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案-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设计3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25d92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2.png)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案一年级下册班级执教者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一年级大部分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
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从行为上看,他们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
从情感上看,他们易兴奋、易激动、不够稳定,对具体的人和集体能够产生感情:对音乐艺术,能够表现出愉快的心情并产生美感。
从意志力上看,他们显露出一定的坚持性和自制力,但在总体上说,其意志品质还是比较薄弱的。
二、本期教学目标: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教学措施:1、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3、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第1 页共 15 页第 2 页 共 15 页 3、小雨沙沙编创与活动教学目的:1、聆听歌曲《春晓》(合唱版),在学会三角铁的演奏方法 后,根据歌曲的意境配伴奏。
并能随《春晓》模唱,感受音乐所2、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3、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 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力。
春 天 3 课时(1-2 周)第二课 放 牧 3 课时(3-4 周)第三课 手拉手 3 课时(5-6 周)第四课 长鼻子 3 课时(7-8 周)第五课 游 戏 3 课时(9-10 周)第六课 美好的夜 3 课时(11-12 周)第七课 巧巧手 3 课时(13-14 周)第八课 时间的歌 3 课时 (14-15 周)第 1 课 春天教学内容聆听1、杜鹃圆舞曲2、春晓 演唱1、春晓2、布谷表现的春天。
学生热爱大自然。
4、通过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 四、教学进度:第一课第 3 页 共 15 页 习歌曲《布谷》,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模仿“布谷”的歌声,表 现“春天来了”。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 《鸭子拌嘴》人音版 (五线谱)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 《鸭子拌嘴》人音版 (五线谱)](https://img.taocdn.com/s3/m/7234776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4.png)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 《鸭子拌嘴》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鸭子拌嘴》是一首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人音版。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描绘了鸭子拌嘴的场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明快,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发音和协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天然的热爱,他们喜欢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准和节奏感,但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训练来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动物的形象和行为有着浓厚的好奇心,通过歌曲《鸭子拌嘴》可以激发他们对动物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鸭子拌嘴》。
2.能够理解歌曲的意义,并通过演唱表达出鸭子拌嘴的场景。
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发音和协调能力。
4.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鸭子拌嘴》。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意义,并通过演唱表达出鸭子拌嘴的场景。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演唱和舞蹈。
3.观察法:学生观察动物的行为,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鸭子拌嘴》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3.准备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2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鸭子拌嘴》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乐谱和歌词,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名称和背景。
3.操练(8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节奏感。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借鉴。
5.拓展(3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鸭子拌嘴的舞蹈动作。
6.小结(2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的演唱和舞蹈表现。
7.家庭作业(1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鸭子拌嘴》。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集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f55511a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8.png)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集一. 教材分析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内容丰富,以歌曲、乐曲、节奏、唱歌、音乐游戏等形式出现,培养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册书共有10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包含不同的音乐元素和主题,如音阶、节奏、唱名、简单乐理知识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音乐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音乐基础较弱,但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
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音乐理论知识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从简单易懂的知识入手,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阶、节奏、唱名等。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快乐。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如音阶、节奏、唱名等。
2.音乐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3.音乐欣赏和评价能力的培养。
4.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如演唱、演奏、音乐游戏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音乐。
2.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3.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4.分组合作教学法:分组进行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乐器:准备吉他、钢琴等教学乐器,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3.音乐素材: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乐曲等,丰富教学资源。
4.教学场地:确保教学场所宽敞、舒适,有利于学生进行音乐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乐课件,为学生呈现一首生动有趣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授本节课的主要音乐知识,如音阶、节奏、唱名等。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64531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c.png)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音版教案标题: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音版)教案目标:1. 通过人音的演唱,帮助学生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3. 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人音的演唱技巧。
