分解2级位划分S i R(S i)A(S i)C(S i)C(S i)=R(S i) 11,2,4 1,3 1 12 22 2 1,2,3,4,5,6,731,2,3,4 3 3 34 442,4 1,2,3,4,5,6,752,4,5 5,6,7 5 56 6 762,4,5,6,7,872,4,5,7,8 6,7 78 8 6,7,8 8将满足C=R的元素2,8挑出作为第1级将满足C=R的元素4挑出作为第2级将满足C=R的元素1,5挑出作为第3级将满足C=R的元素3,7挑出作为第4级将满足C =R 的元素6挑出作为第5级 将M 按分级排列: 提取骨架矩阵如下:建立其递阶结构模型如下:(1) 实用方法:建立其递阶结构模型同上。

系统工程课后题答案

系统工程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部分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风险——是用危险概率及危险严重度表示的可能损失;是对认识主体可能发生灾害的后果的定量描述,是一定时期产生灾害事件的概率与有害事件危及势的乘积。

(危及势是系统功能残缺或丧失后造成的损害的总和。

)风险度——是衡量危险性的指标,也叫风险率。

系统——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得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得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度——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标准,它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安全——是指在系统使用的周期内,应用科学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原理,鉴别危险性并使风险减少到最小限度,从而使系统在操作效率、耗费时间和投资范围内,达到最佳安全的状态;是一个相对的状态概念,是认识主体在某一限度内受到损伤和威胁的状态。

安全系统——在一个工程系统运行、维修以致废弃时都需要有各种手段(包括设施和措施)保证系统的上述工作得以安全进行,这些设施和措施的总和便构成系统中的安全分系统,也可简称安全系统。

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1.系统安全分析的含义、目的和任务是什么?系统安全分析含义:是从安全角度对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系统安全分析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查明系统中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消除系统故障或事故。

系统安全分析内容:(1)对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

(2)对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他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3)对能够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制或根除某种特殊危险因素的措施进行分析。

(4)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最好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

(5)对不能根除的危险因素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调查和分析。

系统工程复习资料及题库(含答案)(汪应洛)

系统工程复习资料及题库(含答案)(汪应洛)

系统⼯程复习资料及题库(含答案)(汪应洛)系统⼯程复习题答案第⼀章⼀、.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系统⼯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法处理⼤型复杂系统的问题,⽆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的看成是⼀类⼯程实践,统称为系统⼯程。

.⾃然系统:⾃然系统主要指由⾃然物(动物、植物、矿物、⽔资源等)所⾃然形成的系统,像海洋系统、矿藏系统等。

.⼈造系统:⼈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标,通过⼈的主观努⼒所建成的系统,如⽣产系统、管理系统等。

.实体系统:凡是以矿物、⽣物、机械和⼈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实体系统。

.概念系统: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概念系统。

⼆、.管理系统是⼀种组织化的复杂系统。

( ).⼤型⼯程系统和管理系统是两类完全不同的⼤规模复杂系统。

( ).系统的结构主要是按照其功能要求所确定的。

( ).层次结构和输⼊输出结构或两者的结合是描述系统结构的常⽤⽅式。

( )三、简答.为什么说系统⼯程时⼀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答:系统⼯程是以研究⼤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门交叉学科。

它是把⾃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法、策略和⼿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们的⽣产、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法和电⼦计算机等技术⼯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的,以便最充分填发挥⼈⼒、物⼒的潜⼒,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系统⼯程在⾃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座沟通的桥梁。

现代数学⽅法和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程,为社会科学研究增加了极为有⽤的定量⽅法、模型⽅法、模拟实验⽅法和优化⽅法。

《系统工程》课后习题第一章答案

《系统工程》课后习题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1.举例说明什么是系统,系统具有哪些特性。

系统可被定义为具有一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由许多要素或构成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

由此可见,一台机器、一个部门、一项计划、一个研究项目、一种组织、一套制度都可看成一个系统。

从系统的定义可以看出,所有系统都具有共同的特性:①层次性;②整体性;③集合性;④相关性;⑤目的性;⑥环境适应性。

2.系统工程研究的系统除具有一般系统的特性外,还具有哪些特性?作为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还必须具有以下特性:①可控性;②动态性;③复杂性;④自律性。

