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研究——基于对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调研结果的分析
对国有参股企业财务管控的思考
![对国有参股企业财务管控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73ff84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a.png)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对国有参股企业财务管控的思考吴萍萍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资产部摘要:国有参股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国有参股企业逐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等领域转移。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参股企业的财务管控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国有参股企业的特殊性质和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其财务管控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
本文通过对国有参股企业财务管控的探索和思考,以期为国有参股企业更好地解决财务管控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有参股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引言所谓国有参股企业,指的是由国家控股,且拥有一定股份的企业。
在国有参股企业中,通常由国家或其他国有单位(以下简称“国有资本出资人”)持有一定股份,并根据相应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出资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国有参股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复杂而多样化,此类企业通常由国有资本与其他私人或外国投资者共同持有,这种股权结构给财务管理带来了一些独特的挑战。
客观上讲,国有参股企业的形成,对于国有投资来讲,是为了获取相应的资源,例如由于自身产业链的需求需要参与上下游企业的经营,或参与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而言,股权结构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这些参股企业为非单一股东架构。
从企业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国家和社会的资产与企业法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叠。
而参股企业基于参股性质,除非通过一些既定的协议,需通过公司治理机构如股东会、董事会等进行公司管理,无法像国有独资公司这样直接行使决策权与管理权。
这就意味着,在国有参股企业中,存在着形式上有利于企业或大股东但客观上对国有股权益不利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从财务管控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国有参股企业中存在的财务管控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对国有参股企业的财务管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推进省属企业财务管理提升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推进省属企业财务管理提升的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815c1f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f.png)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推进省属企业财务管理提升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11.07•【字号】•【施行日期】2022.1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推进省属企业财务管理提升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省属企业:《关于推进省属企业财务管理提升的指导意见》已经省国资委2022年第7次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22年11月7日关于推进省属企业财务管理提升的指导意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近年来,各省属企业不断夯实财务管理基础,优化财务管理体系,创新财务管理模式,财务报告、全面预算、资金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财务管理理念落后、财务管控不到位、财务管理功能发挥不充分、财务管理手段落后于技术进步等问题,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匹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财务管理适应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形势,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更加突出“支撑战略、支持决策、服务业务、创造价值、防控风险”功能作用,聚焦财务管理优化、机制变革、效能提升,以“规范、精益、集约、稳健、高效、智慧”为标准,以数字技术与财务管理深度融合为抓手,固根基、强职能、优保障,加快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有力支撑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加快推动三个转型、强化六项职能、筑牢三大支撑,实现省属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财务转型更加深化、财务效能充分发挥,初步建成规范化、系统化、精细化、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关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对集中统一监管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的研究
![关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对集中统一监管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19d0cd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4.png)
1明确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和省委省政府系列重要文件精神,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稳步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
按照“培育壮大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分类管理的思路,通过重组整合、孵化培育、有序进退,“优化再生”一批产业集团,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企,逐渐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2设定分类原则依据接收单位实际情况,依次从控制权、净资产状况、经营状态、所有制形态和企业竞争力五个维度设定标准进行渐进式分类,为每个企业找到对应的管理象限,最终形成参股类、清理退出类、重组整合类和培育壮大类四类企业,再根据各类别确定管理目标和具体对应的管理细则,以实现改革管理的目标。
3具体类别及分类依据由于原企业隶属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现状五花八门,既有全民所有制企业,也有公司制企业;既有僵尸企业,也有半歇业企业;既有全资企业,也有控股参股企业。
不同性质的企业很难用单一简单的标准进行分类,经过摸底调研、认真研究、论证梳理拟从控制权、净资产状况、经营状态、所有制形态和企业竞争力五个维度,采用逐级次深入的思路对企业进行类别划分,简称“五级分类”,为每个企业找到合理的位置,为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具体级次分类方法如下:第一级次:以控制为依据,以实际控制为标准划分。
以实际控制为标准,将企业划分为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业和参股企业。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作者简介】王力强(1974-),男,河北赞皇人,高级会计师,从事管理会计应用、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研究。
关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对集中统一监管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的研究The Performance of Investor's Responsibility by State-Owned Capital Operation Company———Research on the Classified Management of Provincial Operating State-Owned Assets Under Centralized and Unified Supervision王力强(河北国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00)WANG Li-qiang(Hebei Province State-Owned Holding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Ltd.,Shijiazhuang 050000,China)【摘要】资本运营公司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省属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促进国有资本流动,提高国有资本运营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办法
