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哈密市黑石梁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 7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51
找矿技术
P rospecting technology
试论哈密市黑石梁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
张玉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
黑石梁金矿是新疆哈密市发现的一个小型规模大小的金矿床,该矿主要分布于康古尔断裂的南部区域上,康古尔韧性剪切带的东侧区段上,该矿成因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中酸性岩浆岩亚型金矿,主要由石英闪长岩中后期石英所形成,该区的断裂构造比较发育,矿体明显受控于这些断裂构造。

下文中结合实践,探讨该矿区域地质、矿床地质以及矿体地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该矿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希望能对区内同类型的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金矿;破碎蚀变岩型;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5065(2023)14-0051-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rospect of Heishiliang Gold Deposit in Hami City
ZHANG Yu-x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Urumqi 830000,China)
Abstract: Heishiliang gold deposit is a small-scale gold deposit discovered in Hami, Xinjiang. It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ern area of Kanggur fault and the eastern section of Kanggur ductile shear zone. The genetic type of the deposit is broken altered rock type intermediate acid magmatic rock subtype gold deposit, which is mainly formed by quartz diorit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The fracture structure in this area is relatively developed, and the ore body is obviously controlled by these fracture structures. In the following, combined with practice, the regional geology, deposit geology and ore body geology of the mine are discussed, and on this basis, the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prospects of the mine are studied,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prospecting of gold deposits of the same type in the area.
Keywords: gold mine; Broken altered rock typ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prospect
收稿日期:
2023-05作者简介:
张玉欣,女,生于1990年,汉族,山东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黑石梁金矿是觉罗塔格多金属成矿带康古尔-黄山铜、镍、金、钼成矿亚带发现的少量的成型矿床之一,当前已有30余个金矿床(点)在该带上被发现,显示区内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因此,为了更加深入的对该矿进行找矿研究,本文主要对该矿成矿地质条件及其矿床成因进行探讨,论述其找矿前景,以期能为该区寻找此类矿床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1 区域地质特征
研究区的大地构造处在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二者相互结合处(图1)。

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断裂为黄山-康古尔断裂,梧桐窝子组主要发育于这一断裂的北侧。

此断裂又将苦水-千墩早石炭世裂隙带与大南湖-头苏泉泥盆纪岛分割成南北两侧。

海相喷发岩是梧桐窝子组的主要组成,颜色有的为深灰色,有的为灰绿色,干墩组发育于主断裂的南侧,主要由灰色灰黑色泥质岩、硅质岩(浅变质)以及部分基性火山岩所组成,在这两套地层内分布有金矿与铜镍矿。

元素组合在该区当中呈现规律分布,Au-Ag-As-Ab-Cd 元素组合主要分布于变质岩石内;Cr-Ni-Co-Cu-V-Mn 元素组合主要分布于中基性与超基性岩体内;
Pb-Zn-Mo-As 元素组合和构造热液活动有着十分紧密的
关联性。

Mo-Cu 元素组合和断裂构造内侵入中酸性岩体的热烈活动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性。

由此可见区内的地质化学
特征对于金矿找矿非常有利。

图1 新疆东天山地区大地构造分区及东天山金矿分布图
(据秦克章等.2002b 修改)
2 矿床地质
矿区地质。

(1)围岩特征。

在该区的低凹地发育第四系地层,同时在沟谷部位有全新统冲-洪积分布。

矿区内的岩石大都是侵入岩,广泛分布的侵入岩以华力西中期为最多,而区内出露的加里东期侵入岩量很少。

脉岩在矿区当中较为发育,尤其是闪长岩脉(灰黑色)在该区当中更为突出,并且少量发育一些石英脉与一些花岗岩脉。

找矿技术
P rospecting technology
(2)石英脉特征。

虽然矿区当中石英脉比较发育,然而规模上则有大有小,存在很大区别,多以北东向展布,向南东方向倾斜,角度处于70度左右;呈北北东向展布的较少;很少有近南北向展布。

石英脉呈北东向展部的部分存在金矿化,尤其是一些没有较大规模的石英脉则具有相对较好的矿化特点,金矿化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石英脉中呈现不均匀的特征。