3.按照系统存在的形态和性质,举例说明系统有哪些类型。

按照系统在自然界存在的形态和性质,系统可分为以下类型:①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②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③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④控制系统与行为系统;⑤孤立系统、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⑥因果系统和目的系统;⑦普通系统与大系统;⑧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⑨面向对象区分的各种系统形态。

4.举例分析管理系统具有的特点。

管理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系统的特征外,还有如下几个特点:①管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多重反馈结构的社会系统;②管理系统往往是一个非线性的系统;③管理系统中各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时滞;④管理系统中原因和结果具有一定的分离性;⑤管理系统具有明显的组织结构特性。

5.从系统的角度看,一个工业企业具有哪些系统特征?从经营决策的角度来看,现代工业企业表现出以下系统特征:①工业企业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②工业企业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③工业企业是一个具有自适应能力的动态系统;④工业企业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⑤工业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

6.简述系统科学、系统学和系统工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系统科学是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列的基础科学,是一门独立于其他各门科学的学科。

系统科学是在研究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和一般系统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从系统科学这一类研究系统的基础科学出发,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组成一系列研究系统共同问题的技术科学,这些科学统称为系统学。

系统工程课后题答案 汪应洛主编

系统工程课后题答案 汪应洛主编

2、简述企业设备管理机构的职能及企业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

答:⑴企业设备管理机构的职能为:1.负责企业的设备资产管理,使其保持安全、稳定、正常、高效的运转,以保证生产的需要。

2.负责企业的动力等公用工程系统的运转,保证生产的电力热力、能源等的需要。

3.制定设备检修和改造更新计划,制订本企业的设备技术及管理的制度、规程。

4.负责企业生产设备的维护、检查、监测、分析、维修,合理控制维修费用,保持设备的可靠性,发挥技术效能,产生经济效益。

5.负责企业设备的技术管理。

设备是技术的综合实体,需要机械、电气、仪表、自动控制、热工等专业技术的管理与维修。

同时还要执行国家部门制定的有关特种设备的安全、卫生、环保等监察规程、制度。

6.负责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参加对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投产、维护、检修、改造、更新的全过程管理。

做出经济技术分析评价。

7.管理设备的各类信息,包括设备的图样、资料、故障及检修档案,各类规范和制度,并根据设备的动态变化修改其内容。

⑵企业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1.具体组织贯彻企业有关设备使用、维护、检修以及动能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计划和决定。

把企业对规定的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维修费用、动能消耗等指标分解到生产工段和维修组同,保证指标的实现;2.建立车间的设备台帐、卡片,负责新设备安装与设备修理完工后的验收,办理设备封存、启封、企业内部调动、报废等手续;3.负责组织定期维护保养、定期检查,故障排除及项修计划的完成。

开展设备状况检查,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4.参加车间设备改造更新方案的审查;5.组织设备维护保养竞赛活动,定期进行检查、评比;6.负责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并组织抢修,及时上报事故报告;7.有权制止违章操作。

发现严重带病运转的设备,有权提出停止使用的意见并报主管领导决定。

4.组织操作工人学习、执行操作规程,保证生产作业现场的设备整齐、清洁、安全运行8.贯彻国家和企业有关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设备资产完整,负责实现本单位有关设备的经济技术指标;9.认真执行设备维修计划,实行设备预防维修。

《系统工程》王应洛第四版习题解答

《系统工程》王应洛第四版习题解答

系统工程第四版习题解答第三章 系统模型与模型化21. 给定描述系统基本结构的有向图,如图3-16a 、b 所示。

要求: (1)写出系统要素集合S 及S 上的二元关系集合b R 。

(2)建立邻接矩阵A 、可达矩阵M 及缩减矩阵M '。

解:(2)3-16a : 规范方法:⎥⎥⎥⎥⎥⎥⎦⎤⎢⎢⎢⎢⎢⎢⎣⎡=0111000000010000010010010A ,⎥⎥⎥⎥⎥⎥⎦⎤⎢⎢⎢⎢⎢⎢⎣⎡=1111001000011000111011111M ,M M ='所以系统无法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区域,即}5,4,3,2,1{)(==∏P S 。

