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广东省揭阳市高考物理学科精选题(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广东省揭阳市高考物理学科精选题(二)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2013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000m接力三连冠.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棒”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 )
A.甲对乙的冲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
B.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
D.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
第(2)题
自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5年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如图甲所示,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飞船实现了径向对接的创新突破。
如图乙所示,假定对接前I为飞船椭圆轨道,II为空间站圆轨道,A为两轨道交点,B为飞船轨道近地点。
两者对接后所绕轨道视为圆轨道,绕行角速度为,距地高度为kR,R为地球半径,万有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船在B处的速度小于空间站在轨道II上的运行速度
B.地球的密度为
C.空间站中的重力加速度为零
D.飞船和空间站在A处的加速度相同
第(3)题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通过一系列加速变轨后与距离地面400km的空间站交汇对接,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轨前A是空间站,B是飞船
B.飞船的发射速度可能小于7.9km/s
C.完成对接后,飞船和空间站的运行周期大于24小时
D.若已知空间站的运行周期和地球半径,可以测量地球密度
第(4)题
近日,中国科学家在人造太阳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成功完成了一系列实验,并取得了重大科研进展,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可控核聚变高约束先进控制技术。
若两个氘核对心碰撞发生核聚变,核反应方程为。
其中氘核的比结合能为E 1,氦核的比结合能为E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为质子
B.该核反应前后核子的总质量相等
C.该核反应释放的核能为
D.氦核的比结合能E2小于氘核的比结合能E1
第(5)题
2024年1月23日02时09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通过卫星对灾区进行观测。
其中卫星a离地高度约为600km,卫星b离地高度约为36000km,若两颗卫星绕地球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关于两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a的速率小于卫星b的速率B.卫星a的加速度小于卫星b的加速度
C.卫星a的周期小于卫星b的周期D.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卫星b的角速度
第(6)题
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探头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
探头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形成B超图像。
如图为血管探头沿x轴正方向发送的简谐超声波图像,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
已知此超声波的周期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沿轴正方向
B.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
C.超声波在血管中的传播速度为
D.时质点N恰好处于波谷
第(7)题
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关于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B.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
C.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聚变反应发电
第(8)题
生物体存活时体内含量与大气中相当,死亡后停止吸收。
某次考古中发现了生物遗骨,经测定,该生物遗骨中含量
大约是刚去世时的。
已知的半衰期是5730年,则该生物距今约( )
A.1910年B.5730年C.17190年D.45840年
评卷人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为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量程为的弹簧台秤搬到了电梯内。
发现电梯上下运动过程中,在台秤上放置的重物最大质量不能超过,否则就会超过台秤量程。
设电梯匀变速上升或下降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取,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B.电梯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C.电梯匀变速上升的过程中,台秤上放置的重物质量不能超过
D.电梯匀变速上升的过程中,台秤上放置的重物质量不能超过
第(2)题
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连接着质量为的物块,另一端连接质量为的木板,绳
子开始是松弛的。
质量为的物块放在长木板的右端,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
现
在给物块水平向左的瞬时初速度,物块立即在长木板上运动。
已知绳子绷紧前,、已经达到共同速度;绳子
绷紧后,、总是具有相同的速度;物块始终未从长木板上滑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绷紧前,、达到的共同速度大小为
B.绳子刚绷紧后的瞬间,、的速度大小均为
C.绳子刚绷紧后的瞬间,、的速度大小均为
D .最终、、三者将以大小为的共同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第(3)题
如图所示,光滑金属轨道由圆弧部分和水平部分组成,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水平部分足够长,轨道间距为L=1m,平直轨道区域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IT,同种材料的金属杆a、b长度均为L,a放在左端弯曲部分高h=0.45m 处,b放在水平轨道上,杆ab的质量分别为m a=2kg,m b=1kg,杆b的电阻R b=0.2Ω,现由静止释放a,已知杆a、b运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且不相碰,g取10m/s2,则( )