2. 学习人音的表达方式。
3. 学习人音的合作与配合。
教学准备:1. 人音CD或音频设备。
2. 音乐游戏道具(如麦克风、音乐乐器等)。
3. 音乐游戏相关素材(如歌曲歌词、音乐游戏指导等)。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 引导学生做简单的身体放松操,放松身体,为音乐活动做准备。
2. 欣赏人音演唱(15分钟)- 播放人音CD或音频,让学生聆听人音的演唱。
- 引导学生观察人音的演唱姿势、呼吸方式等。
3. 学习人音的演唱技巧(20分钟)- 介绍人音的基本演唱技巧,如正确呼吸、发声、咬字等。
- 引导学生模仿人音的演唱,指导并纠正他们的演唱姿势和发声方式。
4. 学习人音的表达方式(20分钟)- 介绍人音的表达方式,如情感表达、节奏感等。
- 分发歌曲歌词,让学生跟随人音的演唱,尝试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展示他们对歌曲表达的理解和创意。
5. 音乐游戏(20分钟)- 准备音乐游戏道具和相关素材。
- 进行音乐游戏,如“传递节奏”、“合唱比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培养合作与配合能力。
6. 结束活动(5分钟)-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肯定。
-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人音的演唱和表达,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参与音乐活动,如合唱团、乐器班等,提升音乐表达能力。
2. 带领学生观看音乐演出或参观音乐展览,拓宽音乐欣赏视野。
3. 鼓励学生在家中练习人音的演唱,与家人一起分享音乐的快乐。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人音演唱技巧时的表现,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演唱技巧。
2. 评估学生在音乐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配合能力。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94a68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5.png)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主题: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一些基本的音乐概念,如节奏、音阶、音高等。
2.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
3. 锻炼学生的集体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模块1:欣赏音乐- 让学生听一些简单的乐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让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 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
- 引导学生根据乐曲的节奏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
2. 模块2:歌唱训练- 教唱一些简单的儿歌、儿童歌曲,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发声方法。
-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歌曲分成不同的乐句,让他们通过淋漓的练习培养良好的节奏感。
3. 模块3:乐器体验- 介绍一些常见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 让学生亲自尝试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欣赏音乐:- 播放一段简单的乐曲,让学生仔细听,并让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 播放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多样性。
2. 歌唱训练:- 选择一首简单的儿歌或儿童歌曲,带领学生一起唱,并注重发声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 引导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演唱一首歌曲,并进行合唱比赛。
3. 乐器体验:- 介绍一个乐器,如钢琴或小提琴,给学生看演奏视频或带来实物,让学生了解乐器的特点。
- 让学生分组尝试演奏一首简单的乐曲,比赛哪个小组演奏得最好。
评价与反馈:1. 对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能够通过本节课的训练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2. 对学生的歌唱表达能力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发声并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情感。
3. 对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看他们在小组演唱和乐器演奏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教学资源:1. 音乐欣赏的音乐资源,包括不同风格的音乐和不同文化的音乐。
2. 歌唱训练的儿歌或儿童歌曲,以及相应的伴奏音乐。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音乐教案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0bdc9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b.png)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中的不同音高和音长;2.熟悉音乐的基本节奏;3.掌握简单音乐乐谱的演奏;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音符的音高和音长;2.音乐的基本节奏;3.简单音乐乐谱的演奏。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欣赏;•提问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印象。
3.2 学习音符的音高和音长(15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介绍音符的音高和音长的概念;•教师逐个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音符,并练习读唱。
3.3 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15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认识音乐的基本节奏,如4/4拍、2/4拍等;•教师为学生演示不同节奏的乐曲,要求学生跟随节奏拍打节拍。
3.4 学习简单音乐乐谱的演奏(25分钟)•教师以《小星星》为例,向学生展示简单的音乐乐谱;•教师逐步教授乐谱中的各个音符的演奏方法;•学生跟随乐谱演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集体演奏。
3.5 练习与巩固(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音符和节奏的练习;•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感觉,编写一个简单的音乐小节。
四、课堂小结•教师对本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五、课后作业1.家庭同伴合奏: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乐谱,在家中与家人一起合奏;2.进行创编: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理解,编写一个简单的音乐小节。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认识音乐中的音高和音长,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并在简单的乐谱中进行演奏。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音乐中的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e62ddaadd88d0d233d46acd.png)
---------------------------------------------------------------最新资料推荐------------------------------------------------------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一年级第二册音乐教案 2 小学音乐第二册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周内容课时一第一课春天第二课放牧 2 二 2 三第三课手拉手第四课长鼻子编创与活动第五课跳起舞第六课咯咯哒期中复习编创与活动第七课大海的歌第八课幸福生活第九课巧巧手第十课汪汪与咪咪游戏宫愉快的夏令营期末复习期末考核 2 四 2 五 2 六 2 七八九十 2 2 2 2 十一 2 2 2 2 2 2 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 3 教学计划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
