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3-3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综合检测 岳麓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岳麓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右面是一幅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的精彩图片。

下列表述中属于“巨碗”上的人物的思想精华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以德治民,反对苛政③维护周礼,贵贱有序④有教无类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X 民贵君轻。

这种带有某某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下列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民贵君轻”属于史料
B.“民贵君轻”属于史料解释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属于史料
D.“这种带有某某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属于史料评价
3.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

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B.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
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D.荀子“人之性恶”的儒家思想
4.“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X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5
A.墨家 B.法家 C.儒家 D.道家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

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B.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
7.儒家学说提倡“为仁由己”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强调的是()。

①人人都可以达到“仁”的境界②知识、美、善的修养都要靠“己”③由个体到群体去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④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此观点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是()。

A.“致良知” B.“格物致知”C.“存天理,灭人欲” D.“养浩然之气”
9.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者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教科书的儒学思想家是()。

10.清朝有一位叫秦间的才子,于清朝乾隆年间考中状元,在游某某西湖时,走到岳王庙岳飞墓前,因自己姓秦,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

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道学 B.佛学C.理学 D.民族主义
11.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

这表明他()。

A.提出初步的某某思想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
12.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

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13.在朱熹看来,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最终贯通明“理”。

“格物致知”这一概念中“格”字的含义应是()。

A.研究 B.规格 C.人格 D.格子
14.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15.“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16.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是因为程朱理学()。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B.破坏传统文化
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17.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18.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根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印刷术 B.指南针C.古典文化 D.儒家学说
19.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

“中国雪”是指()。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20.下图展示的是中国的活字印刷术。

某班同学对中国的四大发明展开了探究性学习。

以下是其中三位同学在学习时,以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的标题,你觉得适宜的是()。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二、非选择题(21题10分,22题14分,23题16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董仲舒看来,天是百神大君,天具有仁义礼智信,皇帝是天的儿子。

人间的一切都是天造就的。

天按照自己的模样造就了人,人秉承天的意志长出了身体,这就是人符天数。

天有三百六十六日,人骨有三百六十六节;天有十二个月,人骨有十二大节;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昼夜,人有视瞑。

天地有上下之别,人间有尊卑之别。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合于天道的伦理X畴。

——《中国哲学与文化》
材料二朱子曰:“天人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

若不得见,则虽生于天地间,而不知以为天地之理,虽有人之形貌,而亦不知所以为人之理矣。

……天命之性,处处皆是,但只寻时,先从自己身上寻起。


——《续近思录》
材料三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

凡天变,过度乃占。

国君强大,有德者昌;弱小、饰诈者亡。

大上(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

——《史记·天官书》
材料四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荀子·天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在论述什么思想?(2分)
(2)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在材料一中董仲舒为什么要提出这种思想?(3分)(3)材料二又是怎样论述这种思想的?(2分)
(4)结合材料三、四,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学说的积极性?(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春秋繁露》
材料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唐朝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兴盛所作的一首诗。

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某某的渴求。

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

——中华读书网
材料三陆氏门人朱亨道曾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分别对百姓和天子提出了什么要求?(6分)
(2)据材料二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

(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和二陆的主要分歧。

(2分)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过程的特点及主流思想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4分)
23.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里程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1863年1月28日致恩格斯的信》
请回答:
(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些杰出人物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图片,试以造纸术、印刷术说明。

(6分)
(2)根据材料二,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新”在哪里?具有什么优点和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试说明四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所起的重要作用。

(6分)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世异则事异”和所学史实,可知体现的是一种变革思想,属于法家的思想。

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B项。

参考答案
1. 答案:C 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人物是孔子。

③是孔子的“克己复礼”的思想,体现了孔子思想落后的一面,与“思想精华”不符,故排除③,而①②④是孔子思想的精华部分。

2. 答案:A 点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属于史料,“民贵君轻”是对此的解释,故属于史料解释,A项叙述错误,B、C两项叙述正确。