就目前为止已经圈定出的含金石英脉有5条,黄铜矿化与方铅矿化以及金矿化是这些含金石英脉的主要蚀变类型,含金石英脉在地表主要为1.96~4.63)×10-6的平均品位。

石英闪长质糜棱岩是石英脉的两侧的近脉同岩。

糜棱岩化与岩石蚀变在金矿脉近矿围岩比较强烈,也有金矿化存在。

(3)构造特征。

康古尔大断裂横跨矿区的北侧,而断裂的南部区域上由北东东向展布的康古尔韧性剪切带通过,而且宽度较大,矿区主要处在韧性剪切带当中,糜棱岩化作用在该剪切带内的岩石上普遍发生,而且变形变质作用较为突出,岩石构造有的为糜棱条带状,也有的为眼球透镜体,岩石比较发育糜棱片理以及糜棱线理(图2)。

糜棱岩化作用在矿区当中,随着北东东向走向出现的糜棱岩化,在垂直走向上呈现不均匀的特点。

糜棱岩化作用主要表现为中等强度,发育石英脉的部位存在非常突出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自南向北表现为不断增强的特点。

斜长花岗岩出露于矿区东南角,在变形变质作用下形成糜棱岩。

产出的闪长岩脉,颜色为暗色,比较完整,没有发生错断现象,进一步证实无规模较大的断层从矿区内通过。

充分分析与研究矿区内闪长岩脉(暗色)以及石英岩脉存在的产状特征与切割特点,认为矿区当中存在的构造裂隙是两个时期形成。

前期阶段形成的张裂隙内有闪长岩脉(暗色)充填,其走向主要为北西向。

改期形成的张裂隙其规模较大,存在非常大的裂深,深部的基性岩浆出现一定上涌,这些特征和黑石梁基性杂岩体彼此对应,该杂岩体主要分布在矿区东南侧区域上。

第二时期形成的张裂隙当中存在石英岩充填,呈现北东向的展布特点,和矿区当中的构造方向保持一致,发育断续而稀疏,规模也不是很大,较大规模的只出现在局部,区内的裂隙明显对其中充填的石英脉造成较大的切割,但未发生错动。

(4)变质作用。

区域性的动力变质于矿区内表现的非常强烈,而且韧性剪切带以及该区的深大断裂彼此间的关系关联性极大,矿区的西侧区域上有大面积的糜棱岩(石英闪长质)出露,提示具有较为突出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特征,初糜棱结构与变余糜棱结构普遍存在于岩石当中,并有糜棱条带状构造以及睡斑眼球状构造。

通过认真分析与研究区内矿石矿物组分,其动力变质特征均较为强烈,出现了碎粒特征的斜长石,另外具有蚀变特征以绢云母化为主,并存在亚颗粒化的石英,镶嵌于集合体内部,主要表现为粒状变晶特点,石英在内部残留的呈现强波状消光。

另有压扁状的黄铁矿。

白云母、绢云母是主要的新生矿物。

区内的变形变质和该区的韧性剪切带具有机密的关联性,同时各种来源的流体介质内都有韧性剪切带的参与。

强烈的热液蚀变可通过西侧的Au1矿体围岩体现出来,绿帘石化、碳酸盐化以及绿泥石化等热液蚀变作用非常的强烈,黄铜矿化、
黄铁矿化不均匀伴生。

图2 新疆哈密市黑石梁金矿地质图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金矿体特征
主矿体为Au4矿体,矿体规模都不是很大,通常处在17m~177m,处于0.26m~4.22m的厚度范围,控制斜深为23m~248m,想深部方向出现尖灭,在深部区域上局部矿体发生膨大。