![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f7a28f80eb6294dc886c47.png)
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规范省属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提高省属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有效防范投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省属国有企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企业投资行为主要包括:(一)固定资产投资;(二)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投资设立全资子企业、合资合作、对出资企业追加投资等;(三)资产收购:收购有形及无形资产的投资;(四)其他投资。
金融投资管理由省国资委另行规定。
第四条企业投资活动和省国资委对企业投资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遵守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章程,不损害出资人利益;(二)符合省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方向;(三)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要求;(四)有利于突出主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五)非主业投资应当符合企业调整、改革方向,不影响主业发展;(六)符合企业投资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七)投资规模应当与企业资产经营规模、资产负债水平和实际筹资能力相适应;(八)充分进行科学论证,项目预期投资收益应不低于国内行业同期平均水平。
第二章投资监管职责第五条省国资委对企业投资行为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一)组织研究国有资本投资导向;(二)监督投资项目决策,审核企业年度投资计划和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或者备案管理;(三)对企业投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重大投资项目实施稽查、审计、后评价等动态监督;(四)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五)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企业是投资行为的主体,应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年度投资计划的制订与执行;(二)负责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三)负责投资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四)开展投资分析,组织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五)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加强投资管理;(六)对所出资企业依法履行投资监管职责。
《2024年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cb8d9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5.png)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财务治理的效率与效果对于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保值增值至关重要。
然而,国有企业财务治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的现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的现状及问题(一)治理结构不完善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权责划分不够明确,导致决策效率低下,监督力度不足。
此外,独立董事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财务活动有序进行的基础。
然而,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如预算管理制度不科学、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导致企业财务活动缺乏规范,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三)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国有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企业存在过度投资、盲目扩张的现象,导致资金浪费;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资金调配机制不灵活,难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三、问题成因分析(一)体制机制因素国有企业的特殊体制机制是导致财务治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由于国有企业受到政府干预较多,使得企业在决策时往往需要考虑政策因素,而非以市场为导向。
此外,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任命制度也影响了企业的财务治理效果。
(二)企业文化与观念因素部分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和观念落后,缺乏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
这导致企业在财务治理方面缺乏前瞻性和战略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四、改进建议(一)完善治理结构为了解决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国有企业应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划分,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同时,应加强独立董事制度的执行力度,发挥其监督作用。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规范财务活动。
此外,还应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1b7c1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e.png)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与民营企业资产管理的本质区别在于产权属性。
民营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合一,国有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分离。
两种性质的企业因产权差异,造成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同,治理对策也不同。
区别对待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产权差异,正视国有企业监督体系缺陷,正确应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对策,才能管理好国有企业资产,才能保证国有企业更好发展。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目标定位不清晰国有企业在制定资产管理目标时缺乏明确性,当目标缺失时,企业的资本运转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
在当下,我国许多国有企业中资产所创造出来的工业产值都是很低的,有些甚至低于企业的总产值一半左右,未能将目标管理做好这已经是企业运作时非常重大的问题,这种目标缺失对国有企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因为国有企业不仅承担着经济发展的责任,还需要承担很大的社会责任,管理目标不清晰会严重的影响其运营模式,甚至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2.大型资产采购决策缺乏科学性国有企业存在资产管理粗放,不能清晰掌握公司所有资产的情况,在需求计划审批环节,公司相关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容易导致重复采买或闲置的问题,例如,一家石化仓储企业在资产盘点中发现,有几台高价值的检测仪长期闲置,经调查发现,虽然采购审批手续齐全,但采买后由于笨重,操作性不强而被搁置。
由于采购前,缺少市场调研及论证,在后期经营需要时,更换规格,仍需要采买,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造成资产的浪费。
3.企业资本投入缺少投资失败问责机制经营者为了做大企业,积极盘活国家政策,利用企业内部留存、银行贷款和国家出资进行资本投入,形成大量企业资产。
这些资产如果运营良好,不仅企业财产保值增值,归属国家的所有者权益也随着保值增值,经营者就有业绩。
如果运营不好,投资失败,也很难归结于经营者个人原因,经营者很少受到问责。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对经营者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经营者对资本安全责任心不强,后果将加大投资失败概率,企业势必以国家出资额和归属于国家的内部留存对债务负责,导致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和国家资本的减少。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8693e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1.png)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或者代表国家管理的资产。
