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终止早孕的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研究医药卫生2015年8月·59·
微管终止早孕的临床分析
周敏红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 214156
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以下简称微管)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86例要求终止早孕,且孕龄在35-49天内的人工流产受术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144例采用传统金属吸引管做人工流产术,以下简称传统组。
观察组142例采用微管行人工流产术,以下简称微管组。
比较两者术前宫口扩张情况、术中疼痛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完全流产率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微管组无需扩张宫颈,且术中疼痛较轻微、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完全流产率达99%,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管人流术具有无痛或减痛作用,术中出血少,完全流产率高,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早孕;人工流产术;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微管)
中图分类号:R169.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08(2015)08-0059-02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后所采用的一种补救措施,也是计划生育中的主要手术之一。
近年来,为提高人工流产术的质量,减少术中疼痛,不断推出新的方法,主要有静脉麻醉后人流(无痛人流)、微管人流、全程B超下人流。
我院对142例早孕妇女,采用微管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自愿要求终止早孕妊娠的妇女2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传统组)144例采用传统金属吸引管行人工流产术,观察组(微管组)142例采用微管行人工流产术。
两组同时符合下列要求:年龄在18-45岁之间;停经天数在35-49d;B 超证实为宫内早孕,孕囊平均直径≤20mm;术前均进行血常规、白带常规、心电图及体温血压等检查,无心肺肾等疾病,符合人工流产手术要求而无禁忌证。
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妇女在年龄、孕次、孕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微管组:手术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外阴和阴道,铺消毒巾。
双合诊复查子宫位置,更换手套。
暴露宫颈,消毒阴道及宫颈管,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
微管(“润婷”牌 Y4.5 型)探测宫腔深度,无需扩张宫颈。
将吸引管连接到负压吸引器上,顺子宫方向将吸引管缓慢缓送入宫底部,遇到阻力略向后退。
吸引管侧孔寻找胚胎着床处,胚胎附着部位有触海棉样感觉。
此时给予负压,负压维持400-500mmHg,按顺时针方向吸宫腔1-2圈。
待感觉到有物流向吸管,同时有子宫收缩和宫壁粗糙感时,松开台式接头塞子,取出吸管(注意不要带负压进出),再降低负压到200 mmHg,继续用吸引管按上述方法在宫腔内吸引1-2 周后,即可将妊娠物吸取干净。
测量宫腔深度,取出吸管。
[1]术毕检查绒毛是否完整及出血量。
观察手术者反应及出血时间等。
传统组:与微管组不同的是用探针探测宫腔深度,用金属扩张棒依次从小到大扩张宫颈,扩张到比选用吸引管大半号或一号。
1.3 疗效判断标准
(1)术时疼痛强度评估参考WHO制定的疼痛分级及文献[2]报道的方法观察术中疼痛情况。
0度:完全无痛感,稍感酸胀不适;Ⅰ度:轻度疼痛,可以忍受;Ⅱ度: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但能配合手术;Ⅲ度:重度疼痛,难以忍受,手术难以完成;Ⅳ度:极度疼痛,不能忍受,手术难以完成。
手术完毕后受术者自行打分定级。
(2)出血量的估计:术中出血用量杯测量[3],<10 ml 为术中出血量少,10-19 ml 为出血量中等,>20 ml为出血量多。
(3)手术所用时间。
(4)人工流产纵综合征:术中或术毕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面色苍白、头昏、胸闷、大汗淋漓,严重时甚至出现血压下降、昏厥、抽搐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
(5)完全流产率:7-10天后复查B超,宫腔无残留物为完全流产。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
2 结果
(1)微管组与传统组在术中疼痛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微管组能有效减轻疼痛,详见表1。
(2)微管组与传统组在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微管组大大减少了出血量,详见表2。
(3)微管组与传统组在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详见表3。
(4)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微管组未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传统组出现2例(发生率为1.4%),说明微管人流术能有效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5)完全流产率:微管组有1例不全流产,传统组有6例不全流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宫口扩张:微管组无需扩张宫口,传统组需扩张宫颈至大金属吸引管半号或一号。
·60·2015年8月医药卫生临床研究
3 讨论
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有两种,药物流产术及人工流产术。
药物流产服药较为繁琐,出血时间长,不全流产率及术后不孕症发生率高,更多的患者更倾向于选择直接行人工流产术。