矿体主要呈现北东向的展布特点,走向上处于37°~59°之间,Au3号矿体展布方向为近东西向,在走向上主要呈93°,并发生南倾,保持在67°~76°之间。

矿体当中都含有含金石英脉,在矿体Au5部分地段出现含金蚀变岩,岩石类型主要表现为绢云母绿泥千糜岩以及糜棱岩(石英闪长质),矿体的顶底板围岩主要表现为石英闪长岩(糜棱岩化)与糜棱岩(石英闪长质)。

3.2 矿石特征
黄铁矿、自然金与褐铁矿是矿石当中的主要矿石矿物,同时还有方铅矿、黄铜矿和孔雀石等。

自然间都是一些次生金,原生金量相对较少,次生金表现为集合体状或者他行浸染状分布于褐铁矿内以及假象和铁矿和铜蓝边缘,黄铁矿裂隙当中存在有原生金。

石英是矿石当中的主要脉石矿物,娟云母、斜长石相对较少,并有电气石、方解石等。

4 矿床成因探讨
4.1 成矿阶段
结合现有的成矿模式与成矿理论,把黑石梁金矿划分为如下几个矿阶段: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 7月下52
找矿技术
P rospecting technology
早期阶段:出现较为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大
量的金元素从矿源层当中被热液流体萃取出来,形成韩晶的
热液流体,随着韧性剪切带不断变形演化过渡向韧-脆性变
形,伴随剪切变形带的含金流体不断的运移向上发生沉淀,
促进了金矿化蚀变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强烈的碳酸盐化、硅
化以及绿泥石化,同时存在含金磁黄铁矿晶体作用,在此过
程当中,铁背金置换在磁铁矿以及黄铁矿当中出现彼此的同
溶体,也是没有矿物显示的阶段。

黄铁矿、绿泥石、铁白云
石以及绢云母是主要的矿物组合。

中期阶段:金矿主要在这一段形成,在剪切带当中形成
了剪切裂隙,而且这些剪切裂隙内充填着石英(块状)等硫
化物,同时在剪切带持续活动当中,使得原来的石英(块状)
逐渐被改造,在这一过程中还形成了微砂糖状石英,金能够
被这种微砂糖状石英所俘获,对于工业金矿化的形成起到了
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一阶段也是早期金矿化的不断延续,金
主要呈现出一种矿物相,但是其颗粒却很小,在微砂糖状石
英以及硫化物当中,以包裹体形式赋存,在硫化物周围表现
为浸染状微粒分布,这一时期有很多矿物和金矿化彼此相互
伴生,黄铜矿、黄铁矿以及自然金、微砂糖状石英、毒砂、方
铅矿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矿物组合。

晚期阶段:由于拉伸构造因素影响,一系列的张性裂隙
发育与剪切带当中,导致矿物相出现很多小品种,重结晶的
微砂糖状石英表现为细粒状,局部产出颗粒状大小的自然
间,这一时期没有新的金矿化出现,只是重新分配了前两个
阶段出现的金矿化,块金效应出现在局部。

银金矿、自然金、
砂糖状石英是主要的矿物组合。

4.2 成因分析
塔里木板块与准噶尔板块在石炭纪末期阶段出现碰撞,
而且塔里木板块在演化过程中还逐渐受到准噶尔板块俯冲
作用影响,在板块前缘出现明显活化,这对于形成觉罗塔格
岛弧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动力变质因素影响
下,里东期侵入岩在路桥板块一侧出现明显的变形变质,萌
发了康古尔韧性断裂,并在此时出现了复杂而又长期的演化
历程。

伴随变形、变质因素影响,带内的岩石慢慢的细粒化,
而且剪切带当中逐渐的渗入大量不同成因的流体,对韧性剪
切带及其两侧岩石当中的金起到了明显的萃取作用,这有助
于形成含金流体。

另外,变形变质作用的韧性剪切带慢慢的
向脆韧性剪切作用转变过程中,含金的流体伴随剪切变质带
发生明显上升,并在这样的过渡环境条件下,这些流体和构
造岩出现反应,不断沉淀金,促进金矿化蚀变的形成。

