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储存品质变化结果与控制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储存品质变化结果与控制方法探讨
摘要探讨玉米在常规储藏期间其脂肪酸值的变化规律跟储粮环境和自身水分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水分含量,不同仓型所储存玉米脂肪酸值的跟踪检测探讨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脂肪酸值与自身水分含量和储粮环境关系密切。相同的储粮环境,玉米自身水分含量高脂肪酸值上升快;相同水分含量,密闭性能不好的仓房,玉米脂肪酸值上升快。通过对老式仓房进行加阻燃隔热材料密闭处理,控制储粮仓房的温度,以及在收购、烘干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延缓玉米脂肪酸值的上升,达到节约费用减少保管损失。
3结果与讨论
3.1脂肪酸值变化规律
从我们跟踪检测的结果(表1)、(表2)、(表3)分析,
房式仓储存两年的玉米,脂肪酸值达到53.0 mg/100g和49.1mg/100g,浅圆仓储存的玉米脂肪酸值达到43.6 mg/100g和40.8mg/100g,和房式仓对比变化较慢.同时入仓水分大的玉米脂肪酸值上升较快,水分小的玉米脂肪酸值上升较慢.
2试验材料与方法
2.1主要材料
2.1.1 2017年度生产的辽北地区普通黄玉米
2.1.2昌图直属库有限公司老式房式仓19、21;浅圆仓02、03号
2.2主要设备:锤式旋风磨;振荡器;天平(0.01);碱式滴定管
2.3试验条件与方法
脂肪酸值测定方法按GB/T20570-2015执行
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两种仓型进行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选择两个老式房式仓和两个浅圆仓,仓内储存的都是2017年度生产2018年三月份入仓的黄玉米(均为散积),入仓后均用机械通风均衡粮温。在储藏期间跟踪检测玉米脂肪酸值的变化情况。
3.2.2.2气体的影响,粮堆内的气体成分也是影响粮食品质的主要因素,仓房密闭性能好,由于粮食自身的呼吸作用使得粮堆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这就抑制了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干物质的损耗,反之氧气的浓度增高就会加速粮食的新陈代谢,使得粮堆内湿热堆积,加速粮食的水解酸败,大量消耗干物质。
3.2.3粮堆内杂质的影响,粮堆内杂质含量高会影响粮堆内的透气性,从而会使粮堆内的湿热增高,加速粮食的品质劣变。
从表3中可以看出同一仓房内玉米,上层脂肪酸值上升较快,特
别是入仓水分大密闭性能不好仓房脂肪酸值上升更快,中下层的变化
较慢,入仓水分小仓房密闭性能好的变化很小。这是由于仓房内粮堆上层受外界温湿度影响较大,中下层受外温影响较小。这就可以看出:相同的储粮环境玉米水分含量高脂肪酸值上升快,相同的水分含量,密闭性能不好仓房的脂肪酸值上升快。粮食本身含水量,储粮环境是影响玉米脂肪酸值变化的主要因素。
由于老式房式仓的墙体较薄,密闭性能较差,所以隔凉隔热性能也较差,粮堆温度受外温影响较大,夏季外温高达33℃,相对应最高粮温达26℃-27℃,特别是水分大的玉米抵抗高温能力差,这样粮食籽粒的呼吸作用强,酶的活性增强,加速了粮食内干物质的水解,这种变化脂类物质最为明显,产生了大量的游离脂肪酸。生理、生化反应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又给霉菌的活动带来了有利的环境,同时霉菌生理生化反应也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加速粮食的劣变。水分小的粮食自身生理生化反应缓慢抵抗高温能力强所以粮食劣变速度就会缓慢些。浅圆仓的密闭性能要远远好于房式仓,仓体和仓顶都进行了隔热处理,在夏季浅圆仓的平均粮温要低于房式仓平均粮温8℃-10℃,相应的粮堆的温度受外温影响较小。所以脂肪酸值变化就慢些。由此可得出温度和粮食水分是影响脂肪酸值的主要因素。另外,老式的房式仓密闭性不好,仓内的气体成分基本上和外界一致,氧气充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粮食籽粒和周围的微生物生理代谢旺盛,加速了其水解劣变过程,游离脂肪酸增多。导致玉米脂肪酸值增高。浅圆仓密闭性能良好,当粮食籽粒呼吸到一定程度时,仓内气体成分发生了变化,处于缺氧富二氧化碳状况,从而抑制了粮食籽粒和周围的微生物生命活动,延缓了其品质劣变速度。
3.2.4虫、霉的影响,如果粮堆内发生虫、霉,由于虫、霉的生命活动也会产大量的湿热,加速粮食品质劣变。
3.3延缓玉米储藏品质劣变速度的控制措施
结合我库实际情况延缓玉米品质劣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适当措施延缓:对老式的房式仓进行了隔热、密闭改造,对墙体和房顶加阻然隔热材料进行隔热处理。对门窗进行密闭处理,经改造后的仓房受外温影响较原来小很多,平均仓内粮温比没有改造的仓房低5℃,从而延缓了玉米的品质劣变。同时还要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储藏过程中粮食安全,延缓其品质劣变。
