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四种方法杜绝黄菇病的发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货!四种方法杜绝黄菇病的发生
黄菇病是平菇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害,一般在温度逐渐升高的季节发生。
但近年来,在冬季也时有发生。
黄菇病怎么防治才好呢?下面推荐四种方法。
一、注意场地环境
生产环境的好坏与病害的发生息息相关。
若是栽培环境差、消毒不彻底,就会成为病菌的栖息和繁衍之地。
因此,环境的管理十分关键。
首先,菇棚要建在通风良好、排水便利的地方,不能靠近粪场、垃圾场,保持环境干净、卫生,没有污染源,避免成为病原菌滋生地。
其次,老场地不宜连年使用,如使用要在进袋前1个月进行消毒、杀菌、杀虫处理。
采菇后,要及时清理菌棒袋口的菇根、死菇,保持地面干净,并定期撒石灰粉进行地面消毒。
二、注意菌种选择
菌种的选择应去正规的单位和研究所,选购纯正、健壮、生命力强的菌种。
一般硬柄平菇的品种,相比软柄平菇的品种,抗黄菇病能力更强;颜色浅(白色、灰白色)的品种,相比颜色深(褐色、灰黑色)的品种,抗黄菇病能力更强。
三、注意湿度管理
有的人说,菌菇喷水就有黄斑,为什么呢?原因是:菇体叶片上长时间积水,就会导致局部感染发黄。
因此,在喷水时,一定要用精细雾化喷头,喷水要勤而轻,不能直接喷向菇体。
这是为了避免水压过大,造成菇体出现创伤,染上病源菌;同时,每次喷水后,要适当通风,避免菇体长时间处于高湿状态,注意阴雨潮湿天气不要喷施。
四、注意温度管理
高温高湿的环境,不仅易引发黄菇病,还会导致绿霉、链孢霉、鬼伞等杂菌蜂拥而至。
适当降低平菇袋温和棚内温度,是减少黄菇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白天,增加大棚遮阴,降低棚内温度;夜间,掀开保温被,利用夜间低温降低棚内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