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裁判法 田径比赛裁判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限(15秒)
仍在参 加的运 动员人 数
单项 跳高
3人以上 1
撑杆 1
其他 1
全能 跳高 1
撑杆 1
其他 1
2-3人 1.5 2
1
1.5 2
1
1人 3
5
2
3
连续 2
3
2
2
3
2
高度跳跃项目
1.宣布起跳高度和升高计划,不变。(2-3、5-10)至只剩 一名已获胜的运动员或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时。
2.连续3次试跳失败,失去比赛资格。(免跳) 3.以厘米为单位,垂直量至横杆上沿最低点。| 4.横杆4.00+-2,(4.50+-2)小于2KG(2.25) 5.跳高单脚起跳,助跑道15-20-25米,落地区
例一
序姓单 预
赛决
赛 名次赛 名
最好 成绩
1
2
3
1 最好
成绩
2
最后 成绩
次注
1 * * 71 86 82 86 2 * * 83 70 88 88
79 78 85 86 79 89 81 89
86 4 89 3
3 * * 89 88 81 89 81 83 79 89 88 91 91 1
例三
运 100 跳 铅 跳 400 跨 铁 撑 标 150 总分 名
动 米 远 球 高 米 栏 饼 竿 枪 0米



甲 765 815 692 820 693 765 764 716 787 713 7512
乙 766 802 655 847 767 806 679 785 700 705 7512
(2)如成绩相等不涉及第一名时,则运动 员比赛名次并列。
例2
运 跳跃高度

动 员

(米)


1.75 1.80 1.84 1.88 1.91 1.94 1.97
决名 名 备 次跳 次 注
1.94 1.92 1.94
A0 BCDE F
×0 0 ×0 ×- × ×

×0 -
×0 -
-
× ×× 2 ×
投掷圈
1.铅球和链球内沿直径:2.135米,+-5毫 米,34.92度。
2.铁饼:2.5米+-5毫米,34.92度。 在离投掷圈圆心20米处,两条落地区
标志线相距12米(没离开1米,增加0.6米) 3.标枪:7cm线,8米、4米、29(28.96)度,
30-33.5米。 4.75cm,5cm
田径比赛中主裁判的职责
田径比赛
田赛
总则: 1.练习应在裁判员的监督下按序进行。 2.比赛开始不许练习。 3.跳高1-2标志物,没有可用胶布。 4.高度外,多于8-3,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3
少于等于8-6 (1)前3次后,成绩排序,后3次与排名相反 (2)成绩相等,按前3次的抽签 5.任何原因运动员受阻,有关裁判长有权补
高1.22米,距跳板20米,距跑道小于2米。 4.犯规(1)未起跳触及起跳线前地面
(2)起跳板两端之外起跳(助跑可出,部分可以) (3)跳远触及起跳线与落地区之间地面 (4)空翻 (5)触及落地区以外地面,并近于落地点 (6)离开时同上条。 5.垂直丈量 6.起跳线距近端1-3米(11-13),远端10米(21) 7.落地区:2.75-3米
裁判长; 11、比赛结束后,核查成绩记录表并签字后,转交技术官员和田赛裁判长审
核签字; 12、负责本组人员的进、退场工作。
田赛远度项目名次的判定
以最好的一次试跳(掷)成绩判定
1.以最好的一次试跳(掷)成绩判定 2.如成绩相等
(1)以次优成绩判定名词 (2)任相等,则以第三优成绩判定,余类 推 (3)任相等,并涉及第一名者,则令成绩 相等的运动员,按原比赛顺序,进行新的 一次试跳(掷),直至分出名次为止
0 ×0 ×0 -
× ××
×0 ×0 ×0 × ××
2× 3
0× 2
00 1
×
3
4
全能比赛名次的判定
1.总分高者名次列前 2.如总分相等,则以得分较高的单项数量多 者为优胜。 3.如任相等,则已任何一个单项得分最高者 为优胜。 4.如再次成绩相等,则已第二得分高的单项 分数较高者名次列前,并依次类推。
丙 765 821 640 880 711 805 690 799 689 712 7512

单项和全能项目时限
仍在参 加的运 动员人

跳高
单项 撑竿
其他
跳高
全能 撑竿
其他
3人以 1
1
1
1
1
1

2-3人 1.5 2
1 1.5 2
1
1人 3
5
2
3
连续 2
3
2
2
3
2
试跳
谢 谢!
1、领导本组人员严格按田径径赛规则规定完成裁判工作; 2、负责组织本组人员学习田径规则、径赛规程; 3、组织全体裁判检查场地器材,进行裁判员分工、实习,制定裁判工作细则; 4、宣布比赛注意事项,组织运动员赛前练习; 5、判定试跳成功与失败,监督成绩的丈量; 6、每轮试跳完毕,在记录员与终端操作员核对无误后,下令将成绩输入主机; 7、当运动员对试跳的判罚提出口头抗议时,丈量与记录该次的成绩; 8、破记录后,报请田赛裁判长、技术官员到场,审核成绩并签字; 9、审批运动员请假事项; 10、处理执行裁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出现争议不能解决,及时报告田赛
3*5(6*4*0.7)。 6.撑杆不可换手,可向落地区方向80厘米内。(1厘米线)
40-45米,5*5米(6*6*0.8) 7.跳高成绩表的记录符号:成功为(0)失败为(×),免
跳为(一),兼项请假为( Δ)。
远度跳跃项目
1.1cm 2.40m、1.22+-0.01、5cm 3.风速测5秒,标记:跳远-40,三级-35。
投掷项目
1.器材:
器材
铅球 铁饼 链球 标枪
少、青、 少男 青男 成年女
成男
4.00KG 1.00KG 4.00KG 600G
5KG 1.5KG 5KG 700G
6KG 1.75KG 6KG 800G
7.26KG 2KG 7.26KG 800G
个人保护
1.标枪-护肘 2.铅球-手腕绷带 3.脊柱-腰带 4.适宜物质-镁粉 5.链球-手套、单个手指胶带
以成绩高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相等,按以下规定解决: 1.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上,试跳
次数少者名次列前。 2.如成绩仍然相等,则在包括最后
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 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3.如成绩仍相等:
(1)如涉及第一名时,在造成其成绩相等 失去了继续试跳的权利的最低失败高度上, 每人再试跳一次。如有关运动员都跳过或 都未跳过而仍不能判定名次,则横杆应提 升或降低:跳高为2厘米,撑竿跳高为5厘 米。他们应在每个高度上只试跳一次,直 到分出名次为止。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决 定名次的每次试跳。
4 * * 81 79 83 83 88 89 81 89 88 80 89 2
5 * * - - - - - - - 82
82 5
6 * * - - - - - - - 82
82 5
7* * - - - 8* * - - - -
- - - 78 - - - 80
78 8 80 7
田赛高度项目名次的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