这些资产包括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国有自然资源等。
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中国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为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效能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国国有资产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国有资产的优化管理方法和路径。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法,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
二、国有资产管理现状1. 国有资产规模和构成: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国有资产的规模庞大,占据国家总资产的相当比例。
国有资产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包括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控股于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
此外,国有金融机构也是重要的国有资产,如国有银行、国有保险公司等。
2. 国有资产的经营状况:在国有资产的经营状况方面,总体上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企业经营效益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然而,部分国有企业存在低效益、亏损和债务过高等问题,还有一些国有资产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
3. 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资委等部门负责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相关办法和政策日益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监管体制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 管理体制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管理体制不够统一和高效。
不同部门承担的职责不明确,相互协调不够,导致国有资产管理效果不理想。
2. 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存在监管不到位、权责不清晰等问题。
这导致了一些国有企业的权力滥用、腐败行为等。
3. 国有资产配置效率低:在国有资产配置方面,还存在着资源不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这导致了一些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较低,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四、优化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1. 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整合相关部门的职责,提高管理效能。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3cdfdf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d.png)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省属企业:为依法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提高省属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有效防范投资风险,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我委制定了《四川省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经我委2011年第六次主任办公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执行。
同时,各企业要按照本办法的要求,制定、修改完善本企业的投资管理办法,明确投资决策程序和管理机构,并于五月三十日前将本企业的投资管理制度报国资委备案,报送方式:以书面形式报送我委投资规划处。
联系人:周显静联系电话:87598835邮箱:****************附件:《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规范省属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提高省属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有效防范投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省属国有企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企业投资行为主要包括:(一)固定资产投资;(二)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投资设立全资子企业、合资合作、对出资企业追加投资等;(三)资产收购:收购有形及无形资产的投资;(四)其他投资。
《2024年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湖北省国有企业的实证分析》范文
![《2024年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湖北省国有企业的实证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34e447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2.png)
《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湖北省国有企业的实证分析》篇一摘要:本文以湖北省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章首先概述了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及当前研究现状,接着从多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模型,并基于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一、引言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绩效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以湖北省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旨在构建一套全面、有效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是衡量企业运营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的改进和发展,还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评价进行了大量研究,但针对地域性、行业性的实证研究仍显不足。
因此,本文以湖北省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经营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1. 评价指标的选择:本文从财务指标、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四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模型。
其中,财务指标包括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效率等;市场竞争力指标包括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等;创新能力指标包括研发投入、专利数量等;社会责任指标包括员工福利、环境保护等。
2. 评价方法的确定:本文采用多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分析(DEA)相结合的方法,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进行评价。
AHP法用于确定各指标的权重,DEA法用于对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实证分析1. 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了湖北省内多家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其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市场数据、创新数据和社会责任数据。
2. 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运用AHP法和DEA法对各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2017年版)》的通知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2017年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5859fb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11.png)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2017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11.14•【字号】•【施行日期】2017.1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2017年版)》的通知关于印发《四川省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2017年版)》的通知各省属国有企业:根据《四川省属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试行办法》有关规定,现印发《四川省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2017年版)》,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省属企业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企业更为严格、具体的投资项目负面清单。
