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
说明:
1.本试卷共6页,计22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4题、第11题,共6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同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毕业学校填好。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
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3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蹊.跷(qī)绽.开(zhàn)猝.然(cù)佃.农(di àn)
B.蜷.起(quán)澎.湃(pén)愠.怒(yùn)挟.着(xié)
C.瞥.见(pī)女红.(ɡōnɡ)诧.异(chà)宁.可(nìnɡ)D.褴褛.(lǚ)祈.祷(qí)呜咽.(yàn)嫣.红(y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画中的老人虽然已是风烛残年
....,眼睛里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B.虽是孤掌难鸣,他在会议上依然为维护正义而据理力争
....,令人深感敬佩。
C.面对我茫然的表情,母亲并没有放弃,她循循善诱
....,终于让我理解了这道难题。
D.巴金的《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娓娓动听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下列解说有误
..的一项是(2分))(▲)
A.阳光明媚暴风骤雨鉴赏水平拨动心弦
解说: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B.随着《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热播,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
C.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4.下列对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表达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下课的顺序来安排故事情节。
B.《木兰诗》围绕“木兰是女郎”精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
对木兰从军缘由、离家出征、军旅生活写得比较详细,辞官还乡写得比较简略。
C.《<长征>节选》从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中选取了四个场景,根据时空画面的转换和人物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D.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叙事写实散文,作者选取了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5.根据拼音写汉字。
(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bó(▲)的史诗!红军战士纵横十一省,跨越两万五千里,不论是悬崖qiào(▲)壁,还是草地泥泞,不论是饥饿疲bèi(▲),还是敌人的围追堵jié(▲),都不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黄沙大漠,激流长河,长征者刻下了铿锵的足音;寒风刺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
6.默写。
(每空1分,错、漏、添字,该句皆无分,共8分)
⑴红军不怕远征难,▲。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⑵▲,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⑶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⑷年少万兜鍪,▲。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⑸▲,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⑹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
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诗人高尚的情操、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
生死观的诗句是▲,▲。
7.名著阅读。
(8分)
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以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分两个部分,先描写▲时期,后描写▲时期。
(4分)
⑵在《生命的意义》之前的一段文字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
”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用扼要的语言概括主人公“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4分)
▲
▲
8.专题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4分)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汉字》专题,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⑴【拆字释义】将某些字拆开,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道理。
依照范例,从提供的字中选一个拆开,说出所悟。
(2分
例:“路”由足和各组成,说明人生的路是靠各自走出来的。
待选:怒、功、悟
我选:▲,释义:▲
⑵【口语交际】班级以“美丽的汉字”为主题组织一次班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2分)
▲
▲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王勃的两首诗,完成第9题。
(6分)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注】乙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
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9.⑴请简要赏析【乙】诗首联中“送送”一词的妙处。
(2分)
▲
▲
⑵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4分)
▲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15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
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乙】景公树竹,令吏谨守之。
公出,过之,有斩竹者焉,公以车逐,得而拘之,将加罪焉。
晏子入见,曰:“君亦闻吾先君丁公①乎?”公曰:“何如?”晏子曰:“丁公伐曲城②,胜之,止其财,出其民。
公日自莅③之。
有舆④死人以出者,公怪之,令吏视之,则其中有金与玉焉。
吏请杀其人,收其金玉。
公曰:“以兵降城,以众图财,不仁。
且吾闻之,人君者,宽惠慈众,不身传诛。
令舍之。
”公曰:“善!”晏子退,公令出斩竹之囚。
(选自《晏子春秋》)【注】①丁公:齐国开国君主姜太公之子。
②曲城:地名,在今山东掖县东北。
③莅:莅临。
这里指前往监督察看。
④舆:车。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4分)
⑴缚者曷.为者也(▲)⑵叶徒.相似(▲)
⑶圣人非所与熙.也(▲)⑷公日.自莅之(▲)
1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的一项是(2分)(▲)
A.公以.车逐吾欲辱之,何以.也
B.得而.拘之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C.吏请杀其.人其.实味不同
D.令吏谨守之.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⑴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