“这种带有某某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是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评价,D项叙述正确。

3. 答案:B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知足常乐”即不过多追求难以得到的东西,不做无谓的攀比,形象的表现就是剧中人老大的幸福观,“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

这和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特征最为相似。

4. 答案:B 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世异则事异”和所学史实,可知体现的是一种变革思想,属于法家的思想,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B项。

5. 答案:C 点拨:以上思想主X分别是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主X,故正确答案为C项。

6.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实质考查程朱理学思想对儒学的新发展。

A、B、C三项分别为董仲舒、荀子与孟子的思想。

D项是程朱理学的显著特点。

7. 答案:D 点拨:“为仁由己”是说“为仁”靠的是自己的追求,并不是说人人都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8. 答案:A 点拨:由“知是心之本体”“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可知,该思想家强调人应向内心寻求真理,这应是王阳明的思想核心。

9. 答案:C 点拨: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

他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10. 答案:C 点拨:本题以材料的形式切入,主要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状元秦间羞于与秦桧同姓,其实是强调要忠君爱国,符合儒家的思想,当时儒学发展为理学。

11.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能力。

顾炎武列举出的这些史实,旨在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表明他提出了初步的某某思想。

12. 答案:B 点拨:理学集大成的思想家朱熹,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主X“存天理,灭人欲”。

本题中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朱熹。

13. 答案:A 点拨:“格物致知”的基本含义就是:通过接触、研究万事万物去认识、体验“理”,最终达到贯通明“理”。

很显然,“格”在这里是动词。

14. 答案:C 点拨:在人事嘈杂的环境中居住,居然听不到车马喧,恰好说明了境由心生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5. 答案:A 点拨:宋以来“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说明人的精神修养大大提高,这主要得益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和影响。

16. 答案:A 点拨:B、C两项的表述本身错误。

程朱理学主X“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制度,摧残人性。

17. 答案:A 点拨:司南出现于战国时期,纸的发明是在西汉,火药出现于唐代,活字印刷发明于北宋。

18. 答案:A 点拨:抓住关键词语“在文学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某某改革,对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历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 答案:C 点拨:马克思说过“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20. 答案:A 点拨:纸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指南针对新航路开辟起到了重大作用;火药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

答案为A项。

21. 参考答案:(1)思想:天人合一,或天人感应。

(2)原因:西汉社会经济恢复元气后,黄老之学不能适应现实政治统治需要;董仲舒整合新儒学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提供理论依据。

(3)朱熹认为天人本来就是合一的,世界的本原就是一个“理”。

(4)积极性:勇于探索天人关系;追求天人和谐;在历史上曾经对统治者的残暴和奢侈起过限制作用。

点拨:本题围绕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关系这个主题展开考查。

材料中古文字比较难懂,这方面要注意,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对之大意理解即可。

22. 参考答案:(1)思想:君权神授(或天人合一)。

要求:百姓要接受君王的统治;天子治国要服从天命。

(2)状况:儒学思想受到怀疑;民众普遍崇信佛教。

(3)朱熹主X“先观后悟”;二陆主X“先悟后观”。

(4)特点:中国主流思想发展的过程是各流派思想相互影响和交流的过程。

本质:适应了封建专制的需要。

点拨:第(1)(2)问,可主要依据材料获取和归纳信息,难度不大。

第(3)问依据材料“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进行归纳,可知材料实际上反映了朱熹、二陆在理学上对主观与客观认识的不同。

第(4)问是本题的立意所在,要运用“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的原理加以分析。

23. 参考答案:(1)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在唐朝,使用的是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节省了印刷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

(2)新: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优点:省时、省力、省钱。

意义: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3)四大发明问世后,逐渐走向世界,并传入欧洲。

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大作用;指南针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某某改革,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这一切都为欧洲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条件。

点拨:本题考查读图、识图及分析归纳能力。

第(1)问应注意材料一中的四大发明。

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3)问注意限制“对欧洲的社会转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