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 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忘的泼水节》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会认“泼、族”等 15 个生字,会写“忘、泼”等 8 个字,会写“难忘、泼水”等 18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3、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句,能借助插图讲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积累文中的生动语句,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2、学习难点
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感。
三、学习方法
1、自主识字:通过预习,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认识生字。
2、朗读感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
3、图文结合:借助文中的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四、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航
1、读课文至少三遍,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字词学习
1、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词:泼、族、民、度、敲、龙、驶、容、踩、铺、盛、碗、祝、福、健、康、寿
(2)多种形式认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3)交流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谜语等。
2、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忘、泼、度、龙、穿、令”等字。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一起过泼水节?
(四)精读课文
1、学习第 1、2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1、2 自然段,思考: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2)理解“一年一度”的意思。
(3)指导朗读,读出傣族人民盼望过节的心情。
2、学习第 3 自然段
(1)默读第 3 自然段,用“____”画出描写周总理外貌的句子。
(2)出示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3)从周总理的穿着和神态,你体会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读出周总理的亲切和蔼。
3、学习第 4 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 4 自然段,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2)出示句子: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3)理解“祝福”的意思,想象当时的场景,感受人们的欢乐。
(4)指导朗读,读出欢快、热烈的气氛。
4、学习第
5、6 自然段
(1)齐读第 5、6 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 1961 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交流汇报,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3)指导朗读,读出对周总理的敬爱和对泼水节的难忘。
(五)拓展延伸
1、说一说:如果你也在泼水节的现场,你会怎样向周总理祝福?
2、画一画:画出你心中难忘的泼水节场景。
(六)总结归纳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到了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我们要像周总理一样,关心爱护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七)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wàng jì pō shuǐ dù guò lóng chuán
()()()()
huā pào chuān zhe fāng xiàng kāi shǐ
()()()()
2、比一比,再组词。
泼()令()度()向()
拔()今()席()回()
3、照样子,写句子。
例: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1)______一手______,一手______。
(2)______一边______,一边______。
(八)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