⎥⎥⎥⎥⎥⎥⎦⎤⎢⎢⎢⎢⎢⎢⎣⎡=11110010000110001110111115432154321)(P M}1{},5{},2{},3{},4{,,,,)(54321==∏L L L L L P⎥⎥⎥⎥⎥⎥⎦⎤⎢⎢⎢⎢⎢⎢⎣⎡=11111011110011100011000011523415234)(54321L L L L L L M ③提取骨架矩阵⎥⎥⎥⎥⎥⎥⎦⎤⎢⎢⎢⎢⎢⎢⎣⎡=''1100011000011000011000011523415234)(54321L L L L L L M ⎥⎥⎥⎥⎥⎥⎦⎤⎢⎢⎢⎢⎢⎢⎣⎡=-''='01000001000001000001000001523415234)(54321L L L L L I L M A ④绘制多级递阶有向图实用方法:缩减矩阵⎥⎥⎥⎥⎥⎥⎦⎤⎢⎢⎢⎢⎢⎢⎣⎡=='11110010000110001110111115432154321M M⎥⎥⎥⎥⎥⎥⎦⎤⎢⎢⎢⎢⎢⎢⎣⎡='11111011110011100011000011523415234)(54321L L L L L L M3-16b :规范方法:⎥⎥⎥⎥⎥⎥⎥⎥⎦⎤⎢⎢⎢⎢⎢⎢⎢⎢⎣⎡=000000000011100010000000001000010100A ,⎥⎥⎥⎥⎥⎥⎥⎥⎦⎤⎢⎢⎢⎢⎢⎢⎢⎢⎣⎡=100000111111101010000100101010111111Mφ≠=⋂=⋂}5,1{}6,5,4,2,1{}5,3,1{)()(63S A S A所以系统无法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区域,即}6,5,4,3,2,1{)(==∏P S 。

系统工程复习资料及试题库[含答案解析][汪应洛]

系统工程复习资料及试题库[含答案解析][汪应洛]

系统工程复习题答案第一章一、1.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系统工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3.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主要指由自然物(动物、植物、矿物、水资源等)所自然形成的系统,像海洋系统、矿藏系统等。

4.人造系统:人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

5.实体系统:凡是以矿物、生物、机械和人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实体系统。

6.概念系统: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概念系统。

二、1.管理系统是一种组织化的复杂系统。

( T )2.大型工程系统和管理系统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 F )3.系统的结构主要是按照其功能要求所确定的。

( F )4.层次结构和输入输出结构或两者的结合是描述系统结构的常用方式。

( T)三、简答1.为什么说系统工程时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答: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人们的生产、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的,以便最充分填发挥人力、物力的潜力,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系统工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工程,为社会科学研究增加了极为有用的定量方法、模型方法、模拟实验方法和优化方法。

系统工程第一张课后习题答案

系统工程第一张课后习题答案

摘要:系统是系统科学中的最重要的概念。

首先对这一概念的起源进行了简略介绍,然后分别论述了这一概念的发展,说明了系统一般属性含义,归纳出了若干系统的思想观点;介绍了管理系统的特点,分析了现代管理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的原因;总结了系统工程的特点;说明了系统科学体系及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最后讨论了系统工程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工程管理、管理系统、、系统科学体系、系统概念、系统工程参考文献:[1] 钱学森等著,论系统工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 王众托,系统工程引论 [M]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3] 孙东川,林永福,孙凯等,系统工程引论 [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汪应洛,系统工程 [M].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 维基百科系统科学以系统为研究对象,那么系统自然就成了系统科学中的最重要的概念。

一、系统概念的起源系统概念是整个系统科学体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理论支点。

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系统一词 在中国古代是指联属。

《辞源》上讲“自上连属于下谓为系。

”《易经》中的《系辞》据宋代朱熹的解释“本谓文王周公之辞系于卦爻之下者。

”这里的“系”就是联属的意思。

汉代班固的《东都赋》中有与系统相接近的词句“系唐统接汉绪。

”清乾隆年间的段玉裁也曾指出“系者垂统于上而承于下也。

”在西方系统一词的出现也很早。

二、系统概念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初级阶段。

这是西方系统概念的产生阶段。

第二阶段,德国古典哲学阶段。

德国古典哲学家对知识的系统性原理进行过研究。

第三阶段再度诞生阶段。

这是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的。

那时马克思和达尔文已经将整体地研究过的像社会按照马克思的定义有机的系统和生物进化这样复杂的对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了。