⑵王曰,何坐?曰,坐盗。
▲
⑶有舆死人以出者,公怪之。
▲
13.从【甲】【乙】两段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16分)
细数风云家族风雨四十年
付毅飞
①风云家族又添“新丁”。
2016年12月11日,风云四号A星发射升空。
它将实现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更新换代。
②1977年,我国开始了风云一号卫星的研制工作,拉开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发展的帷幕。
说起风云家族成员的大名,大家可能或多或少有所耳闻。
需要注意的是,一二三四的代号,
可
不是简单指代四兄弟,而是代表四个不同的型号系列,其中颇有讲究。
③比如,以单数命名的风云一号、风云三号系列,都是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它们像巡逻警察一样,在距离地面500至1000公里的轨道上绕行,实现对全球的巡视观测。
其中,风云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A星于1988年发射,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遥感卫星,在我国首次实现了气象、海洋和空间环境的综合探测应
用,真正实
现了一星多用,开创了我国气象卫星事业的新纪元。
④风云三号继承了风云一号的衣钵,并将其发扬光大。
2008年,风云三号A星发射,其技术指标达到欧美最新一代气象卫星水平,使我国在相关领域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通过多项技术创新,它实现了从二维遥感成像到三维综合大气探测,从单一的光学探测到紫外、可见光、红外和微波全谱段宽波谱探测,从宽覆盖公里级观测提高到百米级观测,从国内组网接收到全球组网接收等四大技术跨越,极大提升了气象卫星的应用价值和应用领
域。
风云三号
系列共发射3颗卫星,目前均在轨运行。
⑤以双数命名的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系列,都是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它们如同定点站岗
的
哨兵,守在距离约36000公里的赤道上空“凝视”地面,持续进行观测。
⑥风云二号是我国第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1997年风云二号A星成功发射,使
我
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同时拥有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⑦风云四号A星是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发星,也是风云家族里第15颗卫
星。
其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探测谱段和探测要素都较之风云二号有大幅提升。
⑧风云四号系列将逐步接替风云二号的业务,此外,未来我国气象领域还将有新成员加入。
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介绍,《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提出,后续我国与气象事业紧密相关的将有13颗卫星,其中全新研制的有大气环境监测星、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和静止轨道微波探测星,确保后续业务运行的有3颗风云三号卫星,2颗风云四号卫星,1颗晨昏轨道气候卫星,2颗降水测量雷达卫星,1
颗高精度温室气
体探测卫星和1颗高光谱卫星。
⑨赵坚说,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将把静止轨道遥感探测的高时效性优势,和微波对云雨大气独具的穿透性探测能力相结合,有力提升对快速变化的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预警能力。
其成功发射后将与风云四号组网运行,能大幅度增强我国对天气预报,尤其是对降雨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的能力。
降水雷达测量卫星能将主动降水测量与被动微波和光学成像遥感相结合,实现降水和云雨大气参数遥感探测,获取融
化层高度和厚
度信息,为提高降水数值预报的准确率,优化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提供支撑。
(选自2016年12月13日《科技日报》,有删
节)
14.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4分)
▲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可以删去吗?为什么?(4分)
它们如同定点站岗的哨兵,守在距离约.36000公里的赤道上空“凝视”地面,持续进行观测。
▲
16.说说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
17.根据文章内容预测,与气象事业紧密相关的13颗卫星全部发射后,对我们的天气预报将会有哪些影响?(4分)
▲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18分)
父亲是儿子的一场雪
葛亚夫
①冬天,时间也怕冷吧?也就眯瞪一会儿眼,身子骨还没舒展开,天就黑了。
②儿时,生活清贫,三餐都经常爽约,更别提娱乐了。
天一黑,我就被赶上床。
起初,父亲还讲些故事,但很快他就睡着了。
我饥肠辘辘,辗转反侧,眼巴巴地向窗外看。
③“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人饥志短,这句民谚,我只记住了后半句。
往往,雪没盼到,我就枕着梦里的馒头睡去。
半夜被撑醒,才发现是尿憋的,跑到门口,冲着雪地一通“扫射”,又匆忙钻回被窝,期望重温旧梦——把没吃完的馒头吃完。
④或许太冷、太饿,面对一场雪,我从没想过像孙康映雪读书,只想着梦里梦外的馒头。
⑤我从来就不是个好学生,贪嘴,贪玩,学习三心二意。
父亲对我的期望,也一直徘徊在零度左右。
初二时,因恶作剧,班主任骂我烂泥扶不上墙,无可救药。
我辩驳:烂泥也是你教的,你也就会打人骂人……老师恼羞成怒,要打我。
我跑为上策,潇洒地扬长而去。
⑥寒风肆虐,雪花猖獗。
一场风雪,从荒野刮到我内心。
我瑟缩着往家走。
我知道,阴暗处是泥土,明亮处是水洼,但还是忍不住向亮处的水洼里走。
回到家,父亲竟没打骂我,只是问:想不想上了。
我嗫嚅道:想。
父亲让我换双干棉鞋,便带我去找班主任。
⑦班主任不在家。
雪很大,也不知是否回来。
父亲看看天,看看我:就站在门口等吧!等到回来为止。
北风似刀,雪花如镖,我们成了靶子。
我瑟缩着蹲下,才发现父亲穿的竟是我换下的那双湿鞋!那晚,我出奇地安静,只记得,老师回来时,我和父亲都成了雪人。
⑧这是我和父亲的“程门立雪”。
以后,我没再.让父亲失望过,只是他的脚再.没热起过。
⑨大学毕业,我留在南方。
那年,罕见地下场大雪。
女友来了雅兴,要到梅花山采雪,学妙玉煮雪烹茶。
她的“体己茶”,也只体谅自己。
积雪厚,加上路滑,公交车禁行了。
女友就拿我代步。
⑩父亲的电话也来凑“热闹”。
他看电视,说这边雪大,房子、桥都压塌了,担心我,让我别乱跑……我说没事,匆忙挂了电话。
女友缴了我的电话,命令我全速前进。
我们玩到很晚,也很累,回去就睡了。
第二天,一开机,就是一堆未接电话——都是家里的。
我打过去,父亲睡了,母亲接的电话。
她数落我,昨天怎么不接父亲的电话!
⑪我这才知道,由于我关了手机,父亲放心不下,竟站在门口,一夜都没睡。
⑫下雪了,回家给父母送棉衣。
父亲坐在门旁,眯瞪着眼。
雪花凌乱,时光如同黑白电视。
我帮他掸身上的雪,可头上那层雪,怎么也掸不掉。
父亲笑:真是近视眼!这是白头发,哪是雪!我心里一寒。
我曾以为只是冬日苦短,没曾想,对于父亲,人生也一样苦短。
⑬父爱一场雪。
时光里,父亲就是儿子的一场雪,覆盖着浮生,温暖着今世。
(选自2017年04月《思维与智慧》)18.文章主要写了“我”与父亲之间的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3分)
▲
19.结合语境,赏析语言。
(6分)
⑴说说第⑧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两个“再”字的表达作用。
(2分)
▲
⑵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
(4分)
▲
20.第⑥段画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
▲
21.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和作用?(5分)
▲
▲
三、写作(60+3分)
22.请以“慢慢地,我懂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④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