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乙炔生产技术及工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课件
临界点参数 对瓶装介质的状态而言。主要是气态和液态
之间的互变。即气-液相变。在临界点, 气液不分,介面消失。乙炔的临界温度为 308.33K(35.18℃);临界压力为 6.19kPa;临界密度为230.85kg/m3。
编辑课件
粘度 粘度是用来度量流体粘性大小的物理量。粘度大, 流体流动时粘性力大,流动性差。 乙炔的粘度 随温度压力的升高而变大。
挥发性小。随乙炔气释放的消耗量尽可能少。 价格较便宜。
目前被确认为最合适的溶剂是丙酮和DMF。我 国采用丙酮作为乙炔的溶剂。
编辑课件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溶解度(平衡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气液平衡时,一定 量溶剂能溶解的最大溶解量。
温度: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将低。因为温度升高,气体 分子动能增大,向外逃逸分子数增多。从提高溶质在溶 剂中溶性 乙炔的溶解性是制取溶解乙炔的基础。溶解
乙炔气瓶就是利用乙炔溶解于丙酮中或二 甲基甲酰胺(DMF)中,达到安全储运和 适用乙炔气的目的。
编辑课件
乙炔溶剂的选择
能适合作为溶解乙炔的溶剂,要符合下述条件:
溶解度大。在15个大气压下和常压下对乙炔的溶解 度差值要大,解吸容易。
稳定性好。长时间反复进行乙炔的溶解和释放稳定性 要好,危险性尽可能小。
编辑课件
谢谢大家
课间休息
编辑课件
第二章电石法生产溶解乙炔工艺过程
工业生产乙炔的方法 电石法生产溶解乙炔的原辅材料及产品 溶解乙炔生产工艺流程
编辑课件
工业生产乙炔的方法
电石法
电石法生产乙炔历史悠久,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产品纯度高易于普 遍推广,缺点是电耗大,成本高。
甲烷裂解法
利用甲烷部分燃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热能,使其余 甲烷加热至反应温度1500~1600℃ 进行裂解。
烃类裂解法
烃类裂解法有氧化裂解法和高温水蒸汽裂解法两种。它可以同时 得到乙烯和乙炔等气体,此法所用的原料是乙烷、液化石油 气、石脑油、煤油、柴油等高碳烃类。
编辑课件
电石法生产溶解乙炔的原辅材料及产品
原料 电石和水 辅料
生产溶解乙炔除原料外还需要许多材料,所谓材料指的是一些不 进人产品分子中去的物质,但没有它们就生产不出合格产品, 我们把这类物质称之为辅料。
导热系数 乙炔在临界状态下的导热系数为212.522J/m.h.k 在0℃和760毫米汞柱时,乙炔的导热系数
66.319J/m.h.k
编辑课件
热容量 乙炔气体,在压力或容积不变的情况下使温
度变化1℃所需的热量显著不同,故分为 定压比热容Cp和定容比热容Cv。 随温度或压力的上升,乙炔的CP和CV值都 是增大的。两者的比值Cp/Cv称为绝热 指数,也随温度和压力而变化。
压力:在低压下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与气相中分压成正 比。故增大气相中溶质压力,可提高气体在液体中的溶 解度。
溶剂:典型的无机化合物,一般不在有机溶剂中溶解, 但多数可溶于水中。典型的有机化合物,一般不溶于水 却易溶于有机溶剂中。乙炔易溶于丙酮、DMF等有机溶 剂中,稍溶于水。另外,化学结构相类似的物质,彼此 容易相互溶解,乙炔在DMF中的溶解度比丙酮大。