附件:《四川省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2017年版)》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17年11月14日附件四川省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2017年版)一、禁止类(一)不符合国家、四川省产业政策的投资项目。
(二)不符合经省国资委审核的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投资项目。
(三)项目资本金低于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的投资项目。
(四)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安全生产等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项目。
(五)超过省国资委认定的非主业投资比例的非主业投资项目。
(六)不符合企业投资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及未按规定履行必要审批程序的投资项目。
(七)未明确融资、投资、管理、退出方式和相关责任人的投资项目。
(八)投资预期收益低于5年期国债利率的商业性投资项目。
(九)三级及以下子企业(不包括上市公司和经特别授权的企业)开展股权投资。
二、特别监管类(一)单项投资额超过企业上年度合并报表净资产30%(含)的重大投资项目(政府指令性项目除外)。
(二)单项投资额超过10亿元(含)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包括政府指令性项目、上市公司项目和有资金结付保障的PPP项目)。
国资委拟评优秀调研理论文章汇总表四川国资委
![国资委拟评优秀调研理论文章汇总表四川国资委](https://img.taocdn.com/s3/m/0478ca984028915f804dc298.png)
开拓创新强力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5
以“四大工程”建设推进国有企业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本文2005年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优秀成果一等奖
6
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本文刊于2008年省国资委《机关学习与建设》
7
加强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建设的思考
8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本文刊于中组部《党建研究》2008年第2期
序号
文章标题
一等奖
(8分)
二等奖
(7分)
三等奖
(6分)
优秀奖
(5分)
备注
24
“如何评价活动取得的成效”课题报告
该课题已上报中组部
25
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构建
26
妥善处理三大关系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本文刊于《四川机关党建》2009年第1期
27
我省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违法违纪问题及对策研究
该课题已出书
36
试论如何发挥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在推进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内控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本文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纪委2006年地方纪委书记座谈会材料,被省纪委评为2006年度全省纪检监察系统优秀调研报告
37
试论推进大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38
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架构研究
该课题已出书
39
省国资委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报告
28
参加应收款专项检查有感
29
国企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考核分配体系初探
本文刊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总第207期
30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本文内容于2005年被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采纳,该意见省委办公厅以川委办〔2005〕19号文向全省印发;2006年,关于班子建设的内容被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党委采纳,并以《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的意见》(川组发[2006]8号)印发全省。
《2024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范文
![《2024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0512d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6.png)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的核心环节,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对于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财务舞弊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完善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包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监督等多个方面。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失真;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财务舞弊现象时有发生;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一)监督体制的构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主要由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部分构成。
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财务部门、监察部门等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外部监督则主要包括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等。
(二)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1.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 强化财务部门的职责。
明确财务部门的职能定位,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完善监察机制。
建立健全监察制度,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外部监督机制的强化1. 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
政府应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2. 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
鼓励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 媒体和公众的监督。
加强媒体和公众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关注和监督,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形象。
四、实践与案例分析以某大型国有企业为例,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
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最新整理)
![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039f2cc8d376eeafaa3102.png)
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规范省属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提高省属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有效防范投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省属国有企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企业投资行为主要包括:(一)固定资产投资;(二)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投资设立全资子企业、合资合作、对出资企业追加投资等;(三)资产收购:收购有形及无形资产的投资;(四)其他投资。
金融投资管理由省国资委另行规定。
