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基础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摘要:建筑物的基础是基于其承载能力,这决定了整个建筑物/构筑物的质量。
此类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基础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安全、质量标准。
因此,参
建各方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检测基础。
然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基础检测仍然存
在或衍生了一些问题。
本文件主要分析地基检测,并采用合理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关键词:地基检测;问题;对策
引用
在建设行业发展过程中,许多工程检测项目也遇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其中
作为隐蔽工程的地基与基础检测问题更为突出。
这些问题无论大小,对检测质量
都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建筑物整体质量出现问题。
因此,对于基础检测
问题,本文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地基基础检测的内容与监管
地基基础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低应变法、
高应变法、单桩竖向抗压(拔)静载试验、支护锚杆与土钉验收试验、沉降观测
等等。
在对建筑地基进行检测时,应结合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
相关内容,政府建设管理部门需要增加监管力度,对检测机构进行合理的监督,
以保证地基基础、建筑结构等重要项目的检测工作质量。
主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1)检测单位资质:2)检测单位办公场地、人员配备
情况:3)检测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情况;4)检测单位的检测设备及检定
或校准情况:5)国家相关标准执行情况;6)现场检测符合规范情况;7)检测
报告及资料档案情况:8)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二、地基基础检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2.1对检测机构缺乏规范性管理
工程项目的地基一旦建成后,检查质量只能观其表象(变形测量)。
工程项
目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对其质量的检查必须从开工起竣工止,需要一种全面检查策略。
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工程项目体系中还未建立此种策略以
供使用。
并且,因为地基基础属隐蔽工程,使很多施工企业不按行业或国家标准
进行施工而偷工减料,增加了质量监督管理的难度。
2.2地检测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在地基基础众多检测方法中,载荷类及基桩高应变动测法需用到吊车、重型
卡车等设备,而对这几项检测有一部分检测机构会选择分包给相关劳务单位实施,但缺少了对劳务分包单位的有效管理,如资质,关键人员(特别是吊车司机)是
否持证上岗,是否定期培训,吊车是否在有效使用范围之内,混凝土试块配重是
否定期检查外观露筋或混凝土开裂等情况,这些都需检测单位与检测人员进行有
效的管理与控制,利用各种手段进行风险规避与转移。
另外在载荷类检测中一些检测单位对承重平台地基土的处理不够重视,抱着
试试看的态度,未对地基土进行承载力复核验算就开始实施堆载,特别是淤泥地质。
导致压重平台由于地基土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出现“压死”桩头现象。
严重的
会压爆桩头,平台倾覆,出现险情,对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2.3检测结果欠缺精确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有的单位不编制检测方案,或者编制的检测方案相对简单,不能很好地指导检测测试运行。
2、现场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与报告中体现的仪器设备不一致,如千斤顶、压力表、百分表等,导致不确度超出正常范围。
3、未按有关规范进行试验,导致原始数据发生严重变化,实际观测时间不足,基础极限值和承载力标准值判断不准确,操作不规范,导致试验结果误差较大。
2.4.检验人员不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某些检测机构对地基基础检测内部结构的管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并没有形
成统一的管理制度体系,因此对检测人员的管理并不全面,且管理力度较小,工
作安排不合理。
另外一些检测单位的检验人员虽然持有地基基础某些项目的上岗
操作证,但其并不具有专业技能或检测实操经验不够丰富,无法处理或含糊处理
项目现场遇到的各种情况,如高应变法测桩对检测人员的“实战”经验要求很高。
还有一些检测人员在项目检测过程中,不遵照相关规范进行严格检测,导致检测
报告严重缺乏规范性、严密性以及科学性。
2.5检测市场竞争不当
随着我国工程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其检测行业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地基基
础检测费用收入占检测机构总收入的份额很大,故竞争更是趋于白热化。
一些检
测机构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会使用一些不当竞争方式,如降低地基基础检测费用。
这样便会倒逼检测机构在检测过程中减少对安全文明措施方面投入的费用,造成
检测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检测质量大打折扣,从而失去了工程检测的“初心”与
本身的意义。
进而影响建设工程建筑地基基础的永久性以及安全性。
三、解决地基基础检测常见问题的对策
3.1完善市场监察体制
在基础检测工作中,检测机构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各自承担应有的责
任和义务。
合同的签订必须依照法定程序,严格遵守国家规范和标准,从而限制
一些不合理的操作。
通过政府相关监管机构制定最低收费标准,严禁检测机构采
取“返点”或给“回扣”手段获取业务,一旦发现,严厉处罚。
另外还需不定期的对
本地区的检测机构进行飞行检查,检查关键人员(如技术负责人、地基基础与结
构相关检测人员)的社保购买与出勤情况。
完善行业规范,维护市场秩序,加强
对不符合项整改情况的跟踪,以确保工程检测市场良性发展。
3.2制定地基基础检测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签订检测合同阶段就需进行成本测算,一定要预留出安全防护措施费用
(如上面所提及的载荷类地基土处理费用等)。
另外进行吨位较大的载荷类试验
前需对承重地基土承载力进行复核验算。
验算符合后才能进行堆载。
有劳务分包
的检测机构,需对劳务单位的作业进行有效管理,重点从劳务单位资质、特种作
业人员、机械设备有效证件等等入手。
在基础检测过程中,必须对基础试验人员
的安全做出一系列的保证。
基础检查人员的安全保障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首先,
要制定相关的检测实施方案,并与安全规程和管理相结合,防止在地基检测中出
现安全隐患。
其次,对本单位的检测人员与劳务分包单位的工人进行相应的安全
教育,使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第三,在一些特殊情
况下,检测机构成立安全小组,不定期的对地基基础检测现场进行突击检查,遇
到安全隐患,以书面形式要求相关人员与单位进行整改,将安全事故的苗头扼杀
在摇篮之中。
3.3地基基础检测应以相关的技术规范为依据
编制详细有效的检测方案,如果检测范围,引用标准,实施方法与检测期限,以及应急处理预案等等。
确保报告上体现的仪器设备与检测现场使用的仪器设备一致。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之间会有一定的差异。
故需明确本工程检测
所引用的标准类别与效力,并按所选用的标准实施检测。
3.4全面提高检测人员综合素质
地基检测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对
在职检测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培训,包括2个方面:
1. 正视检测单位自身技术实力。
组织重要部门(如地基基础)检测人员进行
技术水平培训,或邀请某领域检测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授课指导解答。
掌握
疑难检测技术,不断提高整体技术素质;
2. 对检测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道德意识,保证检测人员出具客观真实的检测报告。
3.5 制定地基基础检测的安全防护措施
由于在地基基础检测过程中会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严重影响了地基基础检
测工作的安全性、准确性,所以必须制定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与落实安全管理责
任制,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检测项目组或检测技术人员,以此形成安全生
产保障体系,从而有效地预防地基基础检测过
下转第163页。