点。乙炔的三相点温度192.6K(-80.55℃)三 相点压力为128KPA。 若将纯乙炔气冷却到-83℃~-84℃以下,在常 压下乙炔并不液化而直接固化,得到雪状带弹性 的固体乙炔。液体乙炔具有爆炸性,但固体乙炔 在通常状态下是比较稳定的。当在189.13K时, 固态乙炔的密度为0.729g/cm3 。
编辑课件
乙炔的最小激发能量
液体乙炔是一种危险的物质,受很小激发能量即可发生爆炸。 如温度为-27℃,其液化压力为12.2atm,其最小激发能量为
0.13焦耳。所谓最小激发能量,即乙炔达到分解爆炸时由外界 提供的最小能量。激发能量形式、种类很多,如机械能、电能、 热能等。液体乙炔之所以最具有危险性,其根本原因是分子间距 小,稍受振动、冲击、有能量供给,就会发生爆炸。因此在操作 中要格外小心,防止液态乙炔生成,避免灾难性事故发生。 防止液态乙炔产生的措施:不要超压特别是环境温度较低,且压 力超高时就可能产生液态乙炔。要求高压干燥器必须保持在5以 上操作。乙炔充灌切忌超压,超温,防止在乙炔瓶中产生液体乙 炔。 瓶内产生“液压”有三种原因瓶内温度上升,乙炔气充装过量, 丙酮充装过量,以上三点必须严加防止。
编辑课件
乙炔的氧化爆炸
乙炔气生产、使用中,乙炔气从设备管道 中泄漏并滞留在一定空间;空气或氧气混 人设备系统中;电石遇水分解释放出乙炔 气与空气混合等;都能形成乙炔与空气或 氧气混合气体。
乙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其容积比在爆炸 范围内,遇有引爆源,即引起氧化爆炸。
编辑课件
乙炔的分解爆炸
过去常说:“乙炔压缩就会爆炸”,这种 说法并不正确。但是,乙炔气经过压缩加 压后,危险性确实增大了,这是因为乙炔 加压后容易发生分解爆炸。
编辑课件
溶解热
气体(如乙炔)溶于液体(如丙酮)中时,产生 的热效应为溶解热。乙炔气溶于丙酮中是一个放 热过程。当压力为0.1~2.13MPA,温度为 17℃~25℃时,乙炔在丙酮中的平均溶解热为 14.067KJ/MOL。据此数据,对容积40L,丙酮 装量17L,在环境温度20℃ 下充装6.5KG乙炔, 可求得乙炔瓶如不冷却,则温度可升至90℃。这 是一个极为危险的温度,它可能导致乙炔分解爆 炸。这是为什么在充装乙炔气时,流速不能太快 而且必须冷却、静置的根本原因。
编辑课件
乙炔的爆炸性质
乙炔的易燃易爆特性 乙炔燃爆炸的发火源 乙炔的氧化爆炸 乙炔的分解爆炸 乙炔的化合爆炸
编辑课件
乙炔的易燃易爆特性
乙炔与其它易燃易爆气体相比较,它是最危险的一种。这可 以从下面六个特性中看出:
1.乙炔的自燃点比较低 2.最小点火能最小 3.乙炔的爆炸范围大 4.乙炔的传播能力强 5.乙炔能发生分解爆炸 6.乙炔还具有化合爆炸性
乙炔与苛性钠反应,乙炔与苛性钠反应后,也能生成爆炸性 物质。
编辑课件
乙炔对人体的影响
纯乙炔无毒,但具有窒息性。当空气中乙炔浓度达到20%以 上时,由于空气中氧含量减少而使人感到呼吸困难或头昏。 当空气中乙炔浓度达到40%以上时,人会失神,但无局部症 状。此外,乙炔还有阻碍氧化的作用,使脑缺氧,引起昏迷 麻醉,但对与氧化无关的生理机能没有影响。
包括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硫酸、液氯、丙酮、二甲基甲酰胺、 无水氯化钙、硅胶、氮气等。
编辑课件
溶解乙炔生产工艺流程
溶解乙炔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由四个生产工 序构成即:
粗乙炔气的发生;粗乙炔气的净化; 乙炔气体的压缩;乙炔气体的充灌。
编辑课件
工艺流程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发生器的操作压力要低 ; 由于工业电石含有各种杂质,乙炔气中的H2S和PH3的危害很
编辑课件
乙炔的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 聚合反应和分解爆炸