第四阶段科学的系统概念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

进入这一时期之后系统概念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哲学概念它开始逐步向各个具体科学领域渗透。

系统工程 [完整] 汪应洛主编课后题答案

系统工程 [完整]  汪应洛主编课后题答案

第四章7 解:(c):S=( S 1, S 2, S 3, S 4, S 5, S 6, S 7)R b= (S 2 , S 3 ),( S 2 , S 4 ), ( S 3 , S 1 ), ( S 3 , S 4 ), ( S 3 , S 5 ) , ( S 3 , S 6 ), (S 3, S 7) ,(S 4, S 1) , ( S 5 , S 3 ) , ( S 7, S 4 ), (S 7, S 6)⎥⎥⎥⎥⎥⎥⎥⎥⎥⎦⎤⎢⎢⎢⎢⎢⎢⎢⎢⎢⎣⎡=0101000000000000001000000001111100100011000000000A ⎥⎥⎥⎥⎥⎥⎥⎥⎥⎦⎤⎢⎢⎢⎢⎢⎢⎢⎢⎢⎣⎡=1101001010000011111010001001111110111111110000001M =(A+I)2 ⎥⎥⎥⎥⎥⎥⎥⎥⎦⎤⎢⎢⎢⎢⎢⎢⎢⎢⎣⎡=111001010000001001111101111111000001'M8、根据下图建立系统的可达矩阵解:⎥⎥⎥⎥⎥⎥⎥⎥⎥⎥⎥⎥⎦⎤⎢⎢⎢⎢⎢⎢⎢⎢⎢⎢⎢⎢⎣⎡=100000000110000000111100111110100000110111001110001000110000101110001010110000001M9、(2)解:规范方法:1、 区域划分因为B(S)={3,6}所以设B 中元素Bu=3、Bv=6R(3)={ 1,2,3,4}、R(6)={ 2,4,5,6,7,8}R(3)∩R(6)={ 1,2、3,4} ∩ {2,4,5,6,7,8} ≠φ,故区域不可分解2将满足C =R 的元素2,8挑出作为第1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4挑出作为第2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1,5挑出作为第3级将满足C =R 的元素3,7挑出作为第4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6挑出作为第5级 将M 按分级排列:⎥⎥⎥⎥⎥⎥⎥⎥⎥⎥⎥⎦⎤⎢⎢⎢⎢⎢⎢⎢⎢⎢⎢⎢⎣⎡⎥⎥⎥⎥⎥⎥⎥⎥⎥⎥⎥⎦⎤⎢⎢⎢⎢⎢⎢⎢⎢⎢⎢⎢⎣⎡=110101110101011100101101000101010000110100000101000000100000000167351482M提取骨架矩阵如下:⎥⎥⎥⎥⎥⎥⎥⎥⎥⎥⎥⎦⎤⎢⎢⎢⎢⎢⎢⎢⎢⎢⎢⎢⎣⎡⎥⎥⎥⎥⎥⎥⎥⎥⎥⎥⎥⎦⎤⎢⎢⎢⎢⎢⎢⎢⎢⎢⎢⎢⎣⎡=111111167351482'A建立其递阶结构模型如下:(1)实用方法:(2)⎥⎥⎥⎥⎥⎥⎥⎥⎥⎤⎢⎢⎢⎢⎢⎢⎢⎢⎢⎣⎥⎥⎥⎥⎥⎥⎥⎥⎥⎥⎥⎦⎤⎢⎢⎢⎢⎢⎢⎢⎢⎢⎢⎢⎣⎡=1111111167351482M建立其递阶结构模型同上。

系统工程复习资料及题库(含答案)(汪应洛)

系统工程复习资料及题库(含答案)(汪应洛)

系统工程复习题答案第一章一、1.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系统工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3.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主要指由自然物(动物、植物、矿物、水资源等)所自然形成的系统,像海洋系统、矿藏系统等。