3.2影响玉米储藏品质变化的主要因素
3.2.1玉米的自身因素,在辽北地区玉米成熟时光照时间短使得玉米的原始水分大,玉米成熟度不均,籽粒胚大脂肪含量高,带菌量大,这些特点对延缓玉米品质都不利。
3.2.2外界环境因素
3.2.2.1温度的影响,温度对玉米储存品质的影响是较大的通过上面的实验就可之变快些。冬季较夏季变化慢些。
参考文献
[1]GB/T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2015
[2]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法2016
[3]储藏粮油品质与检验国家粮食储备局1999
[4]粮油质量检验员中国轻工业出社2007
关键词玉米;脂肪酸值;老式房式仓;储粮环境;水分
1前言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都是由新到陈,从优到劣的一个变化趋势且是不可逆转的。粮食籽粒是有生命的有机体,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特别是超过正常储存年限以后,粮食的内部结构逐渐松弛,酶活性降低,呼吸能力衰退,生命力减弱,这是粮食自身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
我公司位于辽宁北部,是玉米主产区。直属库的储备粮都是玉米,储备量较大。由于我公司是老库区老式的房式仓较多,储粮性能不是很好。这样就给保管和轮换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为缓解保管和轮换压力减少不必要的保管损失,对在玉米保管过程中脂肪酸值变化情况作了试验找出其变化规律。
3.3.4进入常规保管后,做好每周一次全面粮情检查工作和每月一次的粮食水分检测工作。在雨前、雨中、雨后及时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初春、秋末季节适合时机进行机械通风,均衡粮温,在通风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通风的时机和通风速度,避免造成粮堆温差产生结露。
3.3.5在夏季和秋季到来时,对仓内粮食要进行低药量防护或用磷化铝薰蒸防止了害虫的发生。
3.3.1严把入库质量关,收购入库的粮食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由于辽北地区收购时期玉米水分高,入库的玉米一定要分水,分等存放,同堆玉米的水分差要小于2g/100g,这样便于烘干,烘干后的玉米水分均匀,有利于延缓玉米的储存品质。另外入库的湿粮一定要过高筛除杂避免湿粮堆发热导致玉米品质劣变。同时要根据烘干进度控制收购进度避免高水分粮堆积过多导致发热影响玉米品质。
3.3.2保证烘干环节的质量,入塔湿粮不能有过大的水分差,在烘干作业时要做好水分检测工作,保证烘干后玉米水分均匀。根据所入的仓型选择好烘后玉米的水分。
3.3.3作好入粮仓房的空仓消毒,并检查其密闭性能是否完好。边入仓边过筛除杂,保证入仓的粮食无杂质集中区。入仓后及时通风均衡仓内粮温,同时做好质量检测,建立质量档案。安装好电子检温系统做好检温记录。
4结论
在常规保管中储粮环境、水分对玉米储存品质变化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储粮环境不好,水分大脂肪酸值上升的快。储粮环境好既使水分大的,其脂肪酸值上升的也会慢些。由此可见,在常规保管过程中控制好储粮环境是重要的,对老的房式仓要进行隔热密闭改造,同时在日常保管中加强管理是可以延缓玉米储存品质劣变的。
本文根据本库实际情况和对照试验结果对影响玉米品质变化速度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结合几年来的实践应用,取得了一些经济实效控制方法。使得我库在常规保管中延缓了玉米的品质劣变,减少了保管过程中的损失,减轻了轮换工作的压力。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影响脂肪酸值的其它指标作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摘要探讨玉米在常规储藏期间其脂肪酸值的变化规律跟储粮环境和自身水分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水分含量,不同仓型所储存玉米脂肪酸值的跟踪检测探讨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脂肪酸值与自身水分含量和储粮环境关系密切。相同的储粮环境,玉米自身水分含量高脂肪酸值上升快;相同水分含量,密闭性能不好的仓房,玉米脂肪酸值上升快。通过对老式仓房进行加阻燃隔热材料密闭处理,控制储粮仓房的温度,以及在收购、烘干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延缓玉米脂肪酸值的上升,达到节约费用减少保管损失。
3结果与讨论
3.1脂肪酸值变化规律
从我们跟踪检测的结果(表1)、(表2)、(表3)分析,
房式仓储存两年的玉米,脂肪酸值达到53.0 mg/100g和49.1mg/100g,浅圆仓储存的玉米脂肪酸值达到43.6 mg/100g和40.8mg/100g,和房式仓对比变化较慢.同时入仓水分大的玉米脂肪酸值上升较快,水分小的玉米脂肪酸值上升较慢.
