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文化中的道德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玉器文化中的道德意识?
中国的玉器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开始制造,玉器制作技法特殊而先进,造型文饰典雅,内涵丰富而深蕴。

中国古代玉器应用于祭祀、礼仪、丧葬和装饰,以其质坚、润泽、美观大方久享盛名。

它被赋予“廉而不刿”、“瑜不掩瑕”、“气如长虹”的多种品格,成为道德的象征,具有广博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如《礼记》借孔子之口,将玉与君子之德作了一系列比附,说:“玉温和柔润而有光泽,像仁者的德性;细致精密而坚实,像君子的德性;佩玉悬垂下坠,像君子谦恭好礼;敲打它,发出清彻激扬的声音,韵调悠长,最后戛然而止,始终如一,就像君子的人生态度;玉的瑕疵和美好互不掩饰,就像君子忠实的品行;玉晶莹通明,光彩四溢,就像君子发自内心的纯洁”等,所谓“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可见人们对玉的情感态度一斑。

玉是石的精华,它从质地和色泽两方面给人以美感,“玉不琢不成器”这句古老的格言出自《礼记》,可见玉的加工,不仅是锦上添花之举,而且是使质地和色泽趋于完美的艺术性创造,这更被灌注进入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演变。

在我们这个注重礼仪,崇尚道德的国家里,古代玉器是政治地位和品德的象征,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玉器不仅是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具、饰品,同时还是具有宗教意义的礼器,是祭祀天地,沟通神灵的法物,是神秘信仰的附托物,它反映出的是相关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丧葬习俗。

古人认为玉是山川的精英,得天地之灵气,孕育而成,是宗教,政治,
道德等因素的结合体,它的精神属性是主要的。

玉器作为一种共通的文化价值的代表,是社会地位、和宗教文化的象征,是财富和权力的标志,人们对玉的崇拜不仅是对其加工后的质感、色泽和光彩的喜爱,而且还带有对玉的敬意和神密感。

人们将自已的权利、理想和祈求,赋予在雕刻成一定形状玉器上,希望它能够传递人们的祈祷和愿望,使自身能够得到神的保佑和支持。

在乞求神灵的保佑方面今人和古人对玉的认识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在中国文化中,玉器最初是装饰品。

新后器时代中晚期以后,小型玉器破大型玉器所取代,具有了一定的政治意义,渗透进社会等级观念和原始宗教意识。

往后,又发展成为标志高尚道德品质、象征吉祥如意贵重器物,最后上升为内容丰富的艺术欣赏作品,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时尚,发挥了其它艺术品不可取代的作用,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这在世界文化史上,必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