4.人造系统:人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

5.实体系统:凡是以矿物、生物、机械和人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实体系统。

6.概念系统: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概念系统。

二、1.管理系统是一种组织化的复杂系统。

( T )2.大型工程系统和管理系统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 F )3.系统的结构主要是按照其功能要求所确定的。

( F )4.层次结构和输入输出结构或两者的结合是描述系统结构的常用方式。

( T)三、简答1.为什么说系统工程时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答: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人们的生产、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的,以便最充分填发挥人力、物力的潜力,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系统工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工程,为社会科学研究增加了极为有用的定量方法、模型方法、模拟实验方法和优化方法。

系统工程 [完整版] 汪应洛主编课后题答案(精编文档).doc

系统工程 [完整版]  汪应洛主编课后题答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四章7 解:(c):S=( S 1, S 2, S 3, S 4, S 5, S 6, S 7)R b= (S 2 , S 3 ),( S 2 , S 4 ), ( S 3 , S 1 ), ( S 3 , S 4 ), ( S 3 , S 5 ) , ( S 3 , S 6 ), (S 3, S 7) ,(S 4, S 1) , ( S 5 , S 3 ) , ( S 7, S 4 ), (S 7, S 6)⎥⎥⎥⎥⎥⎥⎥⎥⎥⎦⎤⎢⎢⎢⎢⎢⎢⎢⎢⎢⎣⎡=0101000000000000001000000001111100100011000000000A ⎥⎥⎥⎥⎥⎥⎥⎥⎥⎦⎤⎢⎢⎢⎢⎢⎢⎢⎢⎢⎣⎡=1101001010000011111010001001111110111111110000001M =(A+I)2 ⎥⎥⎥⎥⎥⎥⎥⎥⎦⎤⎢⎢⎢⎢⎢⎢⎢⎢⎣⎡=111001010000001001111101111111000001'M8、根据下图建立系统的可达矩阵解:⎥⎥⎥⎥⎥⎥⎥⎥⎥⎥⎥⎥⎦⎤⎢⎢⎢⎢⎢⎢⎢⎢⎢⎢⎢⎢⎣⎡=100000000110000000111100111110100000110111001110001000110000101110001010110000001M9、(2)解:规范方法:1、 区域划分因为B(S)={3,6}所以设B中元素Bu=3、Bv=6R(3)={ 1,2,3,4}、R(6)={ 2,4,5,6,7,8}R(3)∩R(6)={ 1,2、3,4} ∩ {2,4,5,6,7,8} ≠φ,故区域不可分解2级位划分将满足C=R的元素4挑出作为第2级将满足C =R 的元素1,5挑出作为第3级将满足C =R 的元素3,7挑出作为第4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6挑出作为第5级 将M 按分级排列:⎥⎥⎥⎥⎥⎥⎥⎥⎥⎥⎥⎦⎤⎢⎢⎢⎢⎢⎢⎢⎢⎢⎢⎢⎣⎡⎥⎥⎥⎥⎥⎥⎥⎥⎥⎥⎥⎦⎤⎢⎢⎢⎢⎢⎢⎢⎢⎢⎢⎢⎣⎡=110101110101011100101101000101010000110100000101000000100000000167351482M提取骨架矩阵如下:⎥⎥⎥⎥⎥⎥⎥⎥⎥⎥⎥⎦⎤⎢⎢⎢⎢⎢⎢⎢⎢⎢⎢⎢⎣⎡⎥⎥⎥⎥⎥⎥⎥⎥⎥⎥⎥⎦⎤⎢⎢⎢⎢⎢⎢⎢⎢⎢⎢⎢⎣⎡=01000000000100100000100000000100000001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67351482'A 建立其递阶结构模型如下:(1)(2)⎥⎥⎥⎥⎥⎥⎥⎥⎥⎥⎤⎢⎢⎢⎢⎢⎢⎢⎢⎣⎥⎥⎥⎥⎥⎥⎥⎥⎥⎥⎥⎦⎤⎢⎢⎢⎢⎢⎢⎢⎢⎢⎢⎢⎣⎡=11011001001001000000000000067351482M建立其递阶结构模型同上。