2试验材料与方法
2.1主要材料
2.1.1 2017年度生产的辽北地区普通黄玉米
2.1.2昌图直属库有限公司老式房式仓19、21;浅圆仓02、03号
2.2主要设备:锤式旋风磨;振荡器;天平(0.01);碱式滴定管
2.3试验条件与方法
脂肪酸值测定方法按GB/T20570-2015执行
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两种仓型进行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选择两个老式房式仓和两个浅圆仓,仓内储存的都是2017年度生产2018年三月份入仓的黄玉米(均为散积),入仓后均用机械通风均衡粮温。在储藏期间跟踪检测玉米脂肪酸值的变化情况。
3.2.2.2气体的影响,粮堆内的气体成分也是影响粮食品质的主要因素,仓房密闭性能好,由于粮食自身的呼吸作用使得粮堆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这就抑制了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干物质的损耗,反之氧气的浓度增高就会加速粮食的新陈代谢,使得粮堆内湿热堆积,加速粮食的水解酸败,大量消耗干物质。
3.2.3粮堆内杂质的影响,粮堆内杂质含量高会影响粮堆内的透气性,从而会使粮堆内的湿热增高,加速粮食的品质劣变。
从表3中可以看出同一仓房内玉米,上层脂肪酸值上升较快,特
别是入仓水分大密闭性能不好仓房脂肪酸值上升更快,中下层的变化
较慢,入仓水分小仓房密闭性能好的变化很小。这是由于仓房内粮堆上层受外界温湿度影响较大,中下层受外温影响较小。这就可以看出:相同的储粮环境玉米水分含量高脂肪酸值上升快,相同的水分含量,密闭性能不好仓房的脂肪酸值上升快。粮食本身含水量,储粮环境是影响玉米脂肪酸值变化的主要因素。
由于老式房式仓的墙体较薄,密闭性能较差,所以隔凉隔热性能也较差,粮堆温度受外温影响较大,夏季外温高达33℃,相对应最高粮温达26℃-27℃,特别是水分大的玉米抵抗高温能力差,这样粮食籽粒的呼吸作用强,酶的活性增强,加速了粮食内干物质的水解,这种变化脂类物质最为明显,产生了大量的游离脂肪酸。生理、生化反应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又给霉菌的活动带来了有利的环境,同时霉菌生理生化反应也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加速粮食的劣变。水分小的粮食自身生理生化反应缓慢抵抗高温能力强所以粮食劣变速度就会缓慢些。浅圆仓的密闭性能要远远好于房式仓,仓体和仓顶都进行了隔热处理,在夏季浅圆仓的平均粮温要低于房式仓平均粮温8℃-10℃,相应的粮堆的温度受外温影响较小。所以脂肪酸值变化就慢些。由此可得出温度和粮食水分是影响脂肪酸值的主要因素。另外,老式的房式仓密闭性不好,仓内的气体成分基本上和外界一致,氧气充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粮食籽粒和周围的微生物生理代谢旺盛,加速了其水解劣变过程,游离脂肪酸增多。导致玉米脂肪酸值增高。浅圆仓密闭性能良好,当粮食籽粒呼吸到一定程度时,仓内气体成分发生了变化,处于缺氧富二氧化碳状况,从而抑制了粮食籽粒和周围的微生物生命活动,延缓了其品质劣变速度。
3.2.4虫、霉的影响,如果粮堆内发生虫、霉,由于虫、霉的生命活动也会产大量的湿热,加速粮食品质劣变。
3.3延缓玉米储藏品质劣变速度的控制措施
结合我库实际情况延缓玉米品质劣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适当措施延缓:对老式的房式仓进行了隔热、密闭改造,对墙体和房顶加阻然隔热材料进行隔热处理。对门窗进行密闭处理,经改造后的仓房受外温影响较原来小很多,平均仓内粮温比没有改造的仓房低5℃,从而延缓了玉米的品质劣变。同时还要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储藏过程中粮食安全,延缓其品质劣变。
3.2影响玉米储藏品质变化的主要因素