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二、教学分析: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延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
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
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1 / 3径。
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
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
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
4、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 旨在通过某一种形式(如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和音乐创作等)的练习、达到多种技能训练或知识运用的要求,依照各课教学目的、既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让我们手拉手-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让我们手拉手-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2bbe4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e.png)
其次,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歌曲旋律和节奏的掌握程度。通过分解动作、示范演唱和拍手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八分音符的节奏,提高了音乐感知能力。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成果展示,使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会了倾听、交流和分享。他们在讨论中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3.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歌词编写和舞蹈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编写歌词过程中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达情感,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5.增进文化理解:通过音乐作品欣赏,让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歌曲《让我们手拉手》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充满欢乐和合作精神的歌曲,通过它我们可以学习到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歌词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学唱这首歌,来看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友谊和团结。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八分音符的节奏,我会通过拍手和身体动作来帮助大家理解。
最后,我认为课堂总结环节很重要,它能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重视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总结中不断提升。
-节奏感知:理解并准确演绎复杂的节奏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挑战。
-举例:利用打击乐器或身体拍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节奏,采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节奏的分割。
-舞蹈协调性: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可能较难掌握。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教授孩子初步的音乐唱法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教授孩子初步的音乐唱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df9b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4.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教授孩子初步的音乐唱法在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中,孩子们将学习到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初步的音乐唱法。
音乐唱法是指在唱歌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包括声音的准确性、节奏的把握、音高的掌握等等。
这些都是学习音乐不可或缺的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们对音乐的认识程度和兴趣程度。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教授孩子初步的音乐唱法。
孩子们需要从口型开始注意。
在唱歌时,口腔的调整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声音的大小和音质,所以在招式练习时,教师需要督促孩子们进行正确的口型调整练习。
例如,在发“o”音时,应将嘴形呈现为椭圆形,而不是像发“i”音时那样呈现为长方形。
孩子们也需要养成每次唱歌前进行口腔热身和气息调整的好习惯,这样能避免唱歌时的口干舌燥和气息短缺等问题。
节奏的把握也是音乐唱法中的重要部分。
在音乐唱法中,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掌握正确的节奏次数和节拍。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示范和练习,引导孩子们把握每个声音的长度和间隔。
例如,在教授《小兔子乖乖》这首儿歌时,教师可以利用敲打鼓点或是跳舞的节奏来引导孩子们把握住正确的节奏和节拍,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唱法的重要性。
音高的掌握也是音乐唱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要让孩子们正确地掌握音高,教师可以通过唱《两只老虎》和《小星星》这类常见歌曲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对于音高的变化和掌握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孩子们同时也能尽情展现自己的音乐天赋和才华。
对于一些听力较好的孩子,教师可以让他们独唱一些容易的歌曲,这样能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音高的掌握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
让孩子们在音乐唱法中找到自己的趣味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音乐是一门有趣的学科,而音乐唱法更能将孩子们的兴趣点呼之欲出。
所以,在教授孩子初步的音乐唱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的音乐天赋和喜好,让他们在音乐唱法中找到快乐和自信。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43f63c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7.png)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音乐的基本元素
目标
-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声音、节奏、旋律和音色。
- 能够辨别不同声音的高低、响亮度和音色。
- 能够模仿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活动
1. 观察音乐家演奏不同乐器,让学生听出不同的声音和音色。
2. 使用打击乐器,让学生模仿简单的节奏。
3. 使用简单的旋律示范,让学生模仿唱出来。
扩展活动
-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自己的身体制造不同声音,比如拍手、吹口哨等。
第二课:音乐的表达方式
目标
- 了解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节奏、旋律和音色表达情感。
- 能够用简单的旋律和节奏表达基本的情感。
- 能够理解音乐与日常生活的关联。
教学活动
1. 听一首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旋律。
2. 鼓励学生用身体动作表达音乐中的不同节奏。
3. 设计一个小练,让学生模仿某种情绪的音乐。
扩展活动
- 与学生一起创作一段简短的乐曲,表达学生自己的情感。
... 继续编写教案 ...
第十课:音乐欣赏
目标
-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能力。
- 探索不同类型的音乐。
- 研究如何用简单的词语描述音乐的表达方式。
教学活动
1. 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与学生一起讨论每种音乐传达出的情感和意义。
3.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他们所听到的音乐。
扩展活动
- 组织一次小型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音乐并分享其欣赏体验。
...