系统工程_[完整版]_汪应洛主编课后题问题详解

系统工程_[完整版]_汪应洛主编课后题问题详解

第四章7 解:(c):S=( S 1, S 2, S 3, S 4, S 5, S 6, S 7)R b= (S 2 , S 3 ),( S 2 , S 4 ), ( S 3 , S 1 ), ( S 3 , S 4 ), ( S 3 , S 5 ) , ( S 3 , S 6 ), (S 3, S 7) ,(S 4, S 1) , ( S 5 , S 3 ) , ( S 7, S 4 ), (S 7, S 6)⎥⎥⎥⎥⎥⎥⎥⎥⎥⎦⎤⎢⎢⎢⎢⎢⎢⎢⎢⎢⎣⎡=0101000000000000001000000001111100100011000000000A ⎥⎥⎥⎥⎥⎥⎥⎥⎥⎦⎤⎢⎢⎢⎢⎢⎢⎢⎢⎢⎣⎡=1101001010000011111010001001111110111111110000001M =(A+I)2 ⎥⎥⎥⎥⎥⎥⎥⎥⎦⎤⎢⎢⎢⎢⎢⎢⎢⎢⎣⎡=111001010000001001111101111111000001'M8、根据下图建立系统的可达矩阵解:⎥⎥⎥⎥⎥⎥⎥⎥⎥⎥⎥⎥⎦⎤⎢⎢⎢⎢⎢⎢⎢⎢⎢⎢⎢⎢⎣⎡=100000000110000000111100111110100000110111001110001000110000101110001010110000001M9、(2)解:规方法:1、 区域划分因为B(S)={3,6}所以设B 中元素Bu=3、Bv=6R(3)={ 1,2,3,4}、R(6)={ 2,4,5,6,7,8}R(3)∩R(6)={ 1,2、3,4} ∩ {2,4,5,6,7,8} ≠φ,故区域不可分解2将满足C =R 的元素2,8挑出作为第1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4挑出作为第2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1,5挑出作为第3级将满足C =R 的元素3,7挑出作为第4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6挑出作为第5级 将M 按分级排列:⎥⎥⎥⎥⎥⎥⎥⎥⎥⎥⎥⎦⎤⎢⎢⎢⎢⎢⎢⎢⎢⎢⎢⎢⎣⎡⎥⎥⎥⎥⎥⎥⎥⎥⎥⎥⎥⎦⎤⎢⎢⎢⎢⎢⎢⎢⎢⎢⎢⎢⎣⎡=110101110101011100101101000101010000110100000101000000100000000167351482M提取骨架矩阵如下:⎥⎥⎥⎥⎥⎥⎥⎥⎥⎥⎥⎦⎤⎢⎢⎢⎢⎢⎢⎢⎢⎢⎢⎢⎣⎡⎥⎥⎥⎥⎥⎥⎥⎥⎥⎥⎥⎦⎤⎢⎢⎢⎢⎢⎢⎢⎢⎢⎢⎢⎣⎡=01000000000100100000100000000100000001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67351482'A建立其递阶结构模型如下:(1) (2)⎥⎥⎥⎥⎥⎥⎥⎥⎢⎢⎢⎢⎢⎢⎢⎢⎢⎣⎥⎥⎥⎥⎥⎥⎥⎥⎥⎥⎥⎦⎤⎢⎢⎢⎢⎢⎢⎢⎢⎢⎢⎢⎣⎡=11011001001001001000000067351482M建立其递阶结构模型同上。

《系统工程》课后习题第二章答案.

《系统工程》课后习题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1.举例说明什么是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地考虑问题,运用工程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以实现系统目标的综合最优化。

举例:三峡水利工程、企业的长远规划、新产品的开发、大型项目管理。

2.简述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一般系统论、大系统理论、经济控制论、运筹学、哲学和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各门专业科学和工程技术。

3.系统工程与传统方法有哪些区别?(1)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是三维结构分析,即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度。

(2)系统工程的软科学性4.什么是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的组成要素有哪些?广义的解释认为系统分析就是系统工程,狭义的解释认为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一项优化技术,或者是系统工程技术在非结构化问题决策中的具体应用。