编辑课件
氧化反应
3 C H C H 1 0 K M n O 4 H 2 O 6 C O 2 1 0 K O H 1 0 M n O 2
乙炔性质活泼,特别容易被氧化及氧化,氧化时三键断裂生 成,如室温下将乙炔通入高锰酸钾水溶液中,则高锰酸钾紫 色消失,生成沉淀,并生成气体。
编辑课件
乙炔的性质
一、基本物性参数 分子式:C2H2;结构式;乙炔分子量
26.038;标准状态下的克分子体积 22.223L。 密度 乙炔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17167 乙炔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随压力 的增高而变大 。
编辑课件
三相点参数 物质的气、液、固三相处于平衡状态时称为三相
一般认为,乙炔水合晶体只能在压缩机至高压干燥 器之间的管道内产生。如果发现有水合晶体生成, 应立即升温降压予以消除。
编辑课件
蒸汽压
高压气态乙炔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高压 液体乙炔更危险,激发能量很低,稍受振 动或冲击就会发生爆炸,十九世纪末,美 国、法国、德国在常温30-50atm的条件 下输送液态乙炔,结果都导致了灾难性的 大爆炸,所以在乙炔的生产过程中,一定 要避免,防止液态乙炔的生成,
编辑课件
聚合反应和分解爆炸
乙炔容易聚合,但反应条件不同时其产物也不同, 如乙炔通入含有少量盐酸的氯化亚铜一氯化铵的水 溶液中,在84~96℃时聚合生成乙烯基乙炔 。
乙炔聚合时放热,温度越高聚合速度越快,热量的 积聚会进一步加速聚合,同时也会发生分解,其结 果会引起爆炸 。
乙炔分解时放出了由碳,氢二种组分组成时的全部 能量,因而会引起分解爆炸。
编辑课件
乙炔的水合物
乙炔与水接触时,能生成固体的水合晶体,此晶体为类似雪 状的白色晶体。乙炔水合晶体是由一个乙炔分子和5.75个水 分子构成,其化学分子式为C2H2·5.75H2O,乙炔水合晶体 将会淤积在管子内壁,使管子通径缩小,有时甚至完全堵塞。 乙炔水合晶体生成条件取决于乙炔温度和压力。产生水合晶 体的临界温度为+16℃,即高于此温度时,无论在任何压力 下,都不会生成水合晶体。
对暴露在高浓度乙炔中出现中毒症状者,应立即把他转移到 空气新鲜的地方,给予人工呼吸或氧气吸入。
生产和使用乙炔的场所要有良好的通风,空气中乙炔的浓度 应控制在 2 . 5 %的 1 / 3 以下,这既然是防爆安全指标, 用作卫生指标对健康无害。
电石法生产的乙炔中含有H2S 、PH3 等杂质气体,系极毒无 色气体,对人体有害会引起中毒或使症状变化。
这个反应是检验乙炔有无存在的较为灵敏反应之一。
H C C H 5 /2 O 2 2 C O 2 H 2 O Q
常见的乙炔氧化反应就是乙炔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 。 乙炔也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气体,遇有明火,静电等引爆源存
在时,则会发生氧化爆炸,氧化爆炸产生的压力很大,为初 始乙炔—空气混合物压力的11-13倍。
溶解乙炔生产技术及工艺
溶解乙炔安全员培训课件
编辑课件
目录
第一章 乙炔的性质 第二章 电石法生产溶解乙炔工艺过程 第三章 溶解乙炔生产和安全操作 第四章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管理及使用 第五章 溶解乙炔厂(站)安全管理
编辑课件
第一章 乙炔的性质
乙炔是一种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在常温 常压下乙炔呈气态,比空气略轻。纯乙炔 是一种无色的可燃气体,具有微弱的醚味。 用电石制取的工业乙炔,因含有少量的磷 化氢和硫化氢等杂质而具有刺鼻的臭味。