第四条企业投资活动和省国资委对企业投资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遵守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章程,不损害出资人利益;(二)符合省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方向;(三)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要求;(四)有利于突出主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五)非主业投资应当符合企业调整、改革方向,不影响主业发展;(六)符合企业投资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七)投资规模应当与企业资产经营规模、资产负债水平和实际筹资能力相适应;(八)充分进行科学论证,项目预期投资收益应不低于国内行业同期平均水平。
第二章投资监管职责第五条省国资委对企业投资行为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一)组织研究国有资本投资导向;(二)监督投资项目决策,审核企业年度投资计划和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或者备案管理;(三)对企业投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重大投资项目实施稽查、审计、后评价等动态监督;(四)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五)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企业是投资行为的主体,应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年度投资计划的制订与执行;(二)负责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三)负责投资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四)开展投资分析,组织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五)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加强投资管理;(六)对所出资企业依法履行投资监管职责。
国有资产管理调研报告
![国有资产管理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92b25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8.png)
国有资产管理调研报告国有资产管理调研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国有资产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本调研报告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总结出以下问题和对策。
问题一:国有企业管控机制不完善国有企业的管控机制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些国有企业缺乏科学的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导致员工队伍流动性大,员工士气低落。
同时,一些企业的领导干部纪律性不强,谋取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
对策一: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构为了加强国有企业的管控机制,应该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构,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约束。
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的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智慧。
问题二:国有企业投资方向不明确一些国有企业的投资方向不明确,不知道该做什么,导致资源浪费和损失。
同时,一些国有企业过分强调经济效益,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不注重环保和公益事业。
对策二: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为了确保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应该完善国有企业的规划制度和投资决策机制。
同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鼓励企业注重环保和公益事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问题三:国有企业资产质量存在问题国有企业的资产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在闲置资产和空壳企业;二是存在不良资产和坏账;三是存在低效资产和老旧资产。
对策三:加强资产管理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应该加强资产管理,实行资产全过程管理、分类管理和精细管理。
同时,要完善国有资产评估机制,整合和优化资产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和增值能力。
综上所述,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是比较严峻的。
为了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要加强国有资产的管控机制,明确发展方向,改善资产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同时,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建设,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向现代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所出资企业改制工作的试行意见-川国资委[2004]173号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所出资企业改制工作的试行意见-川国资委[2004]173号](https://img.taocdn.com/s3/m/a5f9009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6a.png)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所出资企业改制工作的试行意见正文:----------------------------------------------------------------------------------------------------------------------------------------------------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所出资企业改制工作的试行意见(川国资委[2004]173号2004年6月4日)有关省属企业:为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以下简称出资企业)及其子企业(以下简称子企业)的改制工作,现提出如下试行意见:一、改制事项的决定或审批权限第一条国有企业改制是指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参股公司)通过重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合资、转让国有产权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进行的改革,也包括转让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或通过增资扩股来提高非国有股的比例等。
第二条省国资委决定或批准以下事项:(一)审核批准出资企业及其子企业的改制立项申请。
(二)审核批准出资企业及其子企业的改制方案。
其中出资企业改制为省级国有股不绝对控股的企业,改制方案由省国资委审核后报省政府批准。
(三)审核批准出资企业中国有独资公司章程及章程的修订方案。
(四)决定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减资本等改制重大事项。
其中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上述重大事项,由省国资委审核后,报省政府批准。
(五)出资企业中的国有控股、国有参股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减资本等改制重大事项,由省国资委做出决定后,再由省国资委派出的股东代表、董事按照省国资委的决定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
国有企业资金监管报告
![国有企业资金监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85692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b.png)
国有企业资金监管报告概述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力量,在国家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国有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有资产安全的角度来看,加强国有企业资金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对国有企业的资金监管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资金使用的效益和安全性。
资金监管现状经费使用情况根据我们所调查的数据,国有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资金使用不合理。
一些国有企业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对资金使用不够精细化,存在着浪费的现象。
同时,一些国有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透明度,无法清晰了解资金的使用去向以及使用效果。
资金监管体系国有企业资金的监管体系相对薄弱。
一方面是监管部门的职责不明确,导致监管工作无法有效展开。
另一方面是监管手段和方式相对简单,难以满足对资金流动的全方位监控。
这使得一些企业在资金运作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
改进措施完善监管体系针对国有企业资金监管体系薄弱的问题,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 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明确职责和权力。