系统分析是进行系统研究帮助进行有效决策的一种方法。

在若干选定的目标和准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利用数量化方法分析制定可行方案,并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以期寻求对系统整体效益最大的策略。

组成要素:目标、方案、指标、模型、标准、决策5.在系统工程中进行方案的提出和筛选时,备选方案一般应具有哪些特性?(1)强状性(2)适应性(3)可靠性(4)现实性6.试述系统工程的应用范围。

(1)自然对象的系统:宇宙、气象、灾害、国土、资源、农林渔业(2)人体对象的系统:生理、病理、脑、神经、心理、医疗(3)产业系统:技术发展、工业设备、网络系统、服务系统、交通控制、经营管理(4)社会系统:国际系统、国家行政、地区社会、文化、教育7.结合一个具体实例,说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思路、程序和方法。

以技术引进项目为例:(1)阐明问题①问题的性质和范围:提出者是生产经理;决策者是总经理;引起问题的原因是当前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下滑;涉及的相关部门有市场部和人力资源部②问题的目标:用企业3%-5%的流动资金引进技术,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8%-10%的目标③环境和条件:即技术引进的各种约束条件,包括该企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基础、资源和市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i)
C(Si)
1
1,2,4 1,3
1
2
2
1,2,3,4, 2
5,6,7
3
1,2,3,4 3
3
4
2,4
1,2,3,4, 4
5,6,7
5
2,4,5 5,6,7 5
6
2,4,5,6, 6
6
7,8
7
2,4,5,7, 6,7
7
8
8
8
6,7,8 8
因为 B(S)={3,6}
E (Si) B (Si )
1 2
.=<
1/2 1/6 1/7
1
4
1/5 1/8 1/9
1/4 1
C2 m1
m1
1
m2 3
m2 m3 m4 1/3 2
m5
Wi
1/5
W0 i
λmi λmax=
.= (λmax-n)
/(n-1) =
m3
3
1 4 1/7
m4 7
m5
1/2
1/4 1
1/9 2
5
79
1
9
1/3 1/7 1/2
1/9 1
C3 m1
Nij 指标
等级 一
成果 A(S10)
二 成果 B(S11)


成果 C(S12)
技术水平
3
4
2
1
技术难度
2
3
4
1
经济效益
1
234来自社会效益442
0
工作量
0
4
4
2
(3)、假定通过 AHP 方法计算出的级间重要度如上图上各括号中的数值所示,请问 5 个评 审指标(S5~S9)权重各为多少 (4)、请根据已有结果计算并确定成果 A 的等级。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A 1 0 0 0 0 0 0 M 1 0 0 1 0 0 0 =(A+I)2
0 0 1 0 0 0 0 1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千人均
务网点
个体 S
P (100)
第六章:
S
P
NS
NP
12、今有一项目建设决策评价问题,已经建立起层次结构I和判断矩阵如下图、表所示,试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五个方案的优先顺序。 SR
综合效益
I
SX(60
U
C1 C2
C3
C1
1经济效3益 C1 5
U
C1
m1
m2 m3 m4
m5
)
环境S效Dm益1 C2 1
3
6
8
所以设 B 中元素 Bu=3、Bv=6
R(3)={ 1,2,3,4}、R(6)={ 2,4,5,6,7,8}
R(3)∩R(6)={ 1,2、3,4} ∩ {2,4,5,6,7,8} ≠φ,故区域不可分解
2 级位划分
Si
R(Si)
A(Si)
C(Si)
C(Si)=
R(Si)
1
1,2,4 1,3
1
第四章
7 解:
(c):S=( S1, S2, S3, S4, S5, S6, S7) Rb= (S2 , S3 ),( S2 , S4 ), ( S3 , S1 ), ( S3 , S4 ), ( S3 , S5 ) , ( S3 , S6 ), (S3, S7) , (S4, S1) , ( S5 , S3 ) , ( S7, S4 ), (S7, S6)
社S1P/会5 效益1/C73
2
C2
1/3 1
3
C3
1/5 方 1/3 方1
m2 5
SE(2)
方m3
5 方 1 方1/2
6