A.a、b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2m/s
B.当b的速度为1m/s时,b的加速度为3.75m/s2
C.运动过程中通过b的电量为2C
D.运动过程中b产生的焦耳热为1.5J
第(4)题
如图,竖直面内一绝缘细圆环的上、下半圆分别均匀分布着等量异种电荷。
a、b为圆环水平直径上的两个点,c、d为竖直直径上的两个点,它们与圆心的距离均相等。
则( )
A.a、b两点的场强相等B.a、b两点的电势相等
C.c、d两点的场强相等D.c、d两点的电势相等
评卷人得分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第(1)题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在摆球自然悬垂的状态下,用米尺测出摆线长为,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则单摆摆长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将钢球换成塑料球
B.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C.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大的角度后释放
D.记录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g
(3)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把悬点到摆球下端的长度记为摆长
B.把摆线的长度记为摆长
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在振动过程中出现松动
D.实验中误将摆球经过平衡位置49次记为50次
(4)某同学利用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球体作摆球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摆球的重心不在球心,但是在球心与悬点的连线上。
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作摆长L,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组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
取A、B两个点,坐标分别为()(,)如图所示。
由图可计算出重力加速度________。
第(2)题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小灯泡L,规格“3.6V、0.3A”;
电流表A,量程0.2A,内阻r1=0.6Ω;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r2=3kΩ;
标准电阻R1阻值1.2Ω;
标准电阻R2阻值1kΩ;
标准电阻R3阻值10kΩ;
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Ω;
学生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
开关S及导线若干。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_(填“a”或“b”)端。
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3V,其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cd间L支路短路”或“cd间L支路断路”);
(2)排除故障后,某次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其读数为______V;
(3)学习小组认为要想更准确地描绘出L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要重新设计电路。
请你在甲同学的基础上利用所供器材,在图3所示的虚线框内补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所选器材代号;________
(4)按图3重新连接好电路,移动滑片在某个位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U、I,如果不考虑电压表的分流,则此时刻灯泡L的电阻R=______(用U、I及数字表示)。
评卷人得分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如图(a)所示,一光滑绝缘细杆竖直放置,距细杆右侧d=0.3m的A点处有一固定的点电荷。
细杆上套有一带电量q=1×10-
6C,质量m=0.05kg的小环。
设小环与点电荷的竖直高度差为h。
将小环无初速释放后,其动能E k随h的变化曲线如图(b)所示。
(1)试估算点电荷所带电量Q;
(2)小环位于h1=0.40m时的加速度a;
(3)小环从h2=0.3m下落到h3=0.12m的过程中其电势能的改变量。
(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g=10m/s2)
第(2)题
某校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弹射游戏,如图所示。
一质量为m=0.1kg的物体a以初动能E k=1.1J从光滑水平轨道OA上发射,接着进入粗糙的水平轨道AB。
在AB之间的某个位置(其位置用到A的距离x表示)放一完全相同的物体b,物体a与b碰撞后粘在一起,随后进入半径为R=0.10m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圆轨道在底部错开以致可以使物体运动到粗糙的水平轨道BC上,CD段为光滑倾斜轨道,D点离BC轨道的高度为h=0.11m,C处用一光滑小圆弧连接。
如果物体碰后不脱离轨道,则游戏成功。
已
知AB段、BC段长度均为L=0.5m,物体在AB段和BC段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1和μ2=0.3。
(1)若不放被碰物体b,求物体a进入圆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物体b放置的位置x=0.4m,求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3)为使游戏成功,求碰撞位置x应满足的条件。
第(3)题
如图甲将装有弹簧,质量m1=3kg的滑块a在轨道II距地面高h=0.8m的A处静止释放。
当a运动到C处时弹簧的另一端与放在轨道I 质量m2=1kg的滑块b连接(如图乙),此时弹簧处于原长(整个运动过程弹簧均处于弹性限度内,且始终保持与水平面平行)。
滑块a、b均可视为质点,且始终不脱离各自的轨道。
轨道I光滑,在轨道I 的E处设有与轨道等宽的竖直挡板,滑块b与挡板碰撞后以原速率返回。
轨道II的AB段、CD段以及E点之后的部分均光滑,BC段长度x1=1m,动摩擦因数μ1可以调节,DE段长度x2=1.25m,动摩擦因数μ2=0.2(滑块仅与轨道底面产生摩擦)。
已知滑块a刚运动到DE段时,滑块a、b恰好第一次共速。
(1)若μ1=0.35,求滑块a刚运动到DE段时的速度v以及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2)若滑块a、b恰好同时到达E处,且此时滑块b的速度变为滑块a刚运动到DE段时的,求μ1的最大值;
(3)在(2)的条件下,且μ1=0.35,求滑块a从D处运动到E处的时间t,并说明最终滑块a能否进入BC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