编写更多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660af13e2bd960590c677ce.png)
---------------------------------------------------------------最新资料推荐------------------------------------------------------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课《春天》(一年级音乐教案)目的要求:1、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热爱美丽的春天,热爱大自然。
懂得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启发学生细心的观察事物。
3、轻松愉快地演唱歌曲《布谷》及《小雨沙沙》,并聆听《杜鹃圆舞曲》感受音乐的高低,聆听《小燕子》能结合图形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1、歌曲处理与表演2、感受三拍子的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辩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琴、图片、打击乐器、头饰等。
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 1、律动入场 2、师生问好二、基本训练教学反思 1、练声曲:模仿小鸡、小猫、小鸭叫。
2、节奏练习:三、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生边看图边聆听1 / 3《杜鹃圆舞曲》 a、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晃动,感受乐曲节拍) b、带着问题乐曲是怎样描写杜鹃的?进行复听,用优美的动作表现乐曲。
2、手模仿杜鹃的形状,用手跟着音乐飞,并根据图形谱,感受音的高低。
3、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木鱼、碰钟)为音乐伴奏。
二、新歌教学《布谷》 1、录音范唱 2、认识歌曲节拍、节奏。
3、按节奏朗读歌词4、旋律教学5、学唱歌词(注意一音多字的演唱,如林里、可爱的及一字多音的演唱)。
6、歌词创编:描绘春天的景色7、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8、分组比赛表演。
教学反思 9、小结律动出场:听音乐做小燕子的动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布谷》二、新课导入 1、聆听乐曲《小燕子》 2、导入聆听(春天到了,到处是红的花、绿的草,黄鹂鸟在枝头歌唱,多美的春天啊!) 3、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根据乐曲内容编动作表现歌曲。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eeb56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3.png)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第一课:认识音乐目标-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教学内容1. 什么是音乐?- 音乐是用声音组成的艺术形式,能够表达情感和思想。
2. 音乐的特点- 音乐具有节奏、旋律和和声等特点。
3. 音乐的分类- 音乐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列举音乐的特点:与学生一起讨论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等特点。
3. 分类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类型的音乐,例如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区别。
4. 练活动:让学生听几段不同类型的音乐,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或描述。
5. 总结:小结本课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概念。
第二课:节奏和韵律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节奏和韵律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表达能力教学内容1. 什么是节奏?- 节奏是音乐中有规律的音符组合,它能使音乐有节奏感。
2. 什么是韵律?- 韵律是音乐中有规律的音符时值和音符强度变化。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击掌、拍手等方式感受节奏。
2. 讲解节奏的概念: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节奏,以及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
3. 听力训练:播放几段有明显节奏感的音乐,让学生通过拍手或说出音符数来感受节奏。
4. 引导学生感受韵律:通过曲调的变化和音符的时值和强度变化来感受韵律。
5. 练活动:让学生自己编排一小段简单的节奏和韵律,并让其他同学一起表演。
6. 总结:小结本课学到的节奏和韵律的概念和应用。
第三课:声音的高低和强弱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声音的高低和强弱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声音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教学内容1. 什么是音高?- 音高是声音高低的程度,可以通过乐器的音调来表现。
2. 什么是音量?- 音量是声音的强度和大小。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唱歌或演奏乐器,让学生观察声音的高低和强弱。
2. 讲解音高和音量的概念:向学生解释什么是音高和音量,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作用。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73e08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f.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包括音符、节奏、音高、音色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技能,如唱歌、演奏、创作等。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第一课:《春天在哪里》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春天在哪里》,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2.第二课:《小燕子》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燕子》,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把握。
3.第三课:《数鸭子》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数鸭子》,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4.第四课:《两只老虎》教学重点:学会歌曲《两只老虎》,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同步。
5.第五课:《铃儿响叮当》教学重点:学会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6.第六课:《小星星》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星星》,培养音高概念。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7.第七课:《雪绒花》教学重点:学会歌曲《雪绒花》,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把握。
8.第八课:《数鸭子》(二)教学重点:复习歌曲《数鸭子》,提高演唱技巧。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9.第九课:《两只老虎》(二)教学重点:复习歌曲《两只老虎》,提高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同步。
10.第十课:《音乐游戏》教学重点: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游戏中的节奏和音高配合。