m1
m2
案m4
8案

C2 m5
7 m4 2 C3 1
7
9
1/2 1/6 1/7 1
4
1/5 1/8 1/9 1/4
1
C2
m1
m2 m3 m4
m5
C3
m1
m2 m3 m4
m5
m1
12
m5
所以 m3 m2 m4 m1 m5
13. 现给出经简化的评定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待评成果假定只有 3 项,共有 12 个评价要素,如图所示。
综合结果(S1)
要求: (1)、写出学术12成个就评(价S要2)素之间的经邻济接价矩值阵(、S3可)达矩阵社和会缩贡减献矩(阵S。4) (2)、若由 10 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成果 A 的评议表决结果如表所示(其中 Nij 表示 同意 A 结果在 i 评审指标下属于第 j 等级的人数)。请写出隶属度 rij 的定义式(i=1,2,…, 技术水m,平j(=1S,5)2,技…术,难n度)(及S隶6)属度矩经阵济R效。益(S7) 社会效益(S8) 工作量(S9)
权重由下表所示判断矩阵求得。同时确定评价尺度分为三级,如价格有低(),中(),高
()。判断结果如下表所示。请计算三种冰箱的优先度并排序。
判断矩阵
f1
f2
f3
f1
1
1/3
2
f2
3
1
5
f3
1/2
1/5
1
冰箱种类 A1
评判结果 A2
评价项目 f1
f2
f3
f1
f2
评价
21224
尺度
24310
10021
解:
0
1
R=
0.4
0
0 (3)解:S5 的权重为,S6 的权重为,S7 的权重为 0. 4,S8 的权重为,S9 的权重为。
0.3 (4)解:(,,0. 4,,)
=(,,,)
0
14、某人购买冰箱前为确定三种冰箱0A1、A2、A3 的优先顺序,由五个家庭成员应用模糊综
合评判法对其进行评价。评价项目(因素)集由价格 f1、质量 f2、外观 f3 组成,相应的
1
1/3 2
1/5 m1
1
2 4 1/9
m2 3
m2 1/2
m3
3
1
4
1/7 m3
1/2
1
3 1/6
m4 7
m4 1/3
m5
1/2
1/4 1
1/9 m5
1/4 1/3 1 1/9
2
1/7
5
79
1
9
691
9
3
1/3 1/7 1/2 1/9
2
3 7 1/3
1
1
解:由判断矩阵可得出以下结论:
U
C1 C2 C3
Wi
W0 i
λmi λmax=
C1
13
5
.= (Λ
C2
1/3 1
1
max-n)/(n-1)
C3
3
=
1/5 1/3
.=
1
.=<
C1
m1
m1
1
m2 5
m3
5
m4 8
m5
7
9
m2 m3 m4
m5 Wi
1/5 1/7 2
1 1/2 6
21
7
W0 i
λmi λmax=
.= (λmax-n)
/(n-1) =
.=
A SR·K=SX+S·K
C SX=60
L P·K=P·J+ST*NP·JK
N P=100
R NP·KL=I*P·K
C I=
其中:LENGTH 为仿真终止时间、TIME 为当前仿真时刻,均为仿真控制变量;S 为个体服务
网点数(个),NS 为年新增个体服务网点数(个/年),SD 为实际千人均服务网点与期望差
解:(1)邻接矩阵: 01 0 0 0 0 0 0 0 0
01 00 00 0 0 0 0 0 0
01 00 00 0 0 0 0 0 0
000
100000000
0 01 00 0 0 0 0 0 0
010000000 A= 0 00 01 0 0 0 0 0 0
0 00 00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1 0
1 0 0 1 0 1 1
8、根据下图建立系统的可达矩阵
VV A
A
A
P1
VV A
V
P2
VV A
P3
(A VV
)
A P4
(V V
)
V P5
V V A P6
(V P7 V
)
V P8 P9
1 0 0 0 0 0 0 1 1
0 1 0 1 0 0 0 1 1
10 001 0 10 0 0 0 0 0 0 0
M’011=
10 1
1
0 0
1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2)解:rij=Nij/N
01 01
1 0
0 1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1 0 0 1 0 0 0 1 0
0.3
01 0 0 1 0 0 0 0 1
01 1 1 1 1 1 1 1 1
m2 m3 m4
m5
Wi
m1
1
m2 1/2
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