编辑课件
乙炔燃爆炸的发火源
各种发火源中,光能对乙炔几乎没有影响,其他各种发火源都能引 起乙炔的燃烧和爆炸。
人们对明火(如火焰、电火花、电弧等)比较重视并通过管理加以 制止,而对一些不明显而又微小的发火源(如静电、摩擦、撞击、 绝热压缩)则容易忽视。
1 .静电 2 .摩擦与撞击 3 .电火花 4 .绝热压缩 5 .冲击波
编辑课件
露点
如果不饱和气体在总压及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 行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为该气体的露 点。
了解了露点概念就可以计算乙炔气体中在不同操 作条件下水蒸汽的含量,以及哪个湿度下水蒸汽 会冷凝,并可计算水蒸汽的冷凝量,乙炔气在溶 解乙炔装置中经压缩机压缩,冷却后水蒸汽的脱 除,以及高低压干燥器水蒸汽的脱除都需要这方 面的知识。
编辑课件
取代反应
在乙炔分子中三键碳原子上的氢原子,非常活泼, 我们叫它为活泼氢,它最大特性是易被某些金属取 代,生成乙炔的金属化和物(称炔化物)。
金属炔化物在湿润时较安定,但干燥的炔铜、炔银、 炔汞因撞击或受热特别容易发生爆炸,所以乙炔站 所用的所有阀门及管件应采用钢、可煅铸铁或球墨 铸铁来制造,若用铜合金制造其含量不得超过 70%。
如果乙炔装置的充气配管中乙炔发生分解 爆炸,由于火焰传播引起爆轰。由此造成 损坏最大的往往不是发生分解的地方,而 是处于末端部位的配管和设备。
编辑课件
乙炔的化合爆炸
乙炔金属化合物是一种需要特别注意的发火源,乙炔中的碳 氢原子被金属置换,生成的碳化物的总称叫做乙炔化合物。 如乙炔铜、乙炔银等。
乙炔与氯反应,乙炔与氯混合时,在日光作用下就会爆炸。 因此,用次氯酸钠清净时,要严格控制有效氯的含量。当溶 液有效氯>0.15%,特别是pH值小时,容易生成氯乙炔,可 能发生爆炸。另外,当乙炔发生燃烧时,不能使用四氯化碳 灭火器。
临界点参数 对瓶装介质的状态而言。主要是气态和液态
之间的互变。即气-液相变。在临界点, 气液不分,介面消失。乙炔的临界温度为 308.33K(35.18℃);临界压力为 6.19kPa;临界密度为230.85kg/m3。
编辑课件
粘度 粘度是用来度量流体粘性大小的物理量。粘度大, 流体流动时粘性力大,流动性差。 乙炔的粘度 随温度压力的升高而变大。
挥发性小。随乙炔气释放的消耗量尽可能少。 价格较便宜。
目前被确认为最合适的溶剂是丙酮和DMF。我 国采用丙酮作为乙炔的溶剂。
编辑课件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溶解度(平衡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气液平衡时,一定 量溶剂能溶解的最大溶解量。
温度: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将低。因为温度升高,气体 分子动能增大,向外逃逸分子数增多。从提高溶质在溶 剂中溶性 乙炔的溶解性是制取溶解乙炔的基础。溶解
乙炔气瓶就是利用乙炔溶解于丙酮中或二 甲基甲酰胺(DMF)中,达到安全储运和 适用乙炔气的目的。
编辑课件
乙炔溶剂的选择
能适合作为溶解乙炔的溶剂,要符合下述条件:
溶解度大。在15个大气压下和常压下对乙炔的溶解 度差值要大,解吸容易。
稳定性好。长时间反复进行乙炔的溶解和释放稳定性 要好,危险性尽可能小。
编辑课件
谢谢大家
课间休息
编辑课件
第二章电石法生产溶解乙炔工艺过程
工业生产乙炔的方法 电石法生产溶解乙炔的原辅材料及产品 溶解乙炔生产工艺流程
编辑课件
工业生产乙炔的方法
电石法
电石法生产乙炔历史悠久,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产品纯度高易于普 遍推广,缺点是电耗大,成本高。