三、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本课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歌曲,注意节奏、音高、音色等方面的指导。
3.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提高演唱技巧。
4.展示:学生展示所学歌曲,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c7afa1f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0.png)
1、生探讨:这首乐曲是表现什么的?2、师小结:作者通过火车的动态等,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希望同学们也热爱生活,并且具有越来越高的欣赏能力,最终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第二课时一、导入玩节奏游戏导入新歌曲。
游戏1:分三组,第一组为xx(跑跑),第二组为x(走),第三组为xx(跑跑),A老师按照歌曲的节奏指挥学生念。
B老师再按歌曲的节奏指挥一次,要求学生边念,边拍出节奏。
游戏2:请8名学生做节奏组合图,A先由老师组合,学生念出;B师拍出一组节奏,让学生组合,并拍一拍。
二、新课教学(一)感知音乐聆听第一遍“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好听的歌曲,它的名字就叫做《跳绳》,边听边想想歌曲的速度是缓慢的还是欢快的呢?”(二)感受音乐聆听第二遍“请同学们仔细听听小朋友们在歌曲里面唱的是什么?”模唱“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轻声唱一唱。
”在模唱中,找出问题,如果需要就带读歌词。
跟琴唱一唱。
(检验问题解决的效果)在学生唱会整首歌曲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在“叮当响”和“响叮当”的地方唱出跳跃。
跟音乐伴奏(三)体验音乐。
同学们唱的真好,让我们跟着歌曲跳一跳吧。
请同学们模仿跳绳的动作,轻巧的跟着音乐的节奏,第一段双脚齐跳,第二段双脚轮跳。
让学生发现歌曲中间的间奏,就是小朋友们玩累了,休息片刻,然后继续活动。
提醒要注意改进的地方。
(在教唱过程中对出现喊唱、耸肩、驼背、伸脖子歌唱要纠正、指导。
)三、拓展创编“除了跳绳之外,其它的健身活动我们都可以这么愉快的参与,比如篮球,它每天都会陪伴着我们,让我们给它编首歌吧。
”创编第二段的歌词四、小结只有身体健康,学习才能得以保证,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除了学习之外,要多参加户外的活动,让自己变得更加开朗。
第三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你的家乡在那里?你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回家乡?大部分同学好像都是乘坐火车回的家乡,对吗?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啊,老师要带你们乘坐火车去很多美丽的地方去玩,开心吗?那我们先来选择一下,乘坐哪一列火车?二、节奏练习并创编。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数鸭子》 人音版 (五线谱)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数鸭子》 人音版 (五线谱)](https://img.taocdn.com/s3/m/1ce9138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9.png)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数鸭子》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数鸭子》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一年级的学生对这首歌曲比较熟悉。
歌曲以轻松愉快的旋律描述了一个小朋友在河边数鸭子的情景。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易于掌握,五线谱的识谱难度适中,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较弱,需要在教学中加强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演唱《数鸭子》。
2.学会五线谱的识谱方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谱方法。
2.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鸭子》的歌曲教材和五线谱。
2.准备教学录音机、音响等设备。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数鸭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主题。
然后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五线谱,讲解五线谱的识谱方法。
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示例,让学生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五线谱识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识谱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部分学生进行五线谱识谱展示,其余学生跟唱。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编,如改变歌曲节奏、添加歌词等。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创作,相互交流、借鉴。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五线谱的识谱方法和歌曲的演唱技巧。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数鸭子》,并尝试用五线谱记录其他熟悉的歌谣。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ea68c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b.png)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人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能够通过模仿和演唱人音,培养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人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习并模仿人音的发声方法和技巧。
3. 学习并演唱简单的人音歌曲。
教学准备:1. 人音音乐资源。
2. 音乐播放设备。
3. 图片或视频展示人音的发声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人音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二、引入(10分钟)1. 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人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向学生解释人音是通过模仿人类声音发出的音乐形式,可以表达各种情感和意境。
3.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有没有听到过人音的音乐?有什么特点?三、学习人音发声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向学生示范人音的发声方法和技巧,如喉音、口腔共鸣等。
2. 让学生跟随示范,练习发出不同的人音声音。
3.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发声方法和技巧带来的音色变化。
四、学习并演唱人音歌曲(20分钟)1. 选择一首简单的人音歌曲,向学生展示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 分段教学歌曲的歌词和发音,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3. 分组练习歌曲的合唱,并进行小组间的比赛。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学习的内容:人音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发声方法和技巧。