3.2.1玉米的自身因素,在辽北地区玉米成熟时光照时间短使得玉米的原始水分大,玉米成熟度不均,籽粒胚大脂肪含量高,带菌量大,这些特点对延缓玉米品质都不利。
3.2.2外界环境因素
3.2.2.1温度的影响,温度对玉米储存品质的影响是较大的通过上面的实验就可之变快些。冬季较夏季变化慢些。
参考文献
[1]GB/T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2015
[2]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法2016
[3]储藏粮油品质与检验国家粮食储备局1999
[4]粮油质量检验员中国轻工业出社2007
关键词玉米;脂肪酸值;老式房式仓;储粮环境;水分
1前言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都是由新到陈,从优到劣的一个变化趋势且是不可逆转的。粮食籽粒是有生命的有机体,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特别是超过正常储存年限以后,粮食的内部结构逐渐松弛,酶活性降低,呼吸能力衰退,生命力减弱,这是粮食自身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
我公司位于辽宁北部,是玉米主产区。直属库的储备粮都是玉米,储备量较大。由于我公司是老库区老式的房式仓较多,储粮性能不是很好。这样就给保管和轮换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为缓解保管和轮换压力减少不必要的保管损失,对在玉米保管过程中脂肪酸值变化情况作了试验找出其变化规律。
3.3.4进入常规保管后,做好每周一次全面粮情检查工作和每月一次的粮食水分检测工作。在雨前、雨中、雨后及时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初春、秋末季节适合时机进行机械通风,均衡粮温,在通风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通风的时机和通风速度,避免造成粮堆温差产生结露。
3.3.5在夏季和秋季到来时,对仓内粮食要进行低药量防护或用磷化铝薰蒸防止了害虫的发生。
3.3.1严把入库质量关,收购入库的粮食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由于辽北地区收购时期玉米水分高,入库的玉米一定要分水,分等存放,同堆玉米的水分差要小于2g/100g,这样便于烘干,烘干后的玉米水分均匀,有利于延缓玉米的储存品质。另外入库的湿粮一定要过高筛除杂避免湿粮堆发热导致玉米品质劣变。同时要根据烘干进度控制收购进度避免高水分粮堆积过多导致发热影响玉米品质。
3.3.2保证烘干环节的质量,入塔湿粮不能有过大的水分差,在烘干作业时要做好水分检测工作,保证烘干后玉米水分均匀。根据所入的仓型选择好烘后玉米的水分。
3.3.3作好入粮仓房的空仓消毒,并检查其密闭性能是否完好。边入仓边过筛除杂,保证入仓的粮食无杂质集中区。入仓后及时通风均衡仓内粮温,同时做好质量检测,建立质量档案。安装好电子检温系统做好检温记录。
4结论
在常规保管中储粮环境、水分对玉米储存品质变化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储粮环境不好,水分大脂肪酸值上升的快。储粮环境好既使水分大的,其脂肪酸值上升的也会慢些。由此可见,在常规保管过程中控制好储粮环境是重要的,对老的房式仓要进行隔热密闭改造,同时在日常保管中加强管理是可以延缓玉米储存品质劣变的。
本文根据本库实际情况和对照试验结果对影响玉米品质变化速度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结合几年来的实践应用,取得了一些经济实效控制方法。使得我库在常规保管中延缓了玉米的品质劣变,减少了保管过程中的损失,减轻了轮换工作的压力。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影响脂肪酸值的其它指标作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