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基础检测】
1.下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
2.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 B+3C,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A.v(A)=2mol/(L·min) v(B)=2mol/(L·min)
B. v(A)=2mol/(L·min) v(C)=2mol/(L·min)
C. v(A)=1mol/(L·min) v(B)=2mol/(L·min)
D. v(A)=1mol/(L·min) v(C)=1.5mol/(L·min)
3.把100mL 6mol/L的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在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
A.Na2CO3固体
B.NaOH固体
C.硫酸钾溶液
D.水
4.反应4A(s)+3B(g)==2C(g)+D(g),2min后B的浓度减小0.6 mol/L。

对此反应速率的不正确表示是( )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
B.用B、C、D分别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min)
D.在2min内的反应速率,用D表示是0.1 mol/(L·min)
5.将a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中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6.在容积固定的2L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x(g)+2Y(g)==nZ(g),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n=1②n=2③反应开始至2min时,Y的转化率为50%④反应开始至平衡时, v (X)为
0.75 mol/(L· min)⑤X的平衡浓度为0.75 mol/L⑥达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开始时的
0.875倍
A.②③⑤⑥
B.②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
7.在一定条件下,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单位时间生成n molA2的同时生成nmol 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B2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2的同时生成n molB2
8.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3 v正(N2)= v正(H2)
B. v正(N2)= v逆(NH3)
C.2 v正(H2)= 3v逆(NH3)
D. v正(N2)= 3v逆(H2)
9.反应A(g)+3B(g)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0. 3A(g) 3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B和c可能都是气体
11.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s)
②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 mol/(L·s)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将氮气、氢气的混合气体分别充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为:甲:v (H2)=3 mol/(L· min);乙:v (N2) =2mol/(L·min);丙:v (NH3)= 1mol/(L·min),则这段时间内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3.已知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4.5mol,试计算分别用NH3、O2、NO、H2O四种不同物质表示的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能力提高】
14.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时,下列措施能使最初的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是()
A.增加碳酸钙的量
B.盐酸的用量增加一倍
C.盐酸的用量减半、浓度加倍
D.温度升高
15.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
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以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
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16.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Z,同时生成2nmol Y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二氧化氮存在下列平衡:2N02(g)N204(g),△H<0,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较为适宜的是( )
A.温度130℃、压强3.03×105Pa
B.温度25℃、压强1.01×105Pa
C.温度130℃、压强5.05×104 Pa
D.温度0℃、压强5.05×105Pa
18.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min后,NH3减少了0.12mol,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是①NO:,②O2:。

19.已知反应A+3B==2C+D,在30s内A的浓度减小了0.5mol/L,则此段时间内以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 min),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min)。

20.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 v (A)=0.15mol/(L·min) ②v (B)=0.01mol/(L·s)③v (C)=0.40mol/(L·min)④v(D)=0.45mol/(L·min),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填序号) 。

【综合探究】
21.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增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

反应条件:①锌粒;②锌片;③锌粉;④5%盐酸;⑤10%盐酸;⑥15%盐酸;
⑦加热;⑧用冷水冷却;⑨不断震荡;⑩迅速混合后静置。

欲使反应速率进一步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列举一条)。

22.(2007广东) “碘钟”实验中,3I-+S2O82-=I3-+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①②③④⑤c(I-)/mol·L-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O42-)/mol·L-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 /s 88.0 44.0 22.0 44.0 t2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显色时间t2=。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填字母)
A <22.0s
B 22.0~44.0s
C >44.0s
D 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
【基础检测】
1.C
2.D
3.CD
4.BD
5.C
6.A
7.C
8.C
9.C 10.CD 11.B
12.乙>甲>丙
13.v(H2O)= 0.015mol/(L·s) v(O2)= 0.0125mol/(L·s)
v(NO)= 0.01mol/(L·s) v(NH3)= 0.01mol/(L·s)
【能力提高】
14.CD 15.B 16.C 17.C
18. 0.001mol·L-1 0.00125mol·L-1
19. 3 2
20.④>③=②>①
【综合探究】
21.③⑥⑦⑨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22. (1)研究反应物I-与S2O8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29.3s
(3)A
(4)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