早期
金矿化主要发育于韧性~半脆性变形条件下,构造变形变质
岩碳酸盐化、硅化以及绿泥石化等蚀变非常强烈。

随着糜棱
片理面含金磁黄铁矿结晶作用,在硫化物当中出现了固溶体形式的金,没有矿物特征显示,属于暗金阶段。

剪切带内的有硫化物以及中期阶段的石英脉进入,且这些石英脉不断地受到剪切活动改造因素影响,逐步形成了微沙糖状石英,可以有效地俘获金,促进了工业金矿化的形成。

金表现为一种矿物相,粒度相对较小,在微沙糖状时应以及硫化物当中主要表现为包裹体形式,也有微粒云分布于硫化当中。

不同阶段的金矿化在晚期阶段出现的重新分配,并且还出现了块[1] 姬金生,薛春纪,曾章仁,等.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研究[J].
地质论评,2019,43(1):69-77.
[2] 任经武,杨艳绪,等.新疆哈密市野马泉西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矿产勘查,2018,9(11):2065-2071.
[3] 任经武,杨艳绪等.新疆哈密野马泉金矿田金矿与韧性剪切带[J].新疆
有色金属,2018(41):14-17.
[4] 张俊.新疆野马泉金矿韧性剪切带构造特征基本分析[J].新疆有色金
属,2020(4):54-56.
[5] 贾国志.韧性剪切构造成岩成矿作用及其对金矿化的控制[J].地质论
评,2019,46(2):131-140.
状金,但在此阶段无新的金矿化出现,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下,在核心部位上形成了糜棱岩、超糜棱岩,而且裂隙与矿化热液蚀变出现了明显的交代作用,促进金矿体的逐渐就位,综合以上分析,破碎蚀变型中酸性岩浆岩亚型金矿床是该矿的主要成因类型。

5 找矿前景
5.1 区域矿床对比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对区域的金矿床以及黑石梁金矿起着明显的构造控制作用,并且这些金矿床具有相近的形成时代,找矿前景非常良好。

火山岩、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发育与古尔韧性剪切带的西侧区段,基性-超基性的侵入岩主要发育于东段,提示东段韧性剪切带具有更大的影响深度,区内形成的金矿床,在时代方面的差异性,也提示该剪切带是由东向西发展。

5.2 找矿方向
(1)该矿的主攻目标是破碎蚀变岩型-中酸性岩浆岩亚型金矿,重点应当加强研究呈北东向展布的石英闪长质糜棱岩当中的石英脉。

(2)该矿地表金矿体在走向上表现为类似的特征,是由于同期阶段形成的断裂当中,就位有相同热液而形成,而深部区域上依然存在金矿体延伸特点,因此今后需要扩大深部区域上的研究工作。

(3)区内的康古尔韧性剪切带规模上非常大,在其内部变形变质强度呈现极不均匀的特点,强烈变质变形地段是金矿形成的主要部位,变形变质强度在矿区当中也呈现不均匀的分布特点,今后应当进一步强化变形变质带找矿研究(4)黑石梁基性杂岩体分布于该矿的东侧,认为有向东南侧伏的金矿体存在。

(5)第四系覆盖在该矿床的东西两侧,需要进一步强化金矿体的追索,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金矿体。

5.3 找矿前景
区内康古尔韧性剪切带规模上较大,同时有大量的岩浆岩发育,这些条件为形成各种矿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综合分析获取的研究成果,在剪切带西侧方向上,已有很多中型金矿被发现,而小型金矿床点主要发现在东段,区内的有利的成矿条件对金矿成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针对该矿地质找矿研究程度不高,而且第四系还有广泛的覆盖研究区,并接近于基性杂岩体,区别于其他矿床,所以今后还应探索研究更为有效的找矿手段,以此寻求更大突破。

2023年 7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