监管机构应对国有企业的资金流动进行监管,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加强监管手段和方式的创新。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起覆盖全流程的资金监管系统,实现对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控和分析。
强化内部控制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内部控制,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流程的透明化。
1.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对资金的使用流程进行跟踪和审计,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和问题。
2. 强化决策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审慎性和规范性管理,避免出现滥用资金的情况。
提高透明度国有企业应当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增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力度。
1. 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公布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让社会公众对国有企业的资金运作有所了解。
2. 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结论国有企业资金监管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资产安全的重要一环。
xx省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
![xx省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bb209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0.png)
xx省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xx省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一、引言国有资产是党和人民的共同财富,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本报告针对xx省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和分析。
二、调研结果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通过对各类国有企业进行调研发现,目前xx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制度,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情况较为严重。
其次,国有企业中的一些高管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尤为突出。
最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在信息共享和资源协作方面存在不畅通的问题。
2.国有资产流失与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根据统计数据和市场调研,xx省的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现象比较普遍。
主要表现为一些企业在无效投资、不合理薪酬和福利、低效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问题。
此外,一些企业的资产重组和债务处理工作进展较慢,效果不明显,导致国有资产的价值无法充分发挥。
3.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xx省国有企业的财务数据和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部分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一方面,由于资金的滞留和管理不当,导致部分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债务率上升。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创新能力不足,一些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强,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
三、问题分析经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xx省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监管不力;2.缺乏有效的资产评估和监测机制;3.国有企业部分高管人员和员工对资产管理意识淡薄;4.国有资产流失与浪费问题突出;5.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亟待改善。
四、对策建议鉴于xx省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健全监管体制,建立完善的资产监测与评估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2.加强对国有企业高管人员和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资产管理水平和意识;3.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协作,提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效率;4.加大对国有资产流失与浪费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合理利用;5.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其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对国企财务的调研报告范文
![对国企财务的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0a33c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5.png)
对国企财务的调研报告范文国企财务调研报告一、背景和目的国企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国企财务情况,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国企财务管理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调研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国企财务进行综合分析。
文献研究主要从相关书籍、学术论文和财务报告等渠道获取信息。
实地调研则通过参观实际国企、访谈企业高管和财务人员,了解其经营状况和财务管理实践。
2. 调研过程a. 文献研究:收集了大量与国企财务相关的文献,包括国内外经济学家和财务专家的理论研究成果、政府部门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财务管理规定等。
b. 实地调研:选择了几家典型的国企进行实地调研,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石油矿业公司和电力企业等。
通过参观和访谈,了解了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体系。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国企财务状况分析通过对国企财务报告的分析,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a. 资本运营效率较低:国企在使用资本方面存在浪费现象,企业经营中的固定资产利用率偏低。
b. 负债水平偏高:国企负债水平普遍偏高,债务风险较大。
c. 现金流问题:国企现金流管理不规范,现金流量不稳定,会导致企业短期资金周转困难。
d. 利润水平下滑: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国企利润水平逐渐下滑,利润增长率明显低于过去几年。
2. 国企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a. 政府约束:国企财务管理受到政府的较大干预,政府指令经济的存在限制了国企自主经营的能力和财务决策的灵活性。
b. 信息不对称:由于国企财务报告不够透明,外部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了投融资决策的风险。
c. 财务人员能力不足:一些国企缺乏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会计信息质量不过关。
四、改进和优化建议1. 提高国企财务管理效率:加强国企内部资产的合理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并积极引入现代财务管理工具和理念,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研究——基于对四川省省属国有企
业调研结果的分析
作者:毛洪涛, 吉利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610074
相似文献(1条)
1.学位论文吴将君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研究——基于对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2007
由于历史体制原因,我国国有资产形成相当复杂:既有中央直接投资,也有地方政府投资,还有企业靠借贷和积累所形成的。
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国有资产监管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承担,对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拥有实际运营、收益和处置权;随着国有资产迅速增长,中央政府作为唯一出资人
,已经难以对全部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监管。
