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乡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在日光灯的连接线路中,关于启动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光灯启动时,为灯管提供瞬时高压 B .日光灯正常工作时,起降压限流的作用
C .起到一个自动开关的作用,实际上可用一个弹片开关代替(按下接通,放手断开)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C
【解析】镇流器的作用是在日光灯启动时,为灯管提供瞬时高压,在日光灯正常工作时,起降压限流的作用 所以AB 错误。

启动器起到一个自动开关的作用,实际上可用一个弹片开关代替(按下接通,放手断开) 2. 以下各选项中属于交流电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交流电是指电流的方向发生变化的电流,电流的大小是否变化对其没有影响,电流的方向变化的是C ,故C 是交流电,ABD 是直流电。

考点:考查了对交流电的理解
3. 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壁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1N ,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2N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

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 、1N 始终减小,2N 始终增大
B 、1N 始终减小,2N 始终减小
C 、1N 先增大后减小,2N 始终减小
D 、1N 先增大后减小,2N 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解析】
4. 1.A 为实心木球,B 为实心铁球,C 为空心铁球。

已知三个球的直径相同,运动中空气阻力不计,A 、C 球质量相同。

它们从同一高度处同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个球同时落地 B. A 球先落地 C. B 球先落地 D. C 球先落地 【答案】A
5. 如图所示,甲带负电,乙是不带电的绝缘物块,甲乙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板上,地板上方空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发现甲、乙间无相对滑动,并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在加速运动阶段
A .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变
B .甲、乙两物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C .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断变大
D .甲、乙两物体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BC
【解析】 甲带负电,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洛伦兹力的方向向下,对整体分析,速度增大,洛伦兹力增大,则正压力增大,地面对乙的滑动摩擦力f 增大,电场力F 一定,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 减小,对甲研究得到,乙对甲的摩擦力f 甲=m 甲a ,则得到f 甲减小,甲、乙两物块间的静摩擦力不断减小,故AD 错误,BC 正确。

6. 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4∶1,电压表V 和电流表A 均为理想电表,灯泡电阻R L =12Ω,
AB 端电压1(V)u t 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频率为100Hz
B .电压表V 的读数为96V
C .电流表A 的读数为0.5A
D .变压器输入功率为6W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
1(V)u t π=可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A 错误;原线圈输入的电压有效值为24V ,由于n 1∶n 2=U 1∶U 2可知,U 2=6V ,即电压表的示数为6V ,B 错误;这样电流表的示数26
0.512
U I A R =
==,C 正确;灯泡消耗的功率P=U 2I=3W ,而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本身不消耗能量,因此变压器输入功率也为3W ,D 错误 考点:变压器
7. 用一根绳子竖直向上拉一个物块,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绳子拉力的功率按如图所示规律变化,0~to 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o 时刻后物体继续加速,t 1时刻物块达到最大速度。

已知物块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0~t 0时间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C. to 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D. 0~t 1时间内绳子拉力做的总功为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在0-t 0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0时刻后功率保持不变,根据P =Fv 知,v 增大,F 减小,物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根据P 0=Fv =Fat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ma ,联立可得:P =(mg +ma )at ,由此可知图线的斜率为:,可

,故B 错误;在t 1时刻速度达到最大,F =mg ,则速度:
,可知t 0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小于

故C 错误;在P -t 图象中,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牵引力做功的大小即:,故D 正确。

所以D 正
确,ABC 错误。

8. 一交流电压为u =1002sin100πt V ,由此表达式可知( ) A .用电压表测该电压其示数为100 V B .该交流电压的周期为0.02 s
C .将该电压加在100 Ω的电阻两端,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200 W
D .t =1/400 s 时,该交流电压的瞬时值为100 V 【答案】ABD 【解析】
试题分析:电压表显示的是有效值,
U =,故A 正确;100ωπ=,周期220.02100T s ππ
ωπ=
==,故B
正确;由22100100100
U P W R =
==,故C 错误;把1
400t s =时,代入表达式100100u t V V π==(),故D 正确;
考点: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
9. 如图所示,初速度不计的电子从电子枪中射出,在加速电场中加速,从正对P 板的小孔射出,设加速电压为U 1,又垂直偏转电场方向射入板间并射出,设偏转电压为U 2。