2. 鼓励学生继续发掘和欣赏人音音乐,可以在家里或课余时间练习。
3. 提醒学生注意保护嗓子,正确使用发声技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人音音乐,可以编写歌词或创作曲调。
2. 组织学生参加人音表演或比赛,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在演唱人音歌曲时的准确度和音质。
3. 收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馈,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兴趣。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设计3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38ffed8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e.png)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设计3四、展示、评价、延伸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动物的故事”童话剧表演。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什么问题?3、了解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引导学生自我爱护动物教育。
(出示珍稀动物图片请学生判断)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濒临绝种?加强保护生态环境教育。
4、针对各小组的学习、创作、表演情况进行自评互评。
(评价引导:形似、色美、花纹生动,有创意,本课自己和同学的合作学习、表现怎样?)5、课后探索延伸:(1)你还知道其它关于动物的更多知识吗?(2)你知道其他国家的保护动物吗?(3)你知道动物可以分为哪些种类?(4)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5)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6)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你能找出几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吗?(7)你从动物身上学到了什么?10、介绍我喜欢的玩具课业类型:综合探索教学目的:1、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玩具的形、色、声、质等,感知艺术要素。
通过交流玩具的来历、玩的方法,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2、能发现、欣赏自制玩具的美。
在绘画、制作、游戏等活动中,结合运用艺术要素,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体验在艺术创造中的乐趣与成功感。
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商量、合作。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思考自己将要制作那一类的玩具,并根据需要准备一些简单的材料。
如:各色的彩纸、废弃的瓶盖、饮料瓶、布片等。
教师有意识地收集一些带有鲜明地域、民族、民间特色的传统玩具。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起玩玩具、讲一个玩具的故事教学目标: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玩具的形、色、声、质等,感知艺术要素。
通过交流玩具的来历、玩的方法,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起观赏玩具。
课前将学生带来的玩具排列起来,便于学生有序观赏。
教师要注意哪些玩具能够引起学生的兴奋。
为玩具分类。
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某一类玩具,通过对其造型、颜色、质地、性能及玩的方式等进行大致分类,如:毛绒玩具、电动玩具、拼装玩具、手动玩具、自制玩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设计3
四、展示、评价、延伸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
“动物的故事”童话剧表演。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什么问题?3、了解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引导学生自我爱
护动物教育。
(出示珍稀动物图片请学生判断)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濒临绝种?加强保护生态环境教育。
4、针对各小组的
学习、创作、表演情况进行自评互评。
(评价引导:形似、色美、花纹生动,有创意,本课自己和同学的合作学习、表现怎样?)5、课后探索延伸:(1)你还知道其它关于动物的更多知识吗?(2)你知道其他国家的保护动物吗?(3)你知道动物可以分为哪些种类?(4)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5)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6)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你能找出几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吗?(7)你从动物身上学
到了什么?10、介绍我喜欢的玩具
课业类型:综合探索教学目的:1、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玩具的形、色、声、质等,感知艺术要素。
通过交流玩具的来历、玩的方法,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2、能发现、
欣赏自制玩具的美。
在绘画、制作、游戏等活动中,结合运用艺术要素,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体验在艺术创造中的乐趣与成功感。
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商量、合作。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思考自己将要制作那一类的玩具,并根
据需要准备一些简单的材料。
如:各色的彩纸、废弃的瓶盖、饮料瓶、布片等。
教师有意识地收集一些带有鲜明地域、民族、民间特色的传统玩具。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
内容:一起玩玩具、讲一个玩具的故事教学目标: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玩具的形、色、声、质等,感知艺术要素。
通过交流玩具的来历、玩的方法,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起观赏玩具。
课前将学生带来的玩具排列起来,便于学生有序观赏。
教师要注意哪些玩具能够引起学生的兴奋。
为玩具分类。
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某一类玩具,通过对其造型、颜色、质地、性能及玩的方式等进行大致分类,如:毛绒玩具、电动玩具、拼装玩具、手动玩具、自制玩具等。
教师针对引起学生热烈反应的问题,进行艺术要素和相关知识的介绍,如颜色、形状、声音特点等。
介绍自己的玩具。
为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和交流自己玩具的特点。
先分组进行,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介绍自己的玩具,锻炼表述、交流的能力。
(1)“请你猜一猜我
的玩具是什么?”引导学生用声音描绘、动作模仿、谜语等方式进行。
例如:一个学生抱着一个雪白的绒毛玩具,编了个歌谣,请大家猜他的玩具是什么。
“嗒嗒嗒,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没等他说完,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喊:“兔――子!”只见这个学生得意地将它的玩具上两只长长的耳朵拉起来,哇!全体愕然:一只长着长耳朵的白熊。
随即教室内响起了朗朗的笑声。
(2)教师及时地请学生用拍手重复这个令人
开心的歌谣,并写出它的节奏谱。
帮助学生们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
(3)“为什么这是你最喜欢的玩具?”(4)“你知道吗?这个玩具很特殊。
”(5)“我的玩具是这样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