甲烷裂解法
利用甲烷部分燃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热能,使其余 甲烷加热至反应温度1500~1600℃ 进行裂解。
烃类裂解法
烃类裂解法有氧化裂解法和高温水蒸汽裂解法两种。它可以同时 得到乙烯和乙炔等气体,此法所用的原料是乙烷、液化石油 气、石脑油、煤油、柴油等高碳烃类。
编辑课件
电石法生产溶解乙炔的原辅材料及产品
原料 电石和水 辅料
生产溶解乙炔除原料外还需要许多材料,所谓材料指的是一些不 进人产品分子中去的物质,但没有它们就生产不出合格产品, 我们把这类物质称之为辅料。
导热系数 乙炔在临界状态下的导热系数为212.522J/m.h.k 在0℃和760毫米汞柱时,乙炔的导热系数
66.319J/m.h.k
编辑课件
热容量 乙炔气体,在压力或容积不变的情况下使温
度变化1℃所需的热量显著不同,故分为 定压比热容Cp和定容比热容Cv。 随温度或压力的上升,乙炔的CP和CV值都 是增大的。两者的比值Cp/Cv称为绝热 指数,也随温度和压力而变化。
压力:在低压下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与气相中分压成正 比。故增大气相中溶质压力,可提高气体在液体中的溶 解度。
溶剂:典型的无机化合物,一般不在有机溶剂中溶解, 但多数可溶于水中。典型的有机化合物,一般不溶于水 却易溶于有机溶剂中。乙炔易溶于丙酮、DMF等有机溶 剂中,稍溶于水。另外,化学结构相类似的物质,彼此 容易相互溶解,乙炔在DMF中的溶解度比丙酮大。
点。乙炔的三相点温度192.6K(-80.55℃)三 相点压力为128KPA。 若将纯乙炔气冷却到-83℃~-84℃以下,在常 压下乙炔并不液化而直接固化,得到雪状带弹性 的固体乙炔。液体乙炔具有爆炸性,但固体乙炔 在通常状态下是比较稳定的。当在189.13K时, 固态乙炔的密度为0.729g/cm3 。
编辑课件
乙炔的最小激发能量
液体乙炔是一种危险的物质,受很小激发能量即可发生爆炸。 如温度为-27℃,其液化压力为12.2atm,其最小激发能量为
0.13焦耳。所谓最小激发能量,即乙炔达到分解爆炸时由外界 提供的最小能量。激发能量形式、种类很多,如机械能、电能、 热能等。液体乙炔之所以最具有危险性,其根本原因是分子间距 小,稍受振动、冲击、有能量供给,就会发生爆炸。因此在操作 中要格外小心,防止液态乙炔生成,避免灾难性事故发生。 防止液态乙炔产生的措施:不要超压特别是环境温度较低,且压 力超高时就可能产生液态乙炔。要求高压干燥器必须保持在5以 上操作。乙炔充灌切忌超压,超温,防止在乙炔瓶中产生液体乙 炔。 瓶内产生“液压”有三种原因瓶内温度上升,乙炔气充装过量, 丙酮充装过量,以上三点必须严加防止。
编辑课件
乙炔的氧化爆炸
乙炔气生产、使用中,乙炔气从设备管道 中泄漏并滞留在一定空间;空气或氧气混 人设备系统中;电石遇水分解释放出乙炔 气与空气混合等;都能形成乙炔与空气或 氧气混合气体。
乙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其容积比在爆炸 范围内,遇有引爆源,即引起氧化爆炸。
编辑课件
乙炔的分解爆炸
过去常说:“乙炔压缩就会爆炸”,这种 说法并不正确。但是,乙炔气经过压缩加 压后,危险性确实增大了,这是因为乙炔 加压后容易发生分解爆炸。
编辑课件
溶解热
气体(如乙炔)溶于液体(如丙酮)中时,产生 的热效应为溶解热。乙炔气溶于丙酮中是一个放 热过程。当压力为0.1~2.13MPA,温度为 17℃~25℃时,乙炔在丙酮中的平均溶解热为 14.067KJ/MOL。据此数据,对容积40L,丙酮 装量17L,在环境温度20℃ 下充装6.5KG乙炔, 可求得乙炔瓶如不冷却,则温度可升至90℃。这 是一个极为危险的温度,它可能导致乙炔分解爆 炸。这是为什么在充装乙炔气时,流速不能太快 而且必须冷却、静置的根本原因。