则:
A. U 1变大,则电子进入偏转电场的速度变大
B. U 1变大,则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变短
C. U 2变大,则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变小
D. 若要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偏移量变小,仅使U 1变大,其它条件不变即可 【答案】ABD
【解析】A 项:由Uq
F d
=
可知,电子受力变大,加速度变大,其他条件不变时,当U 1变大,则电子进入偏转电场的速度变大,故A 正确; B 项:由Uq
F d
=
可知,电子受力变大,加速度变大,其他条件不变时,当U 1变大,则电子进入偏转电场的水平速度变大,运动时间变短,故B 正确; C 项:由Uq
F d
=可知,U 2变大,电子受力变大,加速度变大,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变大,故C 错误;
D 项:由2
21
4U L y dU =可知,若要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偏移量变小,仅使U 1变大,其它条件不变即可,故D 正
确。

点晴: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可以根据动能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结合推导出
2
21
4U L y dU =。

10.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 平面,平面内a 、b 、c 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 V 、17 V 、26 V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5 V/cm
B .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1 V
C .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低7 eV
D .电子从b 点运动到c 点,电场力做功为9 eV 【答案】ABD
11.如图所示,一圆盘可以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运动,圆盘半径为R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M >m ),它们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正压力的μ倍,两物体用长为L 的轻绳连在一起,L <R .若将甲物体放在转轴位置上,甲、乙连线正好沿半径方向拉直,要使两物体与圆盘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圆盘旋转的角速度最大不得超过(两物体看作质点)( )
A.
mL
g
)m M (-μ B.
ML
g
)m M (-μ C.
ML
g
)m M (+μ D.
mL
g
)m M (+μ
【答案】D
【解析】
12.如图4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当原线圈两端接U 1=220V 的正弦式交变电压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 2=55V .对于该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等于4:1
B .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等于1:4
C .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等于2:1
D .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等于1:2 【答案】A
【解析】21
2
1n n U U =,A 对
13.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 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 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 )
A. 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
B. P 点的电势将降低
C. 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小
D. 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则极板带电量将增大 【答案】B
【解析】A 、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由于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不变,根据U E d
=
得知板间场强减小,油滴所受的电场力减小,则油滴将向下运动.故A 错误.B 、场强E 减小,而P 点与下极板间的距离不变,则由公式U =Ed 分析可知,P 点与下极板间电势差将减小,而P 点的电势高于下极板的电势,则知P 点的电势将降低.故B 正确.C 、由带电油滴原来处于平衡状态可知,油滴带负电,P 点的电势降低,则油滴的电势能将增加.故C 错误.D 、根据Q =UC ,由于电势差不变,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故带电量减小,故D 错误;故选B .
【点睛】本题运用U
分析板间场强的变化,判断油滴如何运动.运用推论: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
E
d
而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来判断电势能的变化.
14.下列各项中属于电磁波的是
A. X射线
B. 引力波
C. 湖面上的水波
D. 可见光
【答案】AD
【解析】可见光、X射线都属于电磁波;湖面上的水波属于机械波,引力波不属于电磁波,故AD正确,BC 错误。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家庭电路中洗衣机和电冰箱是串联的
B. 节能灯比白炽灯的发光效率高
C. 变压器是用于改变直流电压的装置
D. 交流电的周期越长,频率也越高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关系,A错误;节能灯是通过发热而发光的,比白炽灯的发光效率高,B正确;变压器是用于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C错误;根据公式可得周期越长,频率越小,D错误。

考点:考查了家庭电路,变压器,交流电
16.让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静电计的指针偏转一定角度,若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那么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及板间电场强度()
A.夹角减小,场强不变B.夹角增大,场强变大
C.夹角不变,场强变小D.无法确定
【答案】A
17.(2016·河北仙桃高三开学检测)某蹦床运动员在一次蹦床运动中仅在竖直方向运动,如图为蹦床对该运动员的作用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

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至t2过程内运动员和蹦床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t1到t2过程内运动员和蹦床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
C.t3至t4过程内运动员和蹦床的势能之和增加
D.t3至t4过程内运动员和蹦床的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加
【答案】BD
【解析】
18.如图,带电荷量之比为q A∶q B=1∶3的带电粒子A、B以相等的速度v0从同一点出发,沿着跟电场强度垂直的方向射入平行板电容器中,分别打在C、D点,若OC=CD,忽略粒子重力的影响,则()
A. A和B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
B. A和B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C. A和B的质量之比为1∶2
D. A和B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1
【答案】B
【解析】
二、填空题
19.有些机床为了安全,照明电灯用的电压是36V ,这个电压是把380V 的交流电压经变压器降压后得到的。

