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课时练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8.蝴蝶的家
课时练
一、基础达标(共6题;共58分)
1.根据拼音写词语。
duǒbìzhèn hàn xuān rǎng jiāqiǎ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chuīyān wūyán máquèshīlùl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比一比,组词语。
避________ 撼________ 喧________ 炊________ 檐________
壁________ 憾________ 宣________ 吹________ 瞻________
3.给下列画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写上解释的序号。
“轻盈”一词供选择的解释:①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②(声音、节奏)轻松。
(1)它们的身体是那么的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
________
(2)竹林里传来女人们轻盈的笑声。
________
4.按要求完成词语。
(1)湿漉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样子写词语)
(2)________的身体银色的________ ________的风雨。
(填上合适的词语)(3)选词填空。
柔弱柔软
厚厚的落叶铺在地上,像________的地毯。
草看起来很________,但是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改为陈述句)
(2)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
(改为被字句)
(3)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
(改为感叹句)
(4)花瓣被雨点打得直抖,不能容它们藏身。
(改为反问句)
6.修改病句。
(1)随地丢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人。
(2)经常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51分)
7.重点段落分析。
《蝴蝶的家》片段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的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
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信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
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到家里去哩!”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家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
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
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
园里的花是它们的家吗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1)写出反义词。
低沉________ 轻盈________ 确信________ 柔弱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
”作者想到了什么,竟那样的着急?
(4)作者猜想蝴蝶的家会在哪些地方?概括起来说说。
8.课外阅读。
螳螂
法布尔
螳螂的外表很美丽。
它长着细长的腰身,还披着一件淡绿色的外衣。
当它把上半身直立起来的时候,前腿也会前伸,就像正在祈祷一样,模样很像一个虔诚的修女。
【A】螳螂虽然很美丽,但性情却非常凶猛。
【B】它那像镰刀一样的大腿是一对捕捉足,腿上有很多钩刺和锯齿。
它的小腿上也有很多锯齿,甚至比大腿上的还要多。
小腿锯齿的末
端长着尖锐的硬钩子。
记得有一次,我试图抓住一只螳螂。
我一碰到它,就被它的刺牢牢“抓”住了。
螳螂静止的时候,看起来很温和。
()只要别的昆虫在它面前路过,()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它就会立刻把翅膀伸展开,用大腿迅速地把路过此地的昆虫抓住。
然后,它就会用力把钳子夹紧,可怜的昆虫就会立刻被杀死。
有一次,我看到一只蝗虫向一只螳螂走过桥。
没等蝗虫靠近,螳螂就立刻张开翅膀,同时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嘴里还发出像蛇一样的“咝咝”声。
这是一种心理战术,是利用对方的恐惧心理来打败对方。
螳螂的眼睛一直瞪着蝗虫,可怜的蝗虫别吓傻了,竟然朝着螳螂走去。
当蝗虫靠近螳螂时,螳螂一下子把它抓了过来,蝗虫再怎么反抗也逃不出它的魔爪。
接下来,螳螂就开始享用自己的美餐了。
除此之外,黄蜂也是螳螂的美食。
螳螂经常躲在黄蜂的蜂巢旁边,等待猎物飞过来。
一些粗心的黄蜂常常忽略螳螂的存在,当它们发现螳螂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逃跑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文中画横线句子【B】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螳螂大腿的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句子【A】是一个________句,作用是________。
(4)螳螂捕食有什么特点?
9.课外阅读。
蝴蝶
郑振铎
春送了绿衣给田野、给树木、给花园;甚至于小小的墙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阶下,也点缀着新绿。
就是油碧色的湖水,被春风粼粼的吹动,山间的溪流也开始淙淙汩汩的流动了,于是黄的、白的、红的、紫的、蓝的,以及不能名色的花开了;于是红的,白的,黄的,黑的,以及各色的蝴蝶们,从蛹中苏醒了,舒展着美的耀人的双翼,栩栩的在花间,在园中飞了;便是小小的墙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阶下,只要有新绿的花木在着的,只要有什么花舒放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来了,偕来的是花的春天。
当我们在和暖宜人的阳光下,走到一望无际的开放着金黄色的菜田间,或杂生着不可数的无名的野花的草地上时,大的小的蝴蝶们总在那里飞翔着。
一刻飞向这朵花,一刻飞向那朵花,便是停下了,双翼也还在不息不住的扇动。
一群儿童们嬉笑着追逐在它们之后,见它们停下了,便悄悄的蹑足走近,等到他们走近时,蝴蝶却又态度闲暇的舒翼飞开了。
“啊,蝴蝶!它便被追,也并不现出匆急的神气。
”
在这个时候,我们似乎感到全个宇宙都耀着微笑,都泛滥着快乐,每个生命都在生长,在向前或向上发展。
(1)语段中“以及不能名色的花开了”中“不能名色”的词义是________。
(2)文中第一自然段空出了末句,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A.栩栩的蝴蝶们也都飞来了
B.蝴蝶们也都栩栩的来临了
C.都迎来了栩栩的蝴蝶们
D.都栩栩的飞来了蝴蝶们
(3)文中作者着力描写哪些景物(至少写出10种景物)?
(4)作者从哪些画面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5)作者借助于对春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不超过20个字)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达标
1.【答案】躲避;震撼;喧嚷;家雀;炊烟;屋檐;麻雀;湿漉漉
2.【答案】躲避;震撼;喧闹;炊烟;屋檐;墙壁;遗憾;宣传;吹起;瞻仰
3.【答案】(1)①
(2)②
4.【答案】(1)黑压压;水淋淋;静悄悄
(2)轻盈;屏幕;猛烈
(3)柔软;柔弱
5.【答案】(1)这是难为蝴蝶。
(2)银色的雨幕被风斜挂起来。
(3)它们身上的彩粉是多么素洁啊!
(4)花瓣被雨点打得直抖,怎能容它们藏身呢?
6.【答案】(1)随地丢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2)经常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提高写作水平。
二、现代文阅读
7.【答案】(1)晴朗;笨重;怀疑;强壮
(2)她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
(3)作者想到了蝴蝶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蝴蝶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
(4)作者开始这样想的:屋檐下没见蝴蝶来避过雨;麦田里、松林里、园里的花、老树干的底面也无法藏身;桥下面、树叶下面都没见过.作者真为蝴蝶着急了。
8.【答案】(1)但是;无论
(2)比喻;强壮有力
(3)过渡句;承上启下
(4)一是动作迅速;二是心理战术;三是躲在暗处,出其不意。
9.【答案】(1)不能说出颜色
(2)B
(3)田野、树木、花园、墙隅、屋角、庭院、湖水、溪流、春花、蝴蝶、菜田、草地
(4)湖面微波荡漾、溪流淙淙汩汩、五颜六色的鲜花争芳斗妍、蝴蝶翩翩飞舞、群童嬉逐蝴蝶。
(5)热爱春天,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人生。
学法辅导:
复习管理:讲方法
【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
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是回想。
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以的清华北大状元都是这样做的。
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
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的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
能想起来,说明了你已经很好的复习了一遍。
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
而模糊和完全不记得就是漏缺部分,需从头再学。
【看】:即看课本,听课笔记。
既有面,更有点。
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
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
【说】:就是复述。
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
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明白。
坚持2~3
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