编辑课件
乙炔的爆炸性质
乙炔的易燃易爆特性 乙炔燃爆炸的发火源 乙炔的氧化爆炸 乙炔的分解爆炸 乙炔的化合爆炸
编辑课件
乙炔的易燃易爆特性
乙炔与其它易燃易爆气体相比较,它是最危险的一种。这可 以从下面六个特性中看出:
1.乙炔的自燃点比较低 2.最小点火能最小 3.乙炔的爆炸范围大 4.乙炔的传播能力强 5.乙炔能发生分解爆炸 6.乙炔还具有化合爆炸性
乙炔与苛性钠反应,乙炔与苛性钠反应后,也能生成爆炸性 物质。
编辑课件
乙炔对人体的影响
纯乙炔无毒,但具有窒息性。当空气中乙炔浓度达到20%以 上时,由于空气中氧含量减少而使人感到呼吸困难或头昏。 当空气中乙炔浓度达到40%以上时,人会失神,但无局部症 状。此外,乙炔还有阻碍氧化的作用,使脑缺氧,引起昏迷 麻醉,但对与氧化无关的生理机能没有影响。
包括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硫酸、液氯、丙酮、二甲基甲酰胺、 无水氯化钙、硅胶、氮气等。
编辑课件
溶解乙炔生产工艺流程
溶解乙炔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由四个生产工 序构成即:
粗乙炔气的发生;粗乙炔气的净化; 乙炔气体的压缩;乙炔气体的充灌。
编辑课件
工艺流程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发生器的操作压力要低 ; 由于工业电石含有各种杂质,乙炔气中的H2S和PH3的危害很
编辑课件
乙炔的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 聚合反应和分解爆炸
编辑课件
氧化反应
3 C H C H 1 0 K M n O 4 H 2 O 6 C O 2 1 0 K O H 1 0 M n O 2
乙炔性质活泼,特别容易被氧化及氧化,氧化时三键断裂生 成,如室温下将乙炔通入高锰酸钾水溶液中,则高锰酸钾紫 色消失,生成沉淀,并生成气体。
编辑课件
乙炔的性质
一、基本物性参数 分子式:C2H2;结构式;乙炔分子量
26.038;标准状态下的克分子体积 22.223L。 密度 乙炔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17167 乙炔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随压力 的增高而变大 。
编辑课件
三相点参数 物质的气、液、固三相处于平衡状态时称为三相
一般认为,乙炔水合晶体只能在压缩机至高压干燥 器之间的管道内产生。如果发现有水合晶体生成, 应立即升温降压予以消除。
编辑课件
蒸汽压
高压气态乙炔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高压 液体乙炔更危险,激发能量很低,稍受振 动或冲击就会发生爆炸,十九世纪末,美 国、法国、德国在常温30-50atm的条件 下输送液态乙炔,结果都导致了灾难性的 大爆炸,所以在乙炔的生产过程中,一定 要避免,防止液态乙炔的生成,
编辑课件
聚合反应和分解爆炸
乙炔容易聚合,但反应条件不同时其产物也不同, 如乙炔通入含有少量盐酸的氯化亚铜一氯化铵的水 溶液中,在84~96℃时聚合生成乙烯基乙炔 。
乙炔聚合时放热,温度越高聚合速度越快,热量的 积聚会进一步加速聚合,同时也会发生分解,其结 果会引起爆炸 。
乙炔分解时放出了由碳,氢二种组分组成时的全部 能量,因而会引起分解爆炸。
编辑课件
乙炔的水合物
乙炔与水接触时,能生成固体的水合晶体,此晶体为类似雪 状的白色晶体。乙炔水合晶体是由一个乙炔分子和5.75个水 分子构成,其化学分子式为C2H2·5.75H2O,乙炔水合晶体 将会淤积在管子内壁,使管子通径缩小,有时甚至完全堵塞。 乙炔水合晶体生成条件取决于乙炔温度和压力。产生水合晶 体的临界温度为+16℃,即高于此温度时,无论在任何压力 下,都不会生成水合晶体。
