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植物景观布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植物景观布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建设也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经历了从粗糙到集约的转变。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要注重植
物的生态性、观赏性、绿色性和功能性因素,强调植物搭配的合理性。

因此,在
当前的园林绿化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科学务实,
营造适宜的绿色景观。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布局;原则
1植物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如今,环境越来越成为居民选择居住和生活的重要指标。

植物作为绿化的主体,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用植物景观营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是园林
景观设计的核心,植物景观搭配的好坏直接影响园林景观的质量和艺术水平。


植物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植物的习性,充分了解其功能和观赏效果,最终达到
一个既注重植物自身配色,又注重群落间和谐的生态系统。

同时,植物景观要对
当地的地理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因地制宜,发挥绿色植物景观的最佳作用,使
城市更加宜居。

2植物景观布局原则
2.1生态习性适应性原则
在城市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的不同设计特点,
选择适宜的植物作为主要景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设计风格。

在植物景观
设计中,从生长方面考虑植物的需求,如光照、温度、湿度、大气等因素。

如今,由于城市工业化的大规模扩张,城市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同时土地质量也
受到影响。

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要特别考虑高楼集群下的园林景观,充分
估计植物与自然生态的融合度。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起到塑造景
观的作用和效果。

在种植设计过程中,既要避免简单化和“西化”,又要兼顾生
物多样性。

例如,大广场只种草皮是不合适的,要适当地栽苗。

因此,初始设计
应因地制宜。

2.2观赏与功能并重的原则
在了解植物的自然习性后,要考虑植物的形、色、香、花期,最终使植物景
观在功能和视觉上达到和谐。

比如植物的形状要与原来生长的地形相匹配,山顶
植物的生长趋势多为笔直向上,相对较小,呈宝塔形。

丘陵中的树木大多树冠面
积较大,呈横向发展趋势。

在植物设计中,需要视觉上协调点、线、面来构建完
美的画面。

此外,我们还应该对植物的枝叶、花朵和果实了解考量。

比如树干的
粗糙度会给人完全不同的效果,树冠的冠幅会直接影响低楼层住户的采光效果。

植物是否孤植,花的颜色和香味,果实的形状都会影响观赏效果。

最后要注意不
同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与周围环境协调。

2.3绿色数量原则
城市景观作为城市的自然空间,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功能环境。

空间中的主要
景观是绿色植物,植物的绿量必须满足改善环境的功能,尤其是在空气质量较低
的环境中。

大多数地区都使用光合作用良好的植物。

它们可以为城市吸收有害气
体和噪音,释放氧气,不仅净化空气,还能塑造优美环境,愉悦心情。

绿色植物
的绿量是决定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的基础。

在人均绿地指数相对较低、污染严重的
地区,可以种植对污染适应性较强的植物,尤其是叶类植物,如夹竹桃、栾树等,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吸收更多污染气体,降低噪音。

乔木和灌木也是增加绿化量
的合适植物类型。

护理后期要尽量向地面和构筑物敞开,形成上、中、下三级绿
色植物,最终营造出树、灌、草立体的景观效果。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要注重植
物多样性,最大化绿量,形成多品种组合,各种植物之间取长补短,为生态社区
营造稳定的宜居环境。

2.4适宜的规划搭配原则
植物景观的观赏空间来源于不同植物的搭配。

设计中如果不注重规划设计,景观结构会比较凌乱。

首先,通过不同植物的空间搭配,既要注意统一,又要强调节奏变化。

这样人们在看的时候视野就可以慢慢转移。

其次,为了增加园林的趣味性,布局应该分为密度、高度和大小。

三是选择特色突出、观赏性强、时效性长的植物类型。

一个合适的景观植物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情感,所以我们应该充分以人为本,坚持以人的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景观布局分析
3.1游客集中区域的植物布局
对于游客集中区域的植物布局,尽量采用大规格苗木,不宜采用对人体有害的植物,如尖端坚硬的树枝、叶片锋利的植物。