将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如图所示,如果原线圈是1140匝,则副线圈的匝数是 匝,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之比为 。

【答案】108;9:95。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原线圈的电压为380V ,副线圈的电压为36V ,则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2238095
369
n U V n U V ===,故副线圈的匝数n 2=1991140
9595
n ⨯==108匝;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之比为9:95。

考点:变压器。

20. 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图甲
A .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 ,内电阻小于1.0Ω)
B .电流表G (满偏电流3mA ,内阻Rg=10Ω)
C .电流表A (0~0.6A ,内阻0.1Ω)
D .滑动变阻器R 1(0~20Ω,10A ) E..滑动变阻器R 2(0~200Ω,lA ) F .定值电阻R 0(990Ω) G .开关和导线若干
⑴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中甲的(a )、(b )两个参考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图的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 1~I 2图线(I 1为电流表G 的示数,I 2为电流表A 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V ,内阻r=_____Ω。

【答案】 ⑴b ,D
⑵1.48(1.48士0.02),0.77(0.75~0.80)
21.输送1.0×l05瓦的电功率,用发1.0×l04伏的高压送电,输电导线的电阻共计1.0欧,输电导线中的电流是 A ,输电导线上因发热损失的电功率是 W 。

【答案】10;100
【解析】由UI P =,得输电导线中的电流U
P
I =
=10A 输电导线上因发热损失的电功率: r I P 2
==100×1=100W
三、解答题
22.如图所示,长为9l
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0v =紧邻传送带的右端放置一长为6.5l 滑板,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滑板的上表面与传送带处在同一水平面。

在距滑板右端一段距离处固定一挡板C 。

一质量为m 的物块被轻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A 点),物块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到达B 点后滑上滑板,滑板在物块的怍用下运动到C 处撞上档板并被牢固粘连。

物块可视为质点,滑板的质量M=2m ,物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μ=,重力加速度取g 。

求:
图乙
(1)求物块在传送带的作用下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v ;
(2)若物块和滑板共速时,滑板恰与挡板C 相撞,求开始时滑板右端到C 的距离L ;
(3)若滑板右端到挡板C 的距离为L (己知),且l ≤L≤5l ,试求解: a. 若物块与滑板共速后,滑板撞上挡板C ,则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物块撞上档板C 的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f W ;
b. 若物块与滑板共速前,滑板撞上挡板C ,则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物块撞上档板C 的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f W ;并求出物块到C 时速度的最大值。

【答案】(1) (2)2l (3)a . 17/4mgl b . ()132/2l L mg +
【解析】
(3)讨论:①当l<L<2l 时,滑块在滑板上一直减速到右端,设此时的速度为v C ,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得()22116.522
c B mg l L mv mv μ-+=
- ⑦
解得0c v =>
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6.5 3.250.5f W mg l L mgl mgL μ=+=+= 13144
mgl mgL + ② 当2l ≤L ≤5l 时,滑块与滑板最终一起运动至滑板与C 相碰,碰后滑块在滑板上继续做减速运动到右端,设此时的速度为v C1,对物块由动能定得:
()2211180.522c B mg l l mv mv μ-+=
-⑨
解得1c v =0 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1780.54f W mg l l mgl μ=+=
23.已知氢核(质子)的质量是1.67×10-27kg ,电子的质量是9.1×10-31kg ,质子的带电量为1.6×10-19C ,在氢
原子内它们之间的最短距离为5×10-11m 。

已知静电力常量k=9×109N/C 2m 2,引力常量G=6.7×10-11N•m 2/kg 2。

(计
算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
(1)计算出氢原子中氢核与电子之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各是多大?
(2)求出库仑力与万有引力的比值。

(3)谈谈你对计算结果的看法。

【答案】(1)8.0×
10-8N 4×10-47N (2)比值为2×1039 (3)计算结果表明库仑力远大于万有引力,因此在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时,可以忽略万有引力的影响。

【解析】试题分析:应用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直接计算,再进行比较。

(1)氢原子中氢核与电子之间的库仑力:
(2)氢原子中氢核与电子之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的比值:
(3)计算结果表明库仑力远大于万有引力,因此在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时,可以忽略万有引力的影响。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将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的电子与质子之间的作用力,从而确定氢原子中氢核与电子之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的比值,属于基础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