对暴露在高浓度乙炔中出现中毒症状者,应立即把他转移到 空气新鲜的地方,给予人工呼吸或氧气吸入。
生产和使用乙炔的场所要有良好的通风,空气中乙炔的浓度 应控制在 2 . 5 %的 1 / 3 以下,这既然是防爆安全指标, 用作卫生指标对健康无害。
电石法生产的乙炔中含有H2S 、PH3 等杂质气体,系极毒无 色气体,对人体有害会引起中毒或使症状变化。
这个反应是检验乙炔有无存在的较为灵敏反应之一。
H C C H 5 /2 O 2 2 C O 2 H 2 O Q
常见的乙炔氧化反应就是乙炔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 。 乙炔也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气体,遇有明火,静电等引爆源存
在时,则会发生氧化爆炸,氧化爆炸产生的压力很大,为初 始乙炔—空气混合物压力的11-13倍。
溶解乙炔生产技术及工艺
溶解乙炔安全员培训课件
编辑课件
目录
第一章 乙炔的性质 第二章 电石法生产溶解乙炔工艺过程 第三章 溶解乙炔生产和安全操作 第四章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管理及使用 第五章 溶解乙炔厂(站)安全管理
编辑课件
第一章 乙炔的性质
乙炔是一种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在常温 常压下乙炔呈气态,比空气略轻。纯乙炔 是一种无色的可燃气体,具有微弱的醚味。 用电石制取的工业乙炔,因含有少量的磷 化氢和硫化氢等杂质而具有刺鼻的臭味。
编辑课件
乙炔燃爆炸的发火源
各种发火源中,光能对乙炔几乎没有影响,其他各种发火源都能引 起乙炔的燃烧和爆炸。
人们对明火(如火焰、电火花、电弧等)比较重视并通过管理加以 制止,而对一些不明显而又微小的发火源(如静电、摩擦、撞击、 绝热压缩)则容易忽视。
1 .静电 2 .摩擦与撞击 3 .电火花 4 .绝热压缩 5 .冲击波
编辑课件
露点
如果不饱和气体在总压及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 行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为该气体的露 点。
了解了露点概念就可以计算乙炔气体中在不同操 作条件下水蒸汽的含量,以及哪个湿度下水蒸汽 会冷凝,并可计算水蒸汽的冷凝量,乙炔气在溶 解乙炔装置中经压缩机压缩,冷却后水蒸汽的脱 除,以及高低压干燥器水蒸汽的脱除都需要这方 面的知识。
编辑课件
取代反应
在乙炔分子中三键碳原子上的氢原子,非常活泼, 我们叫它为活泼氢,它最大特性是易被某些金属取 代,生成乙炔的金属化和物(称炔化物)。
金属炔化物在湿润时较安定,但干燥的炔铜、炔银、 炔汞因撞击或受热特别容易发生爆炸,所以乙炔站 所用的所有阀门及管件应采用钢、可煅铸铁或球墨 铸铁来制造,若用铜合金制造其含量不得超过 70%。
如果乙炔装置的充气配管中乙炔发生分解 爆炸,由于火焰传播引起爆轰。由此造成 损坏最大的往往不是发生分解的地方,而 是处于末端部位的配管和设备。
编辑课件
乙炔的化合爆炸
乙炔金属化合物是一种需要特别注意的发火源,乙炔中的碳 氢原子被金属置换,生成的碳化物的总称叫做乙炔化合物。 如乙炔铜、乙炔银等。
乙炔与氯反应,乙炔与氯混合时,在日光作用下就会爆炸。 因此,用次氯酸钠清净时,要严格控制有效氯的含量。当溶 液有效氯>0.15%,特别是pH值小时,容易生成氯乙炔,可 能发生爆炸。另外,当乙炔发生燃烧时,不能使用四氯化碳 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