此外,一些植物的液体或气味会引起游客的过敏反应。

鉴于现场人群集中的特点,树枝下的净空距离应在2.2 m 以上,最好选择桂花、栾树、槐树、柏树等高大乔木[2]。

在炎热的夏天,确保凉爽区域不超过活动区域的1/2。

3.2儿童游乐场的植物布局
对于儿童游乐场,最好选择高荫植物类型,但需要注意的是,阴影面积不能超过活动面积的1/2。

对于活动区,应选择发芽能力强的花卉和灌木;演出场所和露天活动区,禁止使用遮挡观众视线的苗木;对于观众草坪,最好选择红狐和高羊茅这种抗践踏的。

3.3停车场地的植物布局
公园里的大多数停车场都向公众开放。

因此,针对停车场的植物配置,需要保证树木间距满足出入口、停车位、转弯半径等方面的要求,尤其是树木遮挡下的净空间距离应满足大中型车辆的需求。

因此,停车场应大于2.5 m,自行车停车场应大于2.2 m,种植池宽度应大于1.5 m,植物景观周围应设置防护设施。

3.4道路两侧的植物布局
花园里的道路可以分为主干道和辅道。

其中主干道应满足车辆需要,因此分
支高度应小于4 m,公园两侧植物配置不能设置硬叶丛生植物。

同时,在空间布
局上,要考虑活动空间,保证种植点距离路缘0.5 m以上[3]。

4.利用园林植物创造景观空间的方法
4.1空间分割
园林的自然用途是植物的分离可以不受任意几何约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几个不同大小的空间可以将灌木丛和灌木相互隔开,使空间层次更深。

4.2空间交错和循环
要在园林中营造一种变化的空间感,既可以用分隔的方法使空间呈现多样性,又要注意空间的循环和穿插。

相邻的空间呈现出半光滑半覆盖的格局以及空间的
连续性和循环性,这也使得空间充满层次感和纵深感。

一般来说,植物的布局要
注意密度。

4.3深度表示
利用植物可以实现园林空间的曲折和纵深感。

比如竹林里出现路径扭曲,没
有大空间的花园看起来会很深。

此外,植物的颜色和形状的合理搭配也能营造出
空间的纵深感。

比如用空间的透视原理来搭配植物时,远处植物的颜色比较浅,
靠近它的植物的颜色比较强,所以能产生比真实空间更深的感觉。

4.4空间比较
在花园里,通过比较空间的开合、光明与黑暗等。

,往往能产生多变动人的
艺术效果,让空间中有吸引力的植物也能形成明暗对比。

植物虚构与事实的对比,是通过各种植物的艺术搭配,营造出灵活多变的空间环境。

同时,空间的黑暗和
现实通常是相对的。

5园林自然植物景观空间布局要点
5.1园林植物种类的选择
在植物的选择上,乔、灌木为主,可以结合起来增加绿化的种植结构。

比如
根据树木的组合,将2-3种或4-5种同期开花的花木在一个季节或一段时间内展
现出鲜艳的色彩,然后排列成常绿乔木,形成对比景观。

疏林草地由疏散的树木
和花卉组成,能够稳定、可持续地产生生态观赏效果,成为生态与艺术的结合体[3]。

现代城市人口密集,热岛效应显著。

此外,建筑之间的距离小,体积大,
埋在地面较硬地方的植物的光照和水分也发生了变化。

5.2不同树冠植物之间的搭配
在布局上,一定要有稀疏的差异,在体型、大小、差异、垂直度上一定要有
高低差异。

在这个层面上,不仅要考虑上下,还要结合左右。

而广场内的重要景点,主要景观植物应选择观赏效果好的长期物种。

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中,也要注
意适当的比例,让人感觉亲切自然。

小景区要中小,大景区要大而不散。

近年来,草坪已经成为广场的主体。

草坪可以让空间看起来开阔舒适。

绿色广场的作用是
在阴凉处提供休息环境,调节视觉和装饰。

6结论
园林植物景观布局应遵循上述原则。

规划完成后,重点工作在于日常维护管理,做到四季有景,不同时代不同场景。

此外,养护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植物品种
的类型和特点,使园林植物景观长期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光耀,程朝霞,张涛.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上半月刊),2012(7)
[2]乐义成,刘宏军.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3(12)
[3]唐东芹,杨学军,许东新.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浙江林学
院学报,2001(4)
[4]汤辉,朱凯.试论园林植物景观的照明设计[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5(1)
[5]唐世斌,李悦.桂林市主城区石山园林植物景观[J].福建林业科技,200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