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乐清工业研究院副院长舒亮追求智能科技 赋能传统电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丨 N NOVATING TA U : \ 1‘|食d新达人
温州大学乐清工业研究院副院长舒亮:
追求智能科技赋能传统电器
■文/萧磊
近年来,中国的丨T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步 发展成熟。
随着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各行业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加快。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的 国家,工业场景复杂多样,这给传统电器制造向数字化转型 带来无限可能。
江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 等奖获得者一一温州大学乐清工业研宂院副院长舒亮多年来 深入更多新领域,统筹跨行业知识,让数字化、智能化更好 赋能传统电器。
八年拼搏,书写新时代工匠精神
《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 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 工作态度。
《庄子》中讲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道也,进乎
技矣”。
可以说,我国古代非常
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尚巧工”
的社会氛围。
作为新时代的科研
工作者,经常看到舒亮坐在办
公桌前对着新的设计方案皱眉思
索,能看到他对着机器和产品反
复琢磨,能看到他奔走在与企业
对接的路上,也能看到他一年几
乎无休止的忙碌。
舒亮及其团队
凭借着“高性能稀土磁致伸缩装
置关键技术与产业化”“低压控
制电器整机与关键零部件核心技
术及产业化”等科研项目获得了
江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浙江省
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主要面向
的是先进制造领域,尤其是电器
的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方法,
是舒亮整个团队所服务的产业。
他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低压控
制电器产品的先进设计方法,设
计是产品的灵魂,决定了产品的
功能和布局,通过优化的数字化 设计方案,从源头上大幅提升了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与效率。
在设计完成以后,还需要相应的优化控制策略以及综合性能 检测方法。
控制类电器属于频繁性操作电气装置,其运行可 靠性、稳定性与采取的控制策略息息相关,如何提升产品综 合性能,如何在保证检测精度的条件下对产品进行快速等效 检验,是舒亮团队重点解决的问题。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结 合企业具体需求,通过不断的循环测试和方案优化,逐渐勾 勒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最终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压 控制电器产品数字化设计和系统检测方法,成功应用于正泰、德力西、人民、天正等电器制造龙头企业,综合提升了我国 低压控制电器整体性能和关键技术指标。
该项目的产学研联合研发历时8年,这8年时间,也许
2020年第21期_♦中国高新科技3
3
實d 新达人 | INNOVATING TALENT
只是重复着做同一件事,有的只是身体的疲惫、心理的无聊 和乏味。
可在舒亮和团队成员心里,这8年中的每一天,都 成为了最难以割舍的深刻记忆,在坚守中追求突破、实现创 新,把工匠精神融入科研的每一个环节,实验室里的日日夜 夜,早己经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校企合作,从起点助力数字化转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制造业的“大花园”, 不仅需要大型制造业,中小制造企业也各自精彩。
现阶段, 中小企业也面临数字化改造问题。
加快传统低压电器制造的数字化转型,是浙江省数字化 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舒亮及其团队瞄准制约传统电器制造 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瓶颈,提出对低压电器柔性化制造、数 字化在线检测、数字孪生车间构建与智能运维三项关键难题 进行研发攻关,目前研发团队己在国内首次完整实现小型断 路器数字孪生车间解决方案及其成套数字化支撑设备,打破 国外技术壁垒,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断路器 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
其团队研发的技术成果及其系列生产 装备已在正泰、德力西、施耐德(芜湖)、上海良信、上海 二一三等电器龙头企业应用,生产速度可达1.5极/s ,单条 线每天产量超过2.8万只,并且开发了实时映射的数字孪生 车间技术,对车间进行数字化运维与集成管理,大幅提升了 产品制造效率。
与传统制造工艺相比,可以减少对熟练工人 75%的依赖,解决了电器制造企业“招工难”、熟练工人大
量流失、人工成本急剧升高的难题,同时加快企业信息化、 数字化进程。
未来3年内,该项成果进一步推广,每年产值可达3000 万元以上,为企业创造的间接效益超过3亿元,国内上海、 江苏、北京等地,保守估计全国设备保有量价值超过8亿元。
此外,由于采用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运维管理的等先进方 案,可以大幅节省能源消耗,每年可节省电量324亿度,相 当于每年节省1308万t 标准煤、12953.6万t 淡水,少排放 3238.4万t 二氧化碳,环保意义和社会效益显著。
为了让科研更好地扎根于土地,在谈到未来发展规划时, 舒亮表示,凝练和打造科研队伍是未来最大的目标,希望未 来能够将平台建设成为一个吸引高层次人才和进一步推动产 学研合作的高地。
舒亮介绍了未来团队的发展任务:第一,进一步扩大对 低压电器企业的技术检测服务功能。
大多数企业的产品性能 如何,他们不具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技术队伍,团队可以为 他们提供专业的产品检测服务以及技术整改方案,就像医院 里医生给病人体检、对症下药一样,哪里有缺陷,哪里有不 足,如何整改,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第二,引 领低压电器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分析未来低压电器产业的 前沿趋势,解决地方企业和地方产业如何髙质量发展的核心 问题。
未来势必需要引进高层次的人才队伍,要加强与国内
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 高校的合作,同时提升团队在国 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第三,加强 创新创业方面的工作,通过建立 双创(创新创业)基地、举办创 业大赛等途径,支持大学生创新 创业项目,加强大学专业性人才 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从数字化、智能化再到开放 化,舒亮及其团队始终坚守初心, 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型。
未来 发展会如何,有待时间检验,但 可以肯定的是,舒亮及其团队的 专注、坚守、耐心、淡然、创新 以及不断突破自我的品质,一定 能书写不平凡的科创人生。
34
j
中国高新科技2020年第2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