人工流产是指妊娠14周以内,因意外妊娠、优生或疾病等原因而采用手术方法终止妊娠,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方法[4]。
人工流产手术疼痛较剧,且常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引起受术者的恐慌心理。
寻求安全、有效、方便的终止早孕方法,始终是临床医师的重要课题。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人工流产术有传统人流术、无痛人流术,微管人流术,有条件者可在B超下可视人流。
传统人流术使用的是金属扩张棒及金属吸引管,其比较坚固,不可弯曲,扩宫及吸宫时对宫颈管及宫腔的创伤较大,术中疼痛明显。
由于扩宫颈和负压吸引时刺激兴奋迷走神经,严重时引起人工流产综合征。
同时,增加了子宫穿孔、宫颈裂伤等并发症。
最重要的是由于疼痛剧烈,引起患者恐慌,较多患者选择无痛人流术或微管人流术。
无痛人流术多以静脉麻醉为主,必须有麻醉医生配合,心肺复苏和抢救设施作保障,以防麻醉意外,技术操作要求和设备要求均高,作为基层医院很难达到此要求的。
且受术者麻醉后定向力、运动协调性受影响,部分受术者还存在疲劳感,兴奋性提高,安全意识下降,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安全隐患[4]。
无痛人流虽无痛,但其对宫腔宫颈的损伤并没有降低,且价格昂贵,并存在麻醉的远期不良反应。
微管人流术是沿袭负压吸宫术的原理进行的手术。
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微管)采用的是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质地柔韧,管径只有4.5 mm,具可曲性,能顺利通过宫颈管,无需扩宫颈,减少了对宫颈的刺激和损伤,大大节省了手术时间及扩张宫颈时引起的疼痛。
微管质地柔软,管径相对较小,避免与子宫内膜大面积磨擦,对子宫内膜损伤小,且可触及宫角等金属吸引管无法触及的部位,不易出现漏吸及吸宫不全,亦减少了子宫穿孔的风险,减少了术中出血量。
同时可降低术时宫腔压力,从而遏制因宫血逆流导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人工流产综合征、不孕症等术后并发症。
另外,微管为一次性使用产品,避免了交叉感染及医源性感染。
微管人流术形成了微创微痛,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技术特征,且价格适宜,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易于被患者及医务人员接受。
综上分析,微管人流术具有减痛,术中出血少,无需麻醉,术后易恢复,无子宫穿孔和交叉感染风险等优点。
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终止早孕是一种较理想的更趋于人性化的手术方法,尤其在基层医院,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373.
[2]林楚容,董冬梅,刘丽东.微型吸管加宫颈表面麻醉用于早孕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研究[J].国海医药卫生导报,2007(9):89-90.
[3]吕春仙.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5):305.
[4]庞芹,李萍萍,李立等.麻醉镇痛人工流产术后意识恢复与人身安全的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0):616-618.
作者简介:周敏红,女,1978年5月,江苏无锡,本科在读,主治医师。
果尿量<30ml/小时,说明血容量不足,需加速补液防止急
性肾衰;抽血急查血常规、肾功+电解质,交叉配血,备同
型浓红以纠正贫血。
给予保暖,安慰患者。
3.2.2 防止子宫再度内翻的护理
勿用力按压宫底,避免腹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便秘等。
患者有痰时,鼓励患者多喝水,痰液粘稠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并配合翻身拍背等方式促进排痰。
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可予喝蜂蜜水,开塞露放入肛门软化大便,促进排便。
3.2.3 阴道流血的观察护理
每日定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仔细观察并记录阴道流血量、颜色。
如果子宫收缩不好,及时告知医生予以处理。
尿管拔出后,嘱患者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增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引起大出血。
3.2.4 切口的护理
随时观察会阴切口的情况,注意有无渗血、红肿、热痛等炎性反映,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温度,有无皮肤或皮下组织坏死。
3.2.5 预防感染的护理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及速度,监测体温的变化情况,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病房空气清新;患者产后抵抗力低下,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接触患者前后要洗手并用快速消毒液擦手。
3.2.6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态度和蔼,给患者讲解此病发生的原因,保持产妇安静情绪,消除其恐惧心理。
3.2.7 健康指导
告知患者产褥期尽量少蹲,不要提重物,避免重体力劳动。
加强营养。
采取合适的避孕措施,定期来院复查。
增加产妇围产期保健知识。
4 结果
孕妇经手术及上述护理均顺利康复,胎儿存活,未发生伤口液化、感染现象。
5 小结
妊高症患者产后子宫内翻有特殊的心理及生理变化,给护理带来不同的要求。
护理的重点是预防产后大出血的发生,促进伤口的愈合,使妊娠能够顺利地进行。
此时,要指导患者有接受新的生命的准备,又有面对疾病、积极接受手术的勇气,术后给予胎儿密切的监测,给孕妇以合理的护理及指导,减轻孕妇的痛苦,提高母婴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高瑾,王智敏.护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11).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
[4]徐敏,胡娟,许敏.完全性子宫内翻1例抢救体会[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03):65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