因此,中央和地方两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就国有资产管理权责做出划分,是十六大报告提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时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
实施有效的监管是关系到国有资产能否实现保值增值的重大问题,而在国有资产监管中财务监管又是重中之重,是核心和基础。
因此,本文从省级国家出资人的角度出发,结合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省级国家出资人如何加强国有资产财务监管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与阐述。
本文以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为基础,分析了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的基本内涵、有别于国家层次财务监管的特征、及监管的具体内容。
通过对四川省国资委所辖的具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的实地调研,发现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财务权限划分、产权代表、不良资产管理、风险投资监管等方面的问题,据此设计了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的调查问卷,对四川省国资委所辖全部国有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得出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存在的具体问题。
最后针对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来完善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
本文共分五章:
第1章为绪论,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及创新之处。
第2章介绍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的理论基础,包括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的内涵、特点及内容等。
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相当于省级区域行政机关授权的机构运用财务控制、财务决策和财务考核等手段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进行的监督和管理。
出资人财务是出资人这一多元微观经济主体为实现资本报酬最大化,通过投资并对其所投资的资本进行监管、调控的行为,而出资人财务监管是对上述所体现的财务关系的管理。
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相对于中央层级的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具有财务监管主体的区域代理性;财务监管客体的独特性;财务监管手段的专业性等三个特征。
目前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应重点放在重大财务事项的监管上。
另外,随着国资委监管职能和运营职能的合一化趋势以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确立,省级国家出资人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包括风险管理部门和投资运作部门等相关职能,这样一方面可以全面监督所出资企业的整体风险状况,有利于降低国有资产的整体运营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在保证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和投资分离的前提下,提高国有资本投资的效率和效益。
第 3 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对四川省国资委所辖国有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为弄清当前四川省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的主要问题,笔者走访了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5家企业。
通过和这5家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等高层管理者的面谈,笔者取得了关于四川省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的第一手材料,并从中发现、概括出当前四川省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国资委和国有企业之间的财权划分;二是国有产权代表制度实施情况;三是对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和风险投资的监管情况。
笔者围绕以上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四川省国资委所辖全部国有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
通过调查显示:对于国资委和国有企业之间的财权划分这一问题,目前普遍存在着国资委与国有企业争夺财务权的矛盾。
其次,目前的产权制度还有很多方面不够完善,还有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产权代表制度。
另外,有将近半数的产权代表是以经营管理者的身份派驻于企业中。
再次,对于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失误、决策程序不规范等方面的一些问题,造成了应收账款的呆坏账损失、待处理财产损失、各项投资损失等,这也就提醒我们在不良资产管理中也应该主要从企业的内部着手。
最后,对于企业的风险投资,结果显示企业在从事风险投资业务时都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但也希望在降低风险的基础上拥有着较大的财务自主权。
第4章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四川省国资委所辖的20家国有企业的问卷调查,笔者发现目前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存在以下问题:依法监管的法律依据不足;财务权限的划分界线、标准不明确;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产权代表制度实效甚微;财务监管的内容不清晰;省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存在局限性等问题。
第5章针对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针对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划分财务权限是当务之急,应该根据企业的规模、行业、竞争程度等分别制定具体标准。
同时建立起重大财务事项审批与报告制度。
重点应该加强对国有企业重大投资的监管,堵住国有资产的巨额流失。
其次,应进一步完善产权代表制度。
应明确产权代表的职权,防止政企不分,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高标准选拔任命产权代表;国资委要加倍重视资产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资产的发生,同时要重视不良资产的处置和清收工作,将资产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
最后,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
我国当前实行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系虽然已经比较科学和完善,但是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仍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与现代管理(考核)创新比较,尚有一些需完善的地方。
因此,可以适度考虑国有资本的时间价值;强调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方面的评价指标;适时增加职务消费等方面来完善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
本文的主要观点:
(1)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相当于省级区域行政机关授权的机构运用财务控制、财务决策和财务考核等手段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进行的监督和管理。
出资人财务是出资人这一多元微观经济主体为实现资本报酬最大化,通过投资并对其所投资的资本进行监管、调控的行为。
其具有财务监管主体的区域代理性;财务监管客体的独特性:财务监管手段的专业性等特征。
(2)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的财权划分是当务之急,而标准的制定是关键;应进一步完善产权代表制度,重视资产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资产的发生,同时要重视不良资产的处置和清收工作
,将资产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
本文的主要贡献:
(1)以中观层次的视角研究国有资产的管理,即省级国家出资人的财务监管。
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目前省级国家出资人财务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2)关于国有资产财务监管的理论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理论上的研讨,并不一定意味着实践中的畅行无碍。
因此,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寻求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
(3)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即应考虑企业规模、行业、竞争程度等因素划分国资委与国有企业的财务权限,并且要制定具体的标准。
本文链接:/Conference_6435643.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