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表湘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表湘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古诗欣赏。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解)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银,一作“红”。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流萤:即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传说腐草化萤。
天阶:露天的石阶。
天,一作“瑶”。
坐看:坐着朝天看。
坐,一作“卧”。
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牵牛星和织女星。
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诗人。
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季节。
[2]试着翻译“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卧看”两字写出了怎样的情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三句是怎样为情思写出“层层布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金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第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_____),第二小节主要描写的是(______)A.朝霞映照下的白桦 B.白桦的气质美
[2]“玉立”一词体现出了白桦的__________,“灿灿的金晖”衬托出白桦的____________。
[3]“徜徉”一词可知道这句话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准确而细腻的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
“_____”字突出了朝霞的形态之美。
[4]在读这首诗歌时,我们除了感受到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的感受
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 读《绿》片段,完成练习。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1]找出诗中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读了这句诗,你想到___代诗人______ 的“________________”诗句。
4. 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
别以为只有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看见。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个睛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
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
你会把年轮发现——
一年只长一圈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
鱼鳞上也有圆圈——
一圈就是一岁,
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
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在告诉人们:
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
撒在江南的庐山。
那又是在提醒大家,
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大自然的语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从来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1]短文题目运用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贴切风趣,富有吸引力。
()
A.拟人夸张
B.拟人比喻
C.比喻夸张
D.比喻借代
[2]短文中把蝌蚪比作_____________,把大雁比作_____________。
[3]作者发现大自然的语言共有_____________种,都有哪些呢?请用“﹏﹏”画出来。
[4]短文中的事物分别告诉我们哪些方面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气象、季节、年龄、地质
B.季节、气象、地质、年龄
C.年龄、地质、气象、季节
D.地质、年龄、季节、气象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让你想起了哪句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大自然的哪些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课内阅读。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教”在诗中的读音是__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
“飞将”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未还”的原因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快乐阅读。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描写了________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
________深情地踏着节拍唱着歌赶来送行。
[2]解释下列词语。
欲:________ 不及:________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一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写出汪伦与他的友情特别深。
7. 阅读,完成练习。
地球是一只泪眼
地球是一只泪眼吗?
为什么每一个大陆的周围
全都是汪洋的大海?
哦——地球满腹忧愁,
她睁圆了望不断天涯的泪眼,
何时能哭干,这么多苦涩的海水?
[1]诗人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地球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把地球比作一只泪眼?泪水和海水有什么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你所了解的地球现状,说说我们应该为地球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材料二]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这两首诗和你所学过的一样,都是送别诗。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或所学,运用古诗发送两条朋友圈。
①好友小东下学期要转学,分别在即,你发了一条朋友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好久没回故乡,为安慰亲友,你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享一句你最喜欢的送别诗,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
作者:[俄国]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首诗,你还能联想到哪些诗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选择一个月明星稀或月黑风高的晚上,去感受一下夜的魅力,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诗句理解。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①柴扉:柴门。
②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请结合注释,说一说最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课内阅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理解词语的意思。
姗姗来迟:_______________。
白雪皑皑:_______________。
[2]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的雪花(____________)的金
晖(____________)的树枝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__。
这是一首抒情诗,以______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_______。
诗中的白桦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________的象征。
[4]这首小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之情。
[5]用直线画出色彩变化的句子。
12. 阅读短文。
妈妈的爱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
我从梦中醒来,
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
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
妈妈到学校接我,
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
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
妈妈抱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
妈妈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
[1]给带点的字注音。
妈妈给我扇(_______)着扇(_______)子。
[2]填空:
妈妈的爱是(_____),是(_____),是(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凉 -(_______)着急 -(_____)责备 -(____)
[4]根据文章内容,用'因为……所以……'写句子。
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写。
你能模仿上面几个诗节的格式来写一段诗节,舒发你对妈妈的爱吗?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13. 课内精彩阅读。
雪梅
[宋]卢钱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降:_________ 骚人:________
评章:__________________
[2]“梅”和“雪”争春的结果是什么?用“_____”画出相关诗句。
[3]请你写出前两句古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借雪与梅的争春,告诫我们()
A.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善于捕捉事物的优点。
B.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C.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古诗?请写出两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课外阅读。
石灰吟①
[明]于谦
千锤万凿②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③。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④在人间⑤。
[注释]①石灰吟:赞颂石灰。
②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③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④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⑤
人间:人世间。
(1)这是一首( )。
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2)试着用“/”画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3)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我体会到了石灰的精神;读了后两句中的“浑不怕”,我想到了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这两句诗还让我想到了文天祥的诗句:“,。
”
(4)理解古诗,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思乡诗。
B.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C.后两句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D.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
(5)联系本课中学习的三首古诗,你觉得这首古诗和哪首古诗的写作方法是相同的?相同点是什么?
15. 阅读理解。
繁星(一五九)<节选>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她是中国诗人,现代女作家,著名的______________文学作家。
[2]诗中第一个加点的“风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加点的“风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把这首诗送给妈